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ppt23 苏教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酸 或酸 性氧 化 物
盐
一 般
碱 或 碱 性氧 化 物 盐
练习1,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A.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C
B.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 制取碱: 方法一:碱性氧化物+水→碱 方法二:盐+碱→碱
练习 .下列变化不能 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B )
A. BaCl2→BaSO4
B. CuO→Cu(OH)2 C. NaOH→Na2SO3
D. MgSO4→Mg(OH)2 E. Fe→FeCl3
F. Na2O→Na2CO3
3. 采用不同方法制取下列物质,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以Fe、CuO、H2SO4三种物质为原料,用两种方法制取Cu。 (2)用三种方法制取MgCl2。
例1.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 反应类型
① 2Ca+O2===2CaO ,化合反应;
②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
③ CaO+CO2===CaCO3, 化合反应 ;
④ 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A
A.A点对应的物质一定是金刚石 B.B点对应的物 质与C点对应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C.D点对应的物 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D.E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
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构建元素 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请试着 画出Na的价类二维图。用→表示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物质的分类(PPT课件(初中科学)23张)

方案二
紫黑色
高锰酸钾
看状态
固态 看颜色
变蓝色 无水硫酸铜粉末
白色 加水
无现象 蔗糖
淡黄色
溶解
加 AgN
变浑浊
色拉油O3
食盐
液态 看颜色
无现象
冰醋酸
无色 加酚酞
变红色
碳酸钠溶液
思考与讨论
请尝试对HCl、SO2、CaO、KOH、 Na2SO4、H2SO4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一:物质鉴别
分类标准二:状态
对自然界物质进行分类的步骤:
(1)仔细视察和研究 (2)选择标准 (3)分类
活动2
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
7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蔗糖、食盐、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 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物质,你能用实验方 法区分出各烧杯所装的物质各是什么吗?
方案一 各取少量的物质,溶于水,视察溶解情况和颜色等变化。
含碳的化合物由(碳碳除的外氧的其化他物元、素碳组酸成、的化合物 碳酸盐除外)
思考与讨论 图中哪些是无机化合物?哪些是有机化合物?
(4)氧化物:
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__氧__元_素___的 化合物。
分类: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分为__金__属_氧__化_物___和 __非__金_属__氧__化_物____。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掌握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
方法,通过对照对物质进行分类。
新课引入
想一想这其中 有什么奥妙呢?
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 的书籍,为什么人们 能够很快就找到所需 要的书呢?
物质分类的方法
1.物质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辨认它们,人们常 常要对它们分门别类。
《物质的分类》PPT教学课件

分类标准 (按组成、性质)
金属单质:Fe 非(稀金有属气单体质):NOe 2 无机化合物:NaCl
有机化合物:CH4
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 合物。如:O2和O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无 机 分类标准 化合物 ( 组成)
[解析] 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类;冰水混合物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
3.如图A2-4-5所示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 之间的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关于①②③④的 说法正确的是( B)
图A2-4-5 A.①为单质,③为氧化物 B.②为化合物,④为氧化物 C.①为单质,③为化合物 D.②为含氧化合物,④为氧化物
1.物质的分类
物质
分类标准 (按物质种类)
混合物 如:空气、溶液 纯净物 如:O2 MgO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纯净物有固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定的组成, 一般有固定
的化学式
2.纯净物的分类 纯净物(按分元类素标种准类)
单 分类标准 质(按组成、性质)
化 合 物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分 类 摆 放
快 速 查 找
分 类 摆 放
快 速 查 找
分 类 投 放
绿 色 环 保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观察图2-32中的物质,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 分类。
按颜色分类 白色:氯化钠 氧化镁 紫红色:高锰酸钾 无色:硫酸 氧气 醋酸 黄色: 氯气
按状态分类 固态: 氯化钠 氧化镁 高锰酸钾 液态: 硫酸 醋酸 气态:氧气 氯气
《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合 后也是混合物;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该反应
