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贞丰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课内阅读(一)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句中加点字字形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洎.(jÌ)牧以谗诛,邯郸..(gāndān)为郡 B.大车无倪.(nÍ),小车无钺.(yuè)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ŭn),亦遂增胜D.其莳.(shĭ)也若子,其置也若弃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交互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B.思厥先.祖父: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率.赂秦耶:全部,一概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迅速终继五国迁.灭: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第二次苟.以天下之大:如果3、选出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B.驼业.种树李牧连却.之C.不有佳咏.,何伸雅怀一夫夜.呼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以弱.天下之民4、下列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赵尝五战于秦庄宗受而藏之于庙B.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D.祸患常积于忽微且何谓阁子也5、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岂非人事..哉 B.不抑耗其实..而已C.室仅方丈..以组..,可容一人居 D.视方其系燕父子6、翻译下列句子(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贵州省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贵州省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5高二上·桐乡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说的开创者。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由孔子及其弟子汇集整理而成。
B . 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和以爱制恶,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悲惨世界》《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等当中都有体现。
C . 《楚辞》与《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大源头,并称“风骚”,“骚”指《离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
D .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是曹禺的主要代表作品,其中处女作四幕悲剧《雷雨》的发表和演出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2. (2分)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 独五人之皦皦B . 扈江离与辟芷兮C . 主辱,臣死有余僇D .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3. (2分) (2020高一下·苍南月考) 下列划线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 予自度不得脱物换星移几度秋B .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 . 竟使遇哨,无不死有志者事竟成D .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斯人,吾谁与归4. (2分) (2019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选项中,对所给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夫晋,何厌之有;②以乱易整,不武;③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④取之百金,以试人;⑤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⑥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⑦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⑧人不敢与忤视;⑧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⑩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⑪以其无礼于晋;⑫因击沛公于坐;⑬大王来何操;⑭项王曰:“沛公安在?”;⑮若属皆且为所虏A . ①②⑬/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⑮/⑪⑫/⑭B . ①⑬/②③④⑧⑪/⑤⑥/⑦/⑩⑮/⑨⑫/⑭C . ①⑬⑭/②⑦/③④⑧/⑤⑥/⑨⑩⑮/⑪⑫D . ①⑨⑭/②⑦/③④⑪/⑤⑥⑧/⑩⑮/⑫⑬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5. (13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2014—2015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试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注意不要超出答题框外作答。
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12分)⒈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机杼./伫.立攫.取/诡谲.着.迷/着.落苑.囿/残垣.断壁B.落.枕/烙.印渣滓./浸渍.字帖./服帖.骁.勇/气冲霄.汉C.梦魇./赝.品迤逦./莅.临称.呼/称.心沆.瀣/引吭.高歌D.扁.舟/翩.跹笨拙./罢黜.奔.波/投奔.玷.污/针砭.时弊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两艘商船上的13人全部遇难。
枪杀事件牵动了国人的心。
但正如向来都以变幻莫测面貌示人的金三角一样,案件同样扑朔迷离。
一个月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0月2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呼之欲出。
A.变幻莫测 B.扑朔迷离 C.莫衷一是 D.呼之欲出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警方启动代号为“平安春运”的春运安全保卫,对铁道、公路、民航的客流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生旅客、车辆滞留,将增派警力进行疏导。
B.物业税,通常被称为“不动产税”或“地产税”,是抑制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的一种有力的税收杠杆,主要针对土地、房屋、不动产等方面。
C.广电总局下发管理办法,要求全国各地电视台自2012年1月起,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这一规定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愿望。
D.奇幻文学之所以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是因为正义战胜邪恶、英雄创造历史的主旋律,正好暗合了人们心灵深处对英雄的呼唤,对正义的渴望。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下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卷 2014.5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涂黑。
