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钦江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2014-2016年度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计划的通知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2014-2016年度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钦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8.25•【字号】钦政办〔2014〕77号•【施行日期】2014.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正文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2014-2016年度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计划的通知钦政办〔2014〕7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理区管委,市直各委、办、局:《钦州市2014-2016年度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8月25日钦州市2014-2016年度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计划为加强我市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海洋环境安全,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以提高海域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目标,以贯彻《广西海洋环境保护条例》为主线,以陆源污染物源头控制为核心,以主要港湾和入海河流为重点,以主要污染物减排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为主要任务,着力提高环境监管、污染治理、环境应急能力和环保队伍建设水平,实现我市近岸海域各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达标、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着眼于防,立足于治,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全力控制主要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尽快扭转近年来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下滑的态势,防止海洋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受损。
以陆为主、陆海联动。
把源头治理作为重中之重,重点治理陆源污染,切断入海途径,大幅度削减陆源污染物排放;同时,加强海上污染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入海污染物总量。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紧紧围绕入海河流、排污口等主要污染途径和污染严重的重点港湾,实施重点治理工程,带动全流域和全海域的污染治理。
浅述广西钦州湾海域环境监测方案

浅述广西钦州湾海域环境监测方案1 概述海洋环境监测是人类获取海洋环境信息、分析和掌握海洋环境状况的基本手段,是政府进行科学海洋环境管理与执法的重要基础。
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海洋环境监测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海洋环境监测不仅为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满足广大公众环境知情权提供了依据。
从某种意义上讲,海洋环境监测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的程度和效果。
随着北部湾经济飞速发展,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对钦州湾海域的环境保护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结合钦州市临海工业发展规划特点、海域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海域环境保护目标探讨海洋监测方案。
2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2.1 钦州市临海发展概况及保护目标钦州市把石化、林浆纸、能源作为龙头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打造临港产业集群。
目前钦州临海工业以石化园区为核心,以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厂为龙头,积极引进下游配套产业项目;园内已投产石油化工、磷化工等企业。
将来钦州市政府着力于加快产业集群,先后引进了国内外知名的石化企业进入园区,而且形成了一条低碳而又相互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产业链。
钦州湾开发利用现状主要包括港口资源、海水养殖及滨海旅游开发等。
