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化学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必修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件

溶液 变蓝 ,含 I-
【小题自测】
1.(2015·广东华侨中学模拟)向含有FeBr2和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然后把溶液蒸 干并将残渣灼烧,得到的残渣是 ( D )
A.FeCl2、Br2、I2 B.FeCl3、I2 C.Fe(OH)3、I2 D.Fe2O3 【解析】FeBr2、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了FeCl3、I2、Br2,溶液蒸干过程中,单质碘升华、 溴挥发、FeCl3水解生成Fe(OH)3,灼烧得固体Fe2O3。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考查要点
备考指导
1.氯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氯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Cl2 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 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1.复习重点: (1)Cl2 的氧化性及 HClO 的 漂白性。
(2)氯气的制备。 (3)含氯化合物的性质和应 用。 2.题型:以非选择题为主。
(3)(2013·江苏高考)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 Cl2 的离子方程式:MnO2+4HCl Mn2++2Cl-+Cl2↑+2H2O。 ( × )
【解析】盐酸应拆分成H+和Cl-。
四、卤素单质的性质与卤素离子的检验 1.卤素单质的性质(由F2→I2) (1)颜色逐渐加深,聚集状态越来越密集。
(2)熔沸点逐渐升高。 (3)氧化性逐渐 减弱 ,与氢气化合由 易到难 。 (4)卤素单质性质的特殊性 ①Br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且有毒,通常用水封法保存。 ②I2易升华,淀粉遇I2 变蓝 。 ③Br2和I2都可被某些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汽油)萃取。
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能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的是 ( C ) A.溴水和碘水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及其化合物配导学案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学案19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 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知识点一氯元素的存在和原子结构1.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__________存在,其中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
2.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第____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最外层有 ____ 个电子,容易得到 ____ 个电子形成 ____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二氯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________色__________气味的____体。
密度比空气____,有____,易________,能溶于水,通常1体积水约溶解 ____ 体积氯气,其水溶液称为氯水。
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铜、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色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色烟)(2)与非金属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色火焰)。
(3)与水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氯课件

⑤久置的氯水和新制的氯水比较,其氧化性降低,酸性 增强。 ⑥新制的氯水中加石蕊试液的现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二、Cl2的实验室制法 1.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制备(原理、原料、反应发生装 置)、净化(除杂、干燥)、收集(收集方法、验满)、尾 气处理。
1.原理(2Cl-
Cl2↑)
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离子方程式: MnO2+4H++2Cl-
④将两份滤液中的一份滴加氯水并加入CCl4,振荡后静
置,CCl4层无色;
⑤在另一份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出该混合物中肯定含有
,但不能判断出是否含有 答案:Na2CO3;KNO3、NaCl
。
考点透析 考点1 氯气的性质
(
典例1 )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有效成分为 Ca(ClO)2。
漂白原理:Ca(ClO)2 的是HClO。 Ca(ClO)2+2HCl H2O
HClO,实际起漂白、杀菌作用
CaCl2+2HClO或 Ca(ClO)2+CO2+
CaCO3↓+2HClO CaCO3↓+2
漂白粉失效原理:Ca(ClO)2+CO2+H2O HClO、2HClO
Cl-,Br2+2I-
I2+2Br-。
★互动探究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NO3、K2SO4、KI、 NaCl、CuCl2、Ca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 次进行下列五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①混合物加水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 沉淀滤出,并将滤液分成两份; ③上述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盐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学情分析: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对氯气性质、用途等内容的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
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而且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学生非常熟悉,认识上有一种亲近感,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
这一节是必修1元素化合物章节的第二节,在第一节硅元素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建立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单质、化合物性质—>物质用途”这样一个学习顺序,也了解了分析元素化合物性质的两条线索:物质类别和价态变化。
因此,在本节的学习中,依然按照这样的学习顺序和线索,引导学生对氯元素进行学习。
本节课还根据氯气有毒不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特点,进行了改革,结合moodle平台,把每个环节设计成小活动,实验视频类似微课可以反复观看,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在电脑上进行自主学习,运用平台进行交流学习。
这种方式比较新颖,学生在家也会接触电脑,应该比较容易接受。
