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课件:4-4氮及其化合物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配套课件:选5-4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合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提示: 1.④③② 2.(1)不一定。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大多数可用通式Cn(H2O)m表示,n与m可以相同,也可 以是不同的正整数。但并非所有的糖都符合通式 Cn(H2O)m,如鼠李糖(C6H12O5)。 (2)不一定。例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的分子式 可分别改写为C(H2O)、C2(H2O)2,但它们不是糖,而分 别属于醛和羧酸。 3.甲方案实验设计和结论均不正确。加入NaOH溶液 后,再检验淀粉是否水解是不正确的,因为I2与NaOH 反应,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同时如果淀粉部分水解, 未水解的淀粉与碘反应也产生蓝色,所以溶液变蓝并 不能说明淀粉尚未水解。 乙方案实验设计不正确。因为在酸性条件下即使水解 液中有葡萄糖,也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
①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②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 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 ③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
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一致 ④用甘氨酸 (
)和丙氨酸
( A.② C.①②
)缩合最多可形成四种二肽 B.②③ D.②④
解析:①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不属于 高分子化合物,①错误;②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缩 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都含有C、H、O、N,有 的也含S,正确;③如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形成的 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水解产物相同,③ 错误;④两种物质自身缩合可形成两种二肽,交 叉缩合又可形成两种二肽,故最多能形成四种二 肽,正确。 答案:D
二、油脂 1.油脂 高级脂肪酸 脱水形成的酯。 一分子 甘油 与三分子 2.结构特点 结构通式:
3.分类
油:常温下呈液态 按状态分 脂肪:常温下呈固态 简单甘油酯:R、R′、R″相同 按高级脂肪 酸的种类分混合甘油酯:R、R′、R″不同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4.4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 新人教版

NO 颜色 气味 水溶性 毒性 (3)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①形成________;②形成________ ____溶
NO2
与H2O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放电 答案: 1.(1)N2 + O2 ===== 2NO 2NH3
高温、高压 (2)N2 + 3H2 催化剂
2.(1)2NO+O2===2NO2 (2)无色 红棕色 刺激性气味 有毒 光化学烟雾 不 3NO2+ H2O===2HNO3+NO 有毒 (3)硝酸型酸雨
本节重要知识有N2、NO、 NO2、NH3、HNO3、铵盐的性 质及用途,NH3的制法,NH4+ 的检验等,主要考查硝酸的强氧 化性,如离子共存,氨气的性 质、实验室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 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 算,大气污染等。硝酸的强氧化 性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硝酸与金 属的反应也经常出现,预测2015 年的高考中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仍 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 查。
(4)用途:制HNO3、铵盐、纯碱、尿素、制冷剂等。
2.铵盐
(1)物理性质 铵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化合 物,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____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受热分解
NH4Cl、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4+的检验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然后加入NaOH固体,加热, 将________靠近试管口,若变________,则证明样品中含
有NH4+(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
________,则证明含有NH4+)。
答 案 : 1.(1) 小 刺 激 700 (2)NH3 + H2 O NH3 · H2O NH4 + + OH - 冒 白 烟 HCl + NH3===NH4Cl 3NH3·H2O+ AlCl3===Al(OH)3↓+3NH4Cl 催化剂 4NH3+ 5O2 ===== 4NO+6H2O △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4-4氮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十六) 氮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①N 2→NO 2 ②NO 2→NO ③NO 2→HNO 3 ④N 2→NO ⑤N 2→NH 3A .①B .④⑤C .④D .③④解析:①不能一步完成,②③与H 2O 反应即可,但H 2O 不是氧化剂,⑤加入的H 2是还原剂。
