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合集下载

糖尿病用药中国医药市场研究报告

糖尿病用药中国医药市场研究报告

糖尿病用药中国医药市场研究报告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作用不足导致的代谢性疾病。

它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且日益增长的慢性疾病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全球医药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本文将对中国糖尿病用药的市场现状和前景进行研究分析。

一、市场规模与分析截至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中国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估计约有1.17亿的糖尿病患者。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患病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加。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420亿人民币。

糖尿病用药市场主要分为口服药和注射药两大类。

目前在中国,口服药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约占总市场的70%。

这主要是因为口服药具有便捷、经济以及与患者的生活习惯相适应等优点。

而注射药在特定病情下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但受到使用复杂、副作用多等因素的影响,其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二、产品分类与市场竞争格局糖尿病用药市场的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胰岛素类药物: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包括长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等,其中速效胰岛素市场规模较大,拥有较高的市场容量。

2. 口服药物:口服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

胰岛素增敏剂市场份额最大,其次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3. 其他药物:除了上述主要类别外,还有其他一些药物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例如血脂调节剂等。

目前,中国糖尿病用药市场竞争相对激烈,龙头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

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进入市场并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和推广,加剧了市场竞争。

其中,包括诺和诺德、辉瑞、伯克利等国际制药巨头以及山东汇仁、华润双鹤、九州制药等国内企业在该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三、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中国糖尿病用药市场的增长势头仍然强劲。

除了传统药物的研发和创新,基因治疗和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也给市场增添了新的动力。

2024年糖尿病行业市场分析及研究报告

2024年糖尿病行业市场分析及研究报告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慢性疾病,对个人和社会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糖尿病药物和治疗设备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增长机会。

本报告对2024年糖尿病行业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市场概述糖尿病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糖尿病药物、血糖监测仪器、胰岛素注射器等。

根据糖尿病类型的不同,市场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个主要市场。

二、市场规模分析根据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达到4.28亿人,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绝大多数。

预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00亿美元,血糖监测仪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50亿美元。

三、市场主要影响因素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是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3.医疗技术进步:糖尿病药物和治疗设备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提升了治疗效果,促进市场发展。

四、市场竞争态势糖尿病药物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主要被一些大型制药公司垄断。

胰岛素注射器市场也存在激烈竞争,有多家企业参与其中。

血糖监测仪器市场则主要被几家跨国公司所控制。

五、市场发展趋势1.血糖监测技术发展:新一代血糖监测技术的出现将促使市场进一步发展,如无创血糖监测技术、连续血糖监测技术等。

2.个性化治疗:糖尿病治疗将趋向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精准化治疗。

3.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兴起可以提供更便捷、智能的糖尿病管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护。

结论:糖尿病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竞争也将愈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糖尿病 总结(三)-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糖尿病 总结(三)-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一、中国糖尿病市场分析中国血糖调节药整体市场规模在140 亿元左右,其中医院用药渠道占85 亿元,零售市场占55亿元。

整个口服降糖药市场鲜明地分为两大阵营:进入市场较早的磺酰脲类(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双胍类(二甲双胍)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占据绝对优势,2000 年以后进入市场的口服降糖药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瑞格列奈、格列美脲、伏格列波糖等品种进入市场以来增长迅速,逐渐在降糖药物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老一些的品种中除阿卡波糖的用药金额继续保持增长以外,一、二代磺酰脲类药物(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双胍类(二甲双胍)的市场分额均呈明显的下降态势。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贵品种的市场分额均呈上升势头,其冲击的主要目标是学术前沿市场,与阿卡波糖等品种形成对峙,学术推广竞争激烈。

图 1 2009 年抽样医院各类血糖调节药销售份额在分类构成上,2009年八大类血糖调节药分别是α-糖苷酶抑制剂类、磺酰脲类、胰岛素类、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促进胰岛素分泌剂、中成药类和其它辅助药。

其中胰岛素类以35.85%的用药比例占到全部用药种类的第一位;α-糖苷酶抑制剂类紧次于胰岛素类,占份额23.40%;磺酰脲类、双胍类各占13.66%和8.24%。

近年来新进入临床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增敏剂成长较快,2009 年分别占到总体销售份额的9.97%和7.98%。

中成药在医院渠道下的份额比例不到1%。

2009年单品种销售额领先的前6种降糖药占了总体销售份额的65.36%,说明血糖调节药有较高的产品集中度。

这6种销售额领先的单品种分别是阿卡波糖(占22.59%)、单组分岛素(15.83%)、二甲双胍(8.24%)、瑞格列奈(7.55%)、甘精胰岛素(5.97%)和罗格列酮(5.18%)。

