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子间的作用力
高中物理_3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间存在空隙,且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了解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距离r0的数量级。
(3)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这个斥力随r的减小而迅速增大。
(4)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这个引力随r的增大而减小。
(5)了解r增大到什么数量级时,分子引力已经很微弱,可忽略不计。
(6)物理离不开生活,能用分子力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
难点: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关系的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1、已知的实验事实分析、推理得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1)演示实验:①注射器内有一部分空气,把注射器密封,推动活塞空气被压缩。
②长玻璃管内,分别注入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提问学生: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上述实验可以说明气体、液体的内部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
钢铁这样坚固的固体的分子之间也有空隙,有人用两万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压缩钢筒内的油,发现油可以透过筒壁溢出。
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不但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否则分子便不能运动了。
前面第一节讨论分子的大小时,认为固体和液体分子是一个挨一个排列的,那只是估算分子直径的数量级而做的设想,实际上分子大小比估算值要小,中间存在着空隙,但数量级还是正确的。
(2)一方面分子间有空隙,另一方面,固体、液体内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定的形状或固定的体积,这两方面的事实,使我们推理出分子之间一定存在着相互吸引力。
(3)演示实验:两个圆柱体形铅块,当把端面刮平后,让它们端面紧压在一起,合起来后,它们不分开,而且悬挂起来后,下面还可以吊起一定量的重物。
还有平时人们用力拉伸物体时,为什么不易拉断物体。
(4)以上所有实验事实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

3 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虽然有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2.分子间虽然有空隙,但是用力压缩物体,物体会产生反抗压缩的弹力,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3.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都随着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间距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比引力快.4.当分子之间的距离等于r0时,其中一个分子所受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这个分子所受合力为0;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大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5.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知识点一分子间有空隙1.分子间存在空隙的实验.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表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反映了分子间有空隙.假若分子间无空隙,则无规则运动无法实现.2.以下事实也可以说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1)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是有空隙的.(2)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液体分子间有空隙.(3)课本中的彩图“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表面原子结构照片”中的亮斑是碳原子,其黑色背景显示了固体分子间也有空隙.(4)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正是由于物体分子间的空隙增大或缩小而造成的,这是气体、液体和固体所共有的现象.注:我们在估测分子大小时,常常把固体或液体分子看做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的,其实,那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做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真实的分子间是有空隙的.►尝试应用1.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是(D)A.用瓶子装满一瓶砂糖,反复抖动后总体积减小B.手捏面包,体积减小C.水很容易渗入沙土层中D.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原来的体积之和解析:反复抖动砂糖、手捏面包,使总体积减小和水易渗入沙土层中只能说明宏观物体间有空隙,不能说明微观分子间有间隙,故答案为D.知识点二分子间的作用力1.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现象及解析.(1)从宏观上解析.以固体物质为例,物体在被拉伸时需要一定的外力,这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要使物体被拉伸,一定需要有外力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同时物体在被压缩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力,这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力的斥力,因此要使物体被压缩,一定需要有外力来克服分子之间的斥力.(2)从微观上解析.分子间虽然有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分子间有引力,而分子间又有空隙,没有紧紧吸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还存在着斥力.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而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引力、斥力大小及其分子力跟分子距离的关系如下:(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单调减小.(2)在0<r<r0的区间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这是因为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在0<r<r0的区间内,表现为斥力的分子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分子间斥力减小得比引力更快.(3)当r=r0(r0大约为10-10 m)时,分子力为零,这是因为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而达到平衡.(4)在r0<r<r m的区间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这是因为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在r0<r<r m的区间内,表现为引力的分子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分子间斥力减小得比引力更快.(5)当r=r m时,表现为引力的分子力取得极大值,这一方面是因为此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另一方面还因为此时分子间引力和分子间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得一样快.(6)在r m<r<+∞的区间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同样是因为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在r m<r<+∞的区间内,表现为引力的分子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分子间引力减小得比斥力更快.►尝试应用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是(A)A.一般固体难于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一般液体易于流动和变成小液滴,说明液体分子间有斥力C.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越打越费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高压密闭的钢罐中的油沿筒壁溢出,这是钢分子对油分子的斥力解析:固体难于拉伸,是分子引力的表现,故选项A正确.液体易于流动不是引力、斥力的表现,它的原因是化学键的作用;给自行车打气费力是因为气体压强变大,B、C 错误.D项中说明钢分子间有空隙,油从筒中溢出,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不是钢分子对油分子的斥力作用.知识点三分子动理论1.内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热学分类.热学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热现象的宏观理论,另一方面是热现象的微观理论.分子动理论是热现象微观理论的基础.►尝试应用3.下列涉及分子动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物体内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停止做无规则运动C.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定表现为引力D.