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茎-茎的显微结构(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合集下载

植物器官显微结构

植物器官显微结构

二、茎的显微结构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3、根状茎的结构 ­­­­双子叶植物根状茎是指草本双子叶 植物根状茎,其结构有以下特点: ①表面常为木栓组织,少数有表皮和 鳞叶; ②皮层中有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 束; ③皮层内侧有时具厚壁组织。维管束 为外韧型,排列呈环状,中央髓部 明显; 图 ④机械组织不发达,薄壁细胞常含较 多的贮藏物质。
一、根的显微结构
(二)根的初生结构 ­­­­皮层
­­­­位于表皮内方,占幼根的绝大 部分,为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 由外向内分为: 外皮层、皮层 薄壁组织和内皮层。 ­­­­内皮层常呈现出带状增厚、马 蹄形增厚或全面增厚。
一、根的显微结构
(二)根的初生结构—内皮层的增厚
细辛
凯氏带
凯氏点
一、根的显微结构
二、茎的显微结构
(四)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次 生结构 1、茎的结构特点 • 单子叶植物茎无次生结构,表 面由表皮起保护作用; • 表皮以内为基本薄壁组织,无 皮层、髓及髓射线之分。 • 禾本科植物的茎靠近表皮有机 械组织,能增强茎的支持作 用; • 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众多, 散在于基本组织中。
三、叶的显微结构
(二)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 • 单子叶植物叶的形态结构比较复杂,以禾本科植物淡 竹叶为例,其叶片仍然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组成。
返回总目录
图2-96 淡竹叶横切面详图 1.非腺毛 2.运动细胞 3.栅栏组织 4.海绵组织 5.气孔 6.木质部 7.韧皮部 8.下表皮 9.纤维群
正常维管束12bd返回子目录返回总目录二茎的显微结构一茎尖的结构二茎的初生结构三茎的次生结构1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1木质茎的次生结构2草质茎的次生结构3根状茎的次生结构4茎的异常结构2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次生结构返回总目录二茎的显微结构一茎尖的结构?茎尖是茎枝的顶端自上而下分为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三个部分

识别药用植物的显微构造—识别茎的内部构造

识别药用植物的显微构造—识别茎的内部构造

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茎横切面简图
1.表皮 2.皮层 3.厚角组织 4.内皮层 5.形成层 6.韧皮部 7.木质部 8.髓
厚角组织
表皮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皮层

鱼腥草茎的横切面

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表皮
皮层
油细胞 髓射线 韧皮部 束中形成层 木质部
五、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构造
木 ) 茎

初生木质部





双子叶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周皮 皮层
椴树茎
髓射线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年轮
维管 射线
需掌握的几个名词
1.维管射线:在次生生长中,部分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次生射线,贯穿 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位于韧皮部的称为韧皮射线,位于木质部的称为 木射线,形成横向联系的薄壁组织。P81 2.年轮:当年的秋材与次年的春材界限分明,形成一个同心环,一年一环称 年轮。P82 3.落皮层:新周皮及其外方被隔离得不到养料而死亡的组织合称为落皮层。 4.树皮:是指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包括次生韧皮部、皮层、周皮。P83 如肉桂、厚朴、杜仲、秦皮、合欢皮等。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特点
1.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扁平细胞组成,细胞的外壁稍厚,常被有角质层 或蜡被、毛茸、气孔等附属物; 2.皮层面积小,或有机械组织分布; 3.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 4.有髓与髓射线。 髓射线:位于各个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区域,外连皮 层,内接髓部,细胞常径向延长,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排列,称髓射线, 也称初生射线,具横向运输和贮藏的作用。P80
六、双子叶植物茎及根状茎的异常构造

(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归纳

(2017)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归纳

(2017)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第一节:土壤的成分1.土壤的组成①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真菌)② 非生命物质: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2.腐殖质:土壤中的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可以为土壤生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3.土壤的成分和作用① 固体: 矿物质颗粒(占固体95%):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腐殖质(有机物):为土壤生物提供食物,为植物提供养分② 液体: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③ 气体: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4.土壤的形成: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岩石从大变小),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有机物积累)才形成了土壤。