整个口服降糖药市场鲜明地分为两大阵营:进入市场较早的磺酰脲类(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双胍类(二甲双胍)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占据绝对优势,2000 年以后进入市场的口服降糖药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瑞格列奈、格列美脲、伏格列波糖,以及胰岛素类似物等品种进入市场的时间较短,价格昂贵,但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市场份额已经逐渐扩大,未来将是市场增长的“主力军”。

中国糖尿病药物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糖尿病药物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糖尿病药物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糖尿病药物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各种新药不断涌现。

本文将分析糖尿病药物市场的环境,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等。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庞大且呈增长态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持续扩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糖尿病患者的增加以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

竞争格局1.大型制药企业:全球大型制药企业在糖尿病药物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拥有丰富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能力,通过不断研发新药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2.专业糖尿病药物企业:一些专业糖尿病药物企业通过在糖尿病领域的专注和创新来获得市场份额,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口碑。

3.仿制药企业:随着一些糖尿病药物专利保护期的到期,大量的仿制药涌入市场,这些仿制药企业通过低价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发展趋势及挑战1.个性化治疗: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测序的发展,糖尿病药物的治疗模式正逐渐从传统的“一刀切”的方法转变为个性化治疗。

未来,研发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的糖尿病药物将成为市场的发展方向。

2.非药物治疗: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非药物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饮食调节、体育锻炼和心理支持等非药物治疗将对糖尿病药物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3.市场监管:糖尿病药物市场的快速发展也给监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政府和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药物质量和安全性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总结糖尿病药物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大型制药企业、专业糖尿病药物企业和仿制药企业共同争夺市场份额。

未来,个性化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市场监管将是糖尿病药物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2024年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报告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糖尿病药物市场也在快速发展,供应商竞争激烈。

本报告旨在对糖尿病药物市场进行分析,了解目前的市场现状、趋势和竞争情况,为参与者提供有益信息。

市场规模与增长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受到患者数量的增加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推动。

根据数据分析,糖尿病药物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以每年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类似增长趋势。

市场细分糖尿病药物市场可以根据药物类型和用户类型进行细分。

在药物类型方面,市场主要分为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两个主要类别。

口服药物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注射药物市场正在迅速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

在用户类型方面,市场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个主要类别。

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远远高于1型糖尿病患者,因此2型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更大。

主要参与者糖尿病药物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主要参与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药公司:全球范围内有多家制药公司参与糖尿病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其中一些公司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份额,如诺华、辉瑞、默沙东等。

2.医疗机构: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医疗机构在糖尿病药物市场中起到关键作用。

3.零售药店:糖尿病药物在销售过程中,零售药店是重要的销售渠道,它们通过提供药品购买和咨询服务,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

市场趋势糖尿病药物市场存在一些重要的趋势,这些趋势对于参与者来说是重要的参考:1.创新研发:制药公司不断进行研发,推出新的药物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创新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2.个性化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糖尿病治疗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个性化治疗成为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3.数字化健康:随着智能医疗设备和手机应用的发展,数字化健康成为糖尿病药物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

2024年糖尿病药物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糖尿病药物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糖尿病药物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概况1.1 糖尿病患者数量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从2000年的1.43亿增长到2019年的4.64亿,年均增长率约为5.5%。

1.2 市场规模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庞大,估计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在2019年已超过3000亿美元。

糖尿病药物市场主要分为口服药物和注射剂两大类别。

二、市场竞争环境分析2.1 口服药物市场竞争口服药物是糖尿病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具有便捷、易操作的特点。

市场上常见的口服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等。

目前,二甲双胍市场份额最大,其价格相对较低,并且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因此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一些创新型药物也进入了市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2.2 注射剂市场竞争注射剂是糖尿病治疗中另一种常用的方式,常见的注射剂有胰岛素等。

胰岛素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分为长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和混合型胰岛素等。

市场上的胰岛素产品多样化,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胰岛素产品。

此外,葡萄糖监测仪器和胰岛素注射器等也是注射剂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市场发展趋势3.1 创新药物的研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糖尿病领域的科研投入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涌入市场,使得治疗效果不断提升。

例如,口服药物领域的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等新药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患者的青睐。

3.2 个体化治疗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个体化治疗成为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个体化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

