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考点大全笔记(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考点大全笔记(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考点大全笔记单选题1、北京冬奥会上使用的氢燃料火炬、防刺防切割面料运动服、紫外线消毒机器人,智慧AR导航系统,体现了科技冬奥、绿色环保的理念。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紫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B.防刺防切割面料具有超弹、超韧和超强等性能C.氢燃料是绿色环保无污染能源D.智慧AR导航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答案:AA.紫外线化学效应强,能杀菌,常用来制成消毒灯;故A错误,符合题意;B.运动服面料具有超弹、超韧和超强等性能,所以能防刺防切割,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氢燃料的使用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物,所以它是绿色环保无污染能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导航系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热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光年是时间的单位C.超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答案:DA.地热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有关材料、能量、信息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能和核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利用半导体材料可制成二极管、三极管C.“5G”比“4G”传递信息更快,是因为它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速更快D.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BA.风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核能不能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获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二极管、三极管都是由半导体材料锗、硅等制作而成的,故B正确;C.5G和4G信号都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所以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是3×108m/s,故C错误;D.四冲程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共4节)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共4节)

第1节能源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想想议议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使用。

你知道使用的这些能量来源于哪里?什么物质提供的吗?金属冶炼生火做饭火车行驶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它通过提高上游的水位增加水的势能,高水位的水向下流使水轮机转动并带动发电机发电,从而向人类提供电能。

你知道水电站是怎样提供电能的吗?三峡大坝水轮机发电机组三峡水电站的发电原理能源: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如煤、天然气、汽油、水流、风、电、太阳光等.各种能源的广泛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煤汽油水能一、能源风能1.火的利用钻木取火—最早的“技术革命”(1)钻木取火这项技术的出现,使人类实现了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

开启了人类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

柴薪主要通过砍伐树木获得大面积的砍伐树木会严重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

同时由于燃烧柴薪获取能量的效率较低,人类仍需要开发其他的能源。

(2)柴薪是一种数量巨大、能够方便获取的能源。

人类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持续了近一万年。

现在,柴薪仍是某些地区的重要生活能源。

2.蒸汽机的利用(1)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利用能量的新里程碑蒸汽机的发明令人类成功地将燃烧获取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实现了以机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新时代,人类的主要能源从柴薪转向热值更高的煤。

使用畜力利用水能蒸汽机的利用—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2)煤炭时期:13世纪开采,18世纪中大规模开采。

20世纪60年代石油的利用超过了煤。

1769年瓦特发明蒸汽机,热机为代表的以化石能源为动力的各种机械,引发了世界性的第一次工业革命.(3)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人类利用能源史上两次划时代革命转折,即煤炭代替柴薪成为主要能源.石油取代煤炭居于主导地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煤的形成(4)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否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进行有效的能源调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形成能源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并将其内化为日常行为。
-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形成长远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以下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各种能源的形态和应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能源种类及其特点。
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图片和视频中展示了哪些能源形式?(2)这些能源是如何为我们提供能量的?(3)能源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能源无处不在,且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讲授新知
1.能源种类及其特点:详细讲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特点,举例说明各种能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
2.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疑惑: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醒学生关注能源问题。
在情感态度方面,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社会问题开始关注,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能源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思考,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能源知识,培养他们的能源节约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能源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太阳距地球1.5 亿千米,直径大约 是地球的110倍, 体积是地球的130 万倍,质量是地球 的33万倍,核心温 度高达1 500万摄氏 度。
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产生聚变, 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裂变 核能
聚变
核反应堆(可以控制) 原子弹 (不加控制)
链式反应
氢弹 太阳
核能发电的利弊
不造成空气污染 不排放CO2
消耗核能源少 发电成本低
产生放射性废料 排热量大
建厂成本大 核泄漏污染大
太阳能技术的优缺点
能源易获取 不排放CO2 能源量大 可持续性强
能源分散 受自然条件限制
转化效率低 成本较高
一、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想想议议
既然能量是守恒的,那地球上的 能量就不会减少了,为什么还需要勤 俭能源?
三、聚变
将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起 来,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聚变
氦核
中子
能量
氘核与氚核在超高温下结合形成氦核,这一过程 就是聚变。
氘核和氚核都属 于氢核的一种。大量 氢核的聚变,可以在 瞬间释放惊人的能量。 氢弹利用的就是聚变 瞬间释放的能量。
氢弹利用的就是 聚变瞬间释放的能量。
可控聚变尚未实现,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 氘核。
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都是极其困难的。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产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 子核相互结合时,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 就是核能。
二、裂变
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产生裂变,放出能量。
链式反应
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 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中产生的 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 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

九年级物理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共56张PPT)

