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镀废水中络合镍去除的小试研究
《2024年电镀铜镍废水化学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范文

《电镀铜镍废水化学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电镀工业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对产品的美观性和耐用性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若不进行恰当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尤其是含有铜、镍等重金属的废水,因其具有较高的毒性和潜在的生态风险,已成为环境保护的焦点问题。
本篇论文将着重研究电镀铜镍废水的化学处理工艺优化问题,以期望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与循环利用。
二、电镀铜镍废水处理现状及问题目前,电镀铜镍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其中,化学法因其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往往存在处理成本高、产生的污泥量大、二次污染等问题。
因此,如何优化电镀铜镍废水的化学处理工艺,降低处理成本,减少二次污染,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三、电镀铜镍废水化学处理工艺优化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优化的电镀铜镍废水化学处理工艺。
该工艺主要采用复合混凝剂和高效沉淀技术,旨在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
1. 复合混凝剂的选择与应用复合混凝剂的选择是优化电镀铜镍废水化学处理工艺的关键。
本研究通过对比多种不同种类的混凝剂,发现某复合混凝剂在处理电镀铜镍废水时具有较好的效果。
该复合混凝剂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同时降低废水的浊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该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以及最佳pH值,为后续的工艺优化提供了依据。
2. 高效沉淀技术的应用高效沉淀技术是本研究所采用的另一种关键技术。
该技术通过调整废水的pH值,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淀,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与传统的沉淀技术相比,高效沉淀技术具有更高的沉淀效率,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泥的产生和二次污染的风险。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电镀铜镍废水化学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优化后的化学处理工艺能够显著降低电镀铜镍废水的浊度和重金属离子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化学镀镍废水镍离子去除方法

化学镀镍废水镍离子去除方法
化学镀镍是不需要电流,经过化学还原的方式在被镀工件的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镍的表面处理技术。
利用次磷酸盐等强还原剂在镍盐溶液中将镍离子还原成金属镍而沉积,同时次磷酸盐被氧化为磷析出。
化学镀镍因其耐蚀性、抗腐蚀性等优于电镀镍在塑料电镀、PCB电镀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化学镀镍过程随着反应周期的增加,其溶液中会积累出大量的还原剂物质,磷酸盐类。
当这些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高浓度的化学镀镍废水,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磷酸盐、氮等。
这类废水处理难度较大,由于所含成分种类多,尤其是镍离子的处理,化学镀镍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镍含量相对较高,并且以络合态的形式存在,单纯的加药沉淀或者化学氧化方法,很难将化学镀镍废水处理到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要求。
目前简单有效、经济环保的处理化学镀络合镍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价值,HMC-M2高效除镍剂处理化学镀镍废水络合镍是湛清环保研发的一种化学镀镍废水处理药剂,特效除镍剂对于镍离子的选择作用好,可以直接与络合镍螯合,将镍离子浓度降低至0.1mg/L以下,达到表三标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特点如下:
1. 螯合能力强,可去除络合镍
2. 可处理强酸强碱含镍废水
3. 用量少,成本低,性价比高
经过HMC-M2高效除镍剂处理剂处理后的废水中镍离子含量可以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对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要求,实现了化学镀镍废水的镍离子直接达标排放。
电镀含镍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第52卷第8期 辽 宁 化 工 Vol.52,No. 8 2023年8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August,2023收稿日期: 2022-12-15 电镀含镍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马露1,2,张鹏1,2,唐杰1*,袁小超2,肖棱2,张运菊1(1.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2. 四川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绵阳 622650)摘 要:研究了US/H2O2+螯合树脂处理含镍废水,探究该工艺对镍的除去机理和回收利用。
电镀废水经检测镍的初始浓度为189.50 mg/L,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40 ℃、H2O2投加量20 mL/L, US破络15 min,后通过D851螯合树脂处理,镍离子的浓度为0.085 mg/L, 满足排放标准。
使用后的D851螯合树脂经洗脱溶液富集,可返回电镀槽使用,实现了变废为宝,以及D851螯合树脂可循环多次利用。
因此,其工艺在处理工业电镀含镍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关 键 词:电镀含镍废水;D851螯合树脂;US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3)08-1113-04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镀厂约有1万多家,每年电镀废水的排放量约40亿m3。
电镀工艺产生的废水不仅量大,而且废水中含有铬、镍、铜等不能被自然界降解的重金属,如果未将其废水进行妥善处理,会对人类生产生活及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1-3]。
同时金属镍在耐腐蚀、延展性上性能卓越,广泛运用于汽车、建筑等领域[4]。
因此,对镍形成一条完整的回收利用工艺,将有效减少含镍废水的污染及实现镍的资源化利用。
电镀厂现有电镀工艺中,都会添加络合剂对金属离子进行固定,该过程会使废水中的物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成分由此变得复杂,为使其排放达标,采用H2O2破络,是一种绿色处理方式,能将废水中镍变为游离态的镍[5-7]。
采用D851螯合树脂能更快吸附废水中的镍,达到排放要求。
电镀污泥中铜和镍的去除工艺研究——电解去除铜和镍