3.主观题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 卷(选择题,共33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原创)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佣工/佣金端倪/溺水莞尔而笑/东莞怃然自失/寤寐思服B.黢黑/祛暑檄文/缴获脍炙人口/市侩引吭高歌/沆瀣一气C.讪笑/哂笑缫丝/剿灭草菅人命/缄默放声恸哭/威胁恫吓D.癖好/媲美畏葸/新禧横征暴敛/殄灭同仇敌忾/皑皑白雪2.(原创)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闻过饰非孝悌忠信为渊驱鱼并行不悖B.谆谆教导尾大不掉要言不烦分庭抗礼C.冒然从事一泻千里不为已甚浮想连翩D.歪门邪道焕然冰释韦编三绝震古烁今3.(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年纪幼小,再加上路途跋涉,万一有些山高水低,可不枉送一死?B.在那风雨如晦的三十年代里,文学青年张天翼在鲁迅先生的关怀、指导和培养下,迅速地成长起来。
C.《蒂凡尼的早餐》中那条海内外闻名遐迩的小黑裙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站在橱窗前简洁优雅的奥黛丽·赫本令所有的珠宝刹那间黯然失色。
D.如此繁杂而浩大的工程,使我常有绠短汲深之叹,如果各位能够不吝赐教,我们整个项目部都一定洗耳恭听,不胜感激。
4.(原创)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芝加哥公牛队在头号球星德里克·罗斯两度赛季报销的情况下,不仅没有丧失斗志,反而凭借标志性的铁血防守,一鼓作气冲进了季后赛,让人们看到了在“后乔丹时代”复兴的希望。
B.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认为,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掀起的“特斯拉旋风”能够如“怪兽”一般席卷全球,关键在于新锐、时尚的产品形象起决定作用。
2014—2015学年 高二语文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18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对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共66分)一、课内基础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马童面.之,指王翳曰A. ①②③B. ④⑤⑦C. ②③⑧D. ①⑥⑧2.下面四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及政立为秦王 B.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求人可使报秦者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项伯即入见.沛公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B.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②图穷而匕首见.D.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②固执己见.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风雨不动安.如山②安.之若素 B.①然后得一安.寝②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②既来之,则安.之 D.①而今安.在哉?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5.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②项王顾.见汉骑司马B.①顾.计不知所出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C.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②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D.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诚.能得樊将军首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③因.左手把秦王之袖④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 D.①②③④都相同7.与“轲自知事不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连辟公府不就.B.一蹴而就. C.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D.束手就.禽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下期高二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错题重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人类只有在对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创造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点上,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种族的人类群体概莫能外。
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类文明有着统一的价值标准。
所谓“文化”,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在协调群体关系、在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由于人类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风格和样式。
考古学家对“文化”一词的经典使用方式,就是从不同地域的出土文物在建筑、工具、器皿的风格和样式上入手的。
由于旧石器时代不同地域出土的器物中尚无风格和样式上的差别,因而“文化”一词只有在新石器时代以后才被使用,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龙山文化的发现即是由一片黑陶引起的,由于这种黑陶器皿与仰韶文化的彩陶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样式,从而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
再如,良渚的玉器不同于大汶口的石器、红山的陶俑不同于马家窑的人像……正是这种风格和样式的千差万别,才使得同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华夏文明表现出五彩缤纷的文化形态,整个人类文明更是如此。
虽然文化产品所包含的文明价值有高低之分,但就这些风格、样式、特征与其所属的民族、地域、时代之间的关系而论,文化本身并无贵贱之别。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32分)一、语文基础(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粗犷.(kuàng) 量.体裁衣(liàng) 起讫振聋发聩B、埋.怨(mán) 暴殄.天物(tiǎn) 坦露改弦更张C、宝藏.(zàng) 恪.守不渝(kâ) 国殇山清水秀D、熨.帖(yùn) 相形见绌.(chù) 装潢各行其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千百年来,长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长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我们的梦境中。
B.作民族识别时,有一条标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这一标准值得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仔细捉摸..。
