2000全国高中化学竞赛
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

k1
E + O 2 E + O 2
k2
E+ O 2
2-
其中 E - 为中间物Κ 可视为自由基Μ 过氧离子的质子化是速率极快的反应Κ 可以不予讨论Λ 试由上述反应 机理推导出实验得到的速率方程Κ 请明确指出推导过程所作的假设Λ 324 设 k 2 = 2k 1 Ψ 计算 k 1 和 k 2 Κ 要求计算过程Λ 第 4 题 铂的配合物{P t ; CH 3N H 2 Γ ; N H 3 Γ[CH 2 ; COO Γ 药效高而毒副作用小Κ 其合成路线 2 ]} 是一种抗癌药Κ 如下Π
c; O L2 Γ m o l・ r m o l・L - 1 ・ s1 1
7169×103185×10-
6 3
3133×101167×10-
5 2
2100×1001100
4
321 依据测定数据确定歧化反应在常温下的速率方程 r = kcn 的反应级数Λ ;O 2 Γ 322 计算歧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k Κ 要求计算过程Λ 323 在确定了上述反应的级数的基础上Κ 有人提出了歧化反应的机理如下Π E+ O 2
= - 23712 kJ ・m o l∃ rGm ; 298115 K Γ
物 质
S m ; 298115 K Γ J ・m o l- 1 ・K 1
1
H g ; lΓ 7711
H gO ; sΓ 7312
O 2; g Γ 20510
221 写出上述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与电极反应; 半反应Γ Λ 222 计算反应 H gO ; sΓ = H g ; lΓ + 1 2O 2 ; g Γ 在 298115 K 下的平衡分压 p ;O 2 Γ 和 ∃ rH m ; 298115 K Γ Λ 223 设反应的焓变与熵变不随温度而变Κ 求 H gO ; sΓ 在空气中的起始分解温度Λ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山东赛区)-20001

全国⾼中化学竞赛(⼭东赛区)-200012000年全国⾼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东省预赛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题号⼀⼆三四五六得分可能⽤到的相对原⼦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Ba 137⼀、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技⽂献中经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并⽆联系的是A.⾚⾊海潮B.绿⾊⾷品C.⽩⾊污染D.棕⾊烟⽓2.微量元素是指在⼈体内含量不到万分之⼀的元素,这样的元素有20余种,它们对⼈体的正常代谢起着重要的作⽤。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I B.F C.Zn D.H3.在化学研究领域中,通常所说的“溶液浓度”的单位是A. %B. L/molC. g/cm3D. mol/L4.喹啉是⼀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其分⼦结构与萘相似,将萘分⼦α位上的⼀个碳原⼦换成氮原⼦即成为喹啉,则喹啉的结构简式为A.NB.NNC.NH2D.NN5.下列分⼦中所有的原⼦都满⾜最外层8电⼦结构的是A.次氯酸B.⼆氟化氙C.三氟化硼D.氯化硫(S2Cl2)6.据报道,科学家⽤激光把置于铁室中的⽯墨靶上的碳原⼦炸松,与此同时,再⽤射频电⽕花喷射氮⽓,此时,碳、氮原⼦结合成碳氮化合物薄膜。
此种化合物晶体⽐⾦刚⽯还硬的原因是A.氮元素的⾮⾦属性⽐碳强B.氮原⼦最外层上的电⼦⽐碳多C.氮原⼦的相对原⼦质量⽐碳⼤D.氮原⼦的半径⽐碳⼩7.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以下内容:①⽤托盘天平称取11.7g⾷盐,②⽤量筒量取5.36mL盐酸,③⽤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为1.12。
其中合理的是A.①B.②③C.①③D.①②③8.下列化学式对应的结构式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A .CH 3N ,C=N-HHHB .CH 2SeO , H-C-O-HSeC .CH 4S , HCHH S HD .CH 4Si ,CSiH HH H9.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晶体中的最⼩重复单元),已知晶体中两个最近的Cs +核间距离为a ,氯化铯的式量为M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铯晶体的密度是A.33/8cm g a N M AB. 33/8AMa g cm N C. 33/cm g a N M A D. 33/cm g N Ma A10.汽车尾⽓易造成铅污染,其原因是汽油中溶有含铅物质 (防爆剂),该防爆剂的化学式为A . PbSB . Pb(NO 3)2C . Pb(C 2H 5)4D . (CH 3COO)2Pb⼆、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吴国庆
【期刊名称】《《化学教育》》
【年(卷),期】2001(022)001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吴国庆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
【相关文献】
1.2001-201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有机化学试题分析 [J], 朱彬;赵从军
2.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的讨论 [J], 魏荣宝
3.从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看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教学 [J], 李俊; 吴国庆
4.从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看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教学 [J], 李俊; 吴国庆
