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考前复习课件 德育渗透全方位考查核心价值观念 1.文化自信 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全国通用2021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ppt完美课件7

全国通用2021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ppt完美课件7

[答案] A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7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7
一、金属及其化合物 1.掌握常见物质的颜色 Na2O(白色)、Na2O2(淡黄色)、MgO(白色)、Al2O3(白色)、Fe2O3(红棕色)、 FeO(黑 色 )、 Fe3O4(黑 色 )、 CuO(黑 色 )、 Cu(OH)2( 蓝 色 )、 Fe(OH)2(白 色 )、 Fe(OH)3(红褐色)。 2.熟记四种物质的俗名 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 KAl(SO4)2·12H2O—明矾,CuSO4·5H2O—胆矾、蓝矾。
[解析]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 Mn2+(紫色褪去)和 CO2、
H2O










2Mg

CO2
点燃 =====
2MgO

C

Na2S2O3

2HCl===2NaCl+ S↓+SO2↑+ H2O;2FeCl3+ Fe===3FeCl2, Fe2+不能使
KSCN 显色,故答案为 A。
例 1 (2019·全国卷Ⅱ)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
A 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 静置后溶液分层 后静置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
B 满 CO2 的集气瓶
黑色颗粒产生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7

全国通用2021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精品PPT29

全国通用2021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精品PPT29

数 Kb(BOH)=01.01--3·1100--33 mol·L-1≈10-5 mol·L-1=Ka(HA),故 b 点时,V(HA) =V(BOH)=50 mL,HA 溶液与 B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a→b 过程中,BOH 溶液的体积逐渐增大,HA 溶液被中和,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b→c 的过 程中,HA 溶液被中和完全,BOH 溶液过量,故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D 错误。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29
8.NH3 催化还原 NO 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 图 1;研究发现在以 Fe2O3 为主的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 2。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29
答案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HCl (3)2Fe3++2I-===2Fe2++I2 (4)3Fe2++2[Fe(CN)6]3-===Fe3[Fe(CN)6]2↓ Br-可以被 Cl2 氧化成 Br2, 但不会被 Fe3+氧化为 Br2 (5)MnO2+2FeCl3·6H2O==△===Fe2O3+MnCl2+Cl2↑+2HCl+11H2O
A.NH3 催化还原 NO 为吸热反应 B.过程Ⅰ中 NH3 断裂非极性键 C.过程Ⅱ中 NO 为氧化剂,Fe2+为还原剂 D.脱硝的总反应为:4NH3(g)+4NO(g)+O2(g)催化剂4N2(g)+6H2O(g)
答案 D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29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29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29

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5章 课件

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5章 课件

“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 华”( × )
(2)“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 )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了多种化学变化( √ ) (4)爆竹声中一岁除——黑火药受热爆炸( √ ) (5)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分解( √ ) (6)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的冶炼( √ ) (7)“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 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 )
(27)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 ×)
(28)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 )
(29) 用 核 磁 共 振 氢 谱 不 能 区 分 HCOOCH3 和
HCOOCH2CH3( × ) (30) 用 Na2CO3 溶 液 不 能 区 分 CH3COOH 和
CH3COOCH2CH3( × ) (31)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的乙酸( × )
(20)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 ) (21)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 ) (22)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 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 ) (23)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 ) (24)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 ) (25)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 (26)乙醇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得乙酸乙酯( √ )
(7)燃料的脱硫脱氮、SO2 的回收利用和 NO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 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 )
(8)利用 NaOH 溶液和浓 H2SO4 通过洗气的方法可以除去 CO 中
的 CO2( √ )
(9)实验室里用锌粒与稀 HNO3 反应制取 H2( × )
(10)Cu

全国通用2021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ppt完美课件48

全国通用2021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ppt完美课件48
全 国 通 用 22002211年年高高三三化化学学高高考考第第二二轮轮复复习习冲冲刺刺p课pt件完(美 课49件份) 4 84(8精品 系列P PT)
全 国 通 用 22002211年年高高三三化化学学高高考考第第二二轮轮复复习习冲冲刺刺p课pt件完(美 课49件份) 4 84(8精品 系列P PT)
选项 a A 浓盐酸 B 稀硫酸 C 硼酸 D 浓硝酸
b KMnO4 Na2S2O3 Na2CO3
铁片
c FeCl2 溶液
溴水 Na2SiO3 溶液 KI-淀粉溶液
c 试管中现象 溶液变为黄色 产生浅黄色沉淀 析出白色沉淀
溶液变蓝色
答案 A
全 国 通 用 22002211年年高高三三化化学学高高考考第第二二轮轮复复习习冲冲刺刺p课pt件完(美 课49件份) 4 84(8精品 系列P PT)
5.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选项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CuSO4 溶液的浓缩结晶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用盐酸除去 BaSO4 中少量
B
滤纸
BaCO3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用固体 NaCl 配制 0.5 mol·L-1
C 容量瓶
全 国 通 用 2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ppt完美 课件4 8(精品 系列P PT)
解析 A 没有氯气的收集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亚硫酸钠和浓硫酸 反应得到 SO2 气体,SO2 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正确; 加热固体时,大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 错误;制取乙酸乙酯时,为防止倒 吸,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D 错误。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的几点思考PPT课件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的几点思考PPT课件
2021/4/6
G
Cl2 H