海洋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茅尾海东岸度假旅游区、七十二泾风景旅游区、茅尾海西南部滩涂养殖区、茅尾海北部滩涂养殖区、茅尾海采砂区,茅尾海大蚝增殖区、沙井港航道、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林湾休闲居住区、茅尾海东岸辣椒槌片区、虾塘等,主要保护水质、生物质量、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2.2 监测方案设计思路本次海洋监测方案的监测站位设计主要结合目前已有的国家常规站位并综合考虑钦州湾海洋环境功能区划、钦州湾目前海域资源开发特点和单独进行废水排污的大型企业排污海域;监测项目的设计综合考虑海域水质常规监测项目、单独设置排污口工业企业废水的排放方式和特征污染物;样品的分析均按照《海洋调查规范》(GB/T 12763-2007)、《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HJ 442-2008)和《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各项目拟采用的分析方法进行;监测频率主要考虑海域三个特征水期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和生态系统特点等;全程质量控制。
广西茅尾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调查及评价

含量 ( g / L ) 分别为 1 8 . 1 ×1 0 、 2 6 . 3 ×1 0 ~、 5 6 . 7 ×1 0 ~、 0 . 1 9 ×1 0 一、 0 . 0 5 6 ×1 0 ~、 9 . 6 0 ×1 0 ~ 。该 海 域 重 金 属综 合 污 染 程 度 和 潜 在 生 态 风 险 性 均 较 低 , 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 C u > As >P b >C d >Z n > Hg , 重 金 属 元 素 对 海洋 生态 系统 潜 在 危 害 的影 响 程 度 C d > Hg >A s >C u >P b >Z n , 沉积 物中主要潜 在生态风 险因子为 C d 、
摘 要: 2 0 1 1年 1 O月 从 钦 州 茅 尾 海 采 集 1 9个 海 水 样 品 和 1 6 个 沉积物样 品 , 利 用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仪 和 原 子 荧 光
分 光 光 度 计 测 定 钦 州 茅 尾 海 表 层 沉 积 物 中 6种重 金 属 元 素 ( C u 、 P b 、 Z n 、 C d 、 Hg 、 As ) 含量 , 采 用 单 因 子 指 数 法 和 Hf i k a n s o n 生 态 风 险 指 数 法 对 海 水 及 表 层 沉 积 物 重 金 属 污 染 特 征 及 潜 在 生 态 风 险 性 进 行 分 析 和 评 价 。结 果表 明 : 该 海 域 海水 中 C u 、 P b 、 z n 、 C d 、 Hg 、 As 的含 量( / z g / L) 变 化范 围分别为 0 . 9 ~4 . 2 、 0 ~1 2 . 8 、 0 ~5 9 . 8 、 0 . O 3 ~O . 3 4 、 O ~O . 1 0 5 、 0 . 2 3 ~0 . 8 2 , 平均浓 度( y g / L ) 分别为 2 . 2 、 2 . 3 、 1 7 . 4 、 0 . 1 3 、 0 . 0 4 7 、 0 . 4 3 , 其 中, 海 水 中 的P b平 均 含 量 超 过 国 家一 类 海 水 水 质 标 准 , 各种重 金属单 因子污 染程度 依次为 P b > Hg >z n >C u >C d > As 。表 层 沉 积 物 中 的 C u 、 P b 、 z n 、 C d 、 Hg 、 As的含 量 ( g / L ) 变 化 范 围分 别 为 ( 2 . 1 ~4 6 . 5 ) ×1 0 一、 ( 1 3 . 9 ~3 4 .
钦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h e a v y me t a l s i n Qi n Z h o u Ba y we r e s t u d i e d u s i n g s t a t i s t i c s a n d t h e S u r f e r
S of t wa r e . Th e r e s u l t s s ho we d t ha t t he ma x i mu m c on c e nt r a t i o n of Zn a n d Cu e x c e e de d t ha t
广 西 科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Gu a n g x i Ac a d e my o f S c i e n c e s
2 01 3, 2 9( 4): 22 4~ 2 26 Vo1 . 2 9, No . 4 Nov e mb e r 201 3
Ke y wo r d s : s e di me n t , he a v y me t a l s , di s t r i b ut i on
钦 州湾位 于北部 湾顶 部 , 广 西南部 钦州市 以南 , 东邻钦 州市钦 州港 区 , 西 邻防城 港市企 沙半 岛 , 北 与
江 口和犀 牛 脚 镇 沿 岸 海 域 。 龙 门水 道 大 部 分 重 金 属 含 量 较 高 可 能 是 由 于 内 湾 携 带 大 量 污 染 物 的 较 强 径 流 与
外湾 海 水 在 此 交 汇 沉 降 所 致 , 此外 , 还 可 能 与 龙 门水 道 狭 窄 , 地形复杂 , 岛屿 众 多 等 因 素 有关 。 关键 词 : 沉积物 重金 属 分 布 特 征
钦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重金属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

