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

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

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是现代社会经常被提到的两个问题。

食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环境也是我们的生存之本。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两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本文将分别探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一、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但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每个人都应该以自己的健康为重,从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做起,提高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

食品安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卫生不达标食品卫生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生产、运输或储存不规范,涉及非法添加、掺杂、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等问题导致的食品卫生不达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比如,生产企业添加含铝去污剂的面包、装有甲醛的瓜果等等,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2.食品质量问题高脂肪、高糖、高盐等不健康的食品广泛存在,也是导致食品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

3.信息失真食品行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消费者缺乏正确的选择,而且这种情况难以实现治理。

以上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二、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环境中的物质、能量或其他因素对自然界、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的损害和影响的状况。

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还直接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环境污染的危害:1.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直接危害了生态环境的健康,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条件,还会加速自然资源的消耗。

2.影响人类健康污染物进入人体后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环境污染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造成生殖能力降低等等。

3.经济损失环境污染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例如,需要公共资源的采购、检测、清理等代价,以及中断生产活动和投资。

三、的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反映,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我们必须看到,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环境污染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影响都不能忽视。

环境污染导致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作物生长,因此,所产生的食品自然质量就会降低。

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

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

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生活中两个十分重要的议题,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食品安全不再只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生产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同时也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影响关系。

首先,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当环境受到污染时,土壤和水源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例如,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工业废水中的有毒物质都会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产品中,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因此,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二、农业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农业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不能割裂于环境保护的大局。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生产常常会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不仅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还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使用过量的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和水源中的富营养化,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农业生产应当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采取可持续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食品生产与碳排放食品生产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畜牧业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的牛羊排放的甲烷气体对全球变暖大有贡献。

此外,长途运输、包装和储存等方面也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为了减少碳足迹和环境影响,我们应该鼓励本地农产品的消费,同时减少包装和浪费。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倡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

2. 鼓励本地农产品的消费,减少长途运输和碳排放。

3. 加强对食品生产和供应链的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4. 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鼓励大众选择健康、环保的食品和生活方式。

《食品安全学》第2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食品安全学》第2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食品安全学》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 影响
食品安全是一个关键问题。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有深远的影响。本章将介绍 环境污染的概念、污染源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并提供预防方法。
什么是环境污染?
定义
环境污染是指自然、人为 或其他因素导致环境质量 下降或变化的过程。
类型
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水和 土壤的污染,以及噪声和 放射性污染。
影响
环境污染会使大气、水、 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出现大 量的化学和物理污染物, 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常见的环境污染源
工厂污染
工厂的废水、废气和废弃物是环境污染的主要 来源之一。
交通污染
车辆尾气排放、道路扬尘和交通噪声都会导致 环境污染。
农药污染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 植物和水源中出现农药残留。
科技手段
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 等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 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总结与展望
环境污染不仅对食品质量和卫生产生影响,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减少环境污染的数量,从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环境污染对食品质量和卫生的影响
1生Leabharlann 环境污染的空气、水、土壤会影响食品中
生长过程
2
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食品生长过程中的污染会导致食品变
质、失去新鲜度或产生异味。
3
制作加工
当食品制作加工环节出现污染,会影 响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性。
环境污染对食品中毒和疾病的风险
中毒
食品中的污染物可能会导致急性中毒,如金黄 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
疾病
重金属和农药等长期摄入可能会导致癌症、免 疫系统紊乱、内分泌系统问题等多种疾病。

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

第四章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环境:在特定时刻有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原生环境: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次生环境: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第一节环境污染物一、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当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致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人体健康,造成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特征是:(1)浓度低,持续时间长,而且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联合作用于人和其他生物。

(2)在环境中是通过生物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进行转化、增毒、降解或富集,从而改变原有的性状和浓度,产生不同的危害作用。

(3)通过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链等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长期影响,而且受影响的对象广泛(整个人群,包括胎儿)。

环境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有害气体、颗粒物。

水体污染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病原体土壤污染物: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与大气和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很多是相同的环境污染物来源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其他污染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向海洋水体富营养化: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物质的废水流入水体,可使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的感官和化学形状迅速恶化,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花:淡水水体中的富营养化;赤潮:咸水水体中的富营养化二、环境污染与人类的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三、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和分配的过程中,均可能存在污染食品的因素。

由环境污染物造成的食品安全性问题,主要针对动植物(即食品的原料)的生产过程。

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呼吸、吸收(或摄食)、饮水而使环境污染物进入或积累在动植物体内,从而影响食品的安全。

