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腺炎的防治
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措施

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措施1.搞好环境卫生牛舍、运动场应该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积水、泥泞。
垫草应干软、清洁、新鲜,并且要经常更换。
定期对运动场和牛舍进行消毒(每隔15天用消毒液喷雾消毒1次),乳房炎高发季节应加强消毒。
改善畜舍环境,使畜舍通风良好、向阳性好。
经常刷拭畜体,保持乳房清洁。
注意产后护理,排出的恶露尽量减少污染畜体的后躯。
做好夏防暑、冬保温工作,减少应激反应,使奶牛生活在清洁、卫生、舒适、安静的环境中。
2.加强挤奶管理无论是采用手工挤奶还是机器挤奶,在挤奶之前都要先将奶牛的乳房擦洗干净,注意先擦乳头再擦乳区,最后擦洗乳镜。
在挤奶前对乳头进行药浴对预防乳房炎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利用机器挤奶时,还要注意每次挤奶前后要对挤奶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平常还应经常对挤奶设备进行检修和有效的保养。
挤奶系统有足够大的尺寸以确保正常的挤奶及气流;每次挤奶前对设备进行清洗及消毒;对人造橡胶内套,每使用1000次~1200次就应该更换;每次挤完奶以后彻底清洗。
正确的挤奶程序:用热的消毒液清洗乳头30秒钟,清洗后立即擦干乳头;每头奶牛使用1块毛巾;挤一下最初几把奶,以检查其是否异常;乳房清洗后1分钟之内套上挤奶器,挤奶时适当调整奶杯位置以防止吸入空气;尽量减少机器收奶梢;先关掉真空,然后再移开挤奶器;奶杯移开以后立即进行乳头药浴。
3.干奶期预防母牛干奶期是乳房炎控制中最有效的时期。
干奶期预防,是目前乳房炎控制中消除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在干乳前最后一次挤乳后,向每个乳区注入适量抗生素,这不仅能有效地治疗泌乳期间遗留下的感染,而且还可预防干乳期间新的感染。
目前主要是向乳房内注入长效抗菌药物,可杀灭病原菌和预防感染,有效期可达4周~8周。
目前多使用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2%的单硬脂酸铝3克、新霉素0.5克、灭菌豆油5毫升~10毫升,制成油剂,再注入乳区内。
4.接种疫苗利用疫苗防治奶牛乳房炎有很多优点:首先没有药物残留问题;其次疫苗有助于降低乳腺感染的程度,控制亚临床型乳房炎。
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作者:吴心华来源:《兽医导刊》 2016年第3期一、乳房炎的治疗方法1.治疗总原则。
乳房炎的治疗要“早、快、狠”为原则。
即早发现,快行动,狠治疗。
首次用药量翻倍,48 h 连续用药至少4 次,每天挤奶6次以上,每次不低于30 min。
用药目的是早期彻底消灭病原,抗炎止疼、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区微循环代谢,加速炎性产物的排除,促进净化,加速受损细胞的修复,提高全身细胞的抵抗力,调整机体酸碱平衡、电解质及体液平衡。
2.治疗程序。
(见图1 乳房炎治疗程序)3.治疗方法。
(1) 迅速消灭病原。
引起乳房炎的病原主要是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混合感染。
阳性细菌多为链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多为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及肠杆菌;支原体、厌氧菌等;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了,会继发真菌感染,绿藻类感染等。
所以临床上治疗乳房炎在早期多数采用青链霉素合用,或者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配合抗菌增效剂、糖皮质激素、普鲁卡因混合同时进行乳池封闭,乳房基底部封闭,伴有体温升高者,同时静脉使用抗生素及对症、支持疗法。
抗生素治疗乳房炎的使用原则:首先分离病原,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最佳抗菌药物;其次是首次使用任何抗菌药物必须加倍量;每天必须按足量给药2 次,连续3 d。
乳腺炎治疗新观点是杀菌与改善炎症区域的微循环并重。