5.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J], 吴国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浙江赛区初赛)

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浙江赛区初赛)试题一、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表明,液态时,纯硫酸的导电性强于纯水。
已知液态电解质都能像水那样自身电离而建立电离平衡(即像H2O+H2O=H3O++OH-那样),且在一定温度下都有各自的离子积常数。
问在25℃时,纯硫酸的离子积常数K和水的离子积常数K W关系为A、K>K WB、K=K WC、K<K WD、无法比较2、单质A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B,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都是金属时,A一定比B的金属活动性强;B、当A、B都是非金属时,A一定比B的非金属活动性强;C、当A是金属时,B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当A是非金属时,B可能是非金属,也可能是金属;3、鱼苗顺利运输,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需要保持适是氧气:(2)使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时排除:(3)防止细菌大量繁殖。
则在远距离运输鱼苗的水中,最好加入适量下列物质中的A、过氧化钠B、氯水C、过氧化钙D、双氧水4、在地壳内,深度每增加1km,压强大约增加25250~30300kPa,在这样的压强下,对固体物质的平衡会发生较大的影响。
如:CaAl2Si2O8+Mg2SiO4=CaMg2Al2Si3O12(钙长石) (镁橄榄石)(钙镁)石榴子石摩尔质量(g/mol) 278 140.6 413.6密度(g/cm3) 2.70 3.22 3.50在地壳区域变质的高压条件下,有利于A、钙长石生成B、镁橄榄石生成C、钙长石和镁橄榄石共存D、(钙镁)石榴子石生成5、烟花的主要成分是氧化剂、还原剂、着色剂。
下列几种配方较合理的是A、KNO3、C、SB、KClO3、KNO3、SC、Sr(NO3)2、KNO3、Mg-Al粉D、KNO3、C、Mg-Al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1-2选项符合题意。
有错选的不给分;有2个答案,只选一个且选对的给1分)6、将0.2molNO2、0.1molCO2、0.5molHCl气体分别依次通入含0.4molNaOH溶液中,最后所得的尾气的主要成分A、NO、CO2B、NO2、CO2、C、NO、CO2、HClD、NO2、NO、CO27、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X,这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H2XO3B、X(OH)2C、H2XO4D、H6XO68、在下列操作中,原溶液不能保持澄清的是A、往饱和CaCl2溶液中通入CO2B、往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C、往Na2SiO3溶液中加入NH4Cl溶液D、往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AlCl3溶液9、粘土胶体溶液中,胶体粒子带负电,为了使粘土粒子凝聚,下列物质中用量最少最有效的电解质是A、Na3PO4B、Al2(SO4)3C、BaCl2D、K2SO410、铝粉和碘甲烷(CH3I)制备(CH3)3Al时,于100℃搅拌6h产率约10%,若用超声波则室温时2h的产率可达96%。
2000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

2000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注意: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考生开始答题前,请先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写完整。
3.有关计算中,请遵循近似计算法则。
意。
1.科学家在2000年8月1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用DNA制造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 乳浊液2.为了有效地开发清洁能源———氢能源,廉价的氢气的最佳开发途径为A.电解水B.水煤气制氢气C.裂解天然气D. 光解海水3.人体的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到7.45,血液的pH低于7.35,称为酸中毒;高于7.45,称为碱中毒。
若血液的pH高于7.8或低于6.8,会引起人的死亡。
人体血液的pH完全由缓冲溶液来控制的。
下列各混合溶液中,属于人体血液中主要的一种缓冲溶液是A.NH3•H2O-NH4ClB.CH3COOH-CH3COONaC.H2CO3-HCO3—D. H3PO4-H2PO4—4.在各类聚合物中,尼龙属于A.聚碳酸酯B.聚乙烯醇缩甲醛C.聚酰胺D. 聚烯烃5.美国大城市洛杉矶曾多次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
造成这种污染的最直接原因是A.城市人口太稠密B.太阳光照射在汽车的尾气上C.工厂烟囱排放出大量浓烟D.城市绿色面积不足二、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有错选的不给分。
有2个答案,只选一个且对的给1分。
