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仪休拒收礼物(第一二课时)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读中感悟人物内心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
难点: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一、揭题1、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有所不同,它是一出独幕剧。
板书课题: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2、介绍剧本常识。
(1)播放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录音。
让学生听一听,和课文比较一下缺少了什么(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方括号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
括号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
)(2)独幕剧是一种小型戏剧,只有一幕,幕起开始,幕落结束。
本文是个剧本,也就是演出这个独幕剧的底稿。
剧本一般在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让学生看课文开头五行内容)。
我们把刚才没有读到的部分的内容叫做舞台说明,剧本中方括号交代舞台背景和人物活动等,圆括号交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让学生看课文括号里的内容)。
读的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
剧本包括舞台说明和台词。
朗读时,只需读人物对话。
舞台说明不要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把它表现出来。
二、自学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自读效果(1)指名分段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自学讨论。
学生质疑: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
归纳出示:a)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b)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c)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三、精读感悟1、读第一部分过渡:公仪休爱吃鱼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A、嗯,刚吃过。
(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公仪休拒收礼物》苏教版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公仪休拒收礼物》苏教版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把握多音字“吐”,明白得“豁然爽朗、心中意足、日夜操劳”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能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3.明白得公仪休最后一句台词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品行。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剧本,能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明白得公仪休最后一句台词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品行。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人物1.今天老师带着大伙儿穿越到两千多年前去认识一位历史人物(板书:公仪休,齐读),公仪休春秋鲁国人,官至宰相。
因为他为官时清正廉洁,从不同意别人的礼物被后人所赞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他廉洁奉公的小故事。
(出示课题,板书齐读)2.写好生字“拒”注意笔顺,明白得“拒”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体裁1.通过预习,你有没有发觉,这篇课文在体裁上有什么不同,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独幕剧)①.扫瞄课文,说一说独幕剧与我们之前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生汇报,课件出示独幕剧的特点)②.说一说这部剧的时刻、地点、人物。
③.介绍人物身份。
2. 了解了剧本知识和人物身份,接下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剧本,读准字音。
①.摸索:说一说剧情是如何样进展的,概括课文。
先写__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
②.生字词你会读了吗?(课件出示词语)拒收鲁国宰相大夫违犯鲜美回味务必难免腥味盛情呕吐豁然爽朗心中意足日夜操劳满脸堆笑指导多音字“吐”明白得词语“豁然爽朗、日夜操劳、心中意足”并读出词语的意思。
③.读好长句子。
(出示公仪休的最后一句台词)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1.你认为公仪休喜爱吃鱼吗?从文章的什么地点能够看出来?①.嗯,刚吃过。
(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差不多专门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公仪休拒收礼物》苏教版教案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掌握多音字“吐”,理解“恍然大悟、心满意足、日夜操劳”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能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3.理解公仪休最后一句台词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剧本,能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公仪休最后一句台词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人物1.今天老师带着大家穿越到两千多年前去认识一位历史人物(板书:公仪休,齐读),公仪休春秋鲁国人,官至宰相。
因为他为官时清正廉洁,从不接受别人的礼物被后人所称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他廉洁奉公的小故事。
(出示课题,板书齐读)2.写好生字“拒”注意笔顺,理解“拒”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体裁1.通过预习,你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在体裁上有什么不同,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独幕剧)①.浏览课文,说一说独幕剧与我们之前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生汇报,课件出示独幕剧的特点)②.说一说这部剧的时间、地点、人物。
③.介绍人物身份。
2. 了解了剧本知识和人物身份,接下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剧本,读准字音。
①.思考:说一说剧情是怎样发展的,概括课文。
先写__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
②.生字词你会读了吗?(课件出示词语)拒收鲁国宰相大夫违犯鲜美回味务必难免腥味盛情呕吐恍然大悟心满意足日夜操劳满脸堆笑a.指导多音字“吐”b.理解词语“恍然大悟、日夜操劳、心满意足”并读出词语的意思。
③.读好长句子。
(出示公仪休的最后一句台词)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1.你认为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文章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①.嗯,刚吃过。
(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第二课时

课题10 公仪休拒收礼物——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学习独幕剧表演。