第39卷 第4期应用海洋学学报Vol 39,No 4 2020年11月JournalofAppliedOceanographyNov.,2020钦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重金属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林红梅1,2,王伟力2,林 彩2,孙 霞1,2,孙秀武2 收稿日期:2019 05 17 基金项目: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海三科2013023) 作者简介:林红梅(1979—),女,助理研究员;E mail:linhongmei@tio.org.cn(1.自然资源部海洋 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2.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摘要:根据2013—2014年在钦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获取的夏、秋、冬、春4个季节的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表层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影响重金属分布的因素。
结果表明,Cu、Pb、Zn、Cd、Cr、Hg、As含量范围分别为0.214~1.510、nd~0.979、0.132~4.160、0.005~0.106、0.014~2.580、0.012~0.049、1.2~2.2μg/dm3,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夏、秋季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依次是As>Cu>Zn>Cr>Pb>Cd>Hg,冬、春季则是As>Zn>Cu>Pb>Cr>Cd>Hg;入海径流量受控于降水,使得雨季时Cu、Zn、Cd、Hg、As的含量通常高于干季;东北季风期间大气沉降可能是Pb含量由夏季到春季逐步增高的主要原因;除夏季Pb、Cd和冬季Pb、Cd、Zn外,其它重金属之间具有显著的同源性。
陆源输入是钦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重金属的重要来源,咸淡水混合过程(酸碱度变化及物理混合)是影响重金属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潮流作用也是影响重金属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海洋化学;重金属;时空变化;主成分分析;影响因素;钦州湾DOI:10.3969/J.ISSN.2095 4972.2020.04.005中图分类号:P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4972(2020)04 0490 11 重金属是水生环境中稳定、持久、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毒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1 2],且易于富集并能随食物链逐级放大[3],进而通过食物链威胁着人类的健康[4]。
广西钦州湾海域生态健康评价与分析

广西钦州湾海域生态健康评价与分析赖俊翔;许铭本;张荣灿;姜发军;雷富;覃仙玲【摘要】根据2009-2011年对广西钦州湾海域的综合调查结果,采用《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中的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对该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水环境健康指数、沉积环境健康指数、生物残毒健康指数、栖息地健康指数、生物健康指数分别为14.61,9.93,9.00,7.50,13.38,海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为54.42.表明,钦州湾近岸海域水环境和沉积环境都处于健康状态,未受生物残毒污染,而栖息地和生物指标分别处于不健康状态.综合5类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判定该海域生态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期刊名称】《海洋技术》【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7页(P102-108)【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近岸海域;钦州湾【作者】赖俊翔;许铭本;张荣灿;姜发军;雷富;覃仙玲【作者单位】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6海洋生态系统是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意义[1]。
钦州港附近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

钦州港附近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发布时间:2022-04-02T07:18:36.33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3期作者:黄桂锋[导读] 2019年4月,在钦州港附近海域采集了14个沉积物样品,检测了重金属汞(Hg)、铅(Pb)、锌(Zn)、铜(Cu)、镉(Cd)和砷(As)的含量,并分别利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