答案:C2.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给空气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B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NO 和N 2C .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 .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 +O 2+4CO =====催化剂4CO 2+N 2答案:D3.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 4。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尾气吸收的是( )答案:C4.(2015年武汉调研)一定质量的铁和足量的稀硝酸或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①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②生成的Fe(NO 3)3的物质的量相同③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④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A .只有②B .②④C.③④D.①②③解析:依据Fe+4HNO3(稀)===Fe(NO3)3+NO↑+2H2O及Fe+6HNO3(浓)===Fe(NO3)3+3NO2↑+3H2O可知,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多,①错;根据铁元素守恒,最后生成的Fe(NO3)3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正确;③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多,③错;因3NO2+H2O===2HNO3+NO,故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均为NO,且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④正确。
答案:B5.“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绿色化学”的思想是尽量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采取合理安全的工艺合成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无污染,对环境友好。
江西省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模块一 第二章 第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

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破坏臭氧层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
结束
[高考考查层面]
命题点 1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1)光化学烟雾:NOx 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 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高温、高压 N2+3H2 催化剂 ②氮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 (工业合成氨反应原理) 。
△ ③氮气与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Mg+N2=====Mg3N2 。
化学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四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氮及其化合物
结束
3.氮的固定
(1)概念: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2)类型:
催化剂 N2+3H2 2NH3 高温、高压 人工固氮如工业合成氨: 放电 N2+O2=====2NO 自然固氮如雷雨天产生NO: 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 化为含氮化合物而促进自身生长 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利用化学方法模拟固氮酶的作用, 在温和条件下将氮转变为氨
(
)
A.① B.②⑤(2)一步反应就能完成。 该题有两个要求: (1)必须加入氧化剂; C.④ D.③④ 反应 ①、③、④从化合价角度来看都升高,但反应 ①N2→NO2
不能一步反应完成; 而反应③NO2→HNO3, 虽然氮的化合价升 高,但不加氧化剂也能实现,如 3NO2+H2O===2HNO3+NO, 在该反应中, NO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只有反应④N2→NO 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
【精品】高考化学《4.4氮及其化合物》讲义(含解析)

消耗的 HNO3 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
(2)电子守恒法:
HNO3 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HNO 3 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
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3)根据离子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金属与硫酸、硝酸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
NO-3 在 H2SO4 提供 H+的
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 因此此类题目应根据离子方程式先作过量判断, 然后
A.9.0 L
B.13.5 L
C.15.7 L D.16.8 L
【解析】 若混合物全是 CuS,其物质的量为 12/80=0.15(mol),电子转移
数 0.15× (6+2)=1.2(mol) 。两者体积相等, 设 NO x mol,NO2 x mol,3x+x=1.2,
计算得 x=0.3。气体体积 V=0.6×22.4= 13.44(L);若混合物全是 Cu2S,其物质
3
↑+
H
2O
(5)Cu+
4H
+
+
2NO
-
3
===Cu2+
+
2NO
2↑+
2H2O
(6)3Cu+
8H
++
2NO
-
3
===3Cu2+
+
2NO
↑+
4H2O
3.(2014 ·厦门模拟 )氨(NH 3)是重要的含氮化合物。 为了在实验室制取干燥 的氨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图三套实验装置:
甲
乙
丙
(1)实验装置和所用药品都正确的是 ________(填“甲”“乙”或“丙” )。不 正确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
光或△ 4HNO3(浓 ) =====4NO2↑+ O2↑+ 2H2O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4-4 氮及其化合物(105张ppt)

第四章
第四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2.化 学 性 质 ( 1 ) 强 酸 性 : 硝 酸 具 有 酸 的 通 性 。 ( 2 ) 强 氧 化 性 ①与 金 属 的 反 应 应), 都 不 产 生 H2。 (除 Au、Pt 外 , 大 部 分 金 属 能 与 硝 酸 反
a.Cu 与 浓 、 稀 硝 酸 都 能 反 应 , 其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分 别 为 :
放 热 _______ 反 应 。
第四章
第四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3. 制 法 与 用 途
第四章
第四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①氨 气 可 用 排 水 法 收 集
_ _ _ _ _ _ _ _
。 ②氨 气 可 用 向 上 排 空 气 法 收 集
走向高考· 化学
人教版 ·高考一轮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第四章
非 金 属 及 其 化 合 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第四章
