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凉山美姑县(上)

合集下载

中国最贫困的角落 四川凉山写一篇作文

中国最贫困的角落 四川凉山写一篇作文

中国最贫困的角落四川凉山写一篇作文3月25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拉木阿觉乡马依村拍摄的画面。

马依村海拔2600米,土地贫瘠,与乡集镇相距12公里,道路崎岖。

全村135户,729人,绝大多数村民至今仍生活在人畜混居的石板房里。

推开一扇破旧的木门,让眼睛适应一会儿,才逐渐看清了屋内情形:屋子分成两半,左侧是牛圈,杂草上散落着牛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右侧是人住的地方,借着手机光亮才能看到床铺—一块木板搭在4摞砖头上。

屋中央,地面摆了3块砖,上头架锅,底下烧柴,这就是炉灶。

没有一张桌子,连个板凳都没见到。

土墙被多年的炊烟熏得一片漆黑。

这就是四川省大凉山区美姑县拉木阿觉乡马依村村民尔日书进的家。

锅里煮了些土豆,便是他一家5口的午餐,有的土豆已经发了芽。

对他们来说,吃米饭和肉是一件奢侈的事。

大米每10天逢集时才能吃到;肉一年最多吃3次,分别是彝族过年、汉族春节及彝族火把节。

尔日曲吉在破旧的房屋内吃土豆。

尔日曲吉跟村里大多数村民一样,主要靠吃土豆充饥。

45岁的尔日书进左眼失明了。

睁眼时,只见红红的一片。

三年前,他发现眼睛有问题,却没钱去县医院看。

有新农合可以报销医药费,但要个人先垫资才能报账,他垫不起。

看病还要路费、生活费,对他来说这是一笔大开销。

他就一直拖着,直到无法医治。

尔日书进的生活,是大凉山区贫困现状的一个缩影。

四川省大凉山区美姑县拉木阿觉乡马依村的几名孩子站在村里的一处空地。

马依村有很多十来岁的孩子,三五成群地奔跑玩耍,似乎尽情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

可村支书吉克石都的话却让人难以释怀:这个村目前适龄儿童没有读书的有上百人!。

介绍美姑县的作文

介绍美姑县的作文

介绍美姑县的作文
《美姑,那片神奇的土地》
嘿,今天我要给你讲讲美姑县这个特别的地方哟!
美姑县啊,那可真是个充满魅力的地儿。

有一次我去美姑,哇,一到那儿我就被那连绵起伏的山脉给震撼到了,就好像大地伸展开了它雄壮的怀抱。

我在山脚下走啊走,突然看到有一群小孩在那儿嬉笑玩耍,脸上洋溢着最纯真的笑容,哎呀呀,那场景可太美好啦。

然后呢,我还去了当地的一个小村庄。

村子里的房子都很有特色,矮矮的,但是特别温馨。

我走进一家,主人特别热情地招待我,给我端上来好多当地的美食,什么烤土豆啊、荞麦粑粑呀,味道真是绝了!我坐在那儿一边吃一边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这里的故事,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呢。

在美姑,人们都特别朴实善良,走在路上大家都会对你微笑打招呼,让你心里暖暖的。

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就好像时间都在这里停住了脚步,让你可以尽情地享受每一刻。

哎呀呀,美姑县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难忘的地方呀,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去感受它的美好呢!怎么样,听我这么一说,你是不是也对美姑县充满了好奇呀,哈哈!。

“毕摩文化之乡”四川美姑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

“毕摩文化之乡”四川美姑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

“毕摩文化之乡”四川美姑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大凉山黄茅埂西麓。

县境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

美姑县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其中以气势磅礴、古老神秘的大风顶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天然奇特的毕古纳龙自然风景最为著名。

而美姑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古老的彝族传统文化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你知道美姑县有哪些旅游景点呢?一、《美姑大风顶》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美姑县城东北方向的树窝、龙窝乡境内(只占保护层、部分余为马边县介辖),距西昌市260公里,距美姑县城79公里,面积15950公顷。