3.3 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为糖尿病药物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互联网平台,患者可以方便地获取相关糖尿病药物信息和治疗建议。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也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健康管理能力。

降血糖药物市场研究报告

降血糖药物市场研究报告

降血糖药物市场研究报告降血糖药物市场研究报告(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糖尿病成为世界上最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

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接近5亿,并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为了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降血糖药物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

本篇文章将对降血糖药物市场进行研究并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针对降血糖药物的种类进行介绍。

降血糖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口服降血糖药和胰岛素。

口服降血糖药物包括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和胰岛素促泌剂等。

双胍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中的糖原合成和减少血糖生成速度来降低血糖水平。

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中消化糖的吸收来发挥降血糖作用。

磺酰脲类药物则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胰岛素促泌剂可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机体胰岛素分泌功能。

其次,我们将对降血糖药物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降血糖药物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

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保障体系,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诊疗和用药条件。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降血糖药物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未来几年内降血糖药物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接下来,我们将对降血糖药物市场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

当前,全球降血糖药物市场上存在着多家知名的制药公司,例如辉瑞、默克和诺华等。

这些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药物研发经验,在降血糖药物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制药公司也开始进军该领域,推出自己的降血糖药物产品。

在这种竞争态势下,降血糖药物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通过创新药物研发和市场拓展来赢得竞争优势。

最后,我们将对降血糖药物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技术的更新换代,降血糖药物市场也将呈现出更多新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需求将不断增加,降血糖药物市场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增加。

因此,糖尿病用药市场也逐渐壮大。

本篇报告将对糖尿病用药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首先,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4亿,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和治疗。

全球糖尿病用药市场价值已经达到数百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

亚太地区是糖尿病用药市场最大的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

其次,糖尿病用药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类型的糖尿病药物,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和其他新型药物。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口服降糖药物则逐渐成为一线治疗药物。

此外,糖尿病药物市场还存在一些创新型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受体抑制剂。

这些创新型药物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再次,糖尿病用药市场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糖尿病药物将越来越个体化。

不同患者的病情、症状和用药反应存在差异,个体化用药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高疗效。

其次,药物的服用便利性将成为市场竞争的重点。

目前,许多新型药物已经研发出长效制剂、口服制剂和皮下注射剂等,方便患者的用药和管理。

此外,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也是患者关注的焦点。

新型药物应该更加安全,副作用更少,以减轻患者的负担。

总之,糖尿病用药市场在不断扩大,竞争格局也逐渐形成。

创新型药物的研发和个体化用药的需求将是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

通过不断改善药物的疗效和便利性,糖尿病用药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窗体顶端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每年的4月7号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2016年的主题确定为应对糖尿病,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中国区主题确定为“糖尿病要早预防,分级诊疗帮您忙”。

根据2014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1亿的糖尿病患者,即几乎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可见糖尿病药物市场需求的巨大。

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随着各家糖尿病药物企业陆续发布2015年财报,笔者对糖尿病市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根据IMS数据,2015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约有600亿美元左右。

笔者根据各家药企的数据分析,约有450-500亿美元的规模。

差值应主要为新兴市场的本土化企业销售数据难以获取,以及口服降糖药很多已经专利到期,市场被仿制药分割。

本文仅依据各药企财报数据,所以主要针对品牌药数据进行分析。

笔者统计了11家药企、30余个降糖药物(为便于统计分析,部分药物是合并计算的,实际上超过50个。

如诺和诺德所有二代胰岛素合并为同一个药物计算)近6年来的销售数据,对糖尿病市场进行系统分析。

32个降糖药物2015年销售额合计达到377亿美元,占据品牌降糖药至少70%的份额。

表一:32个降糖药物近6年销售额统计表注:所有数据来自各药企年报,汇率算法可能稍有区别。

五大巨头保持稳定,强生脱颖而出32个降糖药物由11家跨国药企所有,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默沙东、阿斯利康仍是最主要的5家降糖药物供应商。

强生则凭借first-in-class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Invokana的亮眼表现迅速攀升至第6位,未来可能会威胁到阿斯利康的地位。

BMS的糖尿病业务已经陆续转移给阿斯利康,表中只作为一家企业计算。

BI与礼来在2011年组成糖尿病联盟,针对新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DPP-4抑制剂类药物、PEG化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仿制药等进行研发-销售的全面合作。

