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凉山州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凉山州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对策

凉山州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对策

凉山州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对策余世学【摘要】凉山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州.安宁河平原是全省第二大平原.被誉为“川南粮仓”.是全省最具粮食增产潜力的区域之一。

随着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凉山州同样面临粮食相对需求呈刚性增长,保障有效供给任务日益艰巨等形势。

粮食问题始终是凉山州农业核心问题.也是一项持久性工作。

1粮食生产现状与需求形势【期刊名称】《中国农业信息》【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粮食生产能力;凉山州;稳定;农产品加工业;增产潜力;有效供给;粮食问题;生产现状【作者】余世学【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西昌6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11凉山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州,安宁河平原是全省第二大平原,被誉为“川南粮仓”,是全省最具粮食增产潜力的区域之一。

随着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凉山州同样面临粮食相对需求呈刚性增长,保障有效供给任务日益艰巨等形势。

粮食问题始终是凉山州农业核心问题,也是一项持久性工作。

1 粮食生产现状与需求形势1.1 生产现状近年来,凉山州因时因地制宜,注重规划先行,围绕凉山州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做大做强优质马铃薯、优质稻、荞麦、燕麦等特色优势产业,制定和实施了《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凉山州新增15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凉山州安宁河谷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大小凉山综合扶贫规划》、《凉山州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创新机制,从优化服务入手,在整合资源上着力,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和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以马铃薯产业为主导,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千方百计增加粮食生产投入,抓好标准农田建设,广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

通过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力提升。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十五”末42.41万hm2扩大到2010年 50.26万hm2,增 18.52%;粮食总产量由 184.11万t上升到219.04万t。

凉山粮食发展情况汇报

凉山粮食发展情况汇报

凉山粮食发展情况汇报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之一。

凉山地处高原山区,气候多变,地形复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物质,也是凉山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因此,凉山粮食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首先,凉山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

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

加之当地气候适宜,农作物种植周期长,产量高,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凉山地区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发展。

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的粮食品种,提高粮食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再者,凉山地区积极推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拓宽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宽粮食销售渠道,提高粮食市场竞争力。

最后,凉山地区还积极推进农村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通过推广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保障农作物生长需水,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凉山地区粮食发展情况良好,得益于丰富的农业资源、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勤劳耕作。

未来,凉山地区将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粮食生产体系,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希望凉山地区的粮食产业蒸蒸日上,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水稻产业化调研报告

水稻产业化调研报告

水稻产业化调研报告【第一篇】水稻产业化调研报告近年来,水稻产业化发展迅猛,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水稻产业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下面就这次调研进行详细汇报。

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水稻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水稻产业的企业、农户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访谈,并向相关专家学者发放问卷,获取更全面的数据和意见。

3. 调研结果与分析(1)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调研发现,近年来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了显著的增长。

这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农户更加重视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同时相关企业也纷纷加大对水稻产业的投入。

(2)品种结构优化水稻品种结构在优化中不断调整,逐渐从传统品种向优质稻、糯稻等特色品种转变。

品种的改良使得水稻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对于市场的需求也更加契合。

(3)加工环节发展水稻的加工环节也在逐步完善,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得水稻的加工效率和品质得到了提升。

此外,一些企业还开始将水稻加工与农业旅游相结合,创新的经营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4)产业链条延伸水稻产业链条延伸,涵盖了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等多个环节。

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不仅能够提高水稻产业的附加值,还能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 调研结论(1)水稻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共同努力。

(2)有效引导农户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升水稻品质和经济效益。

(3)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在品种改良、生产技术和加工设备方面持续创新。

(4)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总而言之,水稻产业化的发展不仅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也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们对水稻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水稻产业化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加快水稻技术创新 促进优势产业发展

加快水稻技术创新 促进优势产业发展

加快水稻技术创新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发表时间:2016-12-16T15:07:25.6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8期10月上作者:周媛[导读] 在城市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的同时,全国的经济也在高速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从中获利。

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办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的经济的发挥速度是相当的快的,各方面的基础建设都已经相当的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城市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的同时,全国的经济也在高速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从中获利。

相当一部分的农村的人在城市得到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家乡的建设,使得农村的各个方面也变得越来越好。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经济要想获得持续性的发展还是需要靠农业种植,这方面正好有国家的政策的扶持,各种农业种植技术和栽培技术在农村不断的传播,使得农村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优势。