3班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强,应该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授课方式,4班的学生能力较差,要注意把控每个环节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2.学会从氯原子结构推测氯气性质;3.掌握Cl2的化学性质。
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氯气与氢气、钠、铁、铜的反应,并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二)能力目标1.能有序地观察和描述氯气有关实验的现象,能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2.学习运用Moodle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这一史实,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燃烧本质的学习,体验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氯气与氢气、金属的反应七、教学反思本节课运用实验视频与Moodle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氯原子的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搭建学生互动讨论交流的平台。
高中化学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学案1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2.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会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学习重、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导学提纲:一.氯气的结构: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易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结构。
故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化学反中表现出很强的性。
二.物理性质⑴通常状况下,氯气是色的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
⑵密度比空气。
⑶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体积的氯气,所以Cl2溶于水。
⑷氯气熔点-1010C,沸点-34.60C,所以氯气是易化的气体.(人吸入少量氯气,会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致死。
所以,在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
)三.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⑴ Na + Cl2= (白烟)⑵ Cu + Cl2= ( 色烟)⑶ Al + Cl2 = ( 色烟)⑷ Fe + Cl2= ( 色烟)【注意】: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反,若金属有可变价态,则生成价氯化物2.与非金属的反⑴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 + Cl2=(工业制HCl原理)现象:火焰,在瓶口。
H2 、Cl2充分接触,遇强光,会极速的化合,放出大量的热,发生⑵ P+Cl2= PCl3 + Cl2=反现象:有生成(中学化唯一的烟、雾同时生成的一个反)其中PCl3具有重要用途—生产农药敌百虫.⑶ Si + Cl2高温(工业制高纯硅的重要反)氯气与钠、铜、氢气、磷的反说明,燃烧不一有氧气参加。
的化学反,都可以叫做燃烧。
3.Cl2与化合物的反:⑴跟水的反:氯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叫“氯水”,氯水呈色。
Cl2 + H2O 2HClO光照2HCl+O2↑(次氯酸不稳,见光易分解放出氧气。
)制氯水存在的微粒①分子②离子①一元弱酸,酸性比H2CO3________②不稳,见光分解:HClO ______________HClO的基本性质久置的氯水变成了,主要微粒 。
③ 强氧化性;④ 漂白、杀菌能力,使布条、品红溶液褪色,故氯水可用作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元素——氯(第一课时)【教课方案】1、教课目的:知识技术: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氯气的性质;经过指导学生察看、剖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培育学生察看和剖析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教课活动,培育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并经过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科学史,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教课要点与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2、教课方式:解说与利用多媒体课件协助教课相联合,教师解说与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相联合。
3、教课过程:[ 发问 ]同学们知道海水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水,氯化钠等)你知道此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什么?[ 前言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富集在海水中含量很高的元素——氯。
[ 电脑播放引入 ]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的生动故事。
1774 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的过程中,用它与浓盐酸混淆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且有激烈的刺鼻气味,使他感觉特别痛苦,但他持续对该气体进行研究,发现它可与好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反响,再将这类气体溶于水,又发现该气体还可以使有色的纸张、花朵、衣物等退色。
经过以上的信息资料,议论以下的问题:问题 1:推断氯气的物理性质。
问题 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及反响。
展现一瓶氯气,指引学生察看、剖析氯气的物理性质,得出结论后,再与课本上的结论进行对照,小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指引学生书写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响方程式。
[ 创建问题 ]请画出氯的原子构造表示图,并依据你已有的知识,推测氯气的化学性质能否开朗?拥有强氧化性仍是复原性?为何?并与氧原子的构造及氧气的性质比较,有什么相像性吗?[ 学生议论沟通 ]可能都是开朗的非金属单质;能与很多金属和非金属反响。
[ 解说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解说Cl2与金属的反响,并经过氯气与 Na、Fe、Cu 的反响概括氯气与金属反响的规律。
化学必修1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化学必修1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元素,其中氯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元素。
本文将介绍氯在海水中的富集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氯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
