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太阳地球辐射
关于太阳总辐射

关于太阳总辐射本篇文章将帮助你掌握总辐射表及其工作原理,让你能够选出合适自己测量数据的总辐射表。
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的辐射波长范围在0.15到4.0μm,称为太阳光谱。
太阳在地球上的辐射测量被称为全球太阳辐射,也就是短波辐射。
短波辐射既是太阳的直接辐射也是太阳的漫射辐射,从总辐射表上方的半球能够接收到这些辐射。
在地球上很难找到一个不受太阳影响的环境,因此太阳辐射很可能影响你正在研究的内容。
为什么要测量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测量的几个应用:1.太阳能决定了太阳能电池板如何有效地将太阳的能量转化为电力。
2.在公共事业上能够预测天然气和电力的能源使用。
3.可以研究、预测植物的生长或产量。
4.在农业里作为计划灌溉的一个参数,或者用来预测工厂的用水量。
5.用于天气预报。
什么是总辐射表,它有什么用处?总辐射表是一种传感器,可以测量太阳光谱的一部分,并将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
比如CMP21型总辐射表(Kipp & Zonen)测量波长从0.285到2.8μm。
总辐射表不能测量长波辐射,取而代之的是长波辐射表(4〜100μm)。
总辐射表还必须考虑太阳辐射的角度,也就是余弦响应。
比如垂直于传感器接收到1000 w / ㎡(即距天顶0°),测量结果为1000 w/ ㎡;然而,当从天顶角60°接收到1000 w / ㎡的时候,测量结果为500 w / ㎡。
没有配备玻璃穹顶的总辐射表需要精确的散光器来提供正确的余弦响应。
总辐射表、净辐射表、直接辐射表的区别净辐射表使用两个总辐射表来测量进出的短波辐射,并使用两个长波辐射表测量进出的长波辐射。
这四个测量经常是能量预算的一部分,能源预算评估有助于我们了解太阳能是储存在地下还是从地下流失,是反射回空气还是用于水的蒸发。
直接辐射表由一个封装在外壳(准直管)中的辐射传感元件组成,该外壳具有一个小孔径,只有直接的太阳光线才能进入。
如果要进行全天观测,就需要使用太阳能追踪器配合直接辐射表时刻直接指向太阳。
太阳总辐射表

太阳总辐射表
太阳总辐射表是一个记录太阳辐射能量的表格,用于了解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变化。
太阳总辐射是指太阳以各种形式向地球释放的能量总和,包括来自太阳的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
太阳总辐射表通常包含以下信息:
1. 日期和时间:记录辐射测量的日期和时间,以便比较不同时间段的辐射水平。
2. 射入地球的总辐射:指直接从太阳射入地球表面的总辐射能量。
3. 太阳辐射分量:将太阳辐射能量按波长范围划分,通常分为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
4. 辐射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接收的辐射能量,通常以瓦特/平方米 (W/m²) 表示。
5. 辐射变化图表:记录不同时间段的辐射强度,并通过图表展示其变化趋势。
通过太阳总辐射表,科学家和气象学家可以研究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地理分布和影响因素,以及其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这些数据还可以用于太阳能发电、农业生产和建筑设计等领域的能量规划和决策。
太阳总辐射的单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太阳总辐射的单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太阳总辐射是指太阳在所有波长范围内向外发出的能量总量。
这些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传播,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以及其他波长的光线。
太阳总辐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和地球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阳总辐射的单位是以每平方米每秒钟的能量量度,常常用来描述太阳辐射的强度。
这个单位通常被称为太阳辐射通量密度,表示单位面积上每秒收到的太阳总辐射能量。
太阳总辐射的单位可以用焦耳/平方米/秒(J/m²/s)或者千卡/平方米/小时(kcal/m²/h)来表示。
太阳总辐射的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大气层的透过率以及地球表面的地理位置等。
在不同位置和时间,太阳总辐射的强度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赤道附近地区,由于太阳直射角度较大,太阳总辐射强度相对较高;而在极地地区,太阳总辐射强度则较低。
关于太阳总辐射的单位,不仅仅在科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也在能源领域、气象学和农业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和研究太阳总辐射的强度和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潜力、气候变化等现象,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总之,太阳总辐射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它是太阳能的重要来源,并对地球上生物和气候系统产生影响。
通过对太阳总辐射的单位和强度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并推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进行如下编写: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太阳总辐射的单位。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概述进行阐述,同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其次,正文部分将重点阐述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要点,分别讨论太阳总辐射的单位的定义、计量方法以及常用的单位制。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前面各个要点进行总结,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理解。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总辐射的单位,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知识。
太阳的辐射出射度

太阳的辐射出射度
太阳的辐射出射度指的是太阳在单位面积上以特定波长范围内辐射能量的量。
太阳的辐射出射度主要随着太阳表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778K。
根据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辐射出射度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所以,太阳的辐射出射度比地球或其他较低温度物体要高得多。
根据国际单位制的定义,辐射出射度的单位是瓦特每平方米(W/m²)。
太阳的辐射出射度在地球大气层外约为1361瓦特每平方米。
然而,由于地球的自转、轨道椭圆度和大气层的吸收等因素,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实际值会有所减少,约为1000瓦特每平方米。
这个值被称为太阳常数,是地球上太阳辐射的平均值。
需要注意的是,太阳的辐射出射度不仅包括可见光,还包括紫外线、红外线和其他各种波长范围的辐射。
这些辐射对生物和地球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驱动气候和生态系统等。
太阳辐射表

