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

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

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小编收集了按图索骥的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拼音]:àn túsuǒjì[释义]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

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

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

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语出]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正音] 索;不能读作“sù”;骥;不能读作“yì”。

[辨形] 索;不能写作“素”;骥;不能写作“冀”。

[近义] 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反义] 不落窠臼[用法] 多含贬义。

用来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事物。

一般作谓语;也作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成语故事]: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

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1、老梁,我们是按图索骥才找到你的住宅的。

2、刑警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按图索骥,迅速将罪犯抓获归案。

3、工具书中索引的作用,就在于能让人按图索骥,很快找到自己所要的资料。

4、他做什么事情都是按图索骥,效率太低.5、时间和实践是一面好的镜子,你听说过谁按图索骥得到过千里马?6、又如果你的泰国经验很像其他旅客的典型按图索骥路线,那么你也会很容易绕过避开西方人的路线几天。

按图索骥的典故,成语按图索骥的故事_名人故事

按图索骥的典故,成语按图索骥的故事_名人故事

精心整理
按图索骥的典故,成语按图索骥的故事_名人故事
【按图索骥的典故出处】班固《汉书梅福传》。

【按图索骥的典故释义】骥:好马。

按照画像上的样子,去寻求好马,结果一无所获。

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不能灵活变通。

【按图索骥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只要让他看一眼,便能自. 不多,啊!你这样按图索骥是不行的,要学相马的本领,就得多去看马、养马,深入地了解马才行啊!儿子听了羞愧不已,从此便一头钻到马群中去研究马。

【成长心语】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固然有点夸张。

但是,在学习中,死背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的事确实屡见不鲜。

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
精心整理
虚心继承,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机械地照搬书本上的知识,不探究事物的本质,必然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闹出笑话。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按图索骥的故事和道理

按图索骥的故事和道理

按图索骥的故事和道理
按图索骥讲的是:在春秋时期,秦有一个叫孙阳的人,他善于区分各种马的好坏,所有的马只要他能看到好的和坏的马。

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的神仙,能分辨各种马,于是人们都把孙阳也称为‘伯乐’。

孙阳为了不让自己的一身本领失传,他就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识马经验写成一本书,然后传授给他的儿子。

按图索骥的道理是:告诉人们应该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同时做事也不要拘泥于教条。

如果人们在寻找与探索未知时如果过分拘泥于“细节”“线索”“已知”,思维难以超越和突破,就会陷入线性逻辑和教条主义模式。

成语故事之按图索骥

成语故事之按图索骥

成语故事之按图索骥一、成语含义一、故事内容相传,春秋时期有个叫伯乐的人,他相马的本领无人能及,只要他绕着马走上一圈,就能根据马的长相判断出马的优劣。

无论是饿得皮包骨头的良马,还是养得膘肥体壮的劣马,都骗不过他的眼睛。

伯乐年老的时候,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写了一本书,叫《相马经》。

他在这本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千里马的形体特征。

额头应当怎么样,眼睛应当怎么样,身架怎么样,蹄子怎么样,毛色怎么样......这些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的儿子看了这本书,花了不少时间把千里马的额头、眼睛、身架、蹄子、毛色等特点背得滚瓜烂熟,准备出去“按图索骥”,寻找千里马。

几天以后,他儿子高高兴兴地跑回来,连声说道:“我可找到千里马了!我可找到千里马了!”伯乐要他说说找到的马究竟是什么样的。

他儿子说:“这匹千里马的长相和《相马经》上讲的差不多,就是蹄子有点毛病,不怎么像。

”说完,从布袋里倒出一只大癞蛤蟆来。

伯乐被弄得哭笑不得,他知道儿子笨,也没责怪儿子,只是苦笑着说:“你找来的这匹‘马’确实是能蹦能跳,可它驾不了车呀!二、成语含义不切实际的模仿导致必然的失败。

借鉴别人的东西不能生搬硬套,否则这种脱离实际的做法只会让人哭笑不得。

三、成语造句1.小张按图索骥地把学霸的笔记抄了一遍,但发现自己根本记不住。

2.小李看别人用手机学英语,也按图索骥地下载了同样的APP,结果却因为不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而浪费了时间。

