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

我院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健康问题。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主要的特征是血糖升高,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口服降糖药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我院的临床实践中,口服降糖药已经被广泛使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分析我院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情况和效果,并提供相关建议。
一、口服降糖药的基本类型及其作用口服降糖药是指通过口服的方式本机体内发生糖化修复,减少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磺脲类口服药物(如格列苯脲):磺脲类口服药物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这一类药物的降糖效果较快,对于控制血糖峰值有效。
但同时,磺脲类药物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2、磺酰尿类口服药物(如格列奈酮):磺酰尿类口服药物的作用和磺脲类相似,也可以提高胰岛素分泌水平,使血糖降低。
但磺酰尿类药物在控制血糖峰值方面效果不如磺脲类药物。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艾塞那肽):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可以减少消化和吸收入肝的葡萄糖。
这类药物的作用不太直接,降糖效果较慢,但不容易导致胰岛素反弹和低血糖等副作用。
二、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我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比较广泛。
在我院的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磺脲类口服药物使用率较高,其次是磺酰尿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这种趋势在整个医疗行业中也比较普遍。
虽然口服降糖药对于轻度和中度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我们发现,对于营养控制不太达标的患者,仅仅依靠口服降糖药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控糖效果。
另外,对于仍然需要高剂量口服药物才能控制糖尿病的患者,我们更加倾向于引入胰岛素治疗。
三、口服降糖药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低血糖问题低血糖是口服降糖药使用中发生的常见副作用。
我院住院药房口服降糖药使用分析

我院住院药房口服降糖药使用分析目的:对我院住院药房2010-2012年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以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排序比、日均费用、药物利用指数(DUI)等为指标,对我院2010-2012年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0-2012年我院住院药房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逐年上升;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三年的前三位均为阿卡波糖片、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片;三年的DUI所有药品均接近1 。
结论:我院2010-2012年口服降糖药消耗量逐年增加,临床使用基本合理。
标签:口服降糖药用药频度应用分析合理用药我国糖尿病总体人群中1型糖尿病的比例应小于5%,流行病学统计近10年糖尿病呈更为严重趋势[1]。
目前,临床可供选择的口服降糖药物品种繁多,作用机制各异,因此个体化给药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通过研究我院近三年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我院药品管理系统住院药房操作端2010~2012年口服降糖药的相关信息,包括各种口服降糖药物的药名、数量、销售金额、规格、用量用法等。
1.2 方法根据口服降糖药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排序、合并统计等处理。
1.2.1 限定日剂量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
《新编药物学》(第17版)[2]推荐的成人平均日剂量,对文献未收载的药物,根据其药品说明书并结合临床用药习惯来确定。
1.2.2 用药频度用药频度(DDDs)=药品的年消耗总量(消耗量×规格)/该药的DDD值。
化学名相同而规格不同的药品,分别计算其消耗量,最后求和得到该药的总消耗量。
1.2.3 日均费用日均费用(DDC)=药品总销售金额(消耗量×零售价)/该药的DDDs。
DDC代表药物的价格水平,表示患者使用一种药物的平均日费用。
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分析

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分析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饮食结构的转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患病将伴随终身,因此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口服降糖药物是极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
本文将对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进行一些分析。
一、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口服降糖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类:1.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该类药物的作用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
但该类药物的不足之处是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2. α-糖苷酶抑制剂:如依格列汀、沙格列汀等,该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肠道内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延缓部分糖分的吸收。
3. 可逆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该类药物的作用是模拟胰岛素样肽-1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使血糖降低。
4. 胰岛素增敏剂:如丙种抗癌药物、黑色素皮肤素-1受体激动剂等,作用是增加组织中细胞对胰岛素的感受性,有助于降低血糖。
5. DPP-4抑制剂:如沙格列汀、伐格列汀等,该类药物作用是抑制糖尿病中的糖尿素样肽酶-4,从而使血糖得到降低。
二、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注意事项1.用药前医生应该了解患者病情,根据病情预判可能出现的低血糖风险,掌握处理低血糖的方法,避免出现情况失控。
2.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检查血糖的变化情况,随时观察是否存在低血糖反应,如出现低血糖反应,应及时处理,加强餐后监测。