生物浓集作用: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后,在生物体之间可沿着食物链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生物浓集作用。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影响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影响

污染物可能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2
污染物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导致消费者健康受损
3
污染物可能影响食品的保质期,导致食品变质和腐败
4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应对措施
加强环境监管
B
D
A
C
制定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
建立完善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排放
04
家庭噪音:家电、装修等产生的噪音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污染物进入食物链
污染物通过空气、水、土壤等途径进入食物链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积累,导致食物中污染物浓度升高
02
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传递,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03
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如食物中毒、疾病等
04
影响食品的营养成分
演讲人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影响
01.
环境污染的来源
02.
03.
目录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应对措施
环境污染的来源
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
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品、溶剂等有害物质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振动等物理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辐射等能量污染
重金属污染:可能导致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影响人体健康
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被分解,影响人体吸收
农药残留:农药残留可能导致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被破坏,影响人体吸收
工业污染:工业污染可能导致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被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环境污染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食品安全的问题则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和健康。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重要的话题。

一、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污染现代工业化生产带来了大量的化学品、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释放到空气、水和土壤中,会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

例如,电子厂、化工厂等制造业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废弃物和废水,而这些废水和废弃物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2、机动车尾气机动车辆的增多,也给城市的环境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车辆行驶时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颗粒物,这些排放物会对空气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例如,空气中的PM2.5和PM10物质是车辆尾气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很大的危害。

3、农业面源污染除了工业、交通等领域的污染,农业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农业生产中,大量的化肥、农药、畜禽粪污等也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例如,经过农药处理的农作物会含有有毒物质,而畜禽粪污会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严重影响。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空气中的PM2.5和PM10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废水和废气中的有毒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等疾病发生。

此外,环境污染还会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长期的污染会破坏整个生态平衡。

二、食品安全在环境污染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同样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符合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安全健康要求的状态。

然而,现代社会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食品加工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例如:1、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制作食品时,添加入食品原料中的化学物质,旨在改善食品的色泽、口感、保质期等。

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是两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保护环境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而食品安全问题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

首先,环境保护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环境中的污染物会通过空气、水和土壤进入食物链中,最终进入人体。

如果环境污染严重,食物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例如,空气中的重金属和有害气体会沉降到土壤中,污染农作物;工业废水排入河流和湖泊,使水资源受到污染;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会对土壤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环境问题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如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等。

因此,只有通过环境保护措施,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才能保证食物的安全性。

其次,食品安全问题也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对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益,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业普遍使用了大量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添加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地的严重退化,水源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此外,过度捕捞和滥伐森林等行为也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

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同时也是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威胁。

为了解决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实时掌握环境状况,及时发现环境问题。

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威胁。

其次,推广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

绿色农业强调自然农法和生物控制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有机农业更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它注重维护生态平衡,不仅提供安全的食品,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此外,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标准制定。

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严格监管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2.环境质量标准:是指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维护生态平衡而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一定时期内评价环境质量的尺度和进行环境规划、评价和管理的依据。

3.土壤污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4.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食品(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5. 兽药残留:是指食用动物用药后,动物产品的任何食用部分中与所有药物有关的物质的残留,包括原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

动物产品中的任何食用部分中药物原型或其所有代谢产物的总和为总残留。

6. 兽药的残留限量(MRL):是对食用动物用药后产生的允许存在于食物表面或内部的该兽药残留的最高量浓度。

7.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不同生物活性的微量物质的总称。

8.无公害农产品:指应用无公害的技术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监测认定、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有害有毒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的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具有安全性、优质性、高附加值三个明显特征。

9. 有机食品:又称生态食品或生物食品,是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出来的,经过国际有机农业联盟 (IFOAM) 授权的颁证组织颁发证书,供人们使用的一切食品。

二、天空与选择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环境是环境系统的子系统有哪些?2.化学氨肥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按含氨基因团进行分类,分为那些?来自工业生产的氟化物主要有哪些?3.衡量农作物生长的指标主要有哪些?五大重金属的食品容许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环境:在特定时刻有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原生环境: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次生环境: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第一节环境污染物一、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当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致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人体健康,造成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特征是:(1)浓度低,持续时间长,而且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联合作用于人和其他生物。

(2)在环境中是通过生物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进行转化、增毒、降解或富集,从而改变原有的性状和浓度,产生不同的危害作用。

(3)通过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链等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长期影响,而且受影响的对象广泛(整个人群,包括胎儿)。

