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简析水稻苗床管理与叶龄跟踪技术

系。
管理重点 : 进种子根长粗 、 促 伸长 、 须根多 、 根毛多 、 吸 收更多的养份 , 为壮苗打基础 。 温度 管理 : 以保温为 主, 如果遇 3 ℃以上的温度 , 3 开栅 降 温 , 温 度 3 ℃ 以下 , 保 2 最合 适 温 度 2 — 8 5 2 % 最 低 温 度 不
简 析水 稻 苗床 管理 与 叶龄 跟 踪 技 术
赵长 明
苗床 管理 1 中苗 壮 苗 模 式 : 龄 3 一 5天 , 、 秧 O3 叶龄 31 35 叶 苗 高 . ., - 1e 左 右 , 上部 分 的 茎 、 3r a 地 叶达 到 3311 .._8模 式 . 中 茎 不 . 即 超过 3 m, 一 n 鞘 高不 超 3公 分 , 叶 与 2叶 的 叶 、 旱 育中苗 , 秧龄 3 O天一 5天 , 3 叶龄 31叶一 . , . 35叶 苗高 为l 3厘米左右。 叶龄“ 按 器官同伸规律 ”通过调温 、 , 控水等 手段 , 抓好四个关键 时期 , 育成健壮旱育 中苗 。 第一 个关键时期一种子根发育期 :播种后到第一完全 叶露尖 ,时 间为 7 —9天 。管理重点是促进种子根长粗 、 伸 长、 须根 多 , 根毛多 , 吸收更多养分 , 为壮苗打好基础。此期 般不浇水 , 过湿处散墒 , 过干处喷补 , 顶盖处敲落 , 籽覆 露
一
、
为 1 公分 , 2叶与 3叶的叶耳间距为 1 分 , 3叶长度为 公 第 8n左 有 。地 下 部 分 的根 系数 量 达 到 1 .., 即种 子 根 一 o・ . 89 5 条 , p‘ 根 5条 , 完 全 叶 节根 8条 , - h 节 根 有 9条 鞘 - f 节 不 第 i - 分化待发的根。 2 秧 田管理要 以早育为基础 , 、 以同伸理论为指导 , 以壮 苗模式为依据 , 以调温控水 为手段 , 抓住 四个关键 时期培育
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2、1叶期水稻的长势及诊断
• 地上部生长第一完全叶,地下部生长鞘叶节根5条。 诊断的标准是:杂草发生情况,有无多少,决定 施用除草剂。第一叶鞘高3厘米左右,如过高要进 一步控制棚温。鞘叶节根5条数量足,须根越多越 好,根毛越多越好。 • 水稻1.5叶期是秧田防草的好时机,10%千金6- 9ml/100㎡或 10%千金6-9ml/100㎡ +48%排草 丹15-22 ml/ 100㎡,兑水4.5-6升/100㎡茎叶 喷施。
5、插秧前准备
• 进一步调温、控水,加强炼苗,做好“三带”。 • (1)带药:水稻叶龄在3.1-3.5叶期(水稻移栽 前)带药下地,防治潜叶蝇、负泥虫,70%艾美 乐6g/100㎡。 • (2)带肥:主要是磷酸二铵,每平方米125-150 克。 • (3)带菌:带增产菌,一些生物菌肥需在植株 体内繁殖后才能起作用,因此应早期带入本田。
• 生育转换期的调节肥(接力肥): 11 叶品种 7.1-8.0叶龄,根据功能叶片颜色酌施调节肥, 防止中期脱氮,施肥量不超过全生育期施氮 量的10%。 • 在 7-8叶期易发生药害,药害症状主要表现是 心叶筒状、扭曲、黑根、抑制生长、不分蘖 等。解救措施:喷施叶面肥(爱丰、丰业 等);喷施天然芸苔素或康凯等;施生物肥 等。 • 预防稻瘟病: • 8%好米得:使用技术: 6月20日一6月23日, 水稻叶龄 7 叶一 7.5 叶,毒土撒施,水层 3— 5cm,保水 5—7天以上。推荐剂量应根据当地 品种对稻瘟病抗性选用 1.5—2.5kg/亩。
• • • • • 伸长节间数=总叶数/3 分蘖的盛蘖叶位=总叶数/2 有效分蘖临界叶位=总叶数-伸长节间数 叶蘖同伸:N-3 叶与叶同伸:N叶露尖=N叶叶鞘伸长=N+1叶 叶片伸长 =N+2 叶组织分化 =N+3 叶组织分化 开始=N+4叶原基分化。
水稻叶龄记载方法与生产应用

水稻叶龄记载方法与生产应用水稻叶龄是指从水稻开始生长到收获期间,水稻叶片经过的天数。
对于水稻的生产来说,叶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水稻育种、田间管理和生产经营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水稻叶龄的记载方法以及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一、水稻叶龄记载方法1、直接数叶片法直接数叶片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水稻叶龄记载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从出苗到成熟期间的每一棵水稻植株的叶片进行编号,从第一片开始,依次编号到最后一片叶片。
对于每一棵水稻植株,每当出现新的一片叶子时,就将该叶片的编号累加一次。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每一棵水稻植株所经历的叶龄天数。