法处理后 溶液 中P F ) P C ) ( e 和 ( r 分别 降至 0 1 / 和 6 2 / , .9mg L .5mg L 对后 续镍 的 电解 不产 生影响 ; 在
电解 回收镍 的试验 中 , 发现 p H升 高, 的去 除 率增 大 , 镍 但镍 的去 除率 不 高 , 大为 5 % 。 最 7 关 键 词 :电镀 污泥 ;酸浸 液 ;重金属 去 除 ;电解 ; ; 铜 镍 文 献标 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 7 1 1 X 8 .
L n p n,PENG a g s e g IPa — a Ch n —h n
( ol eo n i n e t cec n nier g ca nvr t o C i ,Q n do 2 6 0 , C l g fE v o m na S i e ad E g e n ,O en U i s y f hn e r l n n i e i a ig a 6 10
Re o a c n l g f Co p r a d Ni k l m v lTe h o o y o p e n c e f o e t 0 l tn l d e r m El c r p a i g S u g
—
Re o a fCo p r a d Ni k lb e t o y i m v lo p e n c e y El c r l ss
C ia hn )
Ab t a t T e p o e s t e v c p e n ik lfo ee to ltn l d e a i —e c i g lq i s s r c : h r c s o r mo e o p ra d n c e r m l cr p ai g su g cd la h n i u d wa
低浓度络合铜镍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浓度络合铜镍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电镀废水由于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毒性和危害性,如果直接排放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电镀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常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生物法等,但对于低浓度的络合铜镍电镀废水,这些方法可能存在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2. 研究目的本项目旨在开展低浓度络合铜镍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设计一种高效且经济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1)调查和分析目前低浓度络合铜镍电镀废水处理方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2)优选适用于低浓度络合铜镍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3)设计废水处理流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4)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3. 研究内容(1)调查和分析目前低浓度络合铜镍电镀废水处理方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对现有的废水处理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其处理效果、适用范围、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对比,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优选适用于低浓度络合铜镍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和实验条件,优选适合低浓度络合铜镍电镀废水处理的技术方案,包括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
(3)设计废水处理流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
依据选定的废水处理技术方案,设计出相应的废水处理流程,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对处理效果、废水处理周期、废水处理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4)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处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处理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同时对废水处理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分析。
4. 研究意义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在于针对低浓度络合铜镍电镀废水这一特殊类型的废水,探索一种高效且经济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案,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5.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收集相关文献材料,对现有的废水处理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其处理效果、适用范围、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对比。
电镀废水除镍离子的特种螯合树脂技术

电镀废水除镍离子的特种螯合树脂技术含镍废水中要去除镍,大多数情况下,常常采用氢氧化钠或普通的除镍剂进行化学中和沉淀,投加PAC进行混凝,投加PAM进行絮凝,废水处理后进行泥水分离,从而将镍去除。
这种方法不仅污泥产量大、材料浪费大、处理成本高,更重要的是不能去除络合镍。
电镀废水中所含的重金属浓度指标,致使其不能够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去,随着电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环保要求日趋严苛,目前电镀污水治理已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和循环经济整合阶段,通过将有毒治理为无毒、有害转化为无害、回收贵重金属、水循环使用等措施消除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资源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是现有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科海思作为环保领域积极的践行者,不断创新,引进的进口杜笙Tulsimer特种除重金属鳌合树脂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吸附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优势,可耐受各种复杂水质,如含有柠檬酸、氨基磺酸、酒石酸等络合剂水质或者高盐水质等。
都可实现重金属的吸附,最低出水标准可达到0.02ppm以内,并且出水具有极佳的稳定性,对后段工艺运行创造良好条件,对企业环保达标排放或者资源化再利用降低环保压力具有极其的重大意义。
除重金属鳌合树脂是一款加载有螯合的亚氨基二乙酸官能团的弱酸性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它可以从广泛的PH 值范围内选择性提取重金属阳离子,它对二价重金属离子选择顺序如下:Cu2+>Pb2+>Ni2+>Zn2+>Cd2+>Fe2+>Mn2+>Ca2+>M g2+ >Ba2+>>Na+一、重要参数二、技术优势1、处理精度,各种废水中重金属含量可做到0.02ppm,远远低于国家标准;2、吸附量大,对于铜的饱和吸附容量能够达到56g/l。
3、能对低浓度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浓缩比,解决低浓度废水处理难题;4、模块组件形式,自动化程度,操作简单。
三、使用场景电镀废水镍的深度去除以及回收利用;PCB板废水铜的回收;三元电池钴、镍回收;PTA行业废水深度处理;铜箔废水回收铜;冶金废水去除铜镍锌等;铅酸电池废水除铅;铝型材、不锈钢清洗废水除重金属镍等;褪镀废水回收重金属及深度处理等。
有色行业科研实验废水除镍钴技术研究

