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 限时练习

合集下载

项羽之死练习题

项羽之死练习题

自主学习篇一、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项王军壁垓下壁,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3、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西,4、期山东为三处期,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二)名词作状语1.项王则夜起夜,2.直(当)夜溃围南出南,3、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东,二、特殊句式:(一)1、饮帐中()2、左,乃陷大泽中()3、籍独不愧于心乎?()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5、然今卒困于此()6、项王军壁垓下()(二)1、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2、骑能属者百余人耳()3、汉骑追者数千人()4、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三) 1、然今卒困于此()(四)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五)1、无以渡()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六)1、我何渡为三、重点字词1、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慷慨2、力拔山兮气盖世拔,盖,3、项王泣数行下泣,4、平明,汉军始觉之平明5、地方千里地/方:6、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7、所当者破当,8、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购,9、我为若德德,四、写出通假字1、骑皆伏曰2、乌江亭长檥船待3、辟易数十里,高考链接篇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B.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罪:罪恶C.与其骑会为三处。

会:会合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2.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B.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

C.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族秦矣。

D.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A.“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其中的“能”字换为“敢”字,这句话的意思没有变化。

B.本文中,项羽主演的“东城快战”,表现了项羽是自负豪爽、勇猛无敌的人。

项羽之死阅读训练

项羽之死阅读训练

《项羽之死》配套练习【基础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骓不逝( ) 田父绐曰“左” ()( ) 项王嗔目而叱之( )( )扛鼎之作( )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 )( )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自刎( ) 自矜功伐( )歌数阕( ) 悲歌慷慨( ) 辟易数里( )项王自度不得脱( ) 汉军皆披靡( ) 所当无敌( ) 泥淖( ) 桂棹( ) 粘贴( ) 登载(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黄澄澄( ) 无色无臭( )xiāngqiàn()( ) 怅wǎng() 空méng ( )qiú( )曲wòchuò( )( ) 刚bì( )自用xiāo()勇善战jué( )别shè( )人心魄霸王别jī()铁骨zhēngzhēng ()( ) 优róu( )寡断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垓下(gāi)乌骓(zhuī)数阕(què) 田父(fù)B.麾下(huī)属垣有耳(shǔ) 唱和(hè) 刈旗(yì)C.揣度(duó) 溃围(kuì) 瞋目(chēn)坐骑(qí)D.舣船(yǐ)创伤(chuàng) 披靡(mí) 绐骗(dài)2. C3、下列加点字字音都不同的一组是 ( )A.垓.下之围/尸骸.斩将刈.旗/狭隘.汉军皆披靡./靡.费不期.而遇/祈.祷辟.易数里/辟.谣B.溃.围/振聋发聩.美人和.之/暖和.瞋.目而叱之/.缜.密汉骑.追者/骠骑.将军田父./果脯.C.被十余创./.疮.痍自刎.而死/.蓊.郁自度.不得脱/书蠹.所当.无敌/长歌当.哭慷慨./同仇敌忾.D.骑能属.者/属.意麾.下/法网恢.恢田父绐.曰/春风骀.荡庖.丁解牛/疱.疹喝叱./炽.烈3、. A4、下列每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 )②( )③( )①A.盖.以此得名也/力拔山兮气盖.世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C.徙倚久之.而归/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D.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A.汉皆已得楚乎./若非吾故人乎. B.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C.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项王瞋目而.叱之 D.过夕乃.可饮/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③A.灭六国者.六国也/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B.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南唐为奉化军.节度C.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岸土赤而壁.立D.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4、.①D(大概/超过;用,介词/率领,动词;音节助词/取独;却,表转折)②A(表疑问;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写,吟,动词;表顺承/表修饰;才/仅仅,只)③D(代词,的人/定后标志;军队,名词/古时表行政区划;驻守,动词/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丢失,损失)5、下列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项是①( )②( )①A 期山东....千里 D汉军皆披靡.. C江东虽小,地方..为三处 B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②A 左右.. D 吾骑此马五岁.... C 骓不逝兮可奈何..皆泣,莫能仰视 B 吾知公长者5、①D ②C6、下列加点词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非战之.罪也/汉军乃觉之.此项王也./是何楚人之多也.此天之.亡我/是何楚人之.多也B.麾下壮士骑.从者/以五千骑.追之虞兮虞兮奈若.何/固若.金汤沛公军.霸上/项王军.壁垓下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愿为.诸君快战非战之罪也./亦一奇也.项王瞋目而.叱之/吾尝跂而.望矣D.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亡.其两骑耳/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亦足王.也/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6、C (A 结构助词,的/代词;表判断/表感叹;取独。

《项羽之死》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项羽之死》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项羽之死》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 )2. 乌江亭长船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古义:______________ 2. 期山东为三处今义:山东省古义:______________3.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今义:中央下属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古义:______________4.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今义:父亲和哥哥古义: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乃项王乃大惊曰(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平明,汉军乃觉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乃陷大泽中(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2. 亡此天之亡我( )此亡秦之续耳( )亡去不义( )唇亡齿寒(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项王军壁垓下( )2. 身七十余战( )3.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4. 左,乃陷大泽中( )5. 马童面之( )6. 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7.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8. 项王则夜起( )9.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10. 直夜溃围南出( )11.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12. 此天之亡我( )五、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 )参考答案一、1.“伏” 通“服”,心服;2.“ ” 通“舣”,使船靠岸。