对于农业种植来说,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是水稻,水稻在我国的农业种植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在进行农业发展的时候,着重加快水稻技术的创新,使得水稻这个优势产业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水稻技术创新;优势;产业发展一、前言这些年来,我国的水稻产业发展状况还是非常的不错的,水稻的产量在这些年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取得这样的成就固然是可喜的,但是也应当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各方面的肥料也逐渐增多,使得土地面积增产,促进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的应用,这些年来,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进行水稻的种植的时候,人们选择合适的新技术进行水稻种植,使得水稻种植的产量上升,农村的经济也就获得良好的发展。

在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之下,新技术的应用是必然的趋势。

在进行水稻产业的发展的时候,应道做好水稻的技术创新工作,运用先进的合适的技术使得水稻的产量增加,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使得当地的优势产业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水稻高产存在问题1、水稻重演性差,不能高产对于水稻的高产问题,要想实现预期的目标是很有难度的,对于水稻种植专家来说,虽然培育出来了高产的新品种的水稻,但是在实际的种植中也很难实现。

凉山州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农业产业转化的对策思考

凉山州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农业产业转化的对策思考

凉山州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农业产业转化的对策思考摘要介绍凉山州农业的概况和特点,并举例分析当地农业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产业化的滞后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的低下又限制了产业化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推进农业组织化建设、推广优质新品种、发展本地销售及加工企业的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产业化;对策;四川凉山州凉山州农业综合开发走过了15年的发展道路。

15年来,通过4期农业生产综合开发,改善了凉山州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和农业及农村经济全面的发展,根据凉山州的区位特点建设了十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优势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如何将农产品优势转化为优势农业产业是当前凉山州农业产业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1凉山州农业现状与特点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幅员面积60 115km2,总人口424.32万人,现有耕地3.21万公顷。

该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优势组合明显,是具备近期农业开发条件的重点过渡建设区域之一。

1.1农业生产地理及气候特征凉山州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垂直分布的农业生态系统,从东南到西北,由低海拔过渡到高海拔,呈现南亚热带至山地凉温带的变化趋势。

由于属于高海拔、低纬度地区,在季风环流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特征(见表1)。

凉山州资源得天独厚,日照充足,降水丰富,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具有发展名、特、优农产品生产的极大优势[1]。

1.2优势农产品凉山州把粮食、烤烟、蚕桑、水果、畜禽、蔬菜、花卉作为支柱产业来开发。

蚕桑基地以宁南、会东、德昌为主;烤烟基地以会理、宁南、普格、西昌、德昌等为主;甘蔗基地以宁南、会东、德昌为主;优质水果基地有以盐源、越西等县为主的苹果基地,以会理、德昌、西昌三县市为主的石榴生产基地,以雷波、宁南、德昌等县为主的脐橙基地;早市蔬菜基地以西昌、德昌、宁南等县市为主[2],其中洋葱种植面积4 700 hm2,产量26万吨,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西昌市被评为“中国洋葱之乡”。

新时代凉山彝区乡村农业产业振兴路径研究

新时代凉山彝区乡村农业产业振兴路径研究

新时代凉山彝区乡村农业产业振兴路径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业产业的发展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涉及到的凉山彝区乡村农业产业振兴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

因为凉山彝区是云南省内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等问题制约了其农业产业的发展。

如何实现凉山彝区乡村农业产业振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具有现实意义和深刻内涵的课题。

二、凉山彝区乡村农业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据悉,凉山彝区在生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原始积累不足、交通不便、教育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凉山彝区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凉山彝区农业生产以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为主,虽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技术水平和生产经验的限制,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农业信息化程度低。

凉山彝区的农民大多数都是生活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而现代农业生产中信息的传递、管理及分析是必要的,因此,农业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已经成为乡村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3.农产品加工水平低。

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及时加工,也不能在销售时以鲜品的形式达到最佳质量,采用传统的加工方式存在浪费和质量等问题。

4.农民收入水平偏低。

由于生产方式和管理的原因,凉山彝区的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其生活和经济状况都不够富裕。

为了解决凉山彝区乡村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乡村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1.加强农产品分类管理,促进品牌建设。