环境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有害气体、颗粒物。

水体污染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病原体土壤污染物: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与大气和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很多是相同的环境污染物来源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其他污染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向海洋水体富营养化: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物质的废水流入水体,可使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的感官和化学形状迅速恶化,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花:淡水水体中的富营养化;赤潮:咸水水体中的富营养化二、环境污染与人类的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三、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和分配的过程中,均可能存在污染食品的因素。

由环境污染物造成的食品安全性问题,主要针对动植物(即食品的原料)的生产过程。

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呼吸、吸收(或摄食)、饮水而使环境污染物进入或积累在动植物体内,从而影响食品的安全。

生物浓集作用: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后,在生物体之间可沿着食物链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生物浓集作用。

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浓集作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环境化学物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

2、进入生物体内的环境化学物较难分解和排泄。

3、在生物浓集过程中多通过食物链进行。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浓集、吸收、结合、分布、代谢、排泄。

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转化:生物转化:生物转化的结局: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排泄:进入食物链的环境污染物的种类1.无机普通污染物如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等。

其中铵盐、钾盐、硝酸盐、磷酸盐等可作为植物营养成分(化肥)应用于食品原料的生产,从而进入食物链。

2.无机有毒污染物:包括汞、镉、铅、砷、铬、镍及氰化物、氟化物等。

3.有机有毒污染物:包括苯、多环芳烃、酚类及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多氯联苯等。

4.放射性污染物:包括铀、铯、锶等的污染和核电站泄露、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

5.生物性污染物:包括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的污染。

第二节大气污染物与食品安全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的现象。

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生产过程中烟尘废气的排出、工业和民用燃料的燃烧、汽车等交通工业排出的废气。

一、大气污染物的种类1.有害气体:以气体状态存在于大气中,如二氧化碳、氟化氢、氮氧化物等;2.灰尘烟雾类:以固体或液体微粒散浮在空气中,如煤烟、煤尘、光化学烟雾等。

二、大气污染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一)氟化物1、氟化物的来源(1)生活燃煤污染污染来自煤的燃烧,表现为对食品的直接污染。

(2)工业生产污染氟化物来自以含氟化合物作原料的化工厂、铝厂、钢铁厂和磷肥厂的烟囱2、氟化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氟具有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特点,农作物可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氟化物。

氟敏感植物(甘蓝、菜豆)氟抗性植物(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

不同蔬菜器官的氟含量不同,一般是叶≥茎≥根、果。

氟在人体内积累引起的最典型的疾病为氟斑牙和氟骨症,表现为齿斑、骨增大、骨质疏松、骨的生长速率加快等。

(二)酸雨1、酸雨的概念:是指pH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和雾。

大气中的S02和NOx是酸雨物质的主要来源2、酸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使淡水湖泊和河流酸化,影响鱼类的繁殖;(三)3,4—苯并芘:大气中的3,4—苯并芘主要由各种有机物如煤、汽油及香烟等不完全燃烧而来。

烹调加工食品时,烘烤或熏制过程与燃料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直接接触而受污染。

(四)二恶英:二恶英是20世纪出现的含氯有机化学工业和含氯燃料燃烧的副产物。

二恶英具有高度的亲脂性,容易存在于动物脂肪和乳汁中最易受到二恶英污染的是鱼、肉、禽、蛋、乳及其制品。

三、食品中大气污染物的控制1.预防大气污染2.采用新技术,控制大气污染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放量3.搞好绿化工作,提高林木、植被的覆盖率4.控制3,4—苯并芘的污染5.控制大气中的二恶英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物与食品安全水体污染:当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等使水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

水体污染主要来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工业污水。

一、水体污染物的种类(1)无机有毒物。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和氰化物等。

(2)有机有毒物。

主要为苯酚、多环芳烃和各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积累性的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多氯联苯和有机农药等。

(3)病原体。

主要指生活污水、禽畜饲养场、医院等排放废水中的病毒、病菌和寄生虫等。

二、水体污染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水体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通过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在动植物中累积而造成的。

污染物质随污水进入水体以后,能够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向地上部分以及果实中转移,使有害物质在作物中累积,同时也能进入水生动物体内并蓄积。

用污水灌溉水稻和蔬菜,稻米的黏度降低,粮菜味道不好,蔬菜易腐烂而不易贮藏,马铃薯畸形、黑心等。

(一)酚类污染物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含酚废水,如焦化厂、煤气厂、煤气发生站、炼油厂、木材干馏、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玻璃纤维、油漆、消毒剂、化学试剂等工业废水。