2、叶龄指数法叶龄指数法是通过统计每个生长阶段的水稻植株叶片数和叶龄期间的天数,计算出每个生长阶段的叶龄指数,最后累加各生长阶段的叶龄指数得出总叶龄天数。
这种方法比直接数叶片法更加准确,但需要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二、水稻叶龄在生产中的应用1、育种在水稻育种中,叶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育种指标。
水稻的叶龄与其生长速度和丰收量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叶龄越短的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越快,产生的谷粒数量也越多。
因此,通过优化水稻品种的叶龄,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田间管理叶龄也是一个重要的田间管理指标。
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每个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技术,包括施肥、灌溉、田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
通过记录每个生长阶段的叶龄,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水稻的生长规律,及时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3、决策支持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叶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决策支持指标。
通过分析水稻的叶龄,可以预测水稻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决策措施,调整生产计划。
例如,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若发现叶龄过长,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加速水稻生长,保证产量和品质。
总之,水稻叶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水稻生产和育种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地记录和分析水稻的叶龄,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8 . mg k ,H值 59 11 / gp O .。大棚 盘 育 中苗 , 工插秧 , 人 插 32 不 同 品 种 本 田 叶 龄 诊 断 分 析 .
秧规格 3 c x 3 m, 0 r 1 c 每穴 4株 。 u
从调 查结 果 看 出 :空 育 l 1 分 蘖始 期 至 生育 3从
一
株, 要求苗 质好 、 叶片健全 , 主茎 叶片上进行 叶龄 期 即 7月 4日一 在 7月 1 4日, 空育 1 1主茎 叶片有 缺龄 3
最 晚 出叶时 间提 前 7天 。垦 鉴稻 7号 主茎 叶 片有 缺
标记 , 第 j 叶开 始用 红漆 标记 , 个 叶片 点在 中 间 现象 。 从 每 平均 叶 龄 1 _ 叶龄 , 龄 5 %, 龄进 程 比 03个 缺 0 叶 部位, 相邻两 片叶标记 点作 区分 , 一直跟 踪到齐 穗 。
技 术 . 业 科技 通 讯 , 0 5 ( ) 2 — 1 农 2 0 , 8 :0 2 [】 玉 贞 , . 米 高 产 与 群 体 整 齐 度 间关 系 的 调 查 分 析 . 3王 等 玉 玉 米 科 学 ,o 0 8 2 :3 4 2 0 ,( )4 — 5 的研 究 . 米科 学 . 0 4 1 ( ) 1 — 6 玉 2 0 ,2 2 :4 1 【] 文成 , 瑞 霞 , 景 顺 , . 米 品种 郑 单 9 8超 高 产栽 培 5刘 马 王 等 玉 5 研 究 . 北农 业 科 学 。 0 3 ( ) 2 — 0 湖 2 0 , 1 :9 3 [】二 O 6 O九 年 夏玉 米 生 产 技 术 意见 . 山东 省 农 业厅 文件 鲁 农
叶长度 , 然后再 测 量 N叶抽 出 的实 际长 度 , 除 以 N 茎 1 片 叶 品种 叶龄进 程 急剧 加快 . 得 空育 1 1抽 再 l 使 3
应用叶龄诊断技术建立绥粳4号不同栽培密度的研究

2 5 4_ 2 . 21 2 . 28 2 . 51 2. 9
l . 15
平 均 方差
9 . 26 07 .