增加挤奶次数,及时分离病原,做药敏试验,准确使用抗生素,配合肌肉注射催产素,配合使用中药疏通炎区微循环。
常用处方为:青霉素400 万单位+ 链霉素100 万单位+ 生理盐水200 m1+2% 普鲁卡因50 ml+ 强的松龙5 ml(氢化可的松10 ml,或空怀牛使用地塞米松10 mg),一个乳池内灌注,一天2 次;如果肿胀严重,用上述方剂剂量,在肿胀乳区上方的乳房基底部皮下,一次分点注射;催产素8 ml。
一次肌肉注射,一天2 次;氟尼辛葡甲胺20 ml 或美洛昔康20 ml,一次肌肉注射,一天一次。
如何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六个步骤

如何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六个步骤怎样预防奶牛乳房炎呢?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该病发病率除受病原体影响外,还受气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如何预防奶牛乳房炎。
1. 搞好环境卫生。
奶牛生活的环境力求清洁,牛舍、牛床要经常消毒,勤更换垫草。
严防运动场积存粪尿、污水,防止病原微生物经乳头嘴侵入乳房。
2. 搞好牛体和乳房卫生。
每天刷拭牛体,清除体表污垢、粪便。
挤奶前必须用温水(或加入适量高锰酸钾)将乳房擦洗干净,最好每次挤完奶用消毒液对乳头喷雾消毒,减少乳头感染的机会。
每次挤奶前后,可用0.15%~1.0%的洗必太溶液,或3%~5%的次亚氯酸钠液,或4%的碘甘油药液洗涤乳房和乳头。
并且每头牛应固定专用毛巾擦洗乳房。
3. 挤净奶后将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00万单位,溶于40毫升注射水中,用乳导管注入乳孔内,然后按住乳头轻轻揉动乳房。
4. 干奶后每个乳头分别注入抗菌素油剂10毫升,对预防乳房炎有良好效果。
抗菌素油剂的配制:青霉素4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混入40毫升豆油中,充分混合均匀便可应用(豆油加热灭菌
后冷却)。
5. 防止乳房外伤。
有一部分乳房炎是经外伤的伤口感染的。
因此,群养的母牛要去角,要定期削蹄;清除牛栏的铁丝、玻璃、石块等异物;对乳房过大、乳房水肿严重的牛,可包上后肢的副蹄,免得起卧划破乳房。
6. 严格遵循挤奶操作规程。
若手工挤奶,要先慢挤,中快挤,后挤净。
挤奶过程中严防随意打牛和高声吆喝牛,免得引起阻抑反射,使乳汁残留过多引起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 - 牛病防治

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牛病防治目前,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数量不断增加,牛奶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奶牛乳房炎却一直是这个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该病常见、多发、易患,轻的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降低牛奶品质、严重是奶牛发情期迟缓、甚至不发情、增加了奶牛淘汰率,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根据多年工作,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广大同行及养殖户参考。
一、发病原因1.不重视牛体及环境卫生有的养牛户消毒意识太差,平时很少消毒,等到有病时才消毒,有的消毒意识很好,但缺乏科学的消毒知识,消毒不彻底;不注重清扫牛舍,粪尿的处理简单,仅仅是在庭院外挖一个小池子,贮存粪尿,污染了大气环境、还有可能污染地下水。
夏季蚊虫蝇满处飞,下雨时粪尿冲的满街流。
这总之,不重视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使牛体容易感染病原菌,引发疾病。
奶牛乳房炎的病原种类很多,其中主要有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大肠杆菌等。
据调查,无症状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更高,约占整个牛群的45%,其中约80%是由链球菌和葡萄球茵引起的。