(土壤的形成非常缓慢,但毁灭土壤却是瞬间的)5.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①物理因素:风力、流水、温度剧变、海浪等②化学因素: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③生物因素:植物的根、地衣和蕨类分泌的物质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影响土壤结构的因素: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2.土壤的类型和性状:第三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植物的根系①直根系:有主根、侧根之分(常见植物:大多数的双子叶植物)②须根系:没有主侧根,只有不定根(常见植物:大多数的单子叶植物)2.影响植物根在土壤中分布的因素: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3.根的功能:①固定②吸收水分和无机盐4.根吸水失水的部位:根尖——根毛区——根毛细胞5.根尖结构的细胞特点和作用6.根毛细胞吸水条件: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条件: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7.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水分→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导管→植物体各结构8.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无机盐溶解在水中被吸收)①构建植物体:N、Mg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N、S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②调节植物生命活动:K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P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9.三大营养素作用及缺乏时症状第四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茎的分类①按形态分:直立茎、匍匐茎、攀缘茎、缠绕茎②按组成分:木质茎、草质茎2.茎的结构注:单子叶植物茎中一般没有形成层结构,茎长成后一般不会加粗。

植物茎的结构(共43张PPT)

植物茎的结构(共43张PPT)
包括表皮、根本组织和维管束一般只有初生结构,没有形成层,构造比较简单
2.合轴分枝 外观表现为节间逐渐伸长,幼叶长大,并由密集逐渐变成松散。
双——
有 ,有
②年轮线:当年早材与上年晚材之间的界限。
缠绕茎(twining stem)
3.二叉分枝 草质茎-红花〔一年生〕
韧皮部主要由筛管和韧皮薄壁细胞构成,也有韧皮射线细胞,无伴胞和韧皮纤维。
维管柱〔维管束、髓部和髓射线〕
射线,合称根本组织 管胞兼具输送水分和支持的双重作用。
①维管束: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别离束状结构。
双——
有 ,有
维管束:单——两轮或散生,具维管束鞘 ; 有限维管束,无束中形成层
双——环生,无限维管束,有束
〔三〕茎的次生结构
1.维管形成层的活动〔束间形成层和束中形成层〕
层扁平状,壁薄。初生木质
部是内始式,有导管、管胞、
木纤维细胞和木薄壁细胞。
髓射线: 是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连接皮层
和髓的薄壁细胞,起贮藏和横向输导的作用,
正对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细胞可恢复分裂转变为 束间形成层。
髓:来源于原形成层内部根 本分生组织,外部小细胞形 成环髓带,是茎中央的薄壁 组织,起贮藏作用。
非 组成:厚角组织和皮层薄壁组织,无明显内皮层,厚角
表皮:根——具根毛,无气孔,角质层较薄
早材:温带的春季或热带的湿季;
表皮:单——有长细胞和短细胞的区别,为终生保护组织
顶芽:着生在枝条顶端的芽
〔二〕单子叶植物茎初生的结构
皮层:单——皮层与髓无界限,无髓 茎——中柱鞘不兴旺,具环状分布的维管
(四)、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
部细胞,径大而壁薄,质地疏松,颜色浅,称早材或春材。 晚材:温带的夏末、秋初或热带的旱季;形成层活动减弱,形成的次生木质