变异系数
O . 7
2
舛 ●
∞ 叭 叽 叭 ● ● 5 2 O 8 5 6
表 5 绥粳 4号 不 同密度 的产 量
7 6 6 5 4 5
初停水 ,完熟期收获。叶龄诊断施肥法的氮肥分 为基
试验 于 2 0 年 在黑龙江省农 科院绥化农 科所 秦 06 家镇 试验地进行 , 试验地基 本情 况 : 土壤 p H值 70 有 .、
机 质 3 9 全 氮 0 5 全磷 00 6 全钾 2 9 碱 . %、 8 . %、 2 . %、 7 . %、 0 解氮 1 1 g g速效磷 1. m /g速效钾 17 g 7 .m / 、 4 k 6 g 、 7 k 5.m / 6
5 : 5 .; 肥全部 作基肥 ; : 1 :5 磷 3 .0 钾分基肥 、 穗肥 , 比例 为
l 材料 与方法
1 试 验材料 . 1
供试材料 为绥 化农科 所选 育的绥粳 4号 (2片 1
叶 )试验施肥叶龄期见表 1 , 。
6。 : 生长期水层管理 以浅水间歇灌溉 为主, 月末 9月 4 8
小区面积 9m , 田问管理按高产 田标准进行。 试验
l - 田间管理 3
秧 田采用开 闭式保温旱育苗 , 1 浸 种 , 4月 2 1 3 4月 1 8日播种 , m 播 种量为 30g 5 1 移栽 , 每 0 , 月 81 3 人工 插秧 。 h 2 每 m 施纯氮 10k 、 0 g纯磷 5 g纯 钾 2 g常 0k 、 5k 。 规施肥法氮肥分为基肥 、 蘖肥 、 、 穗肥 粒肥 , 施肥 比例为
应用水稻叶龄诊断法提高产量的技术研究

p n c e h d s g i c n i e e c s a d t e p stv o r lto e we n n mb ro r i s p r p n — a il a i n f a t f r n e n h o ii e c r ea i n b t e u i d f e fg a n e a i
G O C nq NI h u a W E u GU -ig A u -i, E S o- n , j I n , O Yu n 。 J j
( .S iu Ag iut r l I siu e f 1 uh a rc lu a n tt t o Heln j n Ac d my f i gi g o a a e o Ag iut rl S in e , S iu rc lu a ce cs uh a
Ke r s: ie ̄la g a oss f r iie i g m e ho y wo d rc e fa e dign i e tlz rn t d;c n nto a e tl e i e ho o ve i n lf r ii rng m t d;yil z ed
Absr c : e c nta tt s ft e tlz rn t dswe e c ndu t d,whih we e la gedig— ta t Th o r s e to wo f r iie i g me ho r o ce c r e fa a n s sm e ho nd c v nton lme ho .The r s t n i a e ha heyil t d tng t e f r o i t d a on e i a t d e ulsi d c t d t tt e d wih a op i h o — ma e tlz rn t od wa gh rt n t to he l te .Th f e e c so a c e nu r f r iie i g me h s hi e ha ha ft a t r e dif r n e fp nil mbe e rp r s c e ,s e e tng r t o k t e d s t i a e,1 0 一 r i i htwe e no i iia ,whie t e numb rofgr i s p r 0 0 g an we g r tsgn fc nt l h e an e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上、下)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上)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北方,各个地区都有种植。
而在我们国家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稻作区域,这里的粳稻品质十分优良,近些年,稻作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粳稻的主产省之一。
然而,这里属于寒温带地区,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全国最低、无霜期也是全国最短。
冬季严寒漫长,春季气温回暖晚,夏季高温时间短,秋季气温下降快。
而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在黑龙江省寒地、长日照条件下栽培,生态条件与南方有很大的差异。
多年以来,这里的农民朋友大多以日历、节气和经验作为标准来栽培水稻,往往会出现肥水管理不当,造成水稻群体长势不足或过于茂盛,病虫害不能及时防治,从而导致水稻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
为此,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的研究,结合当地水稻的生态特点,总结出一套“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体系”。
在这项技术体系中,技术人员制定了水稻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每个叶龄期的生长发育标准,我们可以在田间判断水稻的叶龄,然后与标准对比,及时采用施肥、灌溉、植保等技术措施进行调控。
这样就使我们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了。
我们光看看水稻生长的叶片,就能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了吗?这项叶龄诊断技术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水稻的叶龄模式理论和器官同伸规律就是这项技术的基础!通常,水稻的产量是在它的根、茎、穗、籽粒等器官生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水稻的出叶与分蘖发生、根系生长、节间伸长,以及稻穗分化发育进程等,都存在着有规则的同伸关系。
也就是说,随着水稻每长出一片叶子,稻株就有规律地相应形成和生长出各个部份器官。
可以说水稻的叶龄与生育进程的相关性,比起我们人类用年龄表示发育进程的相关状况还要准确得多。
水稻不同品种的主茎叶数都比较稳定,每长出一片叶就是一个叶龄。
因为叶片与其它器官存在同伸关系,所以,用叶龄做指标掌握水稻生长发育和长势长相,比较简便而准确。
叶龄模式在水稻栽培技术上的应用探讨

22 搁 田要提 早 .