在海水中,氯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即氯离子(Cl-)。
海水中的氯离子浓度相对稳定,约为19-20g/L。
这是因为海水中还存在其他溶解固体,如盐类、碳酸盐等,它们与氯离子形成晶体,并通过沉淀作用稳定了氯离子的浓度。
氯的富集过程主要包括蒸发结晶和盐湖提取两种方式。
首先是蒸发结晶。
这是一种通过蒸发海水中的水分,使溶解在其中的氯离子逐渐浓缩的方法。
在蒸发结晶过程中,海水会首先被引入蒸发器,然后借助太阳能的热量,海水中的水分会逐渐蒸发。
随着蒸发的进行,水分减少,海水中溶解的氯离子浓度逐渐增加。
而蒸发结晶的速度和效果受到气温、湿度、日照等因素的影响。
在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蒸发速度较快,富集效果较好。
因此,富集氯的地区通常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带。
在这些地区,蒸发结晶被广泛应用于盐田的建设和氯的生产。
其次是盐湖提取。
在一些内陆低洼地区,由于地表形成了湖泊,这些湖泊由于长期干旱蒸发形成了富含氯的盐湖。
通过将湖水提取出来,然后经过过滤、沉淀和浓缩等步骤,可以将溶解在湖水中的氯离子提取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盐湖提取通常需要选择盐湖中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湖泊,这样可以提高提取效率。
常见的盐湖提取地区有许多巴西、智利、澳大利亚和中国西部等地。
除了以上两种富集方法,还有一种是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通过合成树脂或基质,利用其对氯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将海水中的氯离子吸附在树脂或基质上。
然后通过再生退料,将吸附的氯离子从树脂或基质上释放出来。
总的来说,氯在海水中的富集主要通过蒸发结晶和盐湖提取两种方式实现。
这些富集方法可以利用海水中氯离子的丰富资源,用于盐类和化工产品的生产。
此外,在水处理中,氯也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和游泳池等场所的消毒。
因此,了解氯在海水中的富集过程,对于我们理解海洋资源的富集和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二节课题: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学习目标(1)理解氯气与水、与碱的反应原理,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理解并记忆新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能够解释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
认识次氯酸的性质。
(3)知道漂白粉制取方法及成分,能解释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水,与碱的反应);氯水成分及性质难点:新制氯水成分及性质探究三:学习内容知识点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预习}氯气在通常状况下为___________色的_______体,有_____________气味,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毒。
知识点二、氯原子的结构(预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外层上有 _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而显_______价,故氯气具有强____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知识点三、氯气的化学性质(一)氯气与单质的反应(预习)1、氯气与金属单质的反应(1)与金属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1、铜与氯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什么颜色?溶于水又是什么颜色?2、回忆铁与氧气的反应的注意事项,比较铜丝与氯气反应。
(2)与金属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4—3【注意】由于氯气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因此氯气与具有变价的金属反应时生成_____________(填“高价”或“低价”)的氯化物。
氯气与金属反应的通式(用R表示金属,最高价为+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预习)(1)氢气与氯气的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二)氯气与化合物的反应(预习)1、氯气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讨论】新制氯水的成分,久置氯水的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一、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和用途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如:a.2Na +Cl 22NaCl (产生白烟) b.Cu +Cl 2CuCl 2(产生棕黄色的烟) c.2Fe +3Cl 22FeCl 3(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②与非金属反应 如:H 2+Cl 22HCl (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 2+Cl 22HCl (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③与水反应: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Cl 2+H 2O+-+H Cl +HClO④与碱反应:与NaOH 溶液反应---+====++Cl2OH Cl ClO H O22⑤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a.2FeCl2+Cl2 = 2FeCl3b.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c.SO2+Cl2+2H2O = 2HCl + H2SO4⑥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a.CH4+Cl2 CH3Cl + HCl(取代反应)b.CH2=CH2+Cl2→ CH2ClCH2Cl(加成反应)二.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1.次氯酸(HClO)(1)弱酸性:酸性比碳酸弱。
(2)不稳定性:2HClO2HCl + O2↑,氯水要现用现配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3)强氧化性:使有色布条褪色,用作消毒剂、漂白剂。
2.漂白粉(1)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2)漂白原理是:Ca(ClO)2+CO2+H2O===CaCO3↓+2HClO,产生的HClO具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由于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生成HClO且HClO见光易分解,所以漂白粉应密封保存。
(3)工业上常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4)溶液呈碱性,具有强氧化性。
(5)失效原理:故漂白粉须密封保存。
三、氯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MnO 2 是氧化剂,HCl 是还原剂。
浓盐酸表现还原性和酸性 2.工业制法 化学方程式为:2222NaCl+2H O 2NaOH+H +Cl ↑↑通电四、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和用途(1)氟①无正价和含氧酸、非金属性最强,F -的还原性最弱。
②与H 2反应在暗处即爆炸。
③2F 2+2H 2O===4HF +O 2。
④HF 是弱酸,能腐蚀玻璃,保存在铝制器皿或塑料瓶中;有毒,在HX 中沸点最高。