因为凉山彝区农产品类型较多,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分类管理,注重打造民族特色产品,提高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消费。

2.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推进精准农业发展。

建设农业信息中心,深入开展质量和数量掌握与分析,促进由传统农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益。

同时也可通过网络销售、物流配送等方式加强市场联接,推动乡村电商发展。

凉山州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浅析

凉山州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浅析
策 效 应
有机 质平 均 含量 2 8 全氮平 均 含量 01 8 全磷 . %、 4 . %、 2
含量00 4 017 .6 - . %、全 钾平 均含量20 2 3 . %。加 之农 7
农 民农 业 生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支 出人 均 增 J 2 . 元 , 长 l 09 l 5 增 l
2 . %;用 于 购买 农 业 生 产 资 料 的 支 出增 J 2 .1 17 9 l 24 l 1 元 , 长2 .5 增 6 %。根 据 州 物价 局 农 产 品成 本 调 查 队 3 对 市场 的 监测 ,~ 月 尿 素价 格 平 均 上涨 2 .元/ , 17 6 49 t
壤 都不 同程 度地 缺硼 ; 3 约3 %左 右土壤 缺锌 。 土壤 主 要 化 学成 分 据西 昌市 土壤 普查 多 处 多点 取样 化 验 ,
涨, 人平 纯收入 增 J7 元 , l 7 粮价 上涨 占农 民增 收 比重 l 1 达35 %。2 0 年 ,全 州小 春 油菜 单价 由1 元降 至 . 7 05 . 8
11 耕 地 质量 下降 .. 2
凉 山州 仅 会理 县 纳 入2 0 / o 6 国家 专用 小 0 5 2o 年
麦 良种 推 广补贴 , 面积 6 6 7 m , 贴 金额 1 0 6 h '补 - 0 万元 ;
州本级 财政 2 0 年拿 出5 万 元对 马铃 薯种 薯进行 补 05 0 贴; 县级 有 会东 、 木里 、 昌、 西 昭觉 等县 ( ) 推 广 良 市 对
经 济收入 的重 要来 源之一 。0 4 , 山州 大米价 格 20 年 凉 涨 幅达 3 .% , 米 价 格 涨 幅 达 1 .% , 麦 价 格 涨 75 玉 83 小 幅达 2 .%。 据州 统 计 局统 计 ,0 4 粮 食 价 格 上 68 20 年

凉山州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凉山州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在8 0 0 - 1 2 0 0毫米之间,大多数地区
无霜期在 3 0 0天 以 上 ,境 内 日照 充
田水利 有效灌面 1 9 4 . 3 1 万亩、保证
灌面 1 4 5 . 5 6万 亩 。 获 得 国 家 农 产 品
足 , 日照 量 自北 向南 递 增 ,北 部 山
地理 标志登 记保 护产 品 1 0 个 ,1 8 5 个 农产 品荣 获有机 食 品、绿色 食 品、无 公 害 农 产 品认 证 ,5 7 个 特 色 农 产 品
突 出高速 公路 、成 昆铁 路复线、航 绿色农业产业基地的雄厚潜力。 4 8勿{ 通 2 0 1 4 . 1 5
略 要 求,以粮 食 增产、农 民增 收、


农 业 增 效 和 农 村 生 态 文 明 为 目标 , 加 快 转 变 农 业 发 展 方 式 , 着 力 解 决 农 业 投入 不 足 、农 业 基 础设 施 薄 弱 、
优 化 品种 ,提高 品质 ,延 长产 业 链 ,
招 商 、 园 区 招 商 、产 业 链 招 商 引 进 带 动 力 强 的 龙 头 企 业 。 发 展 多种 形 式 的新 型 农 民合作 组 织 ,规 范 引导 、 强 化 扶 持 、 提 升 素 质 ,增 强 带 动 能 力和市 场竞 争能 力。鼓励 农 民以土地 经营 权、林 地使 用权 、资金 、技术 等
业 、 立 体 农 业 的 基 础 条 件 十 分 优
越 ,具 备 在 不 同 自然 区域 发 展 不 同 优 势 农 业 产 业 的 特 点 。 凉 山干 、 湿
9 5 家 ,年 产值 9 7 . 8 亿 元 , 出 口创 汇 4 9 0 9 万 美元 ;农村 专业合作 经济 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