3.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有时候可能需要医生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4.同时,该类药物通常需要患者长期使用,所以用药期间应该避免过度依赖药物,一定要结合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进行治疗。
三、口服降糖药物的优点1.口服降糖药物是指服用简便,便于患者接受。
2.该类药物操作简单,易于患者自我管理,减轻了患者就医和治疗成本。
3.该类药物可以与多种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我院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同时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和优化。
这里我们就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应用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
首先,我院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的目的是降低血糖,从而达到诊断标准和预防并发症。
根据《全国糖尿病预防与治疗指南2017》和我国国家医疗保险的要求,我院所使用的口服降糖药必须是具有病理生理学基础且药效可靠的药物,并经过了全国药品审批对糖尿病药品的严格审核和规范,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其次,我院门诊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岛素增敏剂等,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选择。
例如:对于血糖控制较好的轻度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双胍类口服降糖药;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或胰岛素增敏剂,以达到减重和降糖的目的。
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肝、肾、心脏等器官功能情况,以及患者家族病史、其他疾病等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再次,我院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注重药物的合理用药,从药物的用法、用量、剂型、用药时间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同时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例如:在使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时,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糖水平,以及提醒患者降低糖分摄入、适当锻炼等,以避免低血糖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最后,我院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还注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
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患病史、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状态、工作情况、家庭情况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的选择和搭配,同时还会结合心理干预和营养指导等来全面治疗患者。
总之,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我们所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的选择、用法、用量、剂型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诊疗制度和操作流程,以便更好地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和合理应用

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和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是一类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不同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达到长期控制血糖的效果。
合理应用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促胰岛素分泌药物:包括磺脲类、胰岛素释放素类和胰岛素增敏剂。
这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效能或减少胰岛素的分解来降低血糖水平。
2. 提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的药物:包括双胍类和thiazolidinediones类。
这类药物可以提高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降低血糖水平。
3.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包括α-糖苷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肠道α-糖苷酶的活性,减少肠道中葡萄糖的转化和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4.增加尿糖量的药物:包括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
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中的SGLT2,增加尿糖量,进而降低体内葡萄糖浓度。
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病情和血糖控制目标: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糖控制目标,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
对于刚刚被诊断出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先尝试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控制,如减少摄入高糖食物、增加运动等。
如果血糖仍然无法控制,可以考虑口服降糖药的应用。
2.药物的作用机制:了解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
例如,对于胰岛B细胞功能较好但组织胰岛素敏感性较低的患者,可以选择胰岛素增敏剂;对于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减退的患者,可以选择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3. 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合并症:不同患者对口服降糖药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对其中一种药物可能更加敏感。
此外,患者的合并症、药物相互作用等也需要考虑。
例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适合使用metformin(双胍类药物),而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考虑选择thiazolidinediones。
4.监测和调整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应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口服降糖药治疗评价与合理选择PPT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度糖尿病