(2)溴①Br 2是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
②Br 2易溶于有机溶剂。
③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进行水封,保存液溴不能用橡胶塞。
(3)碘①I 2遇淀粉变蓝色。
②I 2加热时易升华。
③I 2易溶于有机溶剂。
④食用盐中加入KIO 3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4)卤化银①AgF 易溶于水,AgCl 白色不溶于水,AgBr 淡黄色不溶于水,AgI 黄色不溶于水。
AgCl 、AgBr 、AgI 也不溶于稀硝酸。
②除AgF 外,均有感光性,其中AgBr 作感光材料,可用于照相。
③AgI 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I 2与Fe 反应产生FeI 2,其他卤素单质生成FeX 3。
五、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1.AgNO3溶液——沉淀法白色浅黄色黄色2.置换——萃取法Br-I-3.氧化——淀粉法检验I-蓝色【热点难点全析】一、氯水的成分及性质1.成分:三种分子(H2O、Cl2、HClO)、四种离子(ClO-、Cl-、H+、OH-)。
2.性质: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
(1)Cl2的强氧化性;(2)HCl的强酸性;(3)HClO的强氧化性、弱酸性;(4)Cl-的性质。
在不同的反应中,氯水起作用的成分不同,现列表如下:3.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及液氯成分比较名称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液氯物质类别混合物混合物纯净物微粒种类Cl2、HClO、H2O、H+Cl-、ClO-、OH-H2O、H+、Cl-、OH-Cl2 4.平衡Cl2+H2O H++Cl-+HClO影响及其应用。
(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实验现象”:②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这两个结论可能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哪一个是正确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氯水中含有Cl-(2)溶液褪色有气泡冒出(3)取一片淀粉KI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试纸上(4)a.氯水中含有HClO,其漂白作用使溶液褪色b.氯水中含有H+,中和OH-使溶液褪色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显碱性,若溶液不再显红色,证明红色消失是HClO的漂白作用引起的;若溶液重新显红色,证明是H+的中和作用引起的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①若没有浓盐酸时,可用浓硫酸和固体食盐代替;若没有MnO2时可用KMnO4代替,此时可不加热。
另外KClO3、K2Cr2O7、Ca(ClO)2、PbO2等也可代替MnO2;②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制得的Cl2中HCl 气体杂质较多。
③实验结束时,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2,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④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典例2】(2012·成都模拟)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 挥发出来,同时验证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已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得的Cl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 L 的原因是________。
(2)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
②装置D和E中出现的现象不同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
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
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_______(填写试剂或用品名称)。
【参考答案】(1)浓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会变小,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加热时浓盐酸因挥发而损失(2)①无水硫酸铜证明有水蒸气产生无水CaCl2 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②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③吸收氯气④Ag++Cl-====AgCl↓(3)F G 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高考零距离】1、(2012·上海高考·15)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答案】. D【解析】本题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考生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断能力。
a 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说明Cl2分别与KI、NaBr作用生成I2、Br2,可证明氧化性:Cl2>I2、Cl2>Br2,无法证明I2与Br2之间氧化性的强弱,A项错误;C处先变红,说明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后褪色,则证明氯气与水生成具有漂白性物质,B项错误;d处立即褪色,也可能是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中和了NaOH,C项错误;D处变红说明Cl2将Fe2+氧化为Fe3+,证明还原性:Fe2+>Cl-,D项正确。
2、(2012·上海高考·22)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 mol 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A.1:1混合的Pb3O4、PbO B.1:2混合的PbO2、Pb3O4C.1:4:1混合的PbO2、Pb3O4、PbO D.1:1:4混合的PbO2、Pb3O4、PbO【答案】 AD【解析】本题通过元素化合物转化考查考生计算、分析推理能力。
PbO2受热分解得到氧气和铅的氧化物的混合物(Pb为+4、+2价),铅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再与盐酸作用时,+4价Pb还原为+2价,Cl-被氧化为Cl2,此时得到溶液为PbCl2溶液,利用“电荷守恒”知1molPbO2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共转移2mole-。
设该过程得到O2的物质的量为3xmol,则Cl2的物质的量为2xmol,利用电荷守恒可得:3x×4+2x×2=2,解得x=0.125,故知1mol PbO2在受热分解过程中产生0.375molO2,利用原子守恒可知受热后的剩余固体中n(Pb):n(O)=4:5,结合选项可知只有A、D项满足n(Pb):n(O)=4:5,故答案为:AD。
3、(2012·北京高考·6)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熟记常见物质的俗名、性质及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解析】选B。
小苏打的有效成分为碳酸氢钠。
4、(2012·新课标全国卷·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掌握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为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