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的调查分析

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的调查分析汪晓艳;刘一鸣;唐敏;汪俊梅;吴桂萍【期刊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年(卷),期】2008(014)003【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消化性溃疡患者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自行设计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对综合性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的10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调查,并与106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SDS、SAS总分、阳性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年龄间SDS、SA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职业2组数据内两两比较,工人和其他职业比干部易发生情绪障碍(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严重,且不同职业的人群负性情绪严重程度不同,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情绪问题,对其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总页数】2页(P289-290)【作者】汪晓艳;刘一鸣;唐敏;汪俊梅;吴桂萍【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230022,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230022,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230022,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230022,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相关文献】1.消化性溃疡病人负性情绪与自我管理知识的调查分析 [J], 汪晓艳;刘一鸣;季明惠;刘甫乾;方严凤2.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护能力、复发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J], 黄智敏;钟惠梅;余秀晶;方彩云3.消化性溃疡病人负性情绪与自我管理知识的调查分析 [J], 汪晓艳;刘一鸣;季明惠;刘甫乾;方严凤4.积极心理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和疗效的影响研究 [J], 宋笃焜5.针对性护理对重症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曹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以及社会因素对病情所产生的影响,并针对相应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
方法:选取98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相应的致病因素进行心理干预、用药以及饮食指导等护理方案的制定。
结果:98例患者当中致病率以及复发率最高的为高学历、工作压力较大的患者。
结论: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及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降低复发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消化性溃疡;心理干预;社会因素消化性溃疡为消化内科临床当中的常见疾病,致病原因除遗传患病以外,还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过量吸烟酗酒、激素类或抗生素类药物过量服用、细菌感染等方面,但除此以外,国内外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心理因素也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1]。
本次研究将针对这一观点,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及社会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98例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后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胃溃疡,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范围在15-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1.5)岁,35例患者为15-35岁之间,39例患者为36-55岁之间,24例患者为56-65岁之间;社会角色方面,11例商人,17例学生,21例普通职员,24例农民,25例干部。
1.2 方法参照MONASH医疗中医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所设计的治疗调查问卷[2],按照我国特点稍作修改,问卷内容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狀况、人际关系与社交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完成目标能力以及疾病认知等6项,题目为17道,每道题共有7个答案,分别为1-7分,总分为119分,分数越高代表功能越理想,分数越低则代表功能越差。
2 结果2.1 应激能力本组98例患者当中,有30例患者为住院2次以上,表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较高,且这部分患者的调查问卷积分偏低,表明患者的应激能力无法通过自身有效控制。
消化性溃疡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与疗效的影响分析

消化性溃疡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与疗效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PU)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入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PU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均予以PPI三联法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
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62% vs.76.60%,P<0.05),半年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51% vs. 27.66%,P<0.05)。
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PU的心理状态,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疾病复发。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心理护理;心理状态;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293-02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局部损伤,发病原因多为胃酸分泌过多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1],在临床上具有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疼痛的特点,常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危害严重[2]。
目前,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主的抑酸类药物+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是PU的首选治疗方法,疗效肯定。
而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PU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逐渐成为PU治疗的重要内容[3]。
鉴于此,本研究评价了心理护理对PU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入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PU患者94例,均符合PU诊断标准,并经电子胃镜诊断为活动期溃疡,14C尿素呼气试验Hp阳性;排除恶性溃疡、有胃或十二指肠手术史、已出现严重并发症(幽门梗阻、穿孔等)、合并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如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血液系统疾病等)、近期接受过相关治疗、过敏体质及精神障碍者。
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方法:择我院消化科收住的9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促进溃疡早期愈合,提高治疗效率。
【关键词】心理护理;消化道溃疡;心理状态;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311-02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科的常见疾病,发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患者的年龄也开始呈现低龄化,这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民众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各方面压力有密切关联[1]。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急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不良心理负担,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加积极有效的配合医生护理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了疗效、减少溃疡复发[2]。
我院消化科对消化道溃疡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消化科收住的9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5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1.3±6.8)岁。
溃疡类型为胃溃疡33例,十二指肠溃疡46例,复合性溃疡1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溃疡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4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45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的操作如下:1.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患病后往往产生焦虑不安的消极情绪,护士要及时的开导患者,认真聆听患者的想法和倾诉,及时解答患者问题,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给予其内心支持,平时多给予患者关心、鼓励,与患者记录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3]。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调查及健康教育