植物的茎PPT课件

植物的茎PPT课件

2021
5
茎的形态
➢ 直立茎:茎的普通形式。 ➢ 攀援茎:茎细长柔软不能直立,必须利用一
些变态器官如茎卷须、吸盘等攀援于其他物 体上,才能向上攀援。如丝瓜、葡萄、豌豆、 爬山虎等。
➢ 缠绕茎:细长柔软的茎,茎本身缠绕于其他 支柱物上,不形成特殊的攀爬器官。如牵牛、 紫藤等。
➢ 匍匐茎:茎平卧在地面上蔓延的。匍匐茎节 间上,节上生有不定根,如草莓,甘薯等。
木质部韧皮部表皮初生韧皮部皮层初生木质部束中形成层束间形成层维管束髓维管形成层茎初生结构示意图图髓射线18ppt课件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苜蓿茎横切切片结构示意图图19ppt课件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部初生木质部部髓髓苜蓿茎的横切切片20ppt课件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发生
植物的营养器官 ——茎
2021
35
补充知识点
➢ 草本植物:茎内含木质部成分少的植物。 木本植物:茎干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 的植物茎称为木本植物。
2021
36
四.裸子植物茎的结构
➢ 裸子植物茎的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相同。 ➢ 不同之处:裸子植物中没有导管和木纤维,
但有管胞;没有筛管和伴胞,由筛胞运输有 机物。
裸子植物具有树脂道,能分泌树脂。
2021
层和10 髓。薄壁组织。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 表皮:幼茎的最外一层细胞的保护组织。有
各种表皮毛和气孔器。一般不含有叶绿体。
表皮
2021
苜蓿11 茎切面切片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皮层:主要为薄 壁细胞,含有厚 角组织、厚壁组 织、分泌组织。
茎的皮层一般没 有外皮层和内皮层。
一些植物的幼小茎中,
束中形成层

【植物学】茎的解剖结构

【植物学】茎的解剖结构

【植物学】茎的解剖结构⼀、茎尖分区茎的顶端叫做茎尖,是由叶芽活动形成的。

顶芽活动时,⽣长锥的原⽣分⽣组织分裂,向下产⽣初⽣分⽣组织,初⽣分⽣组织经初⽣⽣长形成初⽣结构,从⽽形成茎尖。

(⼀)分⽣区茎尖分⽣区⼜称⽣长锥,⼀般为半球形,由⼀团具有分裂能⼒的原分⽣组织所构成。

1.原套-原体学说原套-原体学说将茎尖⽣长锥分为原套和原体两部分。

原套位于其表⾯,由⼀层或数层排列整齐的细胞组成。

它们进⾏垂周分裂,扩⼤其表⾯积,原体是原套内侧的⼀团不规则排列的细胞,它们可沿着各种⽅向进⾏分裂,增⼤体积。

在营养⽣长过程中,原套和原体的细胞分裂活动,互相配合,故茎尖顶端始终保持原套、原体结构。

⼤多数的双⼦叶植物,原套通常是两层,⽽单⼦叶植物则有⼀层或两层。

2.细胞组织分区学说根据细胞学特征和组织分化动态观察。

在裸⼦植物和已研究的⼤多数被⼦植物中发现茎端有分区现象。

在原套、原体的中央部位,各有⼀个原始细胞群,前者称为顶端原始细胞区,后者的称为中央母细胞区。

这些细胞较⼤,并具较⼤的核和液泡,染⾊⽐周围的原套、原体细胞浅,细胞分裂较为频繁。

这两群原始细胞分裂形成了围绕在它们周围的周围分⽣组织区和下⽅的肋状分⽣组织区。

肋状分⽣组织区⼜称髓分⽣组织区,其细胞较周围分⽣组织细胞更液泡化,主要进⾏有规律的分裂,因⽽形成特殊的“肋状”。

有些植物在肋状分⽣组织区和周围分⽣组织区上⽅还有整体如浅盘状的形成层状过渡区,其细胞在茎端纵切⾯上尉扁平状,排列整齐,如同形成层及其衍⽣细胞所下形成的形成层带。

形成层状过渡区在叶原基形成的间隔期可以有体积的变化。

分⽣区下⽅形成初步分化的初⽣分⽣组织;由原套的表⾯细胞分化的原表⽪层,周围分⽣组织和肋状分⽣组织分化形成的基本分⽣组织和原形成层。

(⼆)伸长区伸长区由原表⽪、基本分⽣组织、原形成层三种初⽣分⽣组织分化出⼀些初⽣组织,其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逐渐减弱,伸长区可视为顶端分⽣组织发展为成熟组织的过渡区域。

