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势特点
我国的地势

1.我国的地势:地势西高东低,呈三个阶梯,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盆地和高原,
第三阶梯平原。
2.我国地势: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我国的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为我国的五大湖泊;其中江西的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西藏纳木错湖为海拔最高的湖。
4.我国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台风)、冰雹、低温冷冻、雪灾、冻雨。
5.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一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示。
6.我国能源资源结构:以煤为主(75.2%),水力居次(22.4%),油气为辅(2.4%)。
7.我国三大林区:最大的东北林区、第二西南林区、第三东南林区。
8.四项基本严重: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9.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总称。
10.公务员任用原则:①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②群众公认、注意工作实效。
中国的地形—中国地理

山地面积占1/3,山区(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面积约占2/3,平原只占1/10左右。
评价地形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影响: 多林种、多牧样 、的 副地 、形 渔为 及我 采国矿因业地、制旅游宜业发等展多农种、 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利影响:
1、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1、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 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 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我国最大,海拔多在200 米以下,地势坦荡,黑土 广布,低地多沼泽。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 国商品粮率较高的商品粮 基地。
2.华北平原
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 东临渤海和黄海
是由黄河、淮河、海河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其中黄 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大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旱涝、盐 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青藏高原
赣 闽
武夷山
甘 青
祁连山 (两侧地形区)
山脉作为省的界限
山脉名称 太行山 武夷山 巫山 吕梁山
南岭 大别山 大巴山 祁连山
两侧行政区的名称
东侧
西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河北
山西
福建
江西
湖北 山西
重庆 陕西
南侧
广东
北侧
湖南
湖北
河南
四川 青海
陕西 甘肃
五、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以……地形为主 2、 × ×地形分布在× ×方位 3、地势特点,地势起伏状况 4、海岸线特点 5、局部地区特殊地貌(比如喀斯特地貌)
海拔1000—2000米,西高东低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多山间小盆地(坝子) 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 石漠化严重;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暗河、溶洞。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中国的地势地形

A.①是六盘山
B.③是昆仑山
C.④是南岭
D.⑥是长白山
(2)对山脉分界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②山脉是年降水量200 mm分界线、内蒙古 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的一部分
B.③山脉是内流区与外流区、高原气候区与热 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C.⑤山脉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 林、小麦与水稻种植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2、组成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3、特点 面积最大、地势最 高(200米以下)的 平原,地势坦荡, 黑土广布,低地多 沼泽。
(2)华北平原
1、位置及成因: 燕山以南,淮河以北, 西起太行山,东濒临渤 海和黄海。 由黄河、淮河、海河的 泥沙冲积而成,也称黄 淮海平原,其中黄河是 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的原因不尽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 稀疏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严重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 露,植物难以生长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 足
例3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回答(1)~(3)题。
2、特征: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第二大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 地势低平,一望无际;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
(3)长江中下游平原
1.分布:西起巫山、雪峰 山,东至海滨, 淮河以 南,南岭以北的长江及其 支流冲积而成的平原。
2.特点:我国最低平的平 原(多在50米以下,下游 长江三角洲海拔在10米以 下),河湖密布,有“水 乡”之称,自古农业发达, 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 乡”。
阴山山脉 秦岭
南岭
3.南北走向的山脉(2条)
横断山脉、贺兰山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地势和地形
地势概况
(1)特点: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
东部则以平原丘陵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我国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
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数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洋;河流从高一
级阶梯流的第一级阶梯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袁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
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④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平,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
交通便利,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的地形

特点: 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概况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延伸、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海底。 200米的海底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延伸、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海底。 我国的大陆架有:渤海和黄海全部, 我国的大陆架有:渤海和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和南海的 一部分。 一部分。
云贵高原
范围:北临四川盆地,南到国界;西起横断山脉,东到雪峰山 范围:北临四川盆地,南到国界;西起横断山脉, (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特点: 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 地势西高东低,2000—1000m 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石灰岩广布 喀斯特地貌发育 有许多“坝子” 有许多“坝子”
特点: 特点: 我国第二大平原 海拔多在50M以下,地势平坦 以下, 海拔多在 以下
长江中下游平原
范围:巫山以东,东到海滨(包括鄂、湘、赣、皖、苏、浙、沪的绝大部分) 范围:巫山以东,东到海滨(包括鄂、 沪的绝大部分) 组成: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 组成: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
塔里木盆地结构示意图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范围:新疆北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 范围:新疆北部,
特点: 特点: 我国第二大盆地 东高西低,西侧有缺口, 东高西低,西侧有缺口,较湿润 多风蚀地貌, 多风蚀地貌,沙漠面积较小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范围:青藏高原东北,阿尔金山、祁连山、 范围:青藏高原东北,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之间 青海省西北部) (青海省西北部)
(1)东西走向: 东西走向: 北---天山、阴山 ---天山、 天山 ---昆仑山 昆仑山、 中---昆仑山、秦岭 ---南岭 南---南岭 东北—西南向: (2)东北—西南向: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长白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 东: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阿尔泰山、祁连山、 (3)西北—东南: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 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小兴安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 (4)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我国地形的特点