2.营养缺乏造成乳房炎饲料搭配不合理,容易引起乳房炎,如饲料缺硒、可以使淋巴器官结构变得松弛,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数目减少,状细胞增生,导致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和衰退。
有关实验证明ve缺乏增加奶牛患乳房炎的发生。
有关资料报道隐形乳房炎的奶牛中血锌水平显著降低。
3.挤奶方法存在问题有的养殖户认为,每次挤奶挤得越干净,出奶量越多,使得初产奶牛患乳房炎;不卫生,挤奶前养殖户不洗手,不进行乳房擦洗,即使擦洗,不预备专用毛巾或毛巾消毒彻底;乳房受到外力挤压,容易引起乳房炎的发生。
4.不定时定量挤奶有的养殖户,农忙时或者有事时,不按时饲喂,甚至两次并一次,挤奶随便减少次数,使乳房肿胀过度,造成乳房炎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1.为奶牛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每天清理牛舍中的粪尿,保持牛舍清洁干燥。
牛舍定期消毒。
夏季每隔2~3天消毒一次,消毒时,不留死角,选择2~3种消毒剂交替使用,一周用清水冲洗牛舍一次,2周用5%火碱消毒一次。
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方法

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方法作者:陈绍平来源:《兽医导刊》 2014年第4期陈绍平/ 赤峰农牧学校奶牛乳腺炎(mastitis)是奶牛乳腺实质、间质的炎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以及泌乳量、泌乳阶段、挤奶方式、胎次、遗传、乳头形态等多种因素的都可引发奶牛乳腺炎。
因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病原菌的种类多且治疗效果差,奶牛乳腺炎已成为危害奶牛业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
(一)奶牛乳腺炎的治疗1.局部刺激、增加挤奶次数。
对于病程初期的病牛进行冷敷,待炎症不再发展后改为热敷。
也可照射红外线或涂布樟脑醑等微刺激性药物。
对患区适当增加挤奶次数,有利于炎性产物的排出。
2.乳房灌注药液。
对于病程中后期的病牛,可将药液通过乳头管直接注入乳池。
在挤净患区内的乳汁或分泌物后,局部进行碘酊消毒,经乳头管口向乳池内插入接有胶管的灭菌乳导管或去尖的注射针头,连接注射器将药液徐徐注入乳池内,注毕抽出导管用双手轻轻向上按摩挤压,迫使药液上升并扩散到腺管腺泡,每日2次,连续2~4日。
3.注射抗菌消炎药物。
对于全身症状明显或乳房灌注药物困难的病牛,可肌注、静注抗生素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
常用的物有:青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左旋咪唑等。
4.乳房基部封闭。
将麻醉药物注射于神经干或其周围组织,以减弱病理性冲动的传导,减轻疼痛,调节血管机能,改善组织营养,促进炎症的修复,此法具有较好的疗效。
当前区乳房发炎时,从患侧前区,乳房基部与腹壁之间进针,向对侧膝关节刺入8~10cm,边退针边注射。
当后区乳房发炎时,术者位于牛的后方,在乳房基部离乳房中线1~2cm处进针,向同侧腕关节刺入8~10cm,边退针边注射。
每叶注入用0.25%~0.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50~200ml,一日一次,连续2~3次。
5.手术治疗。
对于浅在的化脓感染灶,进行手术切开排脓;对于深在的化脓感染灶,先抽出脓汁后注入抗生素或防腐消毒药;对已形成的溃疡灶,先用10%硫酸铜腐蚀,再用3%过氧化氢液洗涤;对于较严重的坏疽,宜切除乳房的坏死部分。
母牛乳腺炎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母牛乳腺炎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母牛乳腺炎指的是乳房内部的细菌感染,母牛的乳腺组织受到炎症刺激,导致产奶量的下降,乳液中产生细菌和炎性成分等等。
母牛乳腺炎的发生原因有多方面,包括环境、营养、饲养管理等等。
环境因素:生产的环境卫生和通风不良是母牛乳腺炎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通风不好的环境会使得细菌在乳房内迅速繁殖,导致乳房病菌污染。
营养因素: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硒和锌等微量元素,导致母牛免疫力下降,易患乳腺炎。