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 , 进行 疾病 相关 知识 的教 育 , 使 其 了解治 疗方法 、 预后 , 掌握 自护方 法 , 消除 患者 的焦虑 心理 , 提 高教育
效果 ; ② 根据不同的 文化程 度 , 选 择疾 病知识 教 育 的 内容 ; ③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 指导病人养成 良好 的饮食 习惯 , 定时、 定量
[ 关键 词]消化性溃疡 ; 心理调查 ; 健康教育 [ 中图分类号]R 6 5 6 .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0 4 2 ( 2 0 0 7 ) 0 6 - 0 4 4 0 - 0 2
消化性溃 疡是常见的心身疾病 , 其心 理 因素在 整个病程 中 有极 重要 的影响。本 文对我院 2 0 0 6年 6月 至 2 0 0 7年 6月的消 间的心理变化 , 选择合适 的教育时机。
1 . 2 . 2 制定个性化教 育方 案
具 体 的健 康 教育方 法有 : ①
化性溃疡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进行调查 , 根 据调查结果 选 择合适的护理方法 , 进行相 应 的健 康 教育 , 使患 者对 疾病有 全
面、 正确 的认识 , 以良好 的心 态配合 治疗 、 护理, 取得 了满 意 的 效果 。现报告如下 。
中十二指肠球部 溃疡 7 9例 , 胃溃 疡 l 7例 , 复合性 溃疡 l 6例 ;
进餐 , 耐心地 向其讲解饮食对促进溃疡组 织修复 和全身状 态恢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本组病 例 1 1 2例 , 男5 8例 , 女5 4例 , 年龄 2 l 一7 5岁。其
复 的 重要 性 。
2 结果
本组消化性溃疡患者住 院期 间均 有焦虑心 理 , 而 对 自身疾
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和疗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分析

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和疗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和疗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5年12月接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借助药物性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治疗基础上行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
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及心理状态均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态改善明显且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心理护理;奥美拉唑【中图分类号】R82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27-01消化性溃疡属于较为典型的身心类疾病,具有较强迁延性,因该病反复性发作会对患者身心健康均造成一定影响[1]。
相关研究表明[2],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也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可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缓解患者因疾病造成的痛苦。
本研究主要对消化性溃疡常规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32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19-67岁,平均(33.56±4.32)岁,疾病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9例,胃溃疡11例,复合性溃疡2例。
研究组男23例,女9例,年龄20-65岁,平均(33.48±4.56)岁,疾病类型:十二指肠溃疡17例,胃溃疡12例,复合性溃疡3例。
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借助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
观察组在用药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进行分析,对其身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原因后进行护理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交流,借助以往成功案例或其他事件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缓解期不良情绪,对减少病情复发起重要作用。
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社会状态分析及护理

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社会状态分析及护理消化性溃疡(PU)的致病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饮食习惯中的刺激性食物和暴饮暴食,烟酒嗜好,药物中的阿司匹林或皮质类固醇激素,乃至细菌感染等因素,都已被临床肯定。
但心理社会因素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利用1年的时间对118例PU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及方法1.1 对象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的118例患者。
男67例,女51例;15-35岁50例,36-55岁58例,56-65岁10例;工人14例,农民10例,学生13例,干部67例,经商者14例。
1.2 问卷参考澳大利亚MONASH中心消化性患者生活质量(QOL)调查问卷,结合我们的特点制定。
问卷包括:健康状态、心理精神卫生、社交能力、完成任务能力、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对疾病的认识6方面内容,共17题,每题设个答案,分别计1-7分。
1分代表功能最差,7分代表功能最佳。
共发出问卷118例,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
2 结果分析2.1 118例患者中有35例是2次以上住院,表明PU的复发率较高,这些患者问卷调查总积分普遍偏低,说明应激能力较差。
2.2 通过调查反映出PU与精神压力、生活负担、劳动强度的大小关系密切。
118例患者中干部67例,患病率最高。
35例复发者中干部有27例,复发率也较高。
13名学生患者中5例为初三学生,8人为商中学生,其中2例是2次复发病例。
14例经商者均为个体户,其中5例为2次复发病例。
农民患病率较低只有10例。
2.3 有70名患者反映性生活受PU影响,但对58例患者进行性激素6项检查,均在正常值范围,说明PU对性激素分泌没有影响,患者性生活质量下降多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2.4 半数患者因病常影响社交、娱乐和体育活动。
说明患者缺乏PU常识,心病大于疾病。
2.5 1/3患者常有痛苦、沮丧、如负重担、悲伤流泪、易怒、情绪激动、对别人缺乏理解等问题。
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社会状态分析及护理

