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绘
“读写绘”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读写绘”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摘要:读写绘是一种新兴的事物,目前尚未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
读写绘指的是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将阅读、写作和绘画相结合的教育活动。
既可用于绘本,也可用于语文、英语等课程的教育。
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所讨论的“读写绘”属于一种在语文学科中的教学方式,它适合于那些在表达情感和表达情感方面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
它是一种可以提高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写作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尝试,可以用来提高低年级小学语文学科的综合教育价值。
关键词:读写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引言在小学语文老师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既符合语文的基本原理,又符合新一轮的新课标,又能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为了提升“读写结合”的效果,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读写结合”为切入点,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整合,并在教学策略的引导下,组织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文章从“读写结合”这一特点出发,探讨了在小学语文学习及写作中如何进行最佳化的阅读和写作策略。
一、“读写绘”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这对于调动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有益的,因为阅读、写作和绘画的教学方式可以明显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读写绘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乐趣;在课外阅读中,老师可以由家长陪伴学生读写绘图画书、绘本等课外读物,以丰富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因为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识字水平相对较差,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点和乏味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语文教育的活动形式进行改革,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们可以将阅读活动与写作活动、绘画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了阅读之后,借助写作表达、创编、配图、绘画表达等形式,进行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让课堂教学变得不再单调。
二、“读写绘”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一)教师对低年级“读写绘”教学树立科学的认知阅读、书写和绘画是一种极具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重点应有所区别。
如何评价读写绘3) 2

一年级读写绘读写绘,是一种很不错的写作形式,它主要是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小幼儿童的学习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
不过,因为我们一年级的孩子还比较小,接触到的文字也比较少,所以一年级“读写绘”的“读”,主要是给孩子讲故事。
那么“写绘”呢?“写绘”就是听了故事后,学生用纸笔对自己的想法或做法进行记录。
因为一年一期的学生认字少,会写的字更少,所以这个时期主要以“绘”为主,“写话”为辅;用“写”与“绘”来丰富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有些家长可能不知道让孩子读什么、写什么、画什么。
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地提供一个方法。
比如给孩子讲一个童话故事,孩子在听过之后可以续编童话,并配上精美的图片;老师在学校给孩子读了一首非常美的小诗歌,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诗歌配上图;周末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把自己在公园的见闻用笔画下来,并给家里的其他人员讲述自己在公园的所见所闻等等。
这些智慧结晶集成小本,不仅给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更让学习生活变得趣味无穷。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十分有限,尤其是书面语言表达。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运用线条、图形、色块来表达事物、心情、感受的能力却极富创造的潜力。
所以说,读写绘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表达热情,使孩子能够运用已经拥有的能力去比表达体验的丰富与多彩。
家长朋友们,有时间和孩子一起来试一试吧。
小经验:1、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读写绘这种形式主要是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孩子的表达能力,所以,对于孩子的写绘作品,除非孩子主动问,一般情况下,家长尽量不要干涉。
2、教会孩子方法,而不是交给孩子样品。
“写绘”作品讲究创造,最忌临摹,所以只需教给孩子们作画的方法就可以了,不要因为孩子刚开始画,所以就给一些示范作品,让孩子仿造。
3、有针对性地、具体地点评孩子的作品。
对孩子的写绘作业进行点评,告诉孩子“绘”好在哪里,“写”好在哪里。
读写绘之童谣《小花猫》

主题思想
童真与快乐
这首童谣的主题思想是童真与快乐,通过描绘小花猫的一系列动作和声音,展现 了儿童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特点,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生命与成长
在童谣中,小花猫的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从“小花苗”到“大花猫”, 这不仅表现了生命的成长过程,也暗示着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保持纯真和快乐 的品质。
读写绘之童谣《小花猫》
• 引言 • 童谣《小花猫》的文本分析 • 读写绘教学方法介绍 • 《小花猫》的读写绘教学设计 • 教学实践与反思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
读写绘之童谣《小花猫》
简介
本主题以童谣《小花猫》为载体,通过阅读、写作和绘画三个环节,培养孩子 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内容解读
小花猫的形象
情感表达
这首童谣描绘了一只小花猫,通过一 系列动作和声音,如“喵喵喵”、 “蹦蹦跳”,生动地展现了小花猫活 泼可爱的特点。
这首童谣虽然没有直接表达情感,但 通过小花猫的动作和声音,传达出一 种轻松愉快的情绪,让读者感受到童 年的快乐和纯真。
场景描绘
童谣中通过“墙角”、“胡同”等词 汇,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使得读 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想象故事发生的 背景。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读写绘 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对学习充满兴趣。
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自我感觉教学方法得当,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 教学目标。
反思与改进
反思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绘画方面存在困 难,需要加强绘画技巧的指导。
一年级古诗读写绘