黄桂锋身份证号:45212919931104****摘要:2019年4月,在钦州港附近海域采集了14个沉积物样品,检测了重金属汞(Hg)、铅(Pb)、锌(Zn)、铜(Cu)、镉(Cd)和砷(As)的含量,并分别利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
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Hg 、As属于中污染,Cd、 Zn 、Pb和Cu属于低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As>Hg>Zn>Pb>Cu>Cd,海域整体属于低污染。
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Hg属于中~强污染,As属于中污染,Cd、 Zn 、Pb和Cu属于无污染,污染程度依次为Hg > As > Cd= Zn =Pb=Cu。
两种评价结果显示:Hg 和As的污染程度基本一致,Cd、 Zn 、Pb和Cu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为低污染,而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为无污染。
关键词:钦州港;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重金属污染具有来源广、残留毒害时间长、易积累、不易发现、污染后难以恢复等特征[1]。
随着沿海地区海洋工业的快速发展,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2-4]。
沉积物是水域中重金属的源或汇,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的重金属,绝大部分会汇集在沉积物中,之后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下,会再次释放至水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5-6]。
钦州港位于钦州湾内,是我国大西南内陆出海距离最短的深水良港,也是西南物资出海的最佳通道。
钦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多元统计分析:空间关系、生态风险和来源识别

钦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多元统计分析:空间关系、生态风险和来源识别王伟力;林彩;刘洋;黄海宁;陈金民;孙秀武;林辉【期刊名称】《应用海洋学学报》【年(卷),期】2024(43)1【摘要】海湾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和人类活动最强烈的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为了探究钦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污染程度和可能来源,本研究分析了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Hg和As的含量及空间分布,采用地质累计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PERI)定量分析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并利用自组织映射(SOM)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模型评估了重金属的可能来源。
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中Zn的平均含量最高,Hg平均含量最低;除个别站位的Pb含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二类标准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Igeo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主要的污染元素为Pb、Hg和Cu;PERI结果表明Hg是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
SOM和PMF模型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主要受自然来源、农业活动、工业生产活动的共同影响,各来源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9.65%、29.15%和31.20%。
【总页数】12页(P135-146)【作者】王伟力;林彩;刘洋;黄海宁;陈金民;孙秀武;林辉【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广西北部湾海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4【相关文献】1.广西钦州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2.广西钦州湾一防城港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3.钦州湾沙井岛及周边海底沉积物重金属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价4.福建泉州湾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来源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C &TC OOY ON E E EH L0 N
墨圆