表中也作为一家企业计算。

表二:各家药企降糖药近6年销售额统计表注:所有数据来自各药企年报,汇率算法可能稍有区别。

胰岛素占据糖尿病市场半壁江山糖尿病药物包括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和口服糖尿病的小分子药物。

胰岛素药物仍然占据了半壁江山,32个品牌降糖药中有13个为胰岛素类药物。

另有6个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6个DPP-4抑制剂类药物、3个SGLT2抑制剂类药物及4个传统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吡格列酮、阿卡波糖)。

表三各类降糖药物近6年销售额统计表注:所有数据来自各药企年报,汇率算法可能稍有区别。

从市场份额来看,胰岛素类药物2015年销售额总计为213亿美元,占到所有32个药物377亿美元的56%,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占10%,DPP-4抑制剂类药物占24%,SGLT2抑制剂类药物占5%,其他传统小分子降糖药占4%。

胰岛素类药物市场竞争情况32个药物中共有13个胰岛素类药物,由诺和诺德(5个)、赛诺菲(5个)和礼来(3个)分别拥有。

三家胰岛素巨头产品线均包括三代胰岛素和二代胰岛素。

表四各胰岛素产品近6年销售数据统计表注:1包含Tresiba、Ryzodeg、Xultophy三个含德谷胰岛素的制剂产品。

近6年来,胰岛素类药物的市场总规模稳步增加。

2015年是个特例,主要是赛诺菲的甘精胰岛素Lantus专利到期,面临仿制药竞争、Toujeo替代产品上市以及美元升值的汇率影响,导致胰岛素类药物的总市场规模小幅下降。

2015年或将成为胰岛素领域市场变化的一个转折点,诸多看点预示新的变化趋势:1)甘精胰岛素仿制药在欧美上市,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的专利也将相继到期,品牌药的市场份额会受到仿制产品的竞争。

分析机构成2020年仿制胰岛素产品份额将增加到20%;2)新的吸入胰岛素产品Afrezza上市,但销售惨淡。

可预见的未来,胰岛素的制剂创新转移到一周一次的胰岛素制剂产品和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

一周一次胰岛素研发进展较快的企业包括韩美、phasebio和Antriabio。

尽管均处在一期临床阶段,但可能会超越口服胰岛素率先上市;3)新兴市场的本土化企业将可能在国际市场暂露头角,随着专利和技术障碍的破除,这些企业的成本优势将促使其分食品牌药的市场份额。

诸如中国的甘李药业、印度Biocon、波兰Bioton、中国的通化东宝等,将在本国市场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并有可能冲击国际市场;4)合作与竞争并存,竞争形势更加复杂,考研企业的战略把控能力。

如赛诺菲和礼来互相仿制对方的畅销胰岛素产品,并在2015年9月针对礼来仿制甘精胰岛素产品达成妥协。

此外,赛诺菲与韩美合作、礼来与Adocia合作、阿斯利康入股phasebio,寻求外部创新源和合作,是胰岛素领域企业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胰岛素产品中,三代胰岛素占比85%。

且销售额逐年稳定增加,2015年三代胰岛素销售额下降10亿美元左右。

主要原因是甘精胰岛素面临仿制药竞争、Toujeo替代产品上市、美元升值的汇率影响等因素。

另外,除了二代胰岛素和三代胰岛素,胰岛素仿制药已经在欧美上市,这里单独计算。

胰岛素领域较为稳定,期待未来几年内一周一次胰岛素上市后,能给该领域带来更多的变化。

虽然技术上仍较困难,但相比口服胰岛素,仍然更加稳定可期。

胰岛素领域较为稳定,期待未来几年内一周一次胰岛素上市后,能给该领域带来更多的变化。

虽然技术上仍较困难,但相比口服胰岛素,仍然更加稳定可期。

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市场竞争情况32个降糖药物中有6个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

2015年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总销售额为亿美元,占32个降糖药物总销售额的%。

表五?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近6年销售数据统计表注:1Tanzeum、Eperzan的活性成分均为阿必鲁肽,分别为欧美上市采用的商品名。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总体市场规模快速攀升,6年间市场规模翻了两番,且仍保持快速上涨的趋势。

近年来,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市场由利拉鲁肽Victoza牢牢控制。

2015年的看点是礼来一周一次的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Trulicity 销售数据快速攀升,上市第二年实现亿美元的销售额,将撬动Victoza 统治市场多年的局面。

未来几年,长效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复方制剂,在改善患者糖尿宁管理的同时,影响长效胰岛素市场和GLP-1的市场格局。