九年级物理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共56张PPT)
6.图Z17-4为田湾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 程中,核能的获取途径及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
A.聚变: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B.聚变: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裂变: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裂变: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答案] C
物理·新课标(RJ)
建设中: 江苏田湾
第三节 太阳能
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
光-热转换
光-电转换 光-化学转换
❖ 1、太阳能: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 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 2、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 ①间接利用:化石能源 ❖ ②直接利用:a集热b太阳能电池
(1)利用太阳能的四个渠道 ①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和储存起 来,再以草木、沼气、煤、石油、天然气等燃 料的形式释放出来。
第22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本章结构
22.1能源; 22.2核能; 22.3太阳能; 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6
第一节 能源
能源家族
❖ 能源 ❖ 化石能源 ❖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一)能源家族
什么是能源?
❖像煤、天然气、汽油、水流、 风、电、太阳光等能够提供能 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 叫做能源.
❖ 一定质量的氘核和氚核聚变时放出的能量要比等量的 铀核裂变时放出的能量大几倍.
❖ 聚变需要在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发生,因此聚 变又叫热核反应.
❖ 自然界中,太阳内部的温度高达摄氏1千万度以上,在 那里就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出的光和热, 正是由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转化而来的.可以说,地球 上的人类每天都享用着聚变释放出的能量.
裂变时释放出的能量
❖ D.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 [答案]C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一、教学内容1. 能源的定义:能源是指能够进行工作的物质或者物理量,是维持和发展社会生产的物质基础。

2. 能源的分类:根据能源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等。

3. 能源的利用:介绍人类如何利用各种能源,包括传统能源和新能源。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强调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能源的概念,了解能源的分类和利用,认识到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能源的概念、能源的分类、能源的利用。

2. 难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能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利用,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能源利用过程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能源的概念2. 能源的分类3. 能源的利用4. 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5. 可持续发展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你所了解的能源分类,并说明其特点。

2. 举例说明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2章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2章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理想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氢能……
例题
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D )
A.天然气
B.煤
C.石油 D.风能
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依据能否在短期内从自 然界得到补充来分类的。
课堂小结
能源与可持 续发展
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理想能源
随堂小测
3.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关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的政策,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下列 选项均为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 )
A.煤、石油、核能 B.太阳能、核能、天然气 C.电能、石油、风能 D.核能、水能、生物质能
4. 为了减少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下列做 法不正确的是( B )
学法指导 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大胆改革,在实践 中不断改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课堂气氛融洽,师 生感情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 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其次,注重科学探究,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让学生成为 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再次,在 完成”必学”知识教学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 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 的思维
新知探究 知识点 2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化石能源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相当一部分内能没 有被有效利用。汽车尾气造成空气污染和城市热岛 效应。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加剧了地球 的温室效应。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汇总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汇总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能源家族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如:食物、柴薪等。

所有生命物质中都含有生物质能。

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为一次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柴薪等。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如电能。

不可再生能源:凡是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如水能、风能、太阳能、食物、柴薪、地热能、沼气、潮汐能等。

按使用开发的时间长短来分类,能源还可以分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如化石能源、水能、风能等数常规能源,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属新能源。

第二节:核能1、裂变:用中子轰击较重的原子核,使其裂变为较轻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原子弹的链式反应是不可控的。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目前核电站中进行的都是核裂变反应。

2、聚变:使较轻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也被成为热核反应。

氢弹爆炸的聚变反应是不可控的。

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①核能的优点:核能将是继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的主要能源。

利用核能发电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煤、石油等能,而且用料省,运输方便。

核电站运行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等对大气和环境污染的物质,核电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②利用核能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果出现核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放射性环境污染。

第三节太阳能在太阳的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度条件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除去。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实际上是来自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①利用集热器加热物质(热传递,太阳能转化为内能);②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面所列的各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B.太阳能C.核能D.石油2.关于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提高能量转化利用率是节能问题的核心C.超导体材料可以用在电饭锅、电热水器等用电器上D.铜是磁性材料,可以被磁化3.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非常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4.去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导致核泄漏,受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日表示政府将调低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用于填补这部分电力缺口的可再生能源可能是()A.太阳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5.我国光伏产品近期遭遇欧盟“双反”调查,这是迄今为止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

光伏产业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伏效应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C.太阳能和电能都属于一次能源 D.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6.自然界存在多种能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所需能量的能源.在下列几组能源中,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A.水能、石油、核燃料B.风能、煤炭、天然气C.煤炭、石油、天然气D.风能、水能、太阳能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B.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C.火力发电实际上也是间接利用太阳能D.由于我国的煤炭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所以开发新能源在我国并不十分重要8.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关于“神八”和“天宫一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射升空过程中它们的机械能都是守恒的B. 对接过程中它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C. 它们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翼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 对接后的“神八”和“天宫一号”在太空中不受任何力的作用9.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A.核反应堆 B.汽轮发电机 C.热交换器 D.冷凝器10.(2011淮安)常见的能源,属于可再生的是( A )A.风能B.石油C.煤炭D.天然气11.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是个重要的问题,而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使能源的安全问题更受关注.下列哪种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污染最小A.核能 B.石油 C.煤 D.太阳能12.(2011柳州)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是个重要的问题,而目本福岛核电站危机,使能源的安全问题更受关注。