( 日 )( 日 )(月/ )( 日 ) ( 月/ 月/ B 月/ d)
试验 的水 稻 品种 甬优9 总叶数 为 1 叶 , 长节 数 为6 号 6 伸 个 。 据水 稻 精 确定 量 栽培 技 术要 求 , 稻 有效 分 蘖 临界 根 水 叶龄 期= n 1— = 0 搁 田叶龄 期= — - = 6 6 1 9 由 N— = 6 6 1 , N n 11— — : 。 表2 可知 , 甬优9 9 号 叶龄 期在 7 1 月 1~ 1 5日, 甬优 9 既 号移
关 键时期 的叶龄 , 者通 过对 叶龄 、 蘖 、 育期 的记 载等 笔 分 生
数据 进行 分析 , 以便更 好 地将水 稻 叶龄模 式应 用 于水 稻生 产实践 。
l 材料 与方法
11 试验 区 自然概 况 .
2 结果 与分析
21 分蘖 节位较 高 .
试 验 地 点 : 江 省 永 嘉 县 上 塘 镇 中兴 村 胡 明 飞种 植 浙 户 田块 。 验 区属 北 亚 热 带 海 洋 季 风 气 候 区 , 降 水 量 试 年 1 1 .mm, 发量 1 2 .mm, 84 7 蒸 23 4 年平 均气 温 1 .℃ 。 83
1 . 试验 设 计 叶 龄记 载 : 田期 开始 取2 株 , d 右 .2 2 秧 0 约5 左 观测叶龄1 , 次 移栽 时集 中栽在 田的对 角 , 本 插 , 个 点 单 每 l 株排成 一行 。 0 田间 生育 期 记 载情 况 :0 0 月5日播种 、月2 日移 2 1 年6 6 9 栽 、 月9日齐 穗 、 0 0日成 熟 , 龄2 d 全 生 育 期 1 8 9 1 月3 秧 5、 4d ( 详见表 1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作者:王丹孔繁军张海艳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07期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不同目标产量下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标准,要求种植者对自已的稻田进行诊断,并与标准对比,及时采用施肥、灌溉、植保等进行调控,从而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技术于一体的栽培技术体系。
一、叶龄诊断技术宗旨及思路
在水稻生长的每个阶段,特别是在直接决定产量构成要素的阶段有目的地实施调控,以利于塑造和保持抽穗至成熟期各项指标全面优化的高产、优质群体。
根据叶片与其他各部器官同伸、同步和相关的原理,应用水稻主茎叶片与器官(根、茎、叶、蘖、穗等)的同伸规律,来诊断和确定水稻的生育时期及其相应的高产栽培“促”、“控”措施。
叶龄诊断技术途径是“控叶扩库”,在技术上控制茎、叶的无效和低效生长,以利在适宜叶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库”强度和“源”强度。
具体讲是在满足适宜穗数的目标下,通过提高茎蘖成穗率,主攻穗部质量来实现。
这是一项利于全面提高光合质量最直接、易诊断掌握的综合性指标—这是因为,在达到适宜穗数的目标上,要提高成穗率,促进大穗,也就意味着在促进早发、完成穗数的同时,有效地控制群体的最高茎蘖数,并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为后期的栽培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二、水稻叶龄诊断做法
叶龄又称“主秆出叶期”,叶龄跟踪就是对主秆出叶情况进行调查。
叶龄跟踪要在插秧后立即进行,即4叶期开始调查。
在育苗期第1完全叶能够看清的时期开始记载叶龄。
1、调查点确定
选择主栽品种有代表性的地号,在池埂边向里数第三行上,选择穴数均匀、穴株数相近似的10穴为调查对象,并在两边插上小红旗,调查的主茎叶片全部用红色油漆或记号笔等做好标记。
从5月25日开始调查点,每5天调查一次,如5月30日、6月5日等,直至水稻齐穗。
2、叶龄跟踪苗选择
在调查对象的10穴里,每穴选有代表性的一株苗质好、叶片健全的秧苗,在主茎叶片上进行叶龄调查标记。
3、标记方法
标记点的叶龄必须准确,叶龄全部点在单数叶上,起始叶从3叶开始,跟踪到齐穗期。
用红油漆或记号笔分别在第3叶中间点一个点,第5叶中间点二个点,第7叶中间点三个点或写上3、5、7等叶龄号,依此类推,确保叶龄跟踪的准确性。