钦州 市钦 江 入海 排 污 口保 良 青尚敏 张志娟 刘 国强 张少 锋 ( 中国海 洋大 学环境 科学 与工 程学 院 山东 青岛 2 6 0 1 61 ; O 2 国家海 洋局 北海 海洋 环境 监测 中 心站广 西 海洋监 测预 报 中心 广西 北海 5 6 0 ) . 0 0 3 摘 要: 对钦 州市钦江 入海排 污 口邻近 海域表 层 沉积物 中重金 属的 富集状况进 行分 析, 并采  ̄H k n o 潜在 生态 风险指 数法进行 评价 。 ] a a sn 结 果 表 明 : 种 重 金 属 的 平 均 含 量 分 别 为C ( . 5 u 1 0x1 )P ( . 7 , b 1 3X1 ) A ( 6 0 4 s7. 3X1 -) C ( . 4X 1 )l ( . 4 X 1 ) 沉 积 0 0 6. d O 1 0 ,g 0 0 4 。 l 0 物 质 量 评 价 结 果 表 明 : 种 重 金 属 的 潜 在 生 态 危 害 指 数 大 小 顺 序 为Hg d s b C 均 属 于 低 潜 在 生 态 危 害 的 范 畴 。 各 >C >A >P > u, 关键 词 : 重金属 沉积物 排 污 口 潜在 生态风险评价 中图 分 类 号 : X5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7 —3 9 ( 0 0 l ( ) 1 —0 1 2 12 1 ) 0b 一0 7 2 6 7 3
1 样 品采 集与分析
在 排 污 口邻近 海 域 设 7 站 点 ( 个 见图 1 。 )
算 公式 : r T ×C , 中E 表 示潜 在 生 态 E= r f其 r 危 害 指 数 ; f 重金 属的 富 集 系数 , 为某 c为 Tr 种 重金 属 的毒性 响 应系 数 , u P 、 d Hg C 、b C 、 、 A 的毒 性 响应 系数 分 别为5 5 1 3 、 0 l 。 s 、 、 、0 4 、 0 根 据 重 金 属 的 潜 在 生 态 危 害 指 数 E , 将 r可 2 评价方法 其 污染 程 度 划 分为 5 个等 级 : r <4 , 低 E 0为 潜 在 生 态 危 害 ;0 4 ≤E <8 , 中 等 潜在 生 r 0为 2. 1富集 系数 法 8 ≤E <1 0 为 强 潜 在生 态 危 害 ; r 6 , 富 集 系数 反映 重 金 属指 标 在沉 积 环境 态 危 害 , 0 】 6 ≤E <3 0 为 E≥ 中的积 累程度 , 计算 公式 为 : f C / n 其 中 1 0 r 2 , 很 强 潜 在生 态 危 害 } r C= sC , 2 , C 为某 种 重金 属的 富集 系数 , s f C 为某 种 重金 3 0 为 极 强潜 在 生 态 危害 。 属 的 实测 值 , n C 为沉 积物 中某种 重 金属 的参 照值 , 即背景 值 。 本文 选 用瑞典科 学家Ha a s 3 结果与讨论 k n 1 o 提 出的工业 化以 前沉积 物 中重金 属的 全球 3. 沉积 物 重金 属 的含 量及 富 集特 征 n 钦 州 市 钦 江人 海 排 污 1 邻 近 海 域 沉 积 3 最高值为 背景值 , u P 、 d H 和A 分 别取3 C 、b C 、 g s , 02 、O0 5 、 .0 1 1 e , 、58 、 .00 2 、5 -4能确切反映重金 物 中重 金 属 含 量 见 表 1 可 看 出 各 因子 平 均 X 0 ̄ l 含 量依 次为C (7 0>P (4 3> s7 6 ) u 1 .) b 1 . ) A ( . 3> 属 的 实际 污染 程 度 。 C ( . 4>H ( . 4 )把 各 因子含量 带入 富 d0 1) g0 04 。 2. 潜在 生态 危 害指 数法 2 结 。 可 采 用 瑞典 科 学 家Ha a s n 出的 潜 在 集 系 数 计 算 公 式 , 果列 于 表 l 从 表 1 以 k no 提 c 、 b Cd Hg As 生 态 危 害指 数 法 J 沉 积 物 重 金 属 的 生 看 出 , u P 、 、 、 的 富 集 程 度都 较 , 对 它 ;种 态 风 险 进 行 评 价 。 方 法 反 映 了 重 金 属 的 轻 , 们 的平 均 富集 系数 均 小 于 l 5 重 金 该 属 元 素 富 集 程 度 由 大 到 小 依次 为 P >C > b u
钦 州 市 钦 江 入 海 排 污 口即钦 州 市 城 镇 生 活 排 污 口 , 钦 州 市 众 多 入 海 排 污 口中 是 影 响 最 大 、 具 代 表 性 的 , 0 4 被 国家 最 于2 0 年 海 洋 局 列 为 陆 源 入 海 排 污 口。 位 于 钦 州 它 市 西 南 约 8 5 m处 , 集 了城 区 生 活 污 水 .k 汇 和 多 家企 业 的生 产 废 水 , 征 污 染 物 为c 特 u, P , d Hg A 等重 金 属 。 bC , ,s 排污 1邻 近 海 域 3 是茅尾海 , 钦州市重点保护的生态区 , 是 海 湾 内宽 口窄 , 西 北 三 面 为 陆 地 包 围 , 深 东 水 较 浅… , 流 平 缓 , 体 交 换 能 力 差 , 环 境 t海 水 水 中重 金 属 容 易 富 集 在 沉 积 物 表 层 , 积 在 蓄 沉积物 中的重金属有 二次污染 的可能 , 这 将直接影 响到茅尾海的生态环 境。 本文 根据 2 0 年 的监 测 资 料 , 用 富集 09 利 系 数 法 和 潜 在 生 态 危 害 指 数 法 , 钦 州 市 对 钦 江 入海 排 污 口邻 近 海 域 表 层沉 积 物 中重 金 属 污 染 状 况 进 行 综 合分 析 , 评 价 其 潜 并 在 生 态 危 害 程 度 , 该 海 域 的 环 境 保 护 和 为 海洋资源可持续发 展提供科学 依据。
于2 0 年 8 0日采 集 7 表 层( c ~5 m) 毒 性水 平 和 生 物对 重 金属 污 染 的敏 感程 度 , 0 9 月2 个 0m c 5 计 1 沉 积物 样 品 , 袋 保 存 。 过 室 温 下 自然 风 揭 示 了 重 金 属对 水 生 生 态 系 统 的危 害 l。 装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