6.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2SO4溶液中加入ag无水Na2SO4粉末,搅拌,静置后析出bgNa2SO4•10H2O晶体,根据题意,不可以...求出的化学量是A.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B.该温度下,Na2SO4的溶解度C.该饱和溶液中溶剂水减少的质量D. 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7.有3.10g两种无水醇的混合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获得1.12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则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乙醇、甘油B.甲醇、乙醇C.乙醇、乙二醇D. 甲醇、甘油8.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酯类的是A.B.CH3COCOOCH 3C. D. 9.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在一定条件下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是A. H 2+1/2O 2 = H 2OB. Pb+PbO 2+H 2SO 4 = 2PbSO 4+2H 2OC. Na 2S 2O 3+H 2SO 4 = Na 2SO 4+S+SO 2+H 2OD. H 2O 2 = H 2O+1/2O 210.反应在2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 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 ,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A.B. C. D. 11.BBr 3与D 2O (重水)反应的产物为A.D 3B 、DOBrB.B(OD)3•DBrC.B(OH)3、DBrD. B(OH)3、HBr12.在下列操作中,原溶液仍能保持澄清的是A.在Na 2S 2O 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B.在硝酸银溶液中,滴入少量的Na 2S 2O 3溶液C.在1LNa 2S 2O 3溶液中,滴入1mL1mol •L —1的盐酸D.在1LNa 2S 2O 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1mol •L —1的氯化铵溶液13.分子式为C 7H 8O 的并含苯环的化合物同分异构体数目为A.4B.5C.7D. 814.下列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氯化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NH 3•H 2O ===AlO 2—+4NH 4+B.铜片接电源负极,碳棒接电源正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 2++2H 2O 电解2Cu+4H ++O 2↑C.磷酸二氢钠溶液中阴离子的水解:HPO 42—+H 2O PO 43—+H 3O +D.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苯酚:15.分子式为C 6H 12的化合物经臭氧氧化并水解后,生成2-丁酮及乙醛,此化合物为A.3-甲基-1-戊烯B.3,4-二甲基-3-己烯C.3-甲基-3-己烯D.3-甲基-2-戊烯16.反应SO 2(g)+1/2O 2(g) 催化剂SO 3(g) 在恒温恒压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SO 3的产率为a ;而在绝热密闭的同一容器中反应,SO 3的产率为b ,则a 与b 的正确关系为A.a>bB.a=bC.a<bD.无法判断O CH 3O ║ S —OCH 3 ║ OO ║ C —O _ υ(NH 3)=0.02mol •L —1•s¯1 _ υ(O 2)=0.015mol •L —1•s¯1 _ υ(N 2)=0.02mol •L —1•s¯1 _ υ(H 2O )=0.02mol •L —1•s¯1OH + CO 32—=== O — + HCO 3—17.下列化合物按碱性由强到弱排列次序为A.①>③>②B.②>①>③C.②>③>①D. ③>②>①18.25℃时,某一元碱溶液的pH 为b ,该碱溶液的电离度为1.0%。
2000年全国中学化学竞赛(陕西赛区)精彩试题

2000年全国中学化学竞赛〔赛区〕试题日期:2000年9月9日上午8:30~11:30 总分为:180分注意:·3小时完成第I、II两卷。
·所有答案必须使用黑、蓝色圆珠笔或黑、蓝色钢笔书写,否如此无效。
·考完后第I、II两卷分开按考生序号装订。
第I卷〔共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00 C:12.0 N:14.0 P:31.0 Cl:35.5 F:19.0 Al:27.0 Na:23.0 S:32.0 O:16.0 Cu:64.0 Mg:24.0 Ag:108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26分〕℃时将一定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至t℃。
从三份溶液中蒸发的溶剂分别为10g,20g,30g,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其质量分别为ag,bg,cg。
如此a,b,c三者的关系为〔〕。
A.c=2b-a B.c=a+b C.c=a+2b D.c=2a+b2.知C3N4晶体很可能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如下关于C3N4晶体的说确的是〔〕。
A.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B.C3N4晶体中,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C—C键的键长要长C.C3N4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4个N原子,而每个N原子连接3个C原子D.C3N4晶体中微粒间通过离子键结合3.HF气体中存在以下平衡:2(HF)33(HF)2 (HF)22HF假如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衡摩尔质量为42g/mol,如此(HF)3的体积分数〔〕。
A.<10% B.10% C.>10% D.≥10%4.在1L 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SO42-]=2.0 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标况〕气体,如此原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