下列哪种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污染最小( D ) A.核能 B.石油 C.煤 D.太阳能13.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光纤通讯是依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C.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和陶瓷都属于导体D.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14.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纸张要双面使用 B.随手关闭水龙头C.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D.少用自动铅笔,多用木制铅笔15.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核能C、石油D、天然气16.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太阳能C.天然气D.水能17.下列能源中均属不可再生能源的是①风能②水能③煤④石油⑤核燃料A.①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18.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和能源的利用息息相关,当今社会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国节能意识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关于能源和能源的利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B. 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C. 核电厂将核能直接转化成电能D. 因为能量转化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因此无需节约能源19.我们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应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作为未来的理想能源应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不符合理想能源必要条件的是()A.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B.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C.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D.必须足够昂贵,可以保证节约使用20.下列选项中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项是A.化石能、水能B.化石能、风能C.水能、太阳能D.化石能、生物质能2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B.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裂变,是不加控制的链式反应。

C.向核反应堆内注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由于核反应堆爆炸而泄漏的大量放射性污染物,应及时排入大海22.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节约能源.下列能源中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生物质能B.乙醇汽油、水能C.潮汐能、太阳能D.核能、煤23.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太阳能24.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使用的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汽车发动机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由于惯性,汽车刹车之后还会滑行一段距离D.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25.我市近年来为打造“宜居宜业的田园都市”,积极倡导节能减排,下列与节能无关的是A.沿海县市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部分县区用LED路灯替代普通照明路灯C.鼓励市民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D.城区道路铺设沥青路面可减弱噪声26.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根据目前的科研水平,你认为以下关于原子弹和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能控制裂变的反应速度B.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C.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D.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27.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的关东地区发生了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数万人伤亡,还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泄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地震发生后救灾人员利用卫星电话恢复了与外界的通讯联络C.核电站是利用轻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D. 一些动物可以感觉到地震前的次声波而人感觉不到28.从如图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重力与它是质量成正比。

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做变速运动。

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而变。

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

29.关于能源利用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石油、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资源B.风能、太阳能是绿色能源应大力开发利用C.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D.火箭发射利用的燃料是液态氢,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30.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B.吸烟时由于“烟雾分子”会扩散到周围空间,所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D.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因为森林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减弱噪声31.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造成核污染,引起世界各国恐慌。

以下对于核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A.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 B.核能是再生能源C.马上停止核能的开发和利用 D.检查核设施防止核泄漏32.2009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33.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即能源革命.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都是原子核分裂时释放出来的能量B.地球50亿年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C.电能和风能都是通过消耗一次能源得到的二次能源D.化石能源、核能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都属于可再生能源34.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目前建成的核能发电站利用了核聚变原理 B.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C.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了电磁波传输信号的 D.LED节能灯核心元件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35.以下能源形式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 B.太阳能 C.电能 D.天然气36.使用下列哪种能源最有利于环境保护()A.煤 B.石油 C.木柴 D.太阳能37.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煤炭、石油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原子弹利用的是核裂变,氢弹利用的是核聚变D.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38.下列能源中,不来源于太阳能的是()A.石油 B.天然气C.江河水流能 D.核能3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量就是能源B.核能是一种新能源,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C.石油是一种常规能源,也是一种一次能源D.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叫做一次能源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声和电磁波都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B.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C.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D.小轿车的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和保证安全41.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核电站使用过的核燃料称为核废料,核废料不具有放射性B. 目前人类获得核能有两条途径,即裂变和聚变C. 核能属不可再生能源D. 核发电是利用核的裂变来实现的42.物理学是一门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科学,它的发展对改变世界的贡献有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B.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时代C.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科技、经济和生活D.新能源促进了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不可再生能源4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与小轿车相关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轿车的方向盘其实是一个省力杠杆B.使用小轿车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C.甲车超过同向行驶的乙车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前进的D.小轿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加速行驶,车受到的力平衡44.如图所示是我市部分道路使用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

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

下列关于这种景观照明灯说法不合理的是A.光电池板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B.“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景观照明灯利用的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45.如图所示,关于能源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A.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地热能属于化石能源C.工厂燃烧的煤属于二次能源D.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二、双选题(题型注释)三、填空题(题型注释)四、实验题(题型注释)46.目前,核能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常规能源,它属于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