未来几年内,GLP-1市场将形成诺和诺德、礼来、阿斯利康三家鼎立的格局。

赛诺菲和葛兰素史克撬动该市场的可能性不大。

韩美、Phasebio、Antiabio的基于相同技术平台的一周一次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产品,将先于其一周一次胰岛素产品上市。

或将给这个市场带来新的变化。

DPP-4抑制剂类药物市场竞争情况32个降糖药物中有6个DPP-4抑制剂类药物,这6个药物2015年总销售额为亿美元,占到32个降糖药物总销售额的24%。

表六各DPP-4抑制剂类药物近6年销售数据统计表注:1Eucreas为维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

2Jentadueto为利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

从表中可以看出,DPP-4抑制剂类药物的市场规模趋向稳定,主要是新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迅速占领市场,从而缩短了前者的生命周期。

该领域竞争激烈,除了默沙东西格列汀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其他30亿美元由诺华、阿斯利康、礼来/BI、武田分割。

未来几年,DPP-4抑制剂类药物面临仿制药的威胁,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或小幅下降。

礼来/BI联盟的Trajenta随着复方制剂的获批在2015年销售攀升,但该领域总体来看并不乐观。

SGLT-2抑制剂类药物市场竞争情况32个降糖药物中有3个SGLT-2抑制剂类药物。

2015年这3个药物总销售额为20亿美元,占到32个降糖药物总销售额的5%。

对于刚刚进入市场3年的产品类别来说,已经算是亮眼的表现。

尤其是强生First-in-class的Invokana。

表七各SGLT-2抑制剂类药物近6年销售数据统计表注:1Invokanmet为卡格列净与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2Forxiga为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3Glyxambi为恩格列净与利格列汀的复方制剂。

从图中看出,3个SGLT-2抑制剂类药物上市后销售额均呈快速攀升的趋势,尤其是强生的Invokana(卡格列净),上市第3年即成为重磅炸弹药物。

该类药物成为继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又一个糖尿病市场扩容的巨大推动力。

此外,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治疗的经典药物,且有多数糖尿病药物没有的减轻体重的作用。

所以,很多药企都把DPP-4抑制剂类药物和二甲双胍组成复方制剂。

Invokana和Farxiga也不例外,上市后迅速推出复方制剂产品。

礼来/BI联盟则推出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复方制剂,寄希望其发挥更好协同作用。

具体效果如何,还期待进一步的上市后检验。

2015年糖尿病市场格局分析从市场格局来看,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是胰岛素领域的三巨头。

诺和诺德是典型的生物技术公司,无口服降糖药产品,在胰岛素和GLP-1都处于统治地位。

赛诺菲产品线较为齐全,但胰岛素领域过度依赖甘精胰岛素这一单一产品,GLP-1产品市场份额也较小。

礼来则凭借度拉鲁肽的亮眼表现,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在小分子降糖药物方面,通过与勃林格殷格翰组成糖尿病联盟,从而拥有了SGLT-2抑制剂类药物和DPP-4抑制剂类药物的产品。

总的来看,胰岛素领域、GLP-1领域都是三足鼎立的格局,胰岛素领域由诺德诺德、赛诺菲、礼来控制,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领域由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礼来控制。

DPP-4抑制剂类药物上市多年,竞争较为激烈,除了默沙东问问占据榜首的位置,礼来、阿斯利康、诺华、武田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SGLT-2抑制剂类药物是糖尿病领域近年最热门的靶点,目前仅有三个药物上市,且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强生的Invokana凭借first-in-class的优势,迅速占领的更大的市场份额。

表八?2015年各药企降糖药物销售数据统计注:红色表示市场份额下降,绿色表示市场份额上升。

1拜耳实际上与波兰拜通合作,销售其重组人胰岛素。

但数据难以获取,且销售额很小,没有列出。

总结与展望糖尿病市场进入新的阶段,面临诸多变化:1. 重磅的胰岛素类药物专利相继到期,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等巨头的胰岛素产品垄断地位将受到挑战。

非专利药胰岛素或将逐渐占据更大的份额,受益于生物制品的工艺、质量的高难度,新兴市场的本土化企业有可能在全球市场拓展更大的份额,这将是一个重要的看点;2. 一周一次的胰岛素剂型是药企在胰岛素领域的又一个争夺焦点,未来几年研发竞赛将更加激烈;3. 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SGLT2类药物的患者受益性已经得到广泛证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