练 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
2SO2+2H2O。
解析规律方
14.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
法
综
纯净物
合
练
图A2-4-8
C P2O5
解析规律方
15.在H、C、O、Na四种元素中,选择一种或几种用化学式 填写下列空格。
法
综 (1)金属单质 Na 。
固态: 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类
(常温下) 液态: 硫酸、醋酸
练
气态: 高锰酸钾
解析知识要 点
(3)请你再根据物质间的差异,将上述物质分成两类。
按 溶解性分类
可溶性
物质:
氯化钠、硫酸、醋酸、 氯气、高锰酸钾
分 类
不溶性 物质: 氧化镁
练
解析知识要
2.[2019·宁波]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乱丢垃圾会造成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废
法 综
摆放。某同学取用氢氧化钾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合
练 (D)
图A2-4-4
解析规律方
10.[2019·绍兴] 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 。下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C ( )
法
综 合
选项 酸
碱
盐
氧化物
练
A HNO3 Na2CO3 Cu(NO3)2 Fe3O4
B HCl NaOH NaCl C2H6O
点
分 A.化合物
类
练 B.金属氧化物
C.混合物
图A2-4-3
D.单质
解析知识要
[解析] 由氧化物与X的关系图可知,X包含氧化物。氧化物是只 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则X是化合物
《物质的分类》PPT课件【优质课件】

1、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 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 物进行分类。
观察图中 物质,并按 它们的颜色 和状态进行 分类。
按颜色分: 白色 紫黑色 黄绿色
有色物质: MgO KMnO4
Cl2
无色物质: O2 H2SO4 CH3COOH NaCl
气态物质: O2 Cl2
按状态分: 液态物质: H2SO4 CH3COOH
②是纯净物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②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C.分类:按性质不同
金属 Cu Fe Mg等 非金属 O2 C S等
D.注意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
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
• (3)化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如:H2O、P2O5、硫酸、烧碱 食盐、纯碱等
物质的分类
分类方法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研究需要,可以从多种角 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同一种物质 属于不同的类别),因此在对物质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 的依据。
为了便于研究和掌握物质的性质,人们按照一定的分 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交叉分类法 和 树状分类法 。
交叉分类法
根据物质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来分:
含碳化合物:CH4 C2H5OH CH3COOH
不含碳化合物: NaCl NaOH HCl
• 化合物根据其组成中是否含碳元素,可分为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 无机化合物 A.定义:由碳以外的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组成特征:一般不含碳元素(除碳的氧化 物、碳酸及碳酸盐外)
(2)金属在常温下,除汞是液态外, 一般都是固态。非金属在常温, 除溴是液态外,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 。
《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硫在氧气里燃烧 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化合反应 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 氧化反应
写出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然后提出它的反应类型。 ①Zn与稀硫酸反应
Zn+H2SO4==ZnSO4+H2↑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2KMnO4==K2MnO4+MnO2+O2↑
化学中分类的意义: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 种常用的科学方法。物质种类繁多,运用分类可以将许多具有 共性的物质归为一类,触类旁通,避免重复研究,而且可以更 深刻领会物质的内在的区别与联系。
1.对于化学物质,如果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 怎样分类?
2.对于化合物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产 生哪些分类结果?
②、CaO
MgO K2O
Na2CO3
Na2CO3
③、Cl2
H2
I2
Fe
Fe
④、H3PO4 HNO3 HCl H2SO4
HCl
⑤、空气 N2 H2O CuSO4·H2O
⑥、Cu Au Pt
Na
空气 Na
2、完成下列转化关系,并指出各物质的类别和反应类型?
Ca ① CaO
② Ca(OH)2
③ CaCO3
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事物按照属性进一步细化分类的方法 ,能把事物认识得更加深刻,促进科学发展。
从是否 含氧分
从酸性
酸 强弱分
据酸分子 电离出的 氢离子数
按有无 挥发性
含氧酸
H2SO4、HNO3、H3PO4、H2CO3
无氧酸
HCl、H2S
强酸
H2SO4、HNO3、HCl
中强酸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1.1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分类 课件 (共18张PPT)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青县一中化学组座!