3.我们班的篮球队按图索骥地模仿NBA球队的打法,但因为缺乏基础,最终还是输了比赛。

4.小芳按图索骥地跟风买了流行的衣服,穿上后却发现并不适合自己。

5.小明按图索骥地使用哥哥的物理公式,结果发现在自己的题目中完全不适用。

6.我尝试按图索骥地跟着网上的健身视频锻炼,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意识到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

7.我们班的小华按图索骥地模仿小说里的人物,结果在学校里显得很突兀。

8.小刚按图索骥地用同学的学习方法备考,但成绩却没有提高,反而感到更加迷茫。

成语故事按图索骥

成语故事按图索骥

成语故事按图索骥按图索骥是一个著名成语,其背后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假如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

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

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迷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

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留神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

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霎时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

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

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

这个楚国人用上述规定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嘲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对待不断开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按图索骥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即,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构造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成语按图索骥的历史故事

成语按图索骥的历史故事

成语按图索骥的历史故事 按图索骥这个成语是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去寻找好马,⽐喻墨守成规办事,也⽐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这个成语是出⾃中国的⼀个历史故事,那么下⾯是⼉童⽹⼩编给⼤家分享的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让我们⼀起来看看吧!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善于鉴别马的好坏,只要让他看⼀眼,便能分辨出马的优劣。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于是⼈们都把他称为“伯乐”。

为了不让⾃⼰的⼀⾝绝学失传,他把⾃⼰多年积累的识马经验写成⼀本书,名为《相马经》,书中图⽂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马。

孙阳的⼉⼦资质很差,却想继承⽗亲的事业。

在熟读了这本书后,他以为⾃⼰学到了⽗亲的所有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马。

《相马经》上说:“千⾥马的主要特征是:⾼脑门,⼤眼睛,蹄⼦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他按照这个特征找了很久,也没有什么收获。

有⼀天,他发现路边有⼀只蹦蹦跳跳的动物,他看了很久,觉得这个东西很像《相马经》中所说的千⾥马,于是费了九⽜⼆虎之⼒,才把这个“千⾥马”捉住,并带回家。

⼀进门,他便嚷着说:“我找到了⼀匹千⾥马,它长得和《相马经》中说得差不多,就是个头⼩了点,蹄⼦差了些。

”孙阳⼀看⼉⼦⼿⾥捉着的居然是⼀只癞蛤蟆,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傻⼉⼦,你拿的是⼀只癞蛤蟆,根本不是什么千⾥马啊!你这样按图索骥是不⾏的,要学相马的本领,就得多去看马、养马,深⼊地了解马才⾏啊!”⼉⼦听了羞愧不已,从此便⼀头钻到马群中去研究马。

孙阳的简介 伯乐本名孙阳,⼀说他乃赵简⼦御者,善相马,字⼦良,⼜称王良。

他是春秋时代的⼈。

由于他对马的研究⾮常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脆称他为伯乐。

按图索骥的寓⾔意义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马,这是寓⾔作者的夸张。

但是,在学习和⼯作中,死板教条,⽣搬硬套,墨守成规,以致闹出笑话,招致损失的事例,确实是经常见到的。

前⼈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学习,虚⼼继承,但是,⼀定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儿童喜爱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的故事

儿童喜爱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的故事

⼉童喜爱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的故事 按图索骥是⼀个成语,读⾳是àn tú suǒ jì,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去寻找好马,⽐喻墨守成规办事;也⽐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下⾯⼩编给⼤家讲⼀讲⼉童喜爱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的故事。

按图索骥 孙阳,春秋时秦国⼈,相传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相马专家,他⼀眼就能看出⼀匹马的好坏。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资质很差,他看了⽗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马。

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马的主要特征是,⾼脑门,⼤眼睛,蹄⼦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去,想试试⾃⼰的眼⼒。

⾛了不远,他看到⼀只⼤癞蛤蟆,赶紧捉回去告诉他⽗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的⼤癞蛤蟆,不由感到⼜好笑⼜好⽓,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汉书·梅福传》 【求解驿站】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