4 太原
140101 53772 11223 3747 778 1996 22382 33975 39730 50019
5 海拉尔
152101 50527 11945 4913 610 1996 18478 27232 42870 48062
6 额济纳
152923 52267 10104 4157 940 1996 29384 39389 53034 66572
22 武汉
420101 57494 11408 3037 23 1996 19018 28682 22630 41897
23 长沙
430121 57687 11255 2813 68 1996 14761 25146 22427 34166
24 广州
440101 59287 11320 2310 42 1996 26728 23320 24782 28228
36 拉萨
540101 55591 9108 2940 3649 1996 49565 51803 61761 76779
37 昌都
542121 56137 9710 3109 3306 1996 36013 40940 47173 49957
38 西安
610101 57036 10856 3418 398 1996 19622 26043 32657 38545
4357 990
4336 179
4133 170
3854 92
4253 177
4748 163
4649 81
3336 18
3204
6
2837
1
2943 143
2703 155
2551 124
3535 107
天然辐射有哪些

天然辐射有哪些
天然辐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宇宙辐射:来自太阳和宇宙空间的射线,包括带电粒子、γ
射线和中子。
这种辐射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强。
2. 地壳辐射:地球的地壳中包含放射性元素,如铀、钍和钾等。
这些元素通过放射性衰变产生辐射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和
γ射线。
3. 基线辐射:一种低水平的自然背景辐射,主要来自土壤、空气、水和食物等环境介质。
4. 氡气辐射:氡气是一种天然辐射性气体,主要通过土壤和岩石中的衰变产生。
它可以从地下渗入建筑物,特别是地下室和低洼地区。
5. 红外线辐射:太阳和其他热源产生的红外线辐射,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天然辐射。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来源的天然辐射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天然辐射,如大气中的辐射性气体和放射性粒子沉积在食物链中的放射性物质等。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① 任何物体活动都要有能量。绿色植物的 任何物体活动都要有能量。 生长、 生长、大气运动和洋流的能量主要来自哪 里? • ② 水和大气的运动是如何促进全球热量平 衡的呢? 衡的呢?
(从全球多年平均状况看,地球热量收入和支出平衡) 从全球多年平均状况看,地球热量收入和支出平衡)
生 化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 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 素。 任何物体活动都要有能量。 任何物体活动都要有能量。绿色植物的生 长、大气运动和洋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辐射,水和大气的运动能促进全球热量平 辐射, 衡的。 衡的。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主要在 0.15-4.0微米之间 其中波长0.4 0.76微 微米之间, 0.40.15-4.0微米之间,其中波长0.4-0.76微 米之间的为可见光, 米之间的为可见光,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 在可见光部分,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 50%。 在可见光部分,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
对 地 球 的 影 响
对气候: 对气候 黑子数增多 对电离层: 对电离层 黑子耀斑增多 对地球磁场: 对地球磁场 太阳风 对高纬地区: 对高纬地区 太阳风
年降水量、 年降水量、厄尔尼诺现象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 产生“磁暴” 出现极光现象 出现极光现象 极光
实践运用
在正常年份,南美洲的西海岸有一条冷洋流 秘鲁洋流 秘鲁洋流)。 在正常年份,南美洲的西海岸有一条冷洋流(秘鲁洋流 。洋流里含有丰富的浮 游生物,鱼量很大。在东太平洋上空存在着一个反气旋(即高气压区域 即高气压区域), 游生物,鱼量很大。在东太平洋上空存在着一个反气旋 即高气压区域 ,热带信风 于是在太平洋从东向西吹,使澳洲和印尼普降大雨。 但是, 于是在太平洋从东向西吹,使澳洲和印尼普降大雨。 但是,有时候反气旋向西太 平洋移动,从而导致信风由西向东吹,并推动海水上层的暖洋流覆盖秘鲁冷洋流。 平洋移动,从而导致信风由西向东吹,并推动海水上层的暖洋流覆盖秘鲁冷洋流。 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年的冬季, 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如,在1982—1983年的冬季,秘鲁捕鱼业破产。同样,在 年的冬季 秘鲁捕鱼业破产。同样, 1983年,澳洲和印尼备遭干旱和沙暴。那一年全球气候异常:它清楚地表明地球 年 澳洲和印尼备遭干旱和沙暴。那一年全球气候异常: 系统各因素的相互影响。 系统各因素的相互影响。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及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及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
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
地面辐射(Ground radiation)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将其中的大部分能量以辐射的方式传送给大气.地表面这种以其本身的热量日夜不停地向外放射辐射的方式,称为地面辐射.
由于地表温度比太阳低得多(地表面平均温度约为300K),因而,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1~30微米之间,其最大辐射的平均波长为10微米,属红外区间,与太阳短波辐射相比,称为地面长波辐射.
地面的辐射能力,主要决定于地面本身的温度.由于辐射能力随辐射体温度的增高而增强,所以,白天,地面温度较高,地面辐射较强;夜间,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较弱.理论和实践证明:物体的温度愈高,则辐射波长愈短;物体的温度愈低,则辐射波长愈长.
地面的辐射是长波辐射,除部分透过大气奔向宇宙外,大部分被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其中水汽对长波辐射的吸收更为显著.因此,大气,尤其是对流层中的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辐射而增热. 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大气这种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称为大气逆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