钠(Na)、氯气(Cl2)、 氯化铁(FeCl3 )溶液、硫酸(H2SO4)、 碳酸钙(CaCO3)、氧化钙(CaO)、 氢氧化钠(NaOH)、葡萄糖(C6H12O6)。
青县一中化学组
混合物
物质
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气态:空气、氧气 液态:乙醇、水、食盐水、碘酒 固态:硫酸铵、铜、碘、石墨
2.根据溶解性
易溶:乙醇、食盐(水)、硫酸铵 微溶:碘 难溶:空气、氧气、铜、石墨
3.根据导电性
导体为:铜、石墨、食盐水 半导体:
绝缘体:空气、乙醇、碘、氧气
青县一中化学组
4.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混合物
物质
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物质的分类
青县一中化学组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青县一中化学组
青县一中化学组
分类!
(一)、物质的分类
分组交流与讨论(P3)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
空气、乙醇、水、硫酸铵、铜、碘酒、 碘(I2)、氧气、石墨、食盐水 青县请一将中上化述学物组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1.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
学工作者经常要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
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C )
A.H2、O3 C.SO2、NO
B.H2SO4、H2CO3 D.Na2SO3、KClO3
青县一中化学组
例4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B ) A.硫酸、纯碱、食盐 B.氢硫酸、烧碱、硫酸铜 C.碳酸、氧化铜、碳酸钠 D.醋酸、熟石灰、苛性钠
1.1 课时1 物质的分类 课件 (共23张PPT)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NaHCO3、NH4HCO3、NaHSO4
KNO3、KMnO4、FeSO4 、 NaCl、CaCl2
KNO3、FeSO4 、 NaCl、CaCl2
1.有关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
6.下列四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①CaO、Na2O、CO2、CuO ②H2、C、P、Cu③O2、Fe、Cu、Zn ④HCl、H2O、H2SO4、HNO3(1)以上四组物质中类别与其他物质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① ;② ;③ ;④ 。
CO2
Cu
O2
H2O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4) 盐:酸和碱反应得到的是盐 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与酸根组成
是否溶于水分
按阴阳离子分
按酸根是否含氧分
按盐的组成分
无氧酸盐
钠盐
钾盐
铵盐
硫酸盐
碳酸盐
硝酸盐
含氧酸盐
可溶盐
难溶盐
CaCO3、BaSO4、AgCl
KNO3、KMnO4、FeSO4
NaCl、CaCl2
……
正盐
碱式盐
酸式盐
Cu2(OH)2CO3
从组成元素分
金属氧化物
SO2 、 SO3、 CO2、 CO、 NO2、 NO
Na2O、CaO 、MgO 、CuO 、Fe2O 3、Mn2O 7
非金属氧化物
【回顾旧知】解释下列反应原理
①
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盐酸溶液
氧化钙
氧化钙
氢氧化钠溶液
KNO3、KMnO4、FeSO4 、 NaCl、CaCl2
KNO3、FeSO4 、 NaCl、CaCl2
1.有关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
6.下列四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①CaO、Na2O、CO2、CuO ②H2、C、P、Cu③O2、Fe、Cu、Zn ④HCl、H2O、H2SO4、HNO3(1)以上四组物质中类别与其他物质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① ;② ;③ ;④ 。
CO2
Cu
O2
H2O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4) 盐:酸和碱反应得到的是盐 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与酸根组成
是否溶于水分
按阴阳离子分
按酸根是否含氧分
按盐的组成分
无氧酸盐
钠盐
钾盐
铵盐
硫酸盐
碳酸盐
硝酸盐
含氧酸盐
可溶盐
难溶盐
CaCO3、BaSO4、AgCl
KNO3、KMnO4、FeSO4
NaCl、CaCl2
……
正盐
碱式盐
酸式盐
Cu2(OH)2CO3
从组成元素分
金属氧化物
SO2 、 SO3、 CO2、 CO、 NO2、 NO
Na2O、CaO 、MgO 、CuO 、Fe2O 3、Mn2O 7
非金属氧化物
【回顾旧知】解释下列反应原理
①
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盐酸溶液
氧化钙
氧化钙
氢氧化钠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胶体
1. 定义: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2. 胶体的分类:
Fe(OH)3 AgI胶体
淀粉 胶体
雾、 云、 烟
有 色 玻 璃
Fe(OH)3 AgI胶体
注:胶体不是一类物质,而是几乎任何物质都可
能形成的一种分散状态。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 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则可形(OH)3胶体向阴极 阴极
阳极
移动——带正电荷
原因:粒子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 电荷时向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 向阳极运动。
胶体的胶粒有的带电,有电泳现象;有的不带 电,没有电泳现象。
应用:①静电除尘;②电泳电镀,利用电泳将油漆、 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
答:电解质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也发
(NH4)2SO4 、 NH4HCO3 、 NH4NO3 、 NH4Cl
土壤胶粒一般带负电荷,容易再吸附阳离子如 NH4+、K+、H+,而难以吸附阴离子如NO3-、 H2PO4 -、PO43-,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有关施 用化肥与土壤胶体关系的常识: ①铵态氮肥、钾肥容易被土壤吸收,此类化肥可以 直接进行表面施用。
二、物质的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可 将化合物分为_____和_____。 3、根据在某些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 __________。
一、分散系
1、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 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物
重要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
