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三大改造【自主学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背景:①土地改革以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__________建设的需要。

(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________________。

(3)目的:走_________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结果:①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_________的高潮。

②_________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_________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________________。

二、公私合营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开始:从1954年起。

(2)方式:逐步发展企业的_______合营,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3)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

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_______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_______。

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时间:_______年底。

(2)意义: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任务。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阶段。

(3)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_____________,工作过粗,_____________等缺点。

【合作探究】【问题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时,资本家为何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问题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巩固检测】1.1953~1956年我国所进行的三大改造是指改造()①农业②工业③商业④手工业⑤资本主义工商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2.有人问一位曾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盐都市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盐都市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盐都市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5课三大改造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3.如何正确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3。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二、合作探究
1.三大改造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
三、拓展延伸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四、随堂练习
五、巩固总结
你的收获:
你的困惑:
六、课堂作业:完成《自主学习当堂反馈》第5课。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课《三大改造》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课《三大改造》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导学案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

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引导农民走这样一条路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怎样的改造方式?。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5课三大改造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难点:理解三大改造的性质一、自主学习(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背景:1.土改后,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力水平低。

2.农业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主要原因)。

2.改造方式:引导农民参加________合作社,3.目的: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4.原则方式:实行____________的原则,经历了______ ____ 三个阶段5.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_____________的高潮。

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____________(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改造方式:建立生产合作社。

3.结果: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__。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改造方式:_____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______________ 。

2.政策:国家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

意义: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__________,是中国_______________的创举。

过程:_____年起,至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的高潮。

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四)三大改造的意义1.时间:到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 、______ 和_________ 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⑴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的任务。

(即三大改造的实质)⑵我国初步建立起的基本制度。

⑶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缺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也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缺点。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三大改造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三大改造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5. 三大改造学案班级姓名小组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和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掌握三大改造的形式、结果和意义。

2.认识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包括小字、图表等,疑难问题写在“我的疑惑”处。

(一)自学指导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我国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请回答:1.请完成三大改造的表格。

(1)国家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三大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2.三大改造完成于何时?3.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三大改造?(实质、意义、不足)P25(二)自学检测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农业生产协作的客观需要2.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是()A.人民公社 B.生产互助组 C.生产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3.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建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三)我的疑惑二、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并写下答案,然后小组讨论,最后选派代表班内交流展示。

材料一:图一: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图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材料二: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

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由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什么问题?农村土地实行由“分”到“合”政策的目的是什么?三、当堂训练仔细审题,规范书写,独立完成,认真纠错!1.认为到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依据是()A.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任务B.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2.有人总结了一个“政权三部曲”,即政权建立,政权巩固,制度建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导教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导教案设计(无答案)

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2.知道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形式及政策。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学习重难点】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难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思维导图】【自主学习】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5.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时间:1953年~1956年。

2.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起止时间:1954年~1956年。

2.形式:公私合营。

3.政策:赎买政策。

(与形式要区分开)4.赎买政策作用: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起止时间:1953-1956)五、三大改造积极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实质);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自我检测】1.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A.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B.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2.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①农业②交通运输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④手工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目的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B.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C.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D.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4.“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 5《三大改造》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5《三大改造》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三大改造》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形式、结果,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的基本史实;目标2:小组探讨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意义。

(重点、难点)二、自主学习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形式、结果,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的基本史实。

自学检测(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

(二)公私合营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_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三大改造的完成:(1)概况:到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的转变。

(2)意义: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第5课三大改造【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知道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过程中,我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重点难点】1、三大改造的形式。

2、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法指导】联系生活,合作探究,阅读课外资料,理解历史大事,学习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

【知识链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部分新情况:1.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没有能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2.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

租出土地的以富农为最多。

3.高利贷重新出现。

债主全部是中农。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首先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的措施,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同时还接管了一些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把他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还合理调整工商业,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

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

全行业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

5%,国家所得税占34。

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了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1966年,国家停止发放定息。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①农业合作化的原因:我国农业然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建设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改造
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走合作之路成为势在必行的道路。

(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
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说说对农业改造的结果是怎样的。

1955年。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3.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也是引导手工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4.手工业改造的结果如何?
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到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

目标导学二:公私合营
(一)对工商业的改造
1.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方式上,而且还有伟大的创举。

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25页的内容和下面的材料,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探讨。

2.读课本和材料分组探讨:
(1)国家何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何时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在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
提示:(1)1954年。

公私合营。

(2)1956年初。

(3)赎买政策。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1.三大改造的结果。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请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①积极的影响: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五、检查反馈:
1.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2.“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呀,拍拍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
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

你知道我国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时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初期
3.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银行业
D.畜牧业
4.下列哪种方式使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平、胜利完成()
A.无偿没收
B.成立股份公司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
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六、感悟成功颗粒归仓
1、知识归纳:
2、感悟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