对于中度糖尿病,可以选 择具有中度降糖作用的口 服降糖药,如磺酰脲类或 格列奈类。
严重糖尿病
对于严重糖尿病或存在并 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选 择强效的口服降糖药或联 合多种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选择药物
能不同,需根据年龄段选择适合的口 服降糖药。
肥胖和消瘦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需根据体重情况选择适合的口服降糖 药。
性别
男性和女性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 异,需考虑性别因素选择适合的口服 降糖药。
根据药物特性选择药物
药物作用机制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适合的口服降糖药,如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 敏感性、减少葡萄糖吸收等。
药物副作用
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选择适合患者个体情况的口服降糖药。
精准医疗
通过基因检测、代谢组学等手段,精准识别患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预防性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
预防性治疗
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和高危人群,采取 预防性治疗措施,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
VS
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 ,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05 口服降糖药的未来展望与 研究方向
新药研发与技术进步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口服降糖药将被研发出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 择。
技术进步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新的药物递送技术、制剂技术等将不断涌现,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口服降糖药的药物利用分析

金额( 元)
1 6 4 9 5 32 9 6 1 8 7 7 8 9 9 91 1 7 6 45 5 4
序号
金额( 元)
1 8 2 6 4 1 6 0 7 7 1 8 8 5 7 0 1 8 3 0 4 5 1 13 1 6 0
合计
0 1 0 8 2
知 一咖
,
1_ 1 0
5 12 4 2 0
79 2
表2 0一 02 2 1 2 年口服降枯药的消耗金额(D O 0】 0 DD
药品名称 2( 0 刀年 20 年 01 构成 比
0.4 0 0.4 1 55 .4
, 』 4
20 02年
年增长
0
格列毗哦( 合资)
格列齐特( 国产) 格列座酮( 国产) 格列美脉 国产)
1 9 7.2 9.9 2 6.2 1
6 1 12
7. 5 0 7. 2 4 0. 1 9 0.0 2 3加
T 琳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刀,
2 :4 63 3
染。 参能 丹 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 我们在治疗过程 5 3
中加大剂量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肺部 X线片已有 条索样改变的患者, 病灶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吸收 ,
4 韩锋锋, 林建海 参麦注射液对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中西E K 结合急救杂志,9 , 0: 5 196 9 0 5 0 5 王昌明, 何庆忠, 张瑞样 丹参酮对鼠 肺纤维化过程中组织学变
院20 一 印2 01 2 年口服降糖药的消耗数量和金额。 〕 1 研究方法 以 W 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e e . 2 H dm d f
格列美脉( 国产)罗格列酮( 、 合资)二甲双孤( 、 合资) 、 瑞格列奈( 进口)01 20 年引进医院, 合资格列美脉于 20 年引进。3 02 年间总用药频度年增长率达 6%, 4 排 在前 3 位的均为国产品种。其中格列苯脉和合资格列 毗嗦略有降 进口 低, 二甲双呱显著降低, 其余各药均不 同程度增长, 国产格列毗嗓用量最大, 0 年占所有口 22 0 服降糖药的 4. %。格列美脉( 52 5 国产)罗格列酮( 、 合 资)瑞格列奈( 、 进口) 增长率较高, 但用量很少, 三者之 和仅占18 。格列喳酮、 .1 二甲双胚( 国产)阿卡波糖 、 ( 合资) 虽年增长率超过2%, 0 但构成比呈下降趋势。
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分析

北方 药学 2 0 1 3年第 1 0卷第 8 期
结果可 以看 出, 该 药能明显降低血压 , 特别是对收缩压效 果明 2 . 2罗布麻 : 该药有 清热 利尿 、 平肝 降压作 用 , 常用于肝热 型症 显[ 4 1 。该药能减少 高血压患者脑卒 中的发生率 , 对患者 的生命 见头晕头痛 、 烦躁失眠 、 高血压或肝 阳上亢患 者。该药可 配合 野菊花 、 钩藤 、 夏枯草同煎 , 也可单独 以开水泡汁作饮料 。 质量有 良好的改善作用 。 1 . 5血管 紧张 素转换酶抑 制剂 : 这类 药物有普 萘洛尔 、 阿 替洛 2 - 3稀莶草 : 该 药有 清热降压 、 祛 风通 络作用 , 可与臭梧桐 等配 尔、 美托 洛尔 、 瑞泰雅施 达等 , 能使体 内 。 肾上腺 素功能得 到有 合使用 , 对于风湿病及 高血压有显著疗效 。 效 的控制 , 并能使心脏 的跳 动适 当减缓 , 以达到对血 管降压 的 2 . 4决明子 : 该药有润肠通便 、 清肝 明 目、 降低 血压及 血脂 功效 , 对兼有便秘的中老年患者有特别疗效 。 作用 。适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 , 对心力衰竭有 能有效防止血管硬化 , 显著疗效 。 2 . 5钩藤 : 该药具有熄风止痉 、 清热平肝作用 , 能有效 治疗 高血 1 . 6 O . r 受体 阻滞剂 : O / . 受体 阻滞 剂为选择性 突触 后 肾上腺素 压引起 的头痛头胀症状 。 受体 阻滞剂 , 以唑嗪类药物 为代表药物 。这类药物是 通过 阻滞 2 . 6石决 明 : 该药有平肝潜 阳 、 清肝 明 目作用 , 与菊花 、 白芍 、 生 钩藤等配伍 , 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引起 的头胀头痛症状 。 突触后 O / . 肾上腺素受体 而引起周围血管阻 力下 降而达到 降压 地 、 的效果 。其主要优点是既调血脂 又降血压 , 同时也能较好 的抵 2 . 7杜仲 : 该药有强筋骨 、 补肝 肾、 安胎降压功效 , 与 白芍 、 石决 抗胰 岛素。 明、 夏枯 草等配合使用可降血压 , 且对体虚之人 降血压无寒凉 表 1 治 疗 高 血 压 的 西 药 之弊。 2 . 8茺蔚 子 : 本 品为益母 草的果实 , 对凉肝 明 目、 活血调经和 降 血压有显著功效 , 常与钩藤 、 决 明子 、 生地等配合使 用。 总而言之 , 在治疗高血压时要合理使用 降压药 品。同时 , 对与 降压药 品相辅相成 的非药物疗 法也应 引起足够 的重 视 , 要做 到戒烟忌 酒 、 合理营 养 、 适 当加强户 外运动 , 还要 保持一 份 平 稳 的心 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 ] 中国药理学通 J. [ 1 匡湘红. 1]
[ ] 陈代杰 . 菌药物 与细菌 耐药 [ . 海 : 东理工大 学 出版 2 抗 M] 上 华
社 ,0 1 1 8—18 2 0 :3 4.
收稿 日期 :0 8- 1— 3 2 0 1 0
口服 降糖 药合 理 用药 分析
1 9 3 0. 9 6:3
li km, i
张杰 , 王辰. 肺部感 染细 菌耐药现状[ ] 中华医院感染 学杂志 , J.