第四节 氮 及 其 化 合 物
【优化方案】(教师用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四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四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纲展示]1.了解氮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的氮的氧化物(NO 、NO 2)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3.会用硝酸的氧化性解释硝酸与金属、非金属及其他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的特点。
4.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考 点 一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与转化1.氮元素的存在与氮的固定2.N 2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3.N 2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
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
(2)与氢气反应: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
2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其中NO 2与N 2O 4存在下列平衡:2NO 2N 2O 4,因此实验测得NO 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大于46。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而N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证某无色气体是NO 的方法是向无色气体中通入O 2或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2015·山东枣庄模拟)室温时,在容积为a mL 的试管中充满NO 2气体,然后倒置在水中至管内水面不再上升时为止;再通入b mL O 2,则管内液面又继续上升,测得试管内最后剩余气体为c mL ,且该气体不支持燃烧。
则a 、b 、c 的关系是( )A .a =4b +3cB .a =4b +cC .a ∶b =4∶1D .a ∶b =4∶3[解析] 根据反应3NO 2+H 2O===2HNO 3+NO ,a mL NO 2会生成a 3 mL NO ,通入O 2后,最后气体不支持燃烧,故c mL 剩余气体为NO ,即与b mL O 2反应的NO 为⎝ ⎛⎭⎪⎫a 3-c mL ,根据化学方程式4NO +3O 2+2H 2O===4HNO 3得⎝ ⎛⎭⎪⎫a 3-c ∶b =4∶3,整理可得a =4b +3c 。
【高考调研】2016年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4-4氮及其化合物

A.NO2、CO2、N2 C.NH3、N2、CO2 答案 B
B.NH3、NO、CO2 D.NO、O2、NH3
解析
该气体无色,说明其中不含 NO2 ;气体通过浓硫
酸体积减小,说明其中有NH3;气体通过足量Na2O2后显红棕 色,说明其中含有CO2和NO,故不含O2;最后通入水中无气 体剩余,说明其中不存在N2,故B项正确。
2 . (2013· 长沙模拟 ) 某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有
NO2、NO、CO2、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 经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进行处理(假定每一步处理都完全),结 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
第18页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调研
新课标版 ·化学 ·高三总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调研
新课标版 ·化学 ·高三总复习
第12页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调研
新课标版 ·化学 ·高三总复习
第13页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调研
新课标版 ·化学 ·高三总复习
①无色 ⑥N2+3H2 成氨
②无味 ③不
④小
放电 ⑤N2+O2 ===== 2NO ⑧合
高温高压 2NH3 催化剂
第14页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调研
新课标版 ·化学 ·高三总复习
如何鉴别NO2与溴蒸气? 【提示】 由于NO2和Br2在性质上有不少相似性:①均
具有氧化性;②溶于水均有酸生成;③均可与碱反应;④均
为红棕色等。所以不能用淀粉-KI试纸、pH试纸、NaOH溶 液来鉴别,但二者性质又有差别,可以用下列物质鉴别:① AgNO3溶液;②CCl4;③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解析:原子守恒法: ①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即为气体 NO2 与 NO 物质的量的总和, n(HNO3)被还原= 1.12 L =0.05 mol, 22.4 L· mol-1
②未被还原的 HNO3 的物质的量等于 Cu(NO3)2 中 NO- 3 的物质的量,
性)失去2 mol e-,呈+2价,与C反应时HNO3只表现氧化性,1 mol C
失去4 mol e-,呈+4价。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硝酸的性质
1.下列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为红色 B.硝酸能与FeO反应,只表现氧化性 C.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气体 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 答案:D
化学
2.电子守恒法 当 NOx转化为硝酸时要失去电子,如果是 NOx与 O2混合,则反应
中O2得到的电子数与NOx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考点二 硝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C.0.30 mol/L
B.0.225 mol/L
D.0.45 mol/L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解析: 溶液中同时存在 H+和 NO- 该溶液 3 时就能够与 Cu 发生反应。 中 H+实际为 0.06 mol, 应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 正确解答思路为: 根据 3Cu 3 + 8H++ 8
4NO+3O2+2H2O===4HNO3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2)NO2和O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 3NO2 + H2O===2HNO3 + NO 和 2NO + O2===2NO2 得总反应为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1 .氮的非金属性很强,但 N2 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原因是什么?