教学重难点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具及多媒体课件挂图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1、(略)2、我们今天就来演这部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想想怎样才能把这本独幕剧给演好了?3、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戏要演得好,不仅要做到形似,还要做到神似。
剧本中的故事是由人物对话展开的,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等都隐藏在对话之中。
所以,为了演得逼真,要请你:(板书)认真去读人物对话,仔细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反复朗读体验他的内心活动。
学生自由读书。
二、交流感受,表演评议。
1、你对谁感兴趣?为什么?(同桌互说)2、四人小组演剧本。
3、一小组上台演。
4、评议。
(让学生充分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5、在评议的基础上小组再演。
6、安排记者采访活动。
分别采访公仪休、管家和子明,在采访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人物情感,领悟人物形象。
三、通过刚才这样读、演、评、采访等活动,我想大家对剧本的理解更近了一步,现在有没有兴趣和信心演得更好。
1、指名四位同学再次上台表演。
激励性评价。
2、课后你想做些什么?板书设计 27 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认真读人物的对话仔细揣人物的心理投入演选择的人物教学反思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掌握三点:一是学会课文是的生字词,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是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三是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其中特别是要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10公仪休拒收收礼物

10、公仪休拒收礼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分脚色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9/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3、情感目标: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文,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你们看过戏剧吗?想想看,要演好一场戏,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呢?(化妆、服装、道具、布景、演员、灯光……)(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剧本。
(出示课题)播放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录音。
让学生听一听,再和课文比较一下缺少了什么?(三).根据剧本长短和情节的繁简,戏剧分独幕剧和多幕剧,只有一幕的戏叫独幕剧,一幕以上叫多幕剧。
本剧是独幕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
拒收鲁国宰相满脸堆笑腥味呕吐违犯恍然大悟2.讨论理解词语。
3.写字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清发展。
(一).再读课文,并联系方括号的内容,思考剧情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部分?(二).讨论交流。
第一部分(开头至“心满意足了”)第二部分(从“幕后”至“提着鲤鱼下场”)第三部分(从子明说“老师”至结束)四.默读课文,质疑讨论。
(一).默读各部分,联系段意,主动质疑。
1 .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2. 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3.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礼物?(二).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1.相机完成课后第四题。
2.全班交流。
(相机板书)五、作业:1.书后词语两遍。
2.组词。
拒()鲁()堆()腥()吐多音字距()兽()推()醒()3.填上合适的词。
()地说()然()()()地望()然()()()地要()然()()五板书设计:10公仪休拒收礼物以身作则聪明机智清正廉洁作者:庄金娥。
公仪休拒收礼物 第1课时

小学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学习内容10、公仪休拒收礼物第1课时上课时间:总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3、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自读课文,用几句话讲讲工仪休拒收礼物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学习引导 (一)了解独幕剧的特点。
1、播放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录音。
让学生听一听,再和课文比较一下缺少了什么?2、进行比较: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方括号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
括号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
3、师述:我们把刚才没有读到的部分的内容叫做舞台说明,读的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
(出示)剧本包括舞台说明和台词。
朗读时,只需读人物对话。
舞台说明不要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把它表现出来。
根据剧本长短和情节的繁简,戏剧分独幕剧和多幕剧,只有一幕的戏叫独幕剧,一幕以上叫多幕剧。
本剧是独幕剧。
学习引导 (二)1、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交流:(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
(2)讨论理解词语。
(3)写字指导。
(4)描红。
四、巩固练习1、这篇课文是一个独幕剧,讲的是()多年前,鲁国宰相()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
从中我们体会到公仪休的(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10 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多幕剧。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第1课时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人物 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 点、服装、道具、布景,这些内容在剧本中用方括号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第1课时
返回
公仪休,春秋时期鲁国人,由于 才学优异做了鲁国宰相。他遵奉法 度,按原则行事,丝毫不改变规制,因 此百官的品行自然端正。他命令为 官者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做大官的 不许占小便宜,很受百姓爱戴。
返回
1.找一找:自读诗文,圈画出生字。 2.读一读:自己认读后,再读给同桌听。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 意足了”),通过公仪休与学生子明的对话,反映出公仪 休是一个爱吃鱼的人。
第二部分(从“幕后有人高喊”至管家“提着鲤鱼 下场”),写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
第三部分(从“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的吗”至“ 幕落”),写公仪休告诉子明,自己拒收鲤鱼是遵守国家的 法纪,要吃鱼得自己去买。公仪休以身作则、清正廉明、 聪明机智的品质跃然纸上。
返回
返回
返回
古时候的鲁国,水产 品奇缺,这两条活鲤鱼可 是很难得的礼物呀!可公 仪休为什么不收呢?他的 学生子明和我们同样感 到很不理解,谁能找到子 明的疑问并读给大家听 一听?下节课请同学们来 回答。
返回
课本剧其实就是出现在课本上的戏剧,戏剧是一 种综合的舞台艺术,由演员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戏 tù huǎnɡ rán dà
呕吐 w恍ù 然大悟
这些字千万 别认错呦!