⽐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

也⽐喻依照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

【活学活⽤】⼯具书中索引的作⽤,就在于能让⼈~,很快找到⾃⼰所要的资料。

【妙语点拨】伯乐⼉⼦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马带回家,这是⽂学作品中的⼀种夸张⼿法。

然⽽,实际⽣活中,死背教条,⽣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招致损失的事例,确实是屡见不鲜。

前⼈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固然应该努⼒学习,虚⼼继承,但是,“尽信书不如⽆书”,在借鉴前⼈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

成语出处 《后南柯·访旧》:南之裸将,刻⾈求剑,按图索骥,是求材必视乎门荫,⽤⼈必限以资格,千古铨政之坏,⼈才不兴,⼤都由此!”另⼀说法出⾃: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不可得,亦已明矣。

按图索骥的哲学道理和启示-关于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按图索骥的哲学道理和启示-关于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按图索骥的哲学道理和启示-关于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这个成语出自《汉书·梅福传》,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关于识别好马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的伯乐和他的儿子。

话说伯乐曾经写了一本书叫做《相马经》,书中有一段关于千里马的描述是这样写的:“千里马的额角很丰满,眼睛闪闪发光,四个蹄子又大又端正”。

后来伯乐的儿子拿着这边《相马经》外出去寻找千里马,结果竟然带回一支大癞蛤蟆。

伯乐看到以后哈哈大笑,对儿子说“可惜这匹马太喜欢跳,不能用来拉车。

”。

按图索骥的哲学道理和启示:其实以前按图索骥这个成语是教育人不会实际运用书中的知识,甚至曲解其中的含义,最终出现错误。

现在很多人把按图索骥这个成语理解成根据线索轻松的达到目的,意思截然相反了。

以前的按图索骥带有贬义性质,现在的按图索骥具有中性词甚至褒义词的性质。

扩展阅读:关于按图索骥的成语详解出处,近义词,反义词【解释】:索:找;骥:良马。

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出自】:《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近义词精选:【成语】:照本宣科【拼音】:zhào běn xuān kē【解释】: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

照着本子念条文。

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成语】:生搬硬套【拼音】:shēng bān yìng tào【解释】:生:生硬。

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成语】:刻舟求剑【拼音】:kè zhōu qiú jiàn【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扩展阅读:用成语故事按图索骥造句写一句话这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公司想要发展必须创新改变,如果一味的按图索骥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失败按图索骥有时候是褒义有时候是贬义,关键是你如何运用扩展阅读:按图索骥的骥是什么意思,骥字的读音拼音:jì总笔画:19骥是一个汉字,读作jì,本意是指好马,一种能一日行千里的良马,喻贤能,《论语·宪问》有记载: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只要让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马的优劣。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于是人们都把他称为“伯乐”。

为了不让自己的一身绝学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识马经验写成一本书,名为《相马经》,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马。

孙阳的儿子资质很差,却想继承父亲的事业。

在熟读了这本书后,他以为自己学到了父亲的所有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里马。

《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他按照这个特征找了很久,也没有什么收获。

有一天,他发现路边有一只蹦蹦跳跳的动物,他看了很久,觉得这个东西很像《相马经》中所说的千里马,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千里马”捉住,并带回家。

一进门,他便嚷着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长得和书中说的
差不多,就是个头小了点,蹄子差了些。


孙阳一看儿子手里捉着的居然是一只癞蛤蟆,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傻儿子,你拿的是一只癞蛤蟆,根本不是什么千里马啊!你这样按图索骥是不行的,要学相马的本领,就得多去看马、养马,深入地了解马才行啊!”
儿子听了羞愧不已,从此便一头钻到马群中去研究马。

------------
【注音】àn túsuǒjì
【解释】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

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指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易于获得。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按部就班
【反义词】不落窠臼见机行事
------------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论工作还是学习,死板教条、生搬硬套是靠不住的,一定要多实践,在反复实践中总结经验,获取知识。

参考和借鉴没有错,更重要的是从中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从借鉴中懂得创新。

不要被固定思维套牢,闹出不必要的笑话。

懂得在失败中总结出经验,从经验中创造出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