5.反响:2NO2+2NaOH===NaNO3+ 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有一由a mol NO2和b mol NO组成的混合气体,将此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充分反响后无气体剩余,如此a,b的关系可能为〔〕。
2000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2000.1.11.杭州●竞赛时间4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答卷纸的指定地方(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写在其他地方的应答一律无效。
使用指定的草稿纸。
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把营号写在所有试卷(包括草稿纸)右上角处,不写姓名和所属学校,否则按废卷论。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直尺、橡皮等文具,但不得带文具盒进入考场。
第1题A的单质和B的单质在常温下激烈反应,得到化合物X。
X的蒸汽密度是同温度下的空气密度的5.9倍。
X遇过量水激烈反应,反应完全后的混合物加热蒸干,得一难溶物,后者在空气中经1000o C以上高温灼烧,得到化合物Y。
Y在高温高压下的一种晶体的晶胞可与金刚石晶胞类比,A原子的位置相当于碳原子在金刚石晶胞中的位置,但Y晶胞中A原子并不直接相连,而是通过E原子相连。
X与过量氨反应完全后得到含A的化合物Z。
Z经高温灼烧得化合物G。
G是一种新型固体材料。
1-1 写出X的化学式。
1-2 写出Y的化学式。
1-3 写出Z的化学式。
1-4 写出G的化学式。
1-5 你预计G有什么用途?用一两句话说明理由。
第2题已知:原电池H2(g)| NaOH(aq) | HgO(s),Hg(l) 在298.15K下的标准电动势E =0.926V 反应H2(g) + 1/2 O2(g) = H2O(l) ⊿r G m (298K) = –237.2kJ·mol–12-1写出上述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与电极反应(半反应)。
2-2计算反应HgO(s)=Hg(l) + ½ O2(g) 在298.15K下的平衡分压p(O2)和 r H m (298.15K)。
2-3设反应的焓变与熵变不随温度而变,求HgO固体在空气中的分解温度。
第3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本题用E为代号)是生命体中的―清道夫‖,在它的催化作用下生命体代谢过程产生的超氧离子才不致过多积存而毒害细胞:O 2-2+ 2H +O 2+H 2O 2E今在SOD 的浓度为c o (E) = 0.400X10-6 mol·L –1,pH=9.1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动力学研究,在常温下测得不同超氧离子的初始浓度c o (O 2–)下超氧化物歧化反应的初始反应速率r o 如下:3-1 依据测定数据确定歧化反应在常温下的速率方程r = k c (O 2–)n 的反应级数。
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3 8 ・
化 学 教 育 2000 年第 4 期
第二个反应在形式上与第一个反应相同, 因此若设第二个反应为速控步骤, 得到相同结果 ( 考虑到第 4 小题 给出的 k 2 = 2k 1 , 第一个反应速率慢, 是控速步骤) 。 3—4 r= k 1 c ( E ) c (O 2 - ) = k 1 {c0 ( E ) - c (E - ) } c (O 2 - ) ……………………………………………………… ( 1) c ( E ) 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故有: k 1 c ( E ) c (O 2 ) - k 2 c ( E ) c (O 2 ) = k 1 { c0 ( E ) - c (E ) } c (O 2 ) - k 2 c ( E ) c (O 2 ) = 0 …………………… ( 2) 将 k 2 = 2k 1 代入 ( 2) 式, 则: k 1 c0 ( E ) c (O 2 ) - k 1 c ( E ) c (O 2 ) - 2k 1 c ( E ) c (O 2 ) = 0 ( 3 分) ∴ c (E - ) = ( 1 3) c0 ( E ) 代入 ( 1) 式得: r= ( 2 3) k 1 [ c0 ( E ) c (O 2 - ) ] 又知 r= kc (O 2 - ) 两式比较, k = ( 2 3) k 1 c0 ( E ) - 6 9 - 1 - 1 k 1 = ( 3 2) k c0 (E ) = 3×501 2×01400×10 = 1188×10 m o l ・L ・ s ( 2 分) - 9 - 1 - 1 k 2 = 3176×10 m o l ・L ・ s ( 1 分) 第4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省预赛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32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Ba 137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技文献中经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并无联系的是A.赤色海潮B.绿色食品C.白色污染D.棕色烟气2.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含量不到万分之一的元素,这样的元素有20余种,它们对人体的正常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I B.F C.Zn D.H3.在化学研究领域中,通常所说的“溶液浓度”的单位是A. %B. L/molC. g/cm3D. mol/L4.喹啉是一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与萘相似,将萘分子α位上的一个碳原子换成氮原子即成为喹啉,则喹啉的结构简式为A.NB.NNC.NH2D.NN5.下列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次氯酸B.二氟化氙C.三氟化硼D.氯化硫(S2Cl2)6.据报道,科学家用激光把置于铁室中的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与此同时,再用射频电火花喷射氮气,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薄膜。