4、叶龄观察方法
前出叶与现出叶的叶耳伸长到一定位置时,现出叶属于未定型(满)叶。
现出叶的叶耳在前出叶的叶耳以下时为“-”,在前出叶叶耳以上时为“+”,这种情况用的叶龄期以小数点表示,正确的叶龄以调查全部主茎叶龄的平均数为准。
5、株高测定
用手抓住一穴稻株向上捋,由地面量至第二高度叶尖(穗尖)为该穴平均株高,逐穴测定,计算出平均值,做好记录。
6、叶龄值计算
以N叶露尖到叶枕露出的全过程为一个叶龄出生过程,并计算叶龄,首先,估算N叶的长度,以N叶下叶的长度加5厘米为N叶的长度,然后测量N叶实际抽出的长度,再除以估算的N叶的长度,做为N叶长度的比例。
例如,计算5叶抽出过程的叶龄,首先估算5叶的长度,如4叶的定型长度为11厘米,则5叶的估算长度11+5=16厘米,如5叶已抽出2厘米,则2÷16=0.12,约等于0.1,即 5叶已抽出0.1个叶龄,此时调查的叶龄为4.1个叶龄值,并做好记录,如此计算到倒数第3叶均按此法。
倒2叶及剑叶按前一叶的定长减5厘米为估算值,实际伸出长度除以估算值,求出当前叶龄值。
三、水稻叶龄诊断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层层推进
农场农业部门组建水稻叶龄诊断小组,由农业科副科长任组长、每个管理区一名副主任为组员。
按时召开田间叶龄诊断现场定标会,每个管理区设立两处水稻叶龄跟踪标记点。
5月25日起,组员按时上报水稻叶龄。
(二)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农场在1月份对全体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室内培训;6月份在前进一区召开叶龄标记现场会,并及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按照水稻节叶龄进行水分管理的优势及操作要点,极大的提高种植户的对该技术认识,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
(三)加强规范、统一标准
农业部门统一制作水稻叶龄标牌20个,均匀分布在九个管理区、园区。
各单位按照统一格式、每五天调查填写一次,农业部门随时检查,确保叶龄标记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落实、严格考核
为保证该技术落实到位,把水稻叶龄跟踪上报作为考核管理区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存在问题及明年工作打算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以11叶熟期品种为载体,在“三化”栽培技术和优质米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垦区“三化一管”生产模式的应用,全面推广“叶龄诊断栽培技术”,逐级增加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的技术含量,有利于水稻栽培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叶龄诊断技术了解水稻发育进程,种植户及时施肥、灌溉、植保等调控,为水稻高产打好了一定基础。
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人员操作不规范、叶龄标记不准确,还有部分种植户不根据叶龄进行农事作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发挥。
1、加强培训的力度。
室内培训与田间培训相结合,冬季理论培训、夏季田间定标和秋季产量比武相结合。
2、加强叶龄跟踪点建设。
每个管理区至少设立两处标准叶龄调查点,以指导农场的水稻生产。
3、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如通过广播电视、发放技术材料图册等,让全场种植户采用水稻叶龄诊断技术,为水稻丰收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156331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局前进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