C.形形色色的经济蛀虫和经济犯罪,绝非个别,审计部门纵有九牛二虎之力......,单枪匹马恐怕也难查清。
D.人们诚惶诚恐....地面对股市上的一片绿色,谁还会掏更多的钱购买绿色的环保产品?当你钱包瘪时,多花一倍的钱购买环保产品,那也算得上是一种奢侈吧!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把完善和建立扶困助学制度作为践行“三个代表”、为教育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B、许多胃肠专家认为,空腹时嚼口香糖,会使人感到恶心、头晕、胃疼甚至胃溃疡。
C、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侵华日军遗弃毒气弹对中国公民伤害,日方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D、美国电信业主在报告中将电信行业崩溃的原因归结为高层领导人经验不足,这是自欺欺人的托词。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一点“有意思”的事。
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经,老气横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气,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
B.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高二下期中测试卷

2014—2015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2014—04—28)姓名学号分数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三分共24分)1.下列加点的字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踟.蹰(zhí) 城隅.(yú) 垝.垣. (guǐ)(yuán) 载.歌载.舞(zài)B.虔.诚(qiān) 箴.言(zhēn) 踯躅.. (zhí)(zhú) 安步当.车(dāng)C.哽咽.(yān) 葳蕤.(ruí) 窈窕..(yǎo)(tiǎo) 蓦.然回首(mù)D.磐.石(pán)否.泰(pǐ)徘徊..(pái)(huái) 栉.风沐雨(zhì)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不记其数星罗棋布唉声叹气驰骋B、英雄辈出随声附和迥然不同抱歉C、跋山涉水貌和神离暗然失色部署D、直接了当陈词滥调一愁莫展渎职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说早期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________近十多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污染日益严重,就是人类唯利是图的贪婪所致了。
这不是哪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________国家间共同协调行动,________实现人类和自然的重新和谐。
A.如果所以只要就B.尽管那么只有才能C.尽管所以只要就D.如果那么只有才能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2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今天揭晓,曾在放映期间赢得了数百万观众,掀起了国产电影多年少见的热潮的《生死抉择》,在本届评选中不负众望....。
B.由于高考政策的放宽,现在参加高考的不仅仅有浩浩荡荡的中学生大军,而且还有一支年龄参差不齐....,婚姻状况各异的应考队伍。
C.极端恐怖主义用这样惨烈的“宣战”方式,拉开了文明发展“全球化”阶段的新型世界大战的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贞丰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两个错误的项是()A. 窸窣.(sū)憎.恶(zēng)泠.然(lǐng)锱.铢必较(zī)B. 穷发.(fā)屋脊.(jǐ)逋.慢(bǔ)轻鸢.剪掠(luán)C. 箭镞.(cú)晦朔.(sù)逾越.(yù)不离不即.(jí)D. 精髓.(suí)榆枋.(fáng)矜.育(jīn)惆怅盘桓.(huán)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 逻缉璀璨孤掌难名文过是非B. 就绪座谈既往不咎唇枪舌箭C. 泻露敲榨鸠占雀巢义奋填膺D. 辐射坍塌灯火斓珊未雨绸谬3.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都相同的一组是()①夫晋,何厌之有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A.①③B.②④C.①② D.③④4.选出加点字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吾妻之美.我者②非能水.也③携幼.入室④或棹.孤舟⑤究其旧.,不图其新⑥情在骏.奔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⑧登泰山而小.天下⑨上.食埃土A.①⑧/②④/③⑤/⑥⑦⑨ B.①⑧⑤/②④/③⑦/⑥⑨C.①⑧/②⑤/③④/⑥⑦⑨ D.①⑥/②④/③⑤⑧/⑦⑨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9分)(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5-8题。
(21分)《新五代史·一行传》序(欧阳修)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岂果无其人哉?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隳坏,至于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
吾意必有自负之士,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
自古贤材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
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吾又以谓必有负材能,修节义,而沈沦于下,泯没而无闻者。
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於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人焉,曰郑遨、张荐明。
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
苟利於君,以忠获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言者,此古之义士也。
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
能以孝弟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于天下,其事迹略可考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伦。
作一行传。
郑遨传(欧阳修)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
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
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
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
(选文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删节)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贤材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韫:隐藏B. 处乎山林而群.麋鹿群:与……为群C. 去就.不违其义就:就职D. 欲以禄.遨禄:俸禄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表现郑遨“放身而自得”的一组是(3分)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②乃入少室山为道士③欲以禄遨,遨不顾④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⑤时时为诗章落人间⑥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A. ①②③B.④⑤⑥C. ②③④D. ①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阳修修五代史,欲从五代的历史中找几个洁身自好的人物树碑立传,但“仅得者四五人而已”,郑遨是其中之一。