H2O
③K
I ①
高 温
J
常见的金属如: Mg、Al、Fe、 Cu等
,G的电子式
, 。
。 ;

12
2005江苏卷22.下图中,A、C是工业上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 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H是一种重要的能源, J是一种耐高温材料,K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 成物没有列出)。
D.pH = 7,且c(CH3COO—) > c(Na+) > c(H+) = c(OH—)
2021/4/6
6
一、课堂上要抓住讲课人的思路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2、专题课——力求体现能力与思想。
2021/4/6
7
无机框图题,这是每年必考的一种传统题型,它融元 素化合物、基本理论、计算于一体,侧重考查考生思 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解题时整体思路:根据题干 信息(包括框图有关信息)深挖细掘 找已知条件(明显 条件,隐性条件)抓关键 找特殊(反应,性质,结 构) 推断(顺推、逆推、假设论证)得出相应的结论。做到 “大胆假设,小题:
(1)题目缩略:适用于解文字多,题目长的推断题。一般是通过认真审 题,把题目提供的信息缩略成用化学符号表示的图示,使题目一目了然。
(2)突破关键:通过认真审题,抓住题目给出的最明显的信息作为突破 口(即题眼,如物质的颜色、状态、特征反应等),以突破口为中心,先 推出一种或几种物质。
2021/4/6
3
一、课堂上要抓住讲课人的思路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 1、习题课——力求体现过程与方法

2021新高考化学二轮配套课件:第1部分专题1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2021新高考化学二轮配套课件:第1部分专题1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油脂(C、H、
油脂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
植物油、动物脂肪
O)
油,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C、 鸡蛋、牛奶、鱼、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H、O、N 等) 肉
维生素 A 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维生
维生素 维生素 A、C、D 素 C 易溶于水,维生素 D 可促进人
体对钙的吸收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 臭氧层空
紫外线辐射造成的伤害。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 洞
物、氟氯代烃等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了臭氧的损耗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工业废水、废渣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 水体污染 放等。导致水体中含有较多的 N、P,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水
体富营养化可引起淡水中的“水华”或海水中的“赤潮”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 可入肺颗粒物。PM2.5 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 PM2.5 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 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1 2 3 4 5 6 78
7.(2020·天津卷,T2)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 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 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屠呦呦 B.钟南山 C.侯德榜 D.张青莲 A [屠呦呦受题述文献的启发发现了青蒿素,后研制新型抗疟 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A 项正确。]


-→
-→CH3COI→CH3CO2H,CH3COI
是反应的中间产物,A 项正确;把各步反应累加,得到 CH3OH+
1 2 3 4 5 6 78
CO===CH3CO2H,B 项正确;

全国通用2021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ppt完美课件10

全国通用2021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ppt完美课件10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10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10
②Na2S2O3 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
□ 指示剂:用 14 淀粉 作指示剂,当滴入一滴 Na2S2O3 溶液后, □ □ 15 溶液的蓝色褪去 ,且 16 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01 K·c(H2O)
=c(H+)·c(OH-),室温下,
(2)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①在水中加酸、碱对水的电离起
c(H+)H2O
□04 <
10-7 mol·L-1。
□03 抑制
作用,常温下,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10
②在水中加易水解的盐对水的电离起 □05 促进 作用,常温下,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10
2.电离平衡常数 Ka(或 Kb)及其应用
(1)表达式
对于一元弱酸 HA、一元弱碱 BOH 分别为 HA H++A-,电离平衡常
数 Ka=
□07 cH+·cA- cHA
□08 cOH-·cB+
cBOH