有色行业科研实验废水除镍钴技术研究有色行业科研实验废水除镍钴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有色行业产生的废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镍和钴等金属元素是有色行业废水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
这些重金属污染物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也有潜在的风险。
因此,如何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镍和钴成为了有色行业科研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现有的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广泛探索了各种去除废水中镍和钴的技术。
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包括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吸附、膜分离等。
下面就来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技术。
首先,化学沉淀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通过调节水体中的pH值,添加适量的沉淀剂(如羟化钙、羟化铁等),使废水中的金属成分以沉淀形式从水中析出。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且成本较低,但沉淀剂的选择和用量的调节对去除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
离子交换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
它通过将废水通过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柱子或床层,利用树脂对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和交换,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离子交换技术具有高效、选择性好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树脂的吸附容量有限和再生成本较高的问题。
吸附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
它通过将废水通过装有吸附剂(如活性炭、沸石等)的设备,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去除的目的。
吸附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设备规模小的优点,且吸附剂可以通过再生循环利用,成本较低。
然而,吸附剂的选择和再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技术。
它利用特定材料的膜对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分离和过滤,达到去除的效果。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选择性好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连续操作。
然而,膜的选择和维护成本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了上述技术外,还有许多新兴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电化学技术、微生物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
这些新兴技术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实施。
含镍废水处理及回收镍的研究进展

含镍废水处理及回收镍的研究进展镍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重要金属,其在电镀、冶金和化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领域产生的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镍,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周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针对含镍废水的处理和回收镍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综述含镍废水处理及回收镍的研究进展。
目前,对含镍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沉淀、膜分离和吸附等,化学方法包括络合剂和沉淀剂的添加等,生物方法则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来实现废水的处理。
这些方法中,物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的优点,适用于初级处理。
化学方法能够高效地去除镍离子,但处理后废水中仍然含有大量的镍,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后续处理。
生物方法则可以将废水中的镍转化为可回收的盐类或沉淀物,并且对环境友好。
但生物方法的应用仍面临着操作条件的限制和处理效果的不稳定等问题。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方法和技术已经被提出来用于含镍废水的处理和回收镍。
其中,吸附材料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修改吸附剂的表面性质,如改变孔径结构、增加活性位点等,可以提高吸附剂对镍离子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
此外,一些改性吸附剂如离子交换树脂、磷酸酯介质等也被用于镍的回收和废水处理。
除了吸附材料,电化学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镍的回收。
电化学法通过外加电压来促使镍离子的还原和析出,进而将镍从废水中回收出来。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选择性好的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电极材料选择、电极反应的底物适用性等问题。
此外,一些新型技术也被引入到含镍废水处理和回收镍中。
例如,膜技术能够通过选择性透过性来实现离子的分离和浓缩;超声波技术和微波技术则通过其对物质的作用来提高离子的析出速率和回收率;以及生物电化学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和电极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废水的治理和镍的回收。
这些新型技术的引入为含镍废水处理和回收镍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含镍废水处理及回收镍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的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对电镀废水中络合镍去除的小试研究
作者:彭文刚徐晓松
来源:《北方环境》2012年第04期
摘要:络合镍是电镀废水中较难去除的污染物之一,由于其本身化学性质较为稳定,难以通过沉淀、过滤等传统工艺予以去除,因此找到一种稳定可靠且性价比较高的处理工艺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
文章通过小试,研究了破络合→混凝沉淀→离子交换的工艺对络合镍去除的影响因素及条件,数据显示当破络反应的pH值控制在8.5左右,ORP值控制在750左右时,其破络效果较好,而螯合树脂可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处理,保证出水水质的达标。
关键词:废水处理;电镀废水;络合镍;破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