一年级古诗读写绘一年级古诗读写绘是一种将阅读、写作和绘画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旨在激发孩子们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通过古诗读写绘,孩子们不仅能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韵味和意境,还能锻炼表达能力、提升创作意识。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开展一年级古诗读写绘活动,以及实践案例和注意事项。
一、引言:一年级古诗读写绘的意义和价值古诗读写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首先,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读写绘活动,孩子们能接触到丰富的文学瑰宝,培养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其次,古诗文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提升审美能力。
最后,古诗文的背诵和书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方法论:如何开展一年级古诗读写绘活动1.选择适合的古诗:选择简单易懂、意境优美的古诗,便于学生理解和欣赏。
2.引导阅读:教师或家长带领孩子共同阅读古诗,解析诗句含义,引导孩子感受古诗的美。
3.创作绘画作品: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将古诗意境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4.书写古诗: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用工整的字体书写古诗,锻炼书写能力。
5.分享与交流: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互相欣赏、学习,提高自信心。
三、实践案例:具体操作流程及作品展示以《静夜思》为例,首先,教师带领孩子们阅读古诗,讲解诗句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接着,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出充满童趣的绘画作品。
以下是几个作品展示:1.作品一:画面展示了一轮明月高悬天空,床前明月光洒在地上,一位小朋友正在床上安静地睡觉。
2.作品二:画面中有李白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李白举头望明月,思念远方的家乡。
3.作品三:画面中夜晚的庭院,小朋友在月光下玩耍,欢声笑语传遍整个庭院。
四、注意事项:推进古诗读写绘活动的关键点1.选择合适的古诗:古诗的难易程度要适中,便于孩子理解和记忆。
2.培养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喜好,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读写绘活动。
读写绘学习计划

读写绘学习计划第一阶段:了解读写绘1. 读读读: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包括故事书、科普书、文学作品等。
每天至少阅读一本书,可以是童话故事、名著、科普读物等。
通过阅读,培养对文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写写写:每天写一篇日记或感想,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也可以写一些小故事或作文。
通过写作,培养表达能力,丰富词汇,提升文字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绘绘绘:每天进行一次绘画练习,可以是素描、水彩、色彩混搭等。
通过绘画,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升审美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第二阶段:提高读写绘技能1. 阅读提升:选择一些重点书籍进行深度阅读,包括名著、哲学、历史等作品。
通过深度阅读,提升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深入思考作者的观点和意图,拓展视野,提升文学素养和修养。
2. 写作提升: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写作结构、文采运用、修辞手法等。
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教材和参与写作培训班来提升写作水平,同时多进行作文练习,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培养文笔和写作功底。
3. 绘画提升:学习一些专业绘画技巧和理论知识,如透视、光影、色彩搭配等。
参加绘画课程或艺术培训班,学习名家作品,模仿练习,提升绘画水平和技能。
第三阶段:综合运用读写绘1. 创作实践:进行跨学科的创作实践,如写一篇以绘画为主题的作文,或者以阅读为灵感进行绘画创作等。
实践中不断综合运用读写绘的技能,提升创作性和综合素养。
2. 参与比赛:参加一些读写绘相关的比赛,如写作比赛、绘画比赛、朗诵比赛等。
通过比赛锻炼,提升自己的表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获取比赛经验和成长机会。
3. 综合展示:可以组织一次读写绘展示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和经验,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获得反馈和提升机会。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读写绘学习计划,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提升,我相信我的读写绘能力一定会有所突破和提升。
希望能不断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读写绘能力,共同进步。
浅谈读写绘

一、什么是读写绘“读写绘”就是师生共读一首歌谣、一本画册,听一个完整的故事、欣赏一部电影等,使孩子在美好的事物中,心灵得到浸润,在幸福中不知不觉地成长,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低幼儿童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
“读写绘”中的“读”,指的是在幼儿阶段所读的绘本及儿歌、童谣,这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而“写绘”,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完整讲述。
通过写绘让孩子们不仅言说着自己,而且疗治着自己。
它提供了一扇让我们观察、理解儿童的最佳窗户。
二、如何进行读写绘(一)读读是前提,低段读写绘的核心是“读”(而不是画),读绘本、童谣、儿歌,故事、电影……;通过读,将绘画语言表达的故事,和文字表达的故事,在孩子的大脑中生动形象地再现,成为动态的,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由此得到滋养,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声音,孩子和父母、老师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而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安全,这在童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读是绘本课上反复强调的,要注重讲故事,注重讲故事时老师对故事的投入。
现在我们给孩子们读的最多的是绘本,绘本有着色彩明丽、栩栩如生的画面,还有着与画面相映成趣、简洁而又精美的语言,更包含着深入心灵的内涵,非常适合于低段年级阅读。
绘本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史,在国内出版的经典绘本已经超过了100多种,哪些绘本适合低年级的孩子们阅读呢?通过翻阅学校图书馆中的绘本,上网查阅网络上阅读推荐的绘本,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从中选择了关注孩子心灵成长——《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彩虹色的花》;家人互动——《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一会儿,聪聪》;探索大自然奥秘——《蚯蚓的日记》;爱心系列——《爱心树》、《爷爷一定有办法》、《寻找快活林》;性别角色——《鼠小弟和鼠小妹》;生活经验——《子儿吐吐》;珍爱友情——《我的友情要出租》、《你真好》、《红鞋子》;寻找自信——《会走路的树》、《小鼹鼠的土豆》、《小迷糊兔》……老师在给孩子们读(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1 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不要让频繁的问题,将故事破裂成碎片,使孩子丧失阅读兴趣;2 读绘本时,故事通常是跟随PPT一起前进的。
读写绘小结