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与双子叶区别

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与双子叶区别

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⑴表皮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硅细胞和栓细胞)组成,外壁角化并硅化.⑵机械组织是位于表皮内的厚壁组织.⑶基本组织占茎的大部分体积的薄壁组织,其中常有气腔或气道.⑷维管束分散在基本组织中,在实心茎中星散分布,在中空茎中排成疏松的两环.双子叶植物有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之分A.初生结构⑴表皮是茎外表的初生保护组织,其最显著特征是细胞外壁角质化,并形成角质层.⑵皮层由厚角组织和皮层薄壁组织构成.厚角组织及近外侧的薄壁细胞常含有叶绿体.皮层具有光合作用和贮藏作用,并可产生木栓形成层.⑶中柱(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构成.①维管束多数双叶植物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束中形成层.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茎中初生木质部发育成熟方式为内始式.维管束起输导和支持作用.②髓是茎中央的薄壁组织,起贮藏作用.③髓射线是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连接皮层和髓的薄壁细胞,起贮藏和横向输导的作用,正对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细胞可恢复分裂转变为束间形成层.B.从外至内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构成.同皮上通常有皮孔,是老茎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2) 被挤压的皮层:有或无,是初生结构的皮层在次生生长过程中,被挤压破坏留下来的一些残余.3) 次生韧皮部:由韧皮薄壁细胞、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射线组成.主要起输送有机养分和机械支持作用.在木本植物的老茎中,次生韧皮部还是木栓形成层发生的场所,一旦在此处形成周皮,其外方的部分韧皮部即死亡成为干树皮的一部分4) 维管形成层:由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组成.5) 次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木射线组成.起输送水分、矿质营养和机械支持作用.6) 初生木质部:是由初生结构中初生木质部保留下来,在次生木质部的内方.木射线通过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和韧皮射线相连,共同构成维管射线(vascular ray).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又称木材7) 髓:在茎的中央,由薄壁细胞构成,常含淀粉粒等贮藏物质.髓边缘常有环状的环髓带.。

植物的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植物的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初生加厚分生组织的活动,使顶端分生组织的下面 几乎达到成熟区的粗度。初生加厚分生组织由顶端分 生组织衍生,属于初生分生组织,所产生的加粗生长 称为初生加粗生长。
玉米苗端纵切图解,示初生加厚分生组织 (引自陆时万)
1.原形成 层
2叶原基 及幼叶
3.顶端分 生组织
4.初生增 粗分生组 织
初生木质部位于维管束的近轴部 分,整个横切面的轮廓呈V形。V形的 基部为原生木质部,包括1至几个环 纹和螺纹导管及少量木薄壁组织。
气隙或原生木质部腔隙
大型孔纹导管
初生韧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的外方,其中的 原生韧皮部已被挤毁。后生韧皮部是由筛管和 伴胞组成的,筛管较大呈多边形。每个筛管旁边 由三角形或长方形的小细胞称为伴胞。
2.没有形成层,不能次生生长。
1.表皮
表皮位于茎的最外层,由表皮细胞和气孔器有 规律地排列而成。表皮有长细胞和短细胞两种 类型。长细胞为表皮的主要组成部分,细胞壁 厚而硅质化和角质化,其纵向壁呈波纹状相互 嵌合;短细胞分为木栓化的栓细胞和硅质化的 硅细胞。表皮细胞硅化程度高低与抗病虫害能 力的强弱有一定关系。禾本科植物气孔器特殊, 除由一对哑铃形的保卫细胞构成外,保卫细胞 的旁侧还各有一个副卫细胞。
(二)居间生长
某些植物茎的伸长除了顶端生长外,还伴有居 间生长。随着居间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生长和 分化成熟,节间明显伸长。这种生长方式称为 居间生长。例如,冬小麦的冬前生长仅是顶端 生长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表 皮 保护组织,具角质层、气孔器、表皮毛
皮层 维管柱
厚角组织
皮层薄壁组织
维管束 髓
3.维管柱
维管柱是皮层以内的柱状部分,占较大体积, 这一点与根不同,也不存在中柱鞘。因此,皮 层和维管柱的界线难以划分,多数双子叶植物 茎的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