二、1. 悲愤激昂。

2. 此处为山的东面。

3. 土地方圆。

4. 父老兄弟。

三、1. 副词,就/连词,于是/副词,才/连词,于是/副词,却/副词,只,仅仅;2. 动词,灭亡/形容词,已亡的/动词,逃亡/动词,丢失。

四、1. 名词用作动词,设营驻守。

2. 名词用作动词,亲身(参加)。

3. 名词用作动词,东行。

4. 名词用作动词,左走。

5. 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6. 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7. 名词用作动词,西征。

(完整word版)《项羽之死》练习题及答案.docx

(完整word版)《项羽之死》练习题及答案.docx

《项羽之死》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垓下 (g āi)乌骓(zhuī)B. 麾下 (hu ī)骑能属者(shǔ).C. 揣度 (du ó)溃围(kuì)D. 舣船 (y ǐ)创伤(chuàng)( )数阕 (qu è)田父(fù)唱和 (h è)刈旗(yì)瞋目 (ch ēn)坐骑(qí)披靡 (mí)绐骗(dài)2.对下列加点词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幸:宠幸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随从..B.田父绐曰 : “左”绐:欺骗然今卒困于此卒:最终..C. 期山东为三处期:期待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D. 项羽乃复引兵而东引:率领籍独不愧于心乎独:唯独..E.若非吾故人乎若:如果直夜溃围南出直:当..3.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A.项王军壁垓下岸土赤而壁立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C.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则夜起 D .亦足王也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4. 下列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项是()A.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B.江东虽小 , 地方千里吾骑此马五岁C.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吾知公长者D.骓不逝兮可奈何汉军皆披靡5.下列加点词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A.此天之亡我汉军乃觉之B.虞兮虞兮奈若何吾为若德.C.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项王瞋目而叱之D.平明,汉军乃觉之乃有二十八骑6. 下列句式都相同的一组是()A. 此项王也 / 非战之罪也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B. 然今卒困于此 / 洎牧以谗诛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不忍杀之,以赐公C. 左,乃陷大泽中 / 项王军壁垓下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汉骑追者数千人D.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籍独不愧于心乎/ 汉军至,无以渡7. 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②项王嗔目而叱之③汉军不知项王所在④复斩汉一都尉⑤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A. 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⑤⑥8.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大敌当前,四面楚歌,项羽面对虞姬,慷慨悲歌。

项羽之死 限时练一

项羽之死 限时练一

限时练一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垓下(ɡāi) 乌骓马(zhuī) 数阕(è) 美人和之(hè)B.麾下(huī) 五千骑(qí) 田父(fù) 斩将刈旗(yì)C.自度(duó) 能属者(zhǔ) 溃围(kuì) 瞋目叱之(chēn)D.船(yǐ) 十余创(chuànɡ) 披靡(mǐ) 怜而王我(wànɡ)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不利兮骓不逝.逝:奔驰B.项羽乃复引.兵而东引:率领C.然今卒.困于此卒:却D.马童面.之面:面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王军壁垓下壁:设营驻守B.力拔山兮气盖世盖:胜过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购:购买4.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项王乃.大惊曰②平明,汉军乃.觉之B.①以.故汉追及之②乃分其骑以.为四队C.①汉围之.数重②乃分军为三,复围之.D.①吾为.公取彼一将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羽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外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项羽之死》练习题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项羽之死》练习题

《项羽之死》检测题一、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垓.下(ɡāi) 乌骓.马(zhuī) 数阕.(kuí) 美人和.之(hè)B.麾.下(huī) 五千骑.(qí) 田父.(fù) 斩将刈.旗(yì) C.自度.(duó) 能属.者(zhǔ) 溃.围(kuì) 瞋.目叱之(chēn) D.披靡.(mǐ) 怜而王.我(wànɡ) 潦.缩(lǎo)十余创.(chuànɡ)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以故汉追及.之。

A.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B.及.抛江过其下。

C.望尘莫及.。

D.始见庐山及.大孤。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不利兮骓不逝.逝:消逝B.项羽乃复引.兵而东引:率领C.平明..,汉军乃觉之平明:天亮D.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服:臣服4.对下列加点词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幸:宠幸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随从C.田父绐.曰“左”绐:欺骗D.然今卒.困于此卒:最终5.对加点实词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 B.直.夜溃围南出直:当C.籍独.不愧于心乎独:唯独 D.若.非吾故人乎若:你6.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壁:修筑营垒,退守B.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D.吾为若德.德:感激7. 对下列加点词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幸:宠幸B.田父绐.曰:“左”绐:欺骗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随从然今卒.困于此卒:最终C.期.山东为三处期:期待D.项羽乃复引.兵而东引:率领直.夜溃围南出直:当籍独.不愧于心乎独:唯独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直夜:当夜。