此种化合物晶体比金刚石还硬的原因是A.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碳强B.氮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比碳多C.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碳大D.氮原子的半径比碳小7.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以下内容: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5.36mL盐酸,③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为1.12。
其中合理的是A.①B.②③C.①③D.①②③8.下列化学式对应的结构式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A .CH 3N ,HHB .CH 2SeO , H-C-O-HC .CH 4S , HC H S HD .CH 4Si ,SiH HH H9.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晶体中的最小重复单元),已知晶体中两个最近的Cs +核间距离为a ,氯化铯的式量为M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铯晶体的密度是A.33/8cm g a N M AB. 33/8AMa g cm N C. 33/cm g a N M A D. 33/cm g N Ma A10.汽车尾气易造成铅污染,其原因是汽油中溶有含铅物质 (防爆剂),该防爆剂的化学式为A . PbSB . Pb(NO 3)2C . Pb(C 2H 5)4D . (CH 3COO)2Pb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多选、错选不得分。
有两个正确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只要选错1个,该小题即不得分。
)11.烷烃CH 3CH 2CHCH 3C 4H 9的系统名称可能是A .2-丁基丁烷B .3,4-二甲基己烷C .3,4,4-三甲基戊烷D .2,4-二甲基己烷 12.下列分子式 (或化学式) 只能代表一种物质的是A .CB .CH 4OC .C 2H 4O 2D .CH 2Cl 213. 把N 2、O 2、CO 2,空气 (其中O 2占1/5) 按体积比2׃1׃1׃1混合后,通过灼热的过量炭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中CO 的体积分数为A .11/18B .22/25C .4/5D .2/314. aLCO 2气体通过足量过氧化钠所得气体与b L NO 气体混合,可得c L 气体(相同状况)。
以下关系错误的是A .若a>b ,则c=21(a+b) B .若a=b ,则c=21(a+b) C .若a<b ,则c<21(a+b) D .若a<b ,则c>21(a+b)15. 经研究发现,有一种磷分子具有链状结构:PPPPn,关于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B .与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C .化学性质十分稳定D .分子中的每一个磷原子参与形成了三个共价键1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a(OH)2和KHSO 4在溶液中混合,溶液呈中性 Ba 2++2OH ‾+SO 42‾+2H +BaSO 4↓+2H 2OB .等物质的量的NaHCO 3和Ba(OH)2在溶液中混合 2HCO 3‾+Ba 2++2OH ‾BaCO 3↓+2H 2O+CO 32‾C .往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 42‾完全沉淀 Al 3++2SO 42‾+2Ba 2++4OH ‾2BaSO 4↓+AlO 2‾+2H 2OD .湿润的Pb(Ac)2试纸遇H 2S 气体 Pb 2++S 2‾PbS↓17. 室温下,将H 2、CH 4、C 2H 2的混合气体16mL 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所得气体的体积比反应前的总量减少了26mL ,则原混合气中CH 4的体积是 A .2mL B .4mL C .6mL D .8mL18. 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 3‾、I ‾、Cl ‾、Fe 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单质溴被还原,由此推断该溶液中A .不含NO 3‾和Fe 3+B .含有NO 3‾、I ‾和Cl ‾C .含有I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 ‾D .含有Fe 3+19.1mol OH COO OHOHOH OH OH 与足量的NaOH 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是A .9molB .8molC .7molD .6mol20. 正如烯烃可以发生自身加成一样,醛类物质也可以发生自身加成,实验室所用的乙醛水溶液通常因乙醛的自身加成而在溶液的上部形成一层油状液体,关于该油状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一种聚合高分子化合物B .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90C .该油状液体可用于灭火D .其分子内可能含有六元环 三.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1.将100g 浓度为18mol/L 、密度为ρg /cm 3的浓硫酸加水稀释成9mol/L 的硫酸,需加入水的体积为A .小于100mL B. 等于100mL C .大于100mL D.等于100mL22. 某有机物X 的结构简式CC CC CC H H HH HH 可以简单表示为。