酚在作物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产品的品质。

含酚的污水浇灌的黄瓜,具有苦涩味,且含糖量比清水灌溉的黄瓜低10%。

用含酚污水浇灌的大米,蒸出的米饭具有酚味。

水体遭受酚类污染后,严重影响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如某水产资源丰富的海湾遭到酚污染后,贝类产量下降,海带腐烂,养殖的牡蛎、扇贝逐渐死亡。

水体中酚浓度高时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二)氰化物水体中的氰化物污染来自电镀、焦化、煤气、冶金、化肥和石油化工等排放的工业废水。

氰化物挥发性强,易溶于水,有苦杏仁味,剧毒(0.1g即可使人致死)。

氰化物可影响鱼、贝、藻类的呼吸作用。

当水中氰化物含量达到0.3~0.5mg/L时,可使鱼致死。

氰化物的最大允许浓度,对敏感的浮游生物和甲壳类为0.0lmg/L,对抗性较强的水生动物为0.1mg/L。

为防止氰化物污染危害,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鱼的中毒限量,游离氰为0.03mg/L我国规定—般地面水和渔业水体中,游离氰的浓度不得超过0.05mg/L。

(三)石油污染物石油污染物来自油田和炼油厂的工业废水。

在经高浓度石油废水灌溉的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被加工成食品后,食品中均带有油臭味。

贝类容易富集石油污染物。

(四)重金属汞、镉、铜、铅、砷等未经过处理的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灌人农田,会造成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

随污水进入农田的重金属,能被农作物吸收和累积,以致使其在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过高。

不同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也有明显差异,蔬菜(根茎类)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量最高,其次是小麦和玉米,果类最低。

汞、镉、铜、铅、砷等未经过处理的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进入海域,会造成海洋污染。

水体中的重金属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有时可高达千或万倍),通过食物进入人体,造成人类的健康危害。

水产品易富集镉、铅、汞、无机砷等重金属。

不同水产品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也有明显差异,贝类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量最高,其次是藻类,主要是紫菜。

头足类吸收也高。

三、食品中水体污染物的控制1、防治水体污染: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

2、控制污染:在日常生活中不将生活污水、垃圾等倒入河流、湖泊。

工厂不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

3、加强农业灌溉用水和养殖用水的管理与监控:将水的污染物控制在限量范围之内,从而减少或杜绝水污染物进入食品的原料。

第四节土壤污染物与食品安全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如果其数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的限度,就会在土壤里累积,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并使有害物质在农作物内残留或积累,影响食用安全。

一、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污染、化学农药和生物病原体等。

土壤污染的类型分为水体污染型(生活及工业污水 )、大气污染型(工业区通过烟雾排放) 、农业污染型(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生物污染型(来源于医院、屠宰厂)的废弃物。

二、土壤污染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特点:荫蔽性和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如土壤中Cr含量过高导致大米和叶菜的Cr含量超标。

2、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一般分布在0~20cm的土层,占总量的75%以上,污染严重时可深达40~60cm。

3、不同蔬菜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率不同总体是菠菜、青菜、马铃薯、芹菜等的富集率较大,而黄瓜、茭白、甘蓝、花椰菜等较低,富集率最高的元素是Cd,其次是Cu、Zn,最小的是Cr、As、Hg、Pb。

不同蔬菜部位对污染元素的含量不同,一般是根部>茎>叶>果实。

蔬菜生长期不同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率也不相同,生长期较短的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率较强。

4、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污染的相关性总体是呈显著的正相关,即土壤重金属含量高,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也较高。

5、不同水产品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率不同总体是贝类、藻类等的富集率较大,而鱼、虾等较低,富集率最高的元素是Cd,其次是Pb、Cr、As、Hg。

三、食品中土壤污染物的控制(1)控制水质,减少水体污染造成的土壤污染。

(2)改善大气环境,防止酸雨的形成,减少大气污染造成的土壤污染。

(3)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控制有害物质对土壤的污染。

多氯联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除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土壤污染物外,多氯联苯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多氯联苯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均存在多氯联苯是人工合成有机物,易溶于脂肪、有机溶剂,极难溶于水,极难分解,易在生物体的脂肪内大量富集。

多氯联苯的污染首先是在使用多氯联苯过程中通过泄漏、流失、废弃、蒸发、燃烧、堆放、掩埋及废水处理而进入环境,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源、大气和土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