《项羽之死》练习案

《项羽之死》练习案

《项羽之死》练习案一、给加点字注音。

垓.下()骏马名骓.()歌数阕.()美人和.()之麾.下()溃.围()骑能属.者()田父绐.曰()刈.()旗披靡.()瞋.目()辟.()易五千骑.( ) 项王自度.( ) 叱.之( )二、重点词语解释,解释加点词语。

1、项王军壁.垓下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3、是.何楚人之多也4、项王则.夜起5、常幸.从6、悲歌慷慨..7、力拔.山兮气盖.世8、时不利兮骓不逝.9、骓不逝兮可奈何...10、虞兮虞兮奈若何...11、美人和.之12、项王泣.数行下13、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14、田父绐.曰15、以.故汉追及之16、项王乃复引兵而东.17、项王自度.不得脱18、身.七十余战19、然.今卒.困于此20、今日固.决死21、愿为诸君快战22、期.山东为三处23、项王瞋目而.叱之24、骑皆伏.曰25、乌江亭长船待26亦足王.也27、无以..渡28、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29、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30、籍独.不愧.于心乎31、项王身亦被.十余创32、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33、若非吾故人..乎34、马童面.之3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36、吾为若.德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并解释1、项王军壁.垓下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3、直夜溃围南.出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5、此天之亡.我6、亦足王.也 7、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8、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9、身.七十余战 10、令四面..骑驰下 11、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四、指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2、项王泣.数行下3、左右..皆泣4、期山东..为三处5、江东虽小,地方..千里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7、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五、指出句式特点。

1、骓不逝兮可奈何2、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3、吾知公长者4、骑能属者百余人耳5、汉骑追者数千人6、所当者破,所击者服7、然今卒困于此8、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之死练习

项羽之死练习
项羽之死复习
章锦明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lù (1)为秦将王翦所戮者( )(2)狱掾(yuàn ) zhuī ) (3)力能扛鼎(gāng ) (4)时不利兮骓不逝( dài ) chēn ) (5)田父绐曰“左”( (6)项王嗔目而叱之( chuāng (7)为诸君----刈旗( yì )(8)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 wěn (9)乃自刎而死( )(10)舜目盖重瞳子( ) chóng tóng (11)自矜功伐(jīn) (12)岂不谬哉(miù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毋妄言,族矣 名作动,灭族(2)又不肯竟学 完成 (3)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阴,暗中;部勒,部署,约束 (4)以故事得已 故,缘故;事,事情 (5)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沉船,使动用法,译为使船 沉没。破釜甑,使动用法,打破釜甑(使釜甑破) (6)楚兵冠诸侯 超过,盖过 (7)无不膝行而前 膝,名词用作状语,用膝行走;前, 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4~7题。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 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 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 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 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 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 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 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 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 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 右皆泣,莫能仰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羽之死》练习及答案
一、词类活用
1、项王军壁垓下壁,名词作动词,驻扎
(一)名词作动词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
3、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西,名词作动词,西行、西征
4、期山东为三处期, 名词作动词,约定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名词作动词,让……当王
(二)名词作状语
1.项王则夜起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直(当)夜溃围南出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3、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二、特殊句式:
(一)状语后置句
1、饮帐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饮帐中=饮(于)帐中,“(于)帐中”是后置的介宾结构
译:在军帐中饮酒
2、左,乃陷大泽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译: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
3、籍独不愧于心乎?(状语后置句)
“于心”是后置的介宾结构。

译: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补充完整应为:吾闻汉购我头(以)千金,邑万户
“(以)头千金,邑万户”为后置的介宾结构。

译: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
5、然今卒困于此(状语后置句)
“困于此”即“于此困”
译:然而今天(我)最终困在此地
6、项王军壁垓下(状语后置句)
译:项王的军队在垓下驻扎
(二)定语后置句
1、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句)
译: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
2、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3、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句)
译: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
4、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定语后置句)
译:打垮了我所遇到(当:意为面对。

引申为遇到)的敌人,降服了我所攻击的敌人。

(三)被动句
1、然今卒困于此(被动句)
译: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
(四)判断句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判断句)
译:这是上天要灭亡我,绝不是作战的过错
(五)固定结构
1、无以渡
“无以”,固定结构。

由动词“无”加介词“以”构成,没有用来...的办法译:没法渡过去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为什么。

(六)宾语前置句
1、我何渡为
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
三、虚词
1.之
⑴常骑之:之,为代词,指骓马
⑵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之,为代词,这里指项羽
⑶此天之亡我:之,为主谓之间不译
⑷非战之罪也:之,为结构助词,的
2.乎
⑴汉皆以得楚乎?
乎,为句末语气词
3.于
⑴然今卒困于此:于,在
四、重点字词
1、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慷慨为情绪激昂。

2、力拔山兮气盖世:
拔,撼动。

盖,胜过、压倒、超过。

3、项王泣数行下:
泣,眼泪
4、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副词,仅仅、只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副词,竟、却
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购,悬赏征求
6、我为若德德,恩惠、好处
五、通假字
1、骑皆伏曰伏,通"服",心服
2、乌江亭长檥船待檥,通“舣”,使船靠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