提示:N2 的结构式为 N2 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N 原子间以三键结合,键能大,所以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①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其反应方程式为: 山 东 黄 色。 金 ②硝酸浓度越大越易分解,分解产生的NO2溶于HNO3而显____ 太 棕色瓶 密闭 因此,浓硝酸应贮存在 中 保存,并放置于阴凉处。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2.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 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
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 A.立即接上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B.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NO、NO2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1.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 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 而不断产生 O3 ,加重空气污染。反应过程为① 2NO2―→2NO + 2O , ②2NO+O2===2NO2,③O+O2―→O3。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产物叙 述正确的是( ) A.NO2起催化剂作用 B.NO起催化剂作用 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 D.O3与O2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菜 单 隐 藏
光 4HNO3=====4NO2↑+O2↑+2H2O。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2)强氧化性: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3)与有机物反应: ①硝化反应(与 C6H6 反应): 浓硫酸 C6H6+HNO3 ――→ △ C6H5NO2+H2O。 ②颜色反应: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黄色。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 B.只能是O2与NO2的混合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只能是NO2一种气体 答案:C
菜 单 隐 藏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4.将容积为50 mL的量筒充满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将量 筒倒置在盛满水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量筒里剩余气体体积为5 mL。 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体积比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
解析:二氧化氮、氧气混合气体倒置于水中,最后残留气体可能有 两种情况:一是氧气,二是一氧化氮。所以应先假设,再列式计算。 (1)若剩余的 5 mL 气体是 O2, 则共有 45 mL NO2、 O2 混合气体跟水 反应,根据 4NO2+O2+2H2O===4HNO3 可得出: 4 V(NO2)= ×45 mL=36 mL 5 1 V(O2)= ×45 mL+5 mL=14 mL 5 所以,原混合气体中 NO2 和 O2 体积比为 18∶7。
化学
2.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故NO2是HNO3的酸酐。( (2)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鉴别NO2和溴蒸气。( (3)可用少量水鉴别NO2和溴蒸气。( (4)NO→NO2属于氮的固定。( 答案:(1)× (2)× (3)√ (4)× ) )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 )
化学
考点一 氮及其氧化物
一、氮气及其氧化物 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2.N2的性质
小 、___ 难 溶于水的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毒、密度比空气稍___ 体。
解析: 浓硝酸与 Cu 反应剧烈,所用时间短;因 Cu 反应后均生成 Cu2+,故等质量的Cu失电子相等,生成n(Cu2+)相等,又溶液体积相 同,故 c(Cu2 + ) 相等;由电子守恒知 Cu―→2NO2,3Cu―→2NO ,故生 成气体体积不等。 答案:C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
3.在标准状况下将 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 HNO3中,随着铜粉 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 由 NO2 和 NO组成的混合气体 1.12 L,则反应消耗HNO3 的物质的量为 ( ) A.0.8 mol C.0.11 mol B.0.6 mol D.无法计算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1 .将石蕊试液滴入浓硝酸中或将浓硝酸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均会先变红,后变白,试解释试纸变白色的原因。 2.与浓HNO3反应时1 mol Cu或C均消耗4 mol HNO3,而反应后 Cu和C的化合价为什么不同? 提示:1.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将石蕊氧化而使试纸被漂白了。 2.与Cu反应时1 mol Cu被2 mol HNO3氧化(另2 mol HNO3表现酸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第四节
考纲要求
氮及其化合物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
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4.在某100 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4 mol/L、0.1 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
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 ( 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不 变)( )
A.0.15 mol/L
答案:43∶7或18∶7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研典题 考 点 突 破 拓思维 学 科 素 养 课 作 时 业
化学
NOx和O2混合型计算题的规律总结
1.关系式法 (1)NO和O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