lǐ
ǒu
鲤呕
tù huǎnɡ
吐恍
拒
鲁
宰
盛
腥
奈
犯
悟
违背和触犯。
《公仪休拒收礼物》课文原文阅读

《公仪休拒收礼物》课文原文阅读[苏教版第八册课文]10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时间两千多年前的一天下午。
地点公仪休家的客厅内。
人物公仪休:鲁国的宰相。
子明:公仪休的学生。
鲁国某大夫的管家。
[幕启,子明正坐在席上读书。
公仪休由内室上。
公仪休子明,你已经来了好久了吧?子明(忙起身向老师行礼)老师,我刚来一会儿,您吃过饭了吧?公仪休嗯,刚吃过。
(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子明是的,鱼的确好吃。
公仪休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幕后有人高喊:有一位管家求见!公仪休子明,烦你去看一下,是谁来了?[子明下,一会儿工夫领管家上。
管家手提两条大鲤鱼。
管家(满脸堆笑地)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
公仪休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
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
[子明不解地望了望公仪休。
管家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提着鲤鱼下场。
子明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的吗?现在有人送鱼来,您却不接受,这是为什么呢?公仪休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
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子明(恍然大悟地)老师,您说的对,今后我一定照着您的样子去做。
[幕落。
[沪教版第五册课文] 29*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独幕剧)时间两千多年前的一天下午。
地点公仪休家的客厅。
人物公仪休:鲁国的宰相。
子明:公仪休的学生。
鲁国某大夫的管家。
【幕起,子明正坐在席上读书。
公仪休由内室上。
公仪休子明,你已经来了好久了吧?子明(忙起身向老师行礼)老师,我刚来了一会儿,您吃过饭了吧?公仪休嗯,刚吃过。
(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剧本一般在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对话。
独幕剧是一种小型的戏剧,顾名思义,只有一幕, 也就是幕起开始,幕落结束。 剧本中[
]主要交代舞台背景和人物活动等。
剧本中( )主要交代谈话时的表情、动 作等。 剧本的朗读只需读人物对话。
4/7/2015
务必 难免 违犯 无可奈何 恍然大悟
4/7/2015
自学(二)
默读课文,思考:
找出公仪休拒收礼物的语句,读一读, 想一想,从中你能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 人。
4/7/2015
(1)( 正因为 人家的鱼。
)我喜欢吃鱼,( 所以
)不能收
(2) ( 如果 )我收了人家的鱼,( 就 )要照人 家的意思办事。 (3)( 如果 违犯国家的法.
学习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从哪看出公仪休爱吃鱼的?请在书上
画出相关语句,并写出你的理由。
4/7/2015
我会认
jù lǔ zǎi nài shèng
拒 鲁 宰 奈 盛
拒收 鲁国 宰相 无可奈何 盛开
我会认
x īn ɡ wéi fàn wù
腥
腥味
违 犯 悟
(4)( 如果
)照人家的意思办事,( 就 )难免要
就 )我犯了法,( 就
)吃不上鱼。
如果
4/7/2015
• 子明听了公仪休的那段话, 会怎样去做呢?同学交流一 下各自的看法。
4/7/2015
人物特点:
• 公仪休: 聪明机智,清正廉洁 • 子 明: 谦逊有礼,勤学好问 • 管 家: 奉承讨好, 别有用心
违犯 犯法 恍然大悟
鲤(lǐ)鲤鱼 吐(tù)吐血
呕(ǒu) 呕吐 (tǔshèng)盛情 (chéng)盛水
鲁(lǔ) 鲁国
腥(xīng)腥味
宰(zǎi) 宰相
奈(nài)奈何
违(wéi)违反
悟(wù)醒悟
4/7/2015
犯(fàn)违犯
拒(jù) 拒收
鲜美 回味 盛情 心满意足 日夜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