大风顶观日出、云海,有一览众山小之意境。

主要山岭有大风顶、罗姑波,主峰摸觉峨觉海拔4042米,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第三纪或更古老生物的"避难所"和各种生物分化的摇蓝,仅美姑县所属区域内就有原始森林共7333公顷。

有珍稀动物大熊猫、牛羚、小熊猫、豹、猕猴、虹腹角雉、白腹锦鸡、白鹤等30余种。

珍稀植物有珙桐、银杏、连香树、红豆粉等10种。

还盛产天麻、贝母、牛膝等名贵药物。

美姑属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地处横断山脉中段,黄茅埂山脉顶峰大风顶以西、西北的树窝、龙窝、依果觉、炳途、尼哈、苏洛乡境内。

自然保护区内河流众多,水流湍急,流量充沛,水资源丰富,主要有美姑河、滥龙拉达和瓦侯河,分属于金沙江、大渡河和岷江水系。

保护区内生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景观优美,民族特色浓郁。

主要景点有红叶、溪流、瀑布;燕子岩中万燕飞舞、燕粪堆积如山的生态奇观;滥龙湖的波光粼粼、湖光山色融为一体的美丽;滥龙草地的繁花似锦、骏马奔驰,青年男女在耍坝子的节日里,靓丽的民族服饰,浓郁的民族风情,俊男靓女的山歌对唱……春的繁花、夏的葱郁、秋的华丽、冬的纯洁,构成了保护区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画卷,尤以季节性风光独具特色,春夏,跃跃欲飞的珙桐花、朵姿多彩的杜鹃和海棠争相怒放,花艳香溢;夏末秋初,杉树仍然翠绿,满山遍野的灌、乔木树叶,由绿转红,红绿相间;隆冬,树枝上凝结着千姿百态的冰柱、雪松,颇为壮观。

描写美姑县的句子唯美诗句(精选2篇)

描写美姑县的句子唯美诗句(精选2篇)

描写美姑县的句子唯美诗句(篇一)美姑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是一个风景秀丽、山水如画的地方。

这里被誉为“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

让我们用唯美的诗句,描绘美姑县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魅力。

1. 绵延的山峦,蜿蜒的溪流,构成了美丽的画卷。

2. 晨曦初露,晕染山间,美姑县如诗如画。

3. 雾气笼罩,山峰隐现,如梦如幻的美景。

4. 岚光乍现,迷离中的美姑县,仿佛仙境。

5. 山峦叠嶂,层林尽染,美姑县彷如色彩斑斓的画卷。

6. 碧绿的湖水融入天空,如一道镜子倒映山峦。

7. 红土地上,翠绿的农田映衬着白云朵朵。

8. 壮丽的瀑布从高山倾泻而下,水花溅起如星光闪烁。

9. 山谷间,座座村寨藏匿在绿树之中,宛如人间仙境。

10. 悠然的牧歌,回荡在山谷间,似乎能让人俗世尘嚣烟消云散。

11. 蓝天白云下,牧童带着牛羊自由自在地徜徉在原野间。

12. 桃红柳绿,盛开的花朵如彩虹般绚烂。

13. 山间清泉,流淌着甘甜的音符,令人心旷神怡。

14. 青山与翠竹相依,为美姑县增添一抹生机。

15. 夜幕降临,银河撒满天空,美姑县成了星空下的仙境。

16. 红日初升,照亮了山水,细腻的光线点缀了整个美姑县。

17. 玉石般的白塔,矗立在群山之巅,宛如仙境之门。

18. 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刀削般锋利,让人心生敬畏之感。

19. 清晨的微风,轻拂着花瓣,带来一种宁静的美好。

20. 山谷间的小桥流水,宛如画中仙境,令人陶醉。

21. 美姑县的秋天,枫叶如火,仿佛进入了诗人的幻境。

22. 碧波荡漾的湖面,倒映着蓝天和白云,犹如一幅幅水墨画。

23. 枝头晃动的蝴蝶,为美姑县增添一份俏丽的色彩。

24. 白天的太阳,夜晚的月亮,都是美姑县最美的背景。

25. 日出的时刻,山巅的雾气弥漫,犹如仙境初醒。

26. 春天如诗,夏天如画,秋天如梦,冬天如奇幻王国。

27. 山间垂直的梯田,宛如巨大的绿色阶梯,似乎通向了天堂。

28. 美姑县的花海,绽放着无尽的芬芳,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凉山美姑县南红玛瑙简介