带正电荷胶粒
带负电荷胶粒
金属氢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AgI
金属硫化物(如Sb2S3) 非金属硫化物(如As2S3) 非金属氧化物(如SiO2泥沙)
硅酸盐(土壤和水泥)
AgI
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 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 定性的主要因素。
例题
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
氧
酸
碱
盐
化
物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物质
化学反应
纯净物
单化 质合
物
混合物
离氧
化分置复 子 化
合解换分 反 还
反反反解 应 原
应应应反
反
应
应
一、元素与物质分类 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是_______,单质 是指由_____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_ ___组成的物质。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态 形式存在:一种是____,一种是____。
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 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淀粉胶体和 Na Cl溶液 于半透膜内
蒸镏水
应用:
胶体净化、 提纯使胶 体和溶液 分离
【附表】: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 微粒直
径
分散质 微粒
能否透 过滤纸
能否透 过半透
溶液
< 1nm
单个分子或离子
能 能 稳定
胶体 1 ~100 nm
Fe2O3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 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放在一起搅拌,使
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然后插入
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
积 带负电荷的胶粒(粒子陶土),
阴极聚积 带正电荷的胶粒(Fe2O3) ,理由
含有杂质的陶土和水形成了胶体,利用电泳将
是 陶土和杂质分离除杂
。
例题:已知土壤胶体中的粒子带负电荷,又 有很大的表面积,因而具有选择吸附能力。 有下列阴阳离子,NH4+、K+、H+、NO3-、 H2PO4 -、PO43- ,哪些易被吸附?在土壤里施 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许多分子 集合体
能
不能 较稳定
浊液 >100 nm
大量分子 集合体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实验:光束分别通过AgI胶体和CuSO4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 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溶液)
(胶体)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 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
练习:(2000·上海)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 纳米级(1nm~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 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 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c 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3、渗析
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 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练习: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 c )
①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 ②胶体粒子有 吸附能力 ③胶体粒子带电 ④胶体粒子质 量很小,所受重力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 电泳现象(电学性质)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 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Q:可否用电泳现
生定向运动,因此,电泳不能用作
象净化或检验胶体? 净化或检验胶体的方法。
{[AgI]m·nAg+ ·(n-x) NO3-} x+ ·x NO3-
胶核
吸附层
扩散层
胶粒
胶团
胶粒带电,但整个胶体分散系是呈电中性的。在 进行电泳实验时,由于电场的作用,胶团在吸附 层和扩散层的界面之间发生分离,带正电的胶粒 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离子向阳极移动。因此, 胶团在电场作用下的行为跟电解质相似。
专题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
案例1、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三个标准: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①是不是化合反应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②根据反应物的特点 (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③是不是氧化反应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2、树状分类法
案例2、
化合物
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
练习: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A B )
A、碘酒
B、无水酒精
C、蛋白质溶液
D、钴玻璃
2、 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 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
普遍存在 的现象
原因:溶剂分子不均匀地撞击胶体粒子,使其 发生不断改变方向、改变速率的布朗运动。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其中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能分散分散质的物质
(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溶液、悬(乳)浊液、胶体
2、分散系的分类 本质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分散系
分散质 微粒直
径
溶液
<10-9m
(< 1nm)
胶体
浊液
10-9m-10-7m >10-7m
(1 ~100 nm)(>100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