饲养管理因素:母牛体型发育不良、乳头畸形、产后发情时间长、分娩不干净、产奶不卫生等等也会引发母牛乳腺炎。
1. 乳房肿胀、胀满、红、痛;2. 乳汁带血或产量减少;3. 乳房排出物呈脓样、稀水性或带血性分泌物;4. 母牛吃不下饲料或没有食欲等等。
1. 确保充足的营养。
饲喂高质量的日粮;增加维生素A、E、硒和锌等微量元素的摄入;养成定时饲喂、饲料清洁无尘及卫生的饲养环境等。
2. 疫苗预防。
疫苗接种是预防乳腺炎的一种方法。
3. 细心护理。
产后1-2周内,母牛的产奶量会逐渐增加。
为避免疲劳和紧张,每天只能用两只手挤奶,每只乳头不超过1分钟,每头母牛不超过2次。
4. 及时治疗。
发现母牛出现乳房肿大、胀满或渗液,应及时治疗,以免炎症扩散导致奶牛群的严重病情。
治疗包括补液、使用抗生素和局部治疗等等。
治疗乳腺炎的抗生素,通常应在经过敏试验和细菌药敏试验后才可以应用。
5. 定期检查。
检查奶牛是否有乳腺炎的早期症状,特别是在产犊期和哺育期,要增加检查的频率。
总之,母牛乳腺炎的发生原因较多,其中主要有环境、营养、饲养管理等等。
应将预防措施、细心护理和定期检查结合起来,在保证奶牛健康的同时,保证奶牛产奶量的增加。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分析诊断技术及防治措施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分析诊断技术及防治措施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不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还会给奶牛养殖者带来经济损失。
及时了解奶牛乳房炎的病因、诊断技术以及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奶牛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奶牛乳房炎进行病因分析、诊断技术的介绍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病因分析奶牛乳房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差、饮水不洁、饲养环境脏乱等都会增加奶牛染病的风险。
2. 经济条件:由于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一些奶农为了降低成本,购买的饲料质量参差不齐,容易造成奶牛的乳房炎。
3. 泌乳期管理不当:奶牛在泌乳期需要合理的饲养管理,如果管理不当就容易导致奶牛发生乳房炎。
4. 环境卫生:牛舍环境卫生差、粪污积存等也是乳房炎的重要病因。
5. 感染传播:奶牛乳房炎也会通过乳房的感染传播给其他奶牛,加重疾病的传播。
二、诊断技术1. 临床症状观察:通过观察奶牛的乳房是否肿胀、皮温和皮色是否发生变化等临床症状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乳房炎。
2. 体温测量:对患病奶牛进行体温测量,发现体温异常升高即可初步判断是否患有乳房炎。
3. 乳液检测:可以通过乳液检测来检测奶牛乳液中的白细胞和细菌数量,从而判断是否患有乳房炎。
4. 血液检测:通过血液检测来检测奶牛体内炎症的指标,如白细胞计数等,来辅助诊断乳房炎。
5. 病原学检测:对乳房炎的病原进行检测,了解病原的类型和数量,有助于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三、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高奶牛养殖效益,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3. 疾病防控:及时对病牛进行隔离治疗,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防止疾病的扩散。
4. 注重卫生:加强牛舍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粪便,保持牛舍干燥清洁。