凉山美姑县南红玛瑙简介

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凉山南红原生矿产地,目前已经探知的有五处,多集中在凉山州美姑县和美姑县与昭觉县交界处海拔2000-3900米高的山区地带。

这里是黄毛埂山脉,出产南红原矿的矿点大体分布在黄毛埂山北段的瓦西,中段的合姑洛、农作,南段的九口等地。

目前凉山南红的主要出产产地有以下几处较为突出: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瓦西矿点九口矿点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凉山州美姑县论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旅游区域环境分析

凉山州美姑县论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旅游区域环境分析

凉山州美姑县论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旅游区域环境分析摘要:区域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区域旅游发展方向的选择、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影响以市场导向为原则的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

认清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弱势、外部的机遇和挑战,是我们制定旅游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凉山州美姑县旅游区域环境引言凉山州美姑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东北部,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距州府西昌171公里。

境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大风顶4035米,最低处500米。

凉山州美姑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之一,亦是彝族毕摩文化的发源地,有“毕摩源头在黄茅埂”之说。

千百年来, 毕摩文化在这里发扬光大, 世代沿袭, 形成闻名川、滇、黔、桂彝族聚居区中毕摩文化的圣地,故有“不到美姑不算到凉山”的说法。

凉山州美姑县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其中以气势磅礴、古老神秘的大风顶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天然奇特的毕古纳龙自然风景最为著名。

而美姑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古老的彝族传统文化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区域环境分析即swot分析,swot为英文strengths(优势)、 weaknesses(劣势)、 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区域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区域旅游发展方向的选择、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影响以市场导向为原则的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

认清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弱势、外部的机遇和挑战,是我们制定旅游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一、美姑旅游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美姑县旅游提供了发展机遇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对中外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受到东部和中部旅游景区有限的承载力以及旅游者求新猎奇的心理需求的影响,必将使国内相当一部分游客向西部分流,为西部旅游城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毕棚沟美景描述

毕棚沟美景描述

毕棚沟美景描述
毕棚沟,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是一片以原始森林、瀑布、湖泊和高山草甸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

这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毕棚沟的原始森林。

整片森林茂密而葱郁,树木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形成了一幅绿色的画卷。

在这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鸟儿的歌唱,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活力。

在森林中漫步,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让人心旷神怡。

毕棚沟的瀑布景观也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瀑布,形态各异,气势磅礴。

其中最有名的是彩虹瀑布,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水流如练,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站在瀑布前,仿佛能够感受到水珠的飞溅和瀑布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

接着,毕棚沟的湖泊景观更是让人陶醉。

湖泊清澈见底,水质纯净,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树木。

湖泊周围绿树成荫,花草点缀其中,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湖边漫步,仿佛能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它的美丽与神奇。

毕棚沟的高山草甸景观也是其独特之处。

山坡上,草地广阔,绿草如茵,花朵点缀其中。

站在山顶上,可以俯瞰整个毕棚沟的美景,山峦起伏,云雾弥漫,仿佛进入了仙境般的世界。

毕棚沟以其原始森林、瀑布、湖泊和高山草甸等美景而闻名于世。

这里的景色如诗如画,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

无论是欣赏森林的绿色,还是感受瀑布的壮丽,抑或是漫步湖泊边或高山草甸上,都能让人心旷神怡,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毕棚沟的美景,无疑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让我们更加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美姑县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怎么样