则下列与X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B.C.D.23.某烃的衍生物分子式可以写成(CH2)m(CO2)n(H2O)p当它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与消耗的O2在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1 ׃1,则m ׃n为A.2 ׃3 B.1 ׃1 C.2 ׃1 D.3 ׃124.有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粉末27.2g,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Ca2+、CO32‾、HCO‾3全部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器内的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29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是A.10.6g B.5.3g C.5.9g D.无法确定25.有下列六组物质:① Na2O、Na2O2、NaOH、Na2CO3;② NaHCO3、CH3COOH,CO,Al2S3;③ CuO、CuS、CuCl2、CuSO4 • 5H2O;④CaSiO3、SiO2、H2SiO3、SiCl4⑤ FeO、Fe3O4,FeI2、Fe(OH)3;⑥ PCl3、PCl5,P2O5、HPO3。
其中同组内的各种物质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是A.①②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26.常温下有X和Y两种气体的混合物,己知Y的式量大于X的式量,混合气体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X、Y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气中碳、氢的质量比总是小于9 ׃ 1而大于9 ׃2。
若混合气体中碳、氢质量比为5 ׃1,则X在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A.11.11%B.20%C.80%D.88.89%27.氯仿可用做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条件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剧毒的光气:2CHCl3+O2→2HCl+2COCl2。
在使用前要先检验其是否变质,所用的最佳试剂是A.NaOH溶液B.溴水C.硝酸银溶液D.醋酸铅溶液四、(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6分)28.(4分) A、B、C、D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B的原子序数最小。
A、B同主族,C、D同主族。
A比C的核外少两个电子;D元素一种原子的质量数是其质子数的两倍多2,又是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判断A、B、C、D各是什么元素:A B C D29.(5分)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科学家认为,由于海洋中Al3+的浓度极低,所以铝元素不仅未成为人体的必需元素,反倒对人体有害。
铝主要损害脑细胞导致老年痴呆。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规定每日摄入铝的量不得超过4mg (称为安全摄入量)。
(1) 炸油条时1kg面粉需加入0.5kg水,4g明矾和10g小苏打及少量食盐等辅料,经烹炸,成品油条的产率一般为80%,通过计算说明若每天食用100g油条,则摄入铝的量是。
(2) 请列举我国国民在日常生活中摄入铝(除食品添加剂外) 的三种可能途径。
30.(7分)设想你去外星球作了一次科学考察,采集了该星球上十种元素单质的样品,为了确定这些元素的相对位置以便进行系统地研究,你设计了一些实验并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31.(7分) 实验室制备少量的碘乙烷:将红磷粉末放入乙醇里,在不断振荡下逐次加入细粒的I2,则有反应:2P+3I2→2PI3PI3+3C2H5OH→3C2H5I+H3PO3+Q (主)PI3+3C2H5OH→(C2H5O)3P+3HI (副)待反应缓和后,用右图装置进行水浴加热,半小时后反应可基本完成,这时反应液中已基本无固体颗粒I2和红磷,然后要加入一些物质X,并将竖直的冷凝管更换为横放的冷凝管,水浴加热,蒸馏出粗品碘乙烷,此粗品中溶有乙醇和碘(纯净的碘乙烷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液体,沸点72.3℃),请回答下列问题:(1) (C2H5O)3P应属于哪一类有机物? 写出其结构简式。
(2) X可能是什么物质?为什么要加入X?(3) 图中的竖直冷凝管起什么作用?(4) 怎样除去粗品中的乙醇和碘? (指出加入的试剂和有关操作的名称)32.(5分) 在一烧杯中盛有100mL 2mol/L 的硫酸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如图所示)。
现向该溶液中缓慢注入0.4mol/L 的Ba(OH)2溶液至恰好反应完全,在此实验过程中:(1) 烧杯里观察到的现象有 。
(2)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 欲使如图状态下的小球浮上液面,简单而又一定奏效的办法是什么?。
33.(8分)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反应中生成的水没有写出),请回答有关问题。
(1) 固体A 、B 的化学式分别是 , ;气体D 、F 的化学式分别是 , ;物质X 、H 分别是 , 。
(2) 分别写出反应(Ⅰ)(Ⅱ)的离子方程式:五、(本题共包括2小题,共13分) 34.(6分) 在0℃,101.3×105Pa 时,分别向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加入30.0mL 某浓度的盐酸,再各加入一定量的某镁、铝合金粉末,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35.(7分) 取0.04mol KMn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得a mol气体,在加热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又收集到bmol气体,设此时Mn元素全部以Mn2+存在于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