5. 预防接种:对奶牛进行常规的预防接种,提高奶牛的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疾病,病因复杂,但通过科学的诊断技术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只有加强对奶牛乳房炎防治知识的学习,提高防控意识,才能更好地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乳腺炎奶牛乳腺组织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乳腺炎奶牛乳腺组织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乳腺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乳汁产量减少、质量下降、乳房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乳腺炎的发生与乳腺组织的损伤密切相关,下面对乳腺炎奶牛乳腺组织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原因1、细菌感染:细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种类型,常见的细菌有乳房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酵母菌等。
细菌感染通常是由于奶牛卫生条件差、乳房创伤、乳房外伤病毒感染等原因而引起的。
2、机械损伤:奶牛乳腺炎的发生与机械损伤密切相关,机械损伤可由于乳房清洁不当、乳房收集方式不当、放牧期间乳房被枝叶、灌木划伤等引起。
3、营养水平:奶牛的营养水平对乳腺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营养过剩或不足都会引起奶牛免疫系统的紊乱,从而导致身体缺乏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使奶牛更容易感染乳腺炎。
4、应激:奶牛在采食、生产和繁殖等方面都受到应激的影响,应激状态容易引起奶牛体内免疫系统的紊乱,从而使得奶牛更容易感染乳腺炎。
5、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是乳腺炎防治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减少细菌对奶牛乳腺组织的损伤,提高奶牛的抵抗力。
疫苗预防通常是在奶牛生产期间进行,一般每年进行一到两次。
二、防治措施1、预防乳腺炎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奶牛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合理营养、适宜的应激状态和科学管理方式都可以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每日给奶牛适当的清洁和保持牛舍干净卫生可以预防细菌的感染。
2、及时治疗已经发生的乳腺炎,使用适当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可以控制乳腺炎的发展,减少乳房组织的损伤。
3、在奶牛生产期间定期检查乳腺炎,包括检查奶牛的体温、乳房是否肿胀、乳汁质量等症状,及时发现并治疗乳腺炎,以减少乳腺组织损伤,提高奶牛的产奶效率和乳品质量。
4、定期对奶牛进行疫苗预防,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细菌感染,从而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总之,预防乳腺炎的发生非常重要,对于奶牛的健康和产奶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对奶牛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方法,以减少乳腺组织的损伤,维护奶牛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00 1 5 0)
成 切 片后 , 姆 萨染 色 , 姬 千倍 镜 下检 查 , 现细 胞 内有包 涵体 。 发
3. 琼 脂 扩 散 试 验 : 取 病 死 鸡 气 管 分 泌 物 作 抗原 与 已知 2 采 阳性 血 清 做 琼 脂 扩 散 试 验 , 果 出 现 明 显 沉 淀 线 , 而 判 断 结 从 气 管 分 泌 物 中有 传 染 性 喉 气 管炎 病 毒 存 在 。
未 发 现 病 鸡 ( 养 ) 圈 。
4 防治
( ) 已死 亡 的 鸡 深 埋 , 淘 汰 病 重 鸡 ;2 对 病 鸡 进 行 1对 并 () 隔 离 治 疗 , 用银 连 解 毒 片 ( 要 成 分 是 罗 布 麻 、 选 主 山银 柴 胡 、 连 翘 ) 1片 /g 鸡救 仙 丹 ( ~1 按 k、 5 0粒 / g 内服 , / , 水 k) 3次 d 饮 中按 0 0 % 的 比例 加 入 氧 氟 沙 星 原 粉 饮 用 , 用 5d ( ) .5 连 ;3 用 强 力 消 毒 灵 对 鸡 舍 、 槽 、 具 、 放 牧 场 地 进行 消 毒 ;4 清 食 用 鸡 () 理 粪 便 , 善 饲 养 管 理 , 止 放 牧 , 行 圈 养 。经 采 取 上 述 措 改 停 实 施 , 6d后病情 得到控制 。