美姑县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怎么样

美姑县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怎么样美姑县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美姑县是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于中国西南山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本文将对美姑县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发展现状1.旅游业的崛起:美姑县地处于川滇交界地区,拥有较为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美姑凉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冕宁金沙江大峡谷、盘龙江峡谷等景点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

美姑县政府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业、餐饮业等。

近年来,美姑县的旅游业已经迅速崛起,为当地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农业仍是主要经济支柱:尽管旅游业的发展对美姑县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农业仍然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美姑县地处山区,农业资源丰富,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

农业产值占到了美姑县经济总产值的一大部分。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农业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产量较低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改善。

3.产业结构亟待升级:美姑县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导,其他产业发展相对薄弱。

特色农产品加工、林木资源开发等领域有待进一步挖掘。

同时,美姑县需要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此外,美姑县还需要推动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二、未来发展趋势1.进一步挖掘旅游潜力:美姑县的旅游资源很有吸引力,但仍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未来,美姑县应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创新旅游模式,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美姑县旅游观光,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加强农业产业的升级:美姑县农业发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升级。

未来,美姑县可以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同时,美姑县还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大凉山美姑县
摄影和幻灯制作:周叔扬
背景音乐:思恋
(上)
美姑县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

全县乡村人口18万,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97.1%,是全国141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截至2010年全县仍有贫困人口9万多人,其中70%以上的贫困人口居住在高山和二半山地区,仍然处于广种薄收的原始阶段。

然而这里又是最为典型的彝族聚居县,尤其是彝族本土的传统宗教与民俗文化在这里保存得最为系统和完整,留下了彝族先民古侯、曲涅两大部族由滇迁徙入川的历史足迹,美姑因此也成为彝族历史文化胜地,这里不仅留下了回响千年的史诗绝唱,更在传承着蕴藉深厚、丰富多彩的毕摩文化。

苍凉大凉山
曲折上山路
美丽大风顶
大风顶雪挂
毕摩文化
彝族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归纳起来有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3大类。

基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

在大凉山腹地美姑县,关于彝族毕摩的作毕仪式及其神话传说,仍在彝族民间广为流传。

毕摩是彝语音译,就是指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人,学界大多称他们为祭司。

彝族民众从古至今都认为毕摩是“智者”,是知识很丰富的人,他们识古彝文,掌握和通晓彝文典籍,通过念诵经文等形式和神、鬼沟通,充当人们与鬼神之间、祖先之间的矛盾调和者,并通过象征性极强的祭祀、巫术等行为方式处理人与鬼怪神灵的关系,以求得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所以说,毕摩既是彝族民间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又是彝族宗教和信仰的代表人物。

天菩萨
彝族男子的“天菩萨”发型,是原始宗教崇拜的产物。

彝族男子的一生中,“天菩萨”发型要经历了几次变化。

小孩和未婚男子,在头顶前蓄一撮长发,彝语称“如比”,是男魂居住的地方。

结婚后的男子,请人在头顶梳辫子,辫子较短小,盘于头上,称“如且”。

男人死时,如有子女,则把头前头发打成尖状物形,称“天菩萨”。

而今,一般人不分阶段,把彝族男子发型统称“天菩萨”。

“天菩萨”在彝族男子看来是非常神圣的。

美姑彝族至今仍有人喜爱留着“天菩萨”,视其为吉祥物,认为人(特别是幼儿、婴儿)的灵魂受鬼怪或无意中惊吓时,它能起到保身护魂的作用,且有延年益寿之效。

彝族服饰
流行于大小凉山男女彝族服饰, 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

下装为长裤,但因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

未婚姑娘戴各式头帕,育后妇女戴帽,或缠头帕,皆为黑色;妇女双耳皆佩金、银、珊瑚、玉贝等耳饰,垂颈部戴银领牌;下着用多层色布环绕拼接而成的百褶裙,往往长可曳地,大小凉山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

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下部缀有长三十公分左右的旒须。

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常以挑绣、镶、染等多种工艺技法制成头镰、羊角、涡形等传统图案。

谢谢观赏
请继续收看看
《走进大凉山美姑县》(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