B. 郑遨、张荐明乱世不出仕;石昂不屈服于势利;程福赟以忠获罪,到死都不为自己辩白;李自伦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C. 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
唐昭宗时,郑遨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
D.郑遨经常将自己的诗文誊写在丝绢上,后来这些诗文流落民间,人们将它当做珍品互相馈赠。
8.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每水题4分)①吾意必有自负之士,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
②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③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二)诗歌欣赏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安史之乱开始,杜甫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寓居巴蜀时期写的。
(1)这首诗写夜泊之景,突出了一个“静”字。
诗歌是如何表现夜之“静”的?请作简要分析。
(5分)(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三)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8分,每空1分)(1),怒涛卷霜雪。
(柳永《望海潮》)(2)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3)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薄雾笼云愁永昼,。
(李清照《醉花阴》)(7),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8)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三、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
陪着母亲看花开花落(崔修建)68岁的母亲刚刚搬到城里不到半年,竟然被医生宣判得了老年痴呆症。
他一时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因为他心目中的母亲一向是坚韧的,那么多的磨难都没有击倒过她。
然而,他现在必须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老年痴呆症正将母亲一点点地拉入越来越痛苦的死亡之旅,母亲开始失忆。
几个月后,竟连她最疼爱的儿子也不认识了。
母亲的这一生实在是太辛苦了,在黄土高原上那个贫瘠的小山村,母亲三十五岁失去丈夫,一个人守着几亩薄地,苦苦地拉扯着三个孩子,不但让他们健康地长大,还把他们都送进了大学,漏雨的寒舍竟成了山村远近闻名的“大学生之家”,还让三个孩子在外面的广阔世界里各自打出一片令人羡慕的天地。
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是国外知名企业里的金领,最小的他如今已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身价早已过千万元。
自从母亲住进城里,他就开始减少工作上的应酬,努力地多挤出一些时间陪母亲。
母亲生病后,他连工作的时间都大大地压缩了,除了特别重要的事情到公司去处理一下,他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母亲,他想陪着母亲走完生命最后这一段让人心疼的路。
他想尽一切办法,期望唤醒母亲的记忆,然而,可恶的病魔似乎有意难为他,母亲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任他怎样竭尽全力。
给她洗脚时,看到她那木然的样子,他心酸得直想大哭一番。
唯一让他感到有些欣慰的是,母亲对他摆到阳台上的那一盆盆花,似乎有着一种特别的喜爱。
每天都在忙着为它们浇水、松土、修剪……然后,就呆呆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那些花,眼睛里闪着慈祥的光亮。
每每此时,他也会安静地坐在母亲身旁,一会儿看看母亲,一会儿看看那些姹紫嫣红的花朵,细细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柔柔地拂着面颊,听着时光流动的声音,他的思绪不禁肆意地漫射开来。
他记忆里的母亲一向喜欢花的,无论是爬满栅栏的牵牛花,还是后院的刺梅,连那金黄的蒲公英和紫色的打碗花,她都喜欢得了不得。
她曾说,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
那时他正是被梦想激励的翩翩少年,无暇也不愿去慢慢地赏花,自然无法读出藏在花里的奥妙意蕴。
时间久了,那些鲜亮的花朵,仿佛都懂母亲和他的绵密的心思,在他们母子深情满怀的注视中,有的开得淡然,有的开得热烈,有的开得急促,有的开得从容,有的开得短暂,有的开得持久,有的开得繁盛,有的开得朴拙……每一种花似乎都在展示着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
与花朝夕相守,渐渐地,他挥走了弥漫心头的伤感。
他知道:痴呆的母亲依然是幸福的,虽然很多很多的人间往事,她都已经无法记起,但她慈爱的眼里有花,静谧的心里有花,她那如花一样丰富的情感,只是她无法与人交流而已。
在陪伴母亲看花开花落的日子里,他疏于公司的管理,丧失了几次重要的商机,少赚了数百万元。
但他丝毫不后悔,他跟最好的朋友说:“其实,不是我在陪母亲,而是母亲在陪我。
伟大的母亲在她生命的最后历程里,仍然在默默地教我理解生命的要义。
”一瓣瓣的花开,一瓣瓣的花落,谁听懂了岁月深情的叮咛?谁又馈赠了岁月珍贵的礼物?在那些平凡琐屑的日子里,在那些绚丽张扬的日子里,面对那一对心意绵绵母子,我们除了奉上一份由衷的敬佩,还应该轻叩心扉:我们是否仍有一份从容看花的心情,是否仍有一份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著?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两项都对得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A.这篇文章题为“陪母亲看花开花落”,其实更是一次母亲陪“他”看花并默默地教“他”理解生命的要义的过程。
B.当母亲在逐渐失忆几个月后,竟连她最疼爱的儿子也不认识了,他的心情是心酸、失望、痛苦而无奈的。
C.“漏雨的寒舍竟成了山村远近闻名的‘大学生之家’,还让三个孩子在外面的广阔世界里各自打出一片令人羡慕的天地。
”作者想告诉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D.文中提到“他”减少工作上的应酬来陪母亲,虽然能够反映出他的一片孝心,但也能折射出成功后的他对工作已有了一丝懈怠。
E.本文运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将叙事与抒情巧妙地融合,语言朴实,内蕴丰厚。
12.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点。
(6分)13.阅读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自身的经历,谈谈你的认识。
(8分)四、语言运用(共21分)1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的娇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②只有政府的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别里科夫才觉得一清二楚。
③华威先生的态度很庄严,用种从容的步子走进去,他先前那副忙劲儿好像被他自己的庄严态度掉了。
A.顾及告示消解B.顾忌告事消除C.顾忌告示消解D.顾及告事消除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辛弃疾的词本以雄沉豪放见长,这两首却很清丽,足见伟大作家的创作是不.拘一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