,BOH B++OH-,电离平衡常数 Kb=
三、盐类水解 1.盐类水解的“五个要点”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10
全 国 通 用 2 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课件( 49份) 10
2.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四篇德育渗透全方位考查核心价值观念1文化自信魅力多彩的现代文明课件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四篇德育渗透全方位考查核心价值观念1文化自信魅力多彩的现代文明课件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 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 体不好哦~
3.如图是采用新能源储能器材将CO2转化为固体产物,实现CO2的固定和储能灵活 应用的装置。储能器件使用的Li-CO2电池组成为钌电极/CO2-饱和LiClO4-DMSO电 解液/锂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e-====Ag。
答案:(1)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H2 Ag++e-====Ag
预测演练·提升解题力
1.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将古老的养蚕技术与时兴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结合,发现 通过给蚕宝宝喂食含有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桑叶,可以获得更加牢固的蚕丝纤 维。已知:当把石墨片剥成单层之后,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单层就是石墨 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石墨烯像烯烃一样,是一种有机物 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D.碳纳米管具有丁达尔效应
4.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国科学家设计熔盐电解池捕获二氧化碳的装置,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2 O
2 5
可以表示为
A.过程①中有碳氧键断裂
B.过程②中C2
O
2 在a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5
C.过程③中的反应可表示为CO2+O2-====C O
2 3
D.过程总反应:C=电O==2解= C+O2
【审答流程—信息提炼】 (1)题干信息:
序号
信息索引
在太阳能的作用下使 ①
水分解
② 该催化剂置于Na2SO3
溶液中,生成S O
2 4
③ 将该催化剂置于AgNO3 溶液中,生成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新修本草》中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 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明末学者方以智所著《物理小 识》中说:“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赤色固体可能是Fe2O3 B.“青矾厂气”可能是CO和CO2 C.青矾可能是NH4Al(SO4)2·12H2O D.青矾宜密闭贮藏,防止还原变质
5.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其中从化学角度解释不正确的 是( )
选项 A B
C
D
古文或谚语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
一场雷雨一场肥
化学角度解释 焰色反应
发生了分解反应
微观粒子不停 运动
自然固氮
B “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焰火在化学学科中涉及 的是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 征颜色的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 诗分别描述的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 酸钙和水,从类型上都不属于分解反应,B项符合题意。不用风吹,麝香的香味 就会感受得到,从化学角度解释是分子在不停运动,C项不符合题意。一场雷雨 一场肥是指下雨时,氮气在打雷闪电的情况下和氧气发生两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和雨水相遇生成硝酸,硝酸随雨水进入土壤并和土壤中的盐类生成硝酸 盐,给土壤补充氮元素,这一过程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变成了化合态的氮,所以 属于氮的固定,D项不符合题意。
预测演练·提升解题力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我国传统制作工
艺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氧化铁作外墙涂料
B.铸造后母戊鼎
C.火法炼铜
D.淘金制饰品
C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的特征是无新物质生成,
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利用氧化铁的颜色作外墙涂料,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
6.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书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 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 铳机诸药者”,其中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C.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D.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 被称为“蔡侯纸”。“蔡侯纸”的制作工艺中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B A项古代用铜矿石等冶炼铸造青铜器,Cu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属于化学 变化,错误;B项古人在龟甲上镌刻文字仅仅是物质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不涉及化学变化,正确;C项用粮食酿酒过程中,是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 糖发酵生成酒精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项明矾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 呈酸性,铜锈与水解生成的酸反应,生成铜离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错误。
及化学反应,A项错误;铸造后母戊鼎是改变合金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涉及化学反应,B项错误;火法炼铜的原理为Cu2S+O2
高温
====
2Cu+SO2,有新物质
生成,涉及化学反应,C项正确;金化学性质稳定,淘金制饰品没有新物质生
成,不涉及化学反应,D项错误。
2.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四千多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A 在酿造过程中,酒中酒精与空气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醋酸,所以不只 发生水解反应,故A项错误;后母戊鼎是用青铜制成的,所以是青铜制品,属于 铜合金,故B项正确;瓷器主要原料为黏土,故C项正确;青蒿素的提取工艺有: 干燥、破碎、浸泡、萃取(反复进行)、浓缩提取液、粗品精制,故D项正确。
3.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下列技术的运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的是( ) A.古代用铜矿石等冶炼铸造青铜器 B.古人在龟甲上镌刻文字 C.粮食酿酒 D.古人用明矾溶液清除后母戊鼎表面的锈斑
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1)化学与传统文化 (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3)我国现代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审答流程—信息提炼】
序号 ① ② ③
信息索引 青蒿可用于提取青蒿素
用水浸泡青蒿 挤压提取其汁液
知识迁移 青蒿素可用于治疗疟疾
使部分青蒿素溶于水 过滤取其滤液
【审答流程—破题过程】
青蒿素 双氢青蒿素 符合题意 呼吸病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不符合题 意 侯氏制碱法 不符合题意 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不符合题意
A “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
说明“青矾”的颜色为绿色,所以应为FeSO4·7H2O,“烧之赤色”说明经煅烧 后,分解成Fe2O3,化学方程式是2FeSO4·7H2O =高=温== Fe2O3+SO2↑+SO3↑+14H2O。根 据上述分析可知,赤色固体可能是Fe2O3,A项正确;因“青矾”是FeSO4·7H2O, 属于硫酸盐,分解生成的是SO2和SO3,不可能分解生成CO和CO2,B项错误; NH4Al(SO4)2·12H2O是铵明矾,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青矾是FeSO4·7H2O,C项错 误;FeSO4·7H2O中含有Fe2+,在空气中会被氧气氧化变质,所以宜密闭贮藏, 防止氧化变质,而不是防止还原变质,D项错误。
【命题陷阱】 (1)本题中设置了古文典籍情境,如果对于古文阅读不能理解,则不能与现代科 技成果对应。 (2)如对我国现代杰出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及成果不能掌握,不能得出题目的正确 结论。 答案:综上分析,答案选:_______。
【典例解析】A 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晋代葛洪著)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 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A项正确。
1.文化自信 (1)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
研磨真题·培养审题力
【典例】(2020·天津等级考)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①一握,
以水二升渍②,绞取汁③,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是( )
A.屠呦呦
B.钟南山
C.侯德榜
D.张青莲
【命题背景】 情境素材 核心素养
命题视角
古代典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