20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8 . 02,2 1 :9— O
用, 能提 高药物对 C S的抗 菌活 性 , N 治疗 效 果 优 于单 用加 替沙 星或盐 酸克林 霉素 。
同一 靶位 , 是受 不 同菌 株 、 药 剂 量 等 的影 响。 这 或 用
5 4 Ga .p si e bc cncli le [ ] J A t ir 1 r m oiv ar i l i s a s J . ni co te o i a o t m b
C e ohrp ,0 14 ( )2 9— 2 . hm teay20 ,8 2 :1 23
・
44・ 1
西南 国防 医药 20 第 1 第 4期 09年 9卷
KI , NG A PHI L PS I h n v t ci i f d p o c n a a I t L I .T e i i o a t t o a t my i g i 8 r vy l
相加 作 用 为 主 , 菌 活 性 有 较 大 的 提 高 , 匡 湘 红 抗 与 等 【 报 道相 符 。分 析两 种 药物 呈 协 同和 相加 作 用 的 I ¨ 原 因 , 能 与 药 物 的不 同 靶 点 和 作 用 机 制 有 关 。然 可 而, 本试验 结果 发 现 , 部 分 菌株 在 联 合 用 药 后呈 现 有 为无 关 和拮 抗 作 用 , 可 能 与 细 菌 的 变 异 等 因素 有 这 关 。产生 拮抗 和无 关 作 用 可 能是 由于 两 种 药 物竞 争
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 我院 口服降糖药品用量呈 上升趋势 , 金额逐年上 升。用 药频度居首位 的是 阿卡波糖 , 其后依次 为 二 甲双胍 、 罗格列酮 、 吡格 列酮 。结论 : 我院 口服 降糖药应用趋于合理 。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 ; 用药频度 ; 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R5 7 1 8 .
M c o ilg 1 9 I I . i r bo o y.9 5: I 7
说 明药物 的作用 效果受 诸多 因 素影 响 , 影 响 因素有 其 待进 一步探 讨 。 因此 , 为避 免临 床上 联合 用 药 的盲 目 性 , 议重视 病原 菌 的确诊 , 建 在联 合用 药 时 , 如有 条件 需先 经联合 药敏 试验 测定其 FC指数 , 定 有协 同或 I 确 相加作 用 时 , 能联合 用药 , 才 确保用 药 的安全性 。
谢忆虹 , 彭梅 , 金莲 , 异质性耐万古霉素葡萄球 菌的筛查 龚 等. 及分析[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04,4 8 :1. J. 2 0 2 ( )6 4
S AHM F. D WAS NGT Ⅱ Ania t i u cpiit t: HI ON J A t ce a sse t ly t s b rl bi
于 哲’李 艳 张春波 , ,
(. 1 本溪 钢铁集 团公 司总医院药学部 , 辽宁 本溪 17 0 100; 2 辽 宁诺康 医药有 限公司 , . 辽宁 沈 阳 I0 1 ) 10 6
摘要
目的 : 了解及分析我院 口服降糖药品的临床应 用情况 。方 法: 对我 院 20 2 0 0 5~ 07年 口服降 糖药 品的应用 数据进
本试 验证 明 , 替 沙 星 与 盐 酸 克 林 霉 素 联 合 应 加
ELOP I OUL M . OSG MOE L RI G C J R. t c i o ia— L E N R Ani mba cmbn mi l
t n『 ]/ LO O L SG M, E L R N . n boc i s A / E IP U O MO L E IG R CJR A t ots o i l i aoa r ein [ . t d Nw Y r: ua nL brty M dc e M] 4 e. e o w| l o i h k j】
文献标识码
B
d i 1 .99 ji n 10 0 8 .09 0 . 2 o : 03 6 /.s .04— 18 20 .4 0 2 s
dui e os A / P T IK R, R A E E ,t . a ul i tnm t d[ ]/ A RC MU R Y,V NJea M na lo h 1 o cncl ioil y M]6 . sig nD A ra oiy f lia mc b o [ .t o Wah t C:mecnSc t i r o g hd no i e
、J 、J 、j 、j j
李雅卿 , 黄卫红. 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 菌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耐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0 ,( )11— 5. J. 2 222 : 0 5 12 余续发. 耐甲氧西林凝 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调查[ ] J.
中华 医院 感 染 学 杂 志 ,02,2 4 :1 3 3 20 1 ( )3 2— 1 .
参考文献
[ ] 翁心华 , 1 潘孝 彰, 王岱明. 现代感染病学 [ . M] 上海 : 上海 医科大
学 出 版社 ,98:4 . 19 15
[O 1l
芮耀诚. 现代药物学[ . : 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 9 : 7 1 99 . 9 6
报 ,94,4 4 :5 . 19 1 ( )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