1 发病情况 及症 状
20 0 5年 1 O月 2 5日 , 站 接 到 松 多 乡 畜 牧 兽 医站 报 , 我 该 乡 前 隆村 海 东 鸡 ( 鸡 ) 殖 专 业 户 贾 某所 饲 养 的 鸡 发 生 不 乌 养 明 原 因死 亡 , 到 报 告 后 县 畜 牧 站 业 务 人 员 当 即 赶 到 现 场 。 接 经查 : 户 饲养 海东 鸡 6 该 4羽 , 我 县 土 种 鸡 ( 东 鸡 ) 种 项 是 海 保 目实 施 户 , 以散 养 ( 牧 ) 主 , 2 0 放 为 于 0 5年 1 O月 2 日发 现 有 5 4羽 鸡 精 神 沉郁 , 毛 粗 乱 , 食 、 管 和 喉 部 发 出 “ 噜 咕 羽 不 气 咕 噜” 的声音 , 头颈 前伸 , 口呼吸 , 出带 血粘 液 , 张 呼 鸡冠 发紫 , 按 压 鼻孔 流 出粘 液 性 、 性 分 泌 物 , 2 日衰 竭 死 亡 。并 相 脓 于 6 继 出 现 此 类 症 状 的病 鸡 , 应 用 抗 生 素 治 疗 无 效 , 1 月 1 经 至 1 日, 亡 达 2 死 6羽 。疫 源 调 查 : 该 户 周 围 有 采 矿 的 工 人 从 平 在 安、 西宁等地购买活鸡 或鸡胴 体食用 , 下水 有 可能污 染周 围 环 境 , 引起 该 鸡 群 发 病 。 除 该 户 鸡 发 病 外 , 他 农 户 的 鸡 而 其
2 病理变化
主 要 病 变是 喉 和 气 管 粘 膜 充 血 、 血 、 胀 , 覆盖 喉头 出 肿 有
的粘液性分泌物 , 乳状或 血凝 块堵塞 喉 和气管 。气 管、 呈 支 气管 、 和气囊水肿并充血 。 肺
3 实验 室检 验
采 集 发 病 鸡 喉 头 粘 膜 及 收 集 病 死 鸡 送 省 畜 牧 兽 医 总 站 用 以下方法检验 , 确诊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制 1 取 ~3d的
在耐 过本病后 , 也还有 相 当数 量的带 毒鸡 , 能长期 持续排 出 病毒 , 如饲养管理不 当或消毒不严又 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 和
流行 。为 防 止 本 病 的 发 生 , 时应 有 计划 地 预 防 消 毒 , 定 平 制 合 理 的 免 疫程 序 , 种 传 染 性 喉气 管炎 疫 苗 能 有 效 预 防本 病 接
的发生。
奶 牛 乳 腺 炎 的 防 治
陈关明 朱 玉凤 (上 海市嘉定 区畜牧兽 医站
奶 牛乳 腺炎 是奶 牛最 常见 疾 病 之 一 , 不 仅 影 响 泌乳 牛 它 产奶量 , 降低牛的经济效益 , 至影 响到牛的 泌乳功能 , 甚 最终 被迫淘汰, 同时还 严重影 响乳 的质量 , 响人 体健康 。据 国 影 外报 道 , 奶牛 乳 腺 炎 发 病 率 为 2 % ~6 % , 国几 个 大 城 市 0 O 我 调查 , 该病发病率为 2 %~7 %, O O 多年来影 响我 国奶牛业 的
维普资讯
・
16 ・ 0
《 海 畜牧 兽 医通 讯》 2 0 上 0 6年 第 5期
海 东 鸡 传 染性 喉气 管炎 的诊 治
蔡相银 王 文勇 (青海 省互助 县 畜牧兽 医站
鸡 传染 性 喉 气 管 炎 是 由 疱 疹 病 毒 引 起 的 一 种 急 性 呼 吸 道 传 染病 , 传播 快 , 亡 率 高 。2 0 死 0 5年 1 O月 份 , 互 助 县 松 在 多 乡 某养 殖 户 发 生 的 一 起 疫 情 , 据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 床 症 根 临 状 、 理 剖 解 、 验 室 检 验 , 诊 为鸡 传 染 性 喉 气 管 炎 。 病 实 确
5 小 结
海 东 鸡 具 有体 型 小 、 长 慢 、 生 价值 高 等 特 点 , 农 民脱 贫 是 致 富养 殖 的好 品 种 。但 是 , 自然 条 件 下 散 养 时 , 时 应 加 在 平 强 卫 生 管 理 和 消 毒 环 节 , 用 强 力 消 毒 灵 进 行 消 毒 ; 注 意 可 应 天气 变 化 和鸡 舍 的 饲 养 管 理 条 件 , 增 加 饲 料 中 维 生 素 和 矿 并 物 质 的含 量 , 强 鸡 的 体 质 。 增 出现 临 床 症 状 的 鸡 应 及 时 隔 离 , 做 好 消 毒 工 作 , 并 以免 疫情 扩 大 。天 气 寒 冷 、 度 低 、 湿 为 主要 诱 因 。 温 潮 建 议 对 被 本 病 污 染 的鸡 群进 行 淘 汰 , 是 因 为 发 病 鸡 群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