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社会状态分析及护理简介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表层被腐蚀形成的口疮,是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
消化性溃疡患者常常伴随心理和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社会状态,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恰当的护理,帮助患者安心治疗并提高康复效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问题1.焦虑和抑郁消化性溃疡患者常常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是由于生活、工作和社交因为疾病受到影响造成的心理焦虑和悲观情绪,同时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也会使患者的情绪更加低落。
2.自责和恐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饮食、生活习惯以及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系,患者常常感到自责和内疚,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病情恶化的因素之一。
此外,患者也很容易恐慌和担心疾病的发展,怕自己的病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问题1.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消化性溃疡患者面临来自家人的心理压力,家人担心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负担。
同时,患者也会因病情而打乱家庭成员的生活节奏,引起家庭问题,增加患者和家人之间的紧张情绪。
2.工作和社交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工作和社交也会因疾病受到一定影响,患者需要调整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而这些都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社交活动,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触动,影响生活质量。
护理建议1.护理和治疗心理问题消化性溃疡患者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予以解释并给予关爱和支持,建议患者学习松弛和放松技巧,在医生和护士的帮助下进行心理治疗,以减轻焦虑和抑郁。
2.饮食护理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均衡饮食,避免摄入会刺激胃肠道的食物和饮料,如辣椒、咖啡、酒等等,注意餐时和餐量,适量配备谷物类、蔬菜类、肉类、奶类等食品和营养补充品。
3.疼痛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部疼痛和不适的情况,为此,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状况,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
4.社会护理护士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提供良好的照顾和帮助,协助病人尽早恢复身体和肯定生活,走上康复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对9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
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常有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等现象。
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内科治疗的同时,应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并加强心理疏导。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健康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它是指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部分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粘膜的美克尔(MECKEL)憩室的慢性溃疡。
为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1月――2012年7月期间,在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内科住院的患者中,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即有慢性、节律性、周期性中上腹部疼痛,伴有返酸、嗳气、恶心、呕吐及其他消化不良的症状,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GI)发现龛影的患者95例。
患者年龄为18-65岁,男63例,年龄19-64岁,平均34.2±7.5岁;女32例,年龄23-59岁,平均(29.5±8.7)岁。
1.2 方法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90项症状自评,SCL-90的结果比较以国内常模为对照组[1]。
1.3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处理,并进行t检验,u检验。
2 结果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组较国内常模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阳性项目数因子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怖项目因子分高,且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果见表2。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疼痛,影响进食,导致身体消瘦,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部分患者甚至担心癌变的发生,所以患者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和恐惧心理。
躯体慢性疼痛的持续性、难以消除的疼痛是睡眠紊乱、食欲减退、兴趣缺乏,全神关注于躯体不适中,个性改变、嗜睡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社会、家庭多方面不适的心理障碍。
本调查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通常有心理问题,90项症状自评量表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阳性项目数因子分高于正常人,表明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普遍存在着心理上的问题;女性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较男性患者因子分高,其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男性病人阳性项目数,这说明尽管消化性溃疡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但是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障碍较男性要严重一些,在内科治疗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对患者心理的调适和疏导。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