读写绘小结这学期的读写绘课程非常有趣和有意义。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读写绘能力,并且对于文学和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以下是我在这门课程中学到的一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
在以前,我常常只是简单地读完一本书,但没有深入思考或理解书中的意义。
但是现在,在读书之前,我会考虑作者的背景和写作目的,并在阅读过程中留意重要的细节和主题。
我还学会了如何在阅读时提出问题,并思考自己的回答。
这样做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其次,我在写作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以前,我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开始写作。
但是现在,我学会了如何构思和组织文章,并使用合适的语言和句子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还学会了如何编辑和修正我的作文,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流畅性。
这些技能对于我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都非常有价值。
另外,我还学会了如何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课堂上,我们有时会用绘画来解释一个故事或描述一个场景。
我发现绘画可以是一种非常有效和有趣的表达方式。
通过绘画,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转化为图像,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我的意图。
这对于沟通和交流非常有帮助。
最后,我还学到了一些有关文学和艺术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我们学习了不同的文学流派和艺术运动,并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影响。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文学和艺术理论,如形式主义和解构主义,这些理论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作品背后的意义和目的。
总的来说,读写绘课程带给我很多收获和启发。
我提高了自己的读写绘能力,学到了如何有效阅读和写作,并且对于文学和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门课程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让我更加热爱和欣赏文学和艺术。
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读写绘能力,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年级最简单的读写绘

二年级最简单的读写绘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明起床的时候,脑袋里满是美好的想法。
他兴奋地想,今天要去学校,跟小伙伴们分享他的绘画作品。
你知道,小明特别喜欢画画,特别是画那些有趣的小动物。
他的画笔在纸上飞舞,就像小鸟在蓝天里自由自在地飞翔。
那一天,小明决定画一只可爱的小猫,喵喵叫着,眼睛大大的,特别萌。
画的时候,他嘴里还忍不住哼起小调,感觉自己就是个小艺术家。
小明的朋友小红也在学校里,她今天准备了一个特别的读书分享。
她最喜欢的书是《小王子》,里面的故事真是让人捧心。
这本书的画面也很美丽,像梦一样的场景,让人忍不住想要一直读下去。
小红兴奋地告诉小明,她要把书里的角色介绍给大家,尤其是那个小王子。
他在星星上生活,真是太神奇了。
小红还把自己的书带到了学校,准备在课间的时候给大家展示。
在学校,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今天的主题。
老师告诉他们,要把读书和绘画结合起来,真是个好主意。
小明立刻来了灵感,他想把小红说的小王子画出来,画得活灵活现。
小红也觉得可以一起合作,互相帮助。
他们的创意像火花一样在班级里四溅。
大家都很期待看到他们的作品。
下课后,小明和小红坐在一起,认真讨论要怎么把故事变成画面。
小明提到,要把小王子的星球画得特别闪亮,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璀璨。
小红则觉得,星球上一定要有玫瑰花,毕竟小王子最爱的就是那朵特别的玫瑰。
两人讨论得不亦乐乎,完全忘记了时间,直到老师来提醒他们,才意识到快要上课了。
这时候,小明的肚子咕咕叫,他才想起自己早上没吃早餐。
小红笑着说:“别急,咱们画完了就去吃吧,学校的食堂今天有小笼包!”小明的眼睛瞬间亮了,想象着热腾腾的小笼包,真是忍不住了。
他们决定,一定要先把创作完成,然后好好享受美味。
于是,课后他们在教室的角落开始了绘画。
小明的手下生风,画出一个可爱的小王子,旁边还有他心爱的玫瑰花。
小红也在旁边认真地写着故事,生怕遗漏任何精彩的部分。
渐渐地,他们的作品开始成型,周围的同学们纷纷围过来,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