我国地形特点:(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的总称。
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0%多一点。
除此以外,还有广阔的高原、盆地等,地形种类齐全,地质构造复杂。
多种多样的地形一方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
(2)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向东、向北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主要由盆地、高原组成,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三级阶梯——位于我国东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有重大影响,这种地势有利于海洋湿润水汽深入大陆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同时许多大河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
2.我国的主要山脉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许多山脉高大绵长,它们象是地形的骨架,将我国地表分隔成若干大的地形区,如高原、盆地、平原等。
掌握山脉的分布有助于学习我国的地形分布,理解山脉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中的巨大作用。
我国的山脉主要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等。
(1)东西走向的山脉: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自北向南依次为:①天山——阴山;②昆仑山——泰山;③南岭(读我国地形图,明确它们的位置)。
中国地形

“绿色通道
新疆境内,
①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大西 洋水汽可进入,降水较多
准噶尔盆 天山和阿 地(500m) 尔泰山之
②沙漠广布,风蚀作用明显。
间
青藏高 柴达木盆 原东北 地(3000m) 部,青
海境内
①地势最高盆地,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 盆地;②西部多沙漠,东部多沼泽、盐 湖;③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煤、 有色金属(铅锌矿)、钾盐等,素有 “聚宝盆”之称;④察尔汗(盐湖)建 有全国最大的钾肥厂
(2)缺点: 东西方向的铁路、公路施工时难度较大
2、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 但以山地33%为多, 高原26%,盆地19%, 平原12%,丘陵10%, 山区即包括山地、丘 陵、崎岖高原部分占 三分之二。
评价 :
(1)有利影响: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 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 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 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 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 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 业。)
第一级:青藏高原。(海拔>4000M) 第二级:青藏高原以东以北。以高原视、频盆地为主(海
拔1000M---2000M)
第三级:东部.以丘陵、平原为主(海拔〈500M)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延伸、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海 底。我国的大陆架有:渤海和黄海全部,东海大部 和南海的一部分。
评价 :
(1)优点:
• 山区优点分析:
• ①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区;
•②丘陵多己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 •③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成为名山和重要旅游资源 • ④草山草坡是重要草场资源(如阿尔泰山、天山北坡、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地形的主要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中国近海大陆架比较广阔,渤海和黄海的海底全部、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都属浅海大陆架。
目前,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主要是在大陆架上进行的。
1.山脉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
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东
我国三级阶梯的界线
我国三级阶梯的特征
青藏高原构成我国 第一级阶梯,平均 海拔在4 000米以上 第三级阶梯海拔多 在500米以下,以 平原、丘陵为主
第二级阶梯,平均海 拔在1 000~2 000米, 以高原、盆地为主
为什么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
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 流向: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
河流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陆地
第三阶梯
海洋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
• 流向: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 • 交通:水运条件便利东西部交通 ,阶梯交界外,交通不便
河流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陆地
第三阶梯
海洋
我国地势对水能的影响
• 水能: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 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在阶梯交界处修建的水电站
我国的地势特点
为什么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
地势的概念
地势是地表高低
起伏的总趋势。
中国的地形分布
西部海拔高
东部海拔低
我国的地势特点
3 000米以上 1 000~3 000米 0~200米
36º N
西高
东低
我国的地势特点
• 西高东低 • 呈阶梯状分布 36º N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陆地 第三阶梯 海洋
我国地势对水能的影响
我国大型水电站大部分分布在阶梯交界处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我国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 气候: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有利于农业生产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陆地
第三阶梯 海洋
小结
特点 我国的 地势
分三级阶梯 西高东低 以山脉为分界线 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流向:自西向东 交通:水运便利东西部交通,阶梯 影响 交界处交通不便
气候方面: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