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定表现为斥力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存在引力和斥力,可表现为引力和斥力,A正确、BCD 错误.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大量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即使是气体,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也很难继续压缩,这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________.2.当两个分子的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的引力与斥力大小________,此时分子所受的合力为____.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________;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________.3.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体是由________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____________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和________.4.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是()A.用瓶子装满一瓶砂糖,反复抖动后总体积减小B.手捏面包,体积减小C.水很容易渗入沙土层中D.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原来的体积之和5.关于分子动理论,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D.分子动理论是在一定实验基础上提出的【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分子间的作用力1.当两个分子之间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B.分子间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C.分子间距离r<r0时,它们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斥力大于引力D.两分子间距等于2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而且引力大于斥力2.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其合力B.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加,但斥力比引力增加得快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D.当分子间距离的数量级大于10-9m时,分子力已微弱到可以忽略了知识点二宏观现象与分子间作用力3.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4.下列事例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是()A.金属块经过锻打能改变它原来的形状而不断裂B.拉断一根钢绳需要用一定的外力C.食盐能溶于水而石蜡却不溶于水D.液体一般很难压缩知识点三分子力做功问题5.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在此过程中()A.分子力做正功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力做负功D.分子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6.图1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1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一直做正功D.乙分子由b到c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一直做负功【方法技巧练】图象法分析分子力的问题7.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A.F引和F斥是同时存在的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8.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B.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不受力C.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D.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隙B.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是()A.一般固体难于位伸,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一般液体易于流动和变成小液滴,说明液体分子间有斥力C.用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越打越费力,说明压缩后的气体分子间有斥力D.高压密闭的钢筒中的油沿筒壁溢出,这是钢分子对油分子的斥力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打湿了的两张纸很难分开B.磁铁吸引附近的小铁钉C.用斧子劈柴,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柴劈开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4.图2如图2所示是描述分子引力与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关系曲线,根据曲线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引随r增大而增大B.F斥随r增大而减小C.r=r0时,F斥与F引大小相等D.F引与F斥随r增大而减小5.如图3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图3A.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5mB.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0mC.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0mD.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5m6.两个分子从靠近得不能再靠近的位置开始,使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B.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C.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在逐渐减小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7.图4某人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发现有一对分子A和B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如图4所示,从而形成一个“类双星”体系,并且发现此“中心”离A分子较近,这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用r表示.已知当r=r0时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为零.则在上述“类双星”体系中,A、B两分子间有()A.间距r>r0B.间距r<r0C.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D.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8.两个分子从相距较远(分子力可忽略)开始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A.分子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D.两分子从r0处再靠近,斥力比引力增加得快9.“破镜难圆”的原因是()A.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C.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片之间,分子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D.两片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总的分子引力为零10.当表面平滑的太空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与灰尘互相摩擦时,很容易发生“黏合”现象,这是由于()A.摩擦生热的作用B.化学反应的作用C.分子力的作用D.万有引力的作用11.图5如图5所示,把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测力计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用手缓慢坚直向上拉测力计,则玻璃板在拉离水面的过程中()A.测力计示数始终等于玻璃板的重力B.测力计示数会出现大于玻璃板重力的情况C.因为玻璃板上表面受到大气压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D.因为拉起时还需要克服水分子间的吸引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12.一段小铅柱,用刀切成两段,然后把两个断面对接,稍用压力就能使两段铅柱接合起来,一端挂几千克的重物,也不会把铅柱拉开,而玻璃碎了却不能重新接合,为什么?13.最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新的焊接方式,如摩擦焊接、爆炸焊接等.摩擦焊接的方法是使焊件两个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同时加上很大的压力(约每平方厘米加几千到几万牛顿的力),瞬间就焊接成一个整体了.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摩擦焊接的原理.。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析

栏目导引
二、如何借助弹簧小球模型理解分子力? 分子间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 距离 的关系 r= r0 引力等于斥力 引力小于斥力,随
分子力
分子力模型
零
着分子间距离的减
r< r0 小,分子间的引力 和斥力同时增大,
表现为斥力, 且分子力随 分子间距的 减小而增大
但是斥力增大得快
工具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栏目导引
(1)以固体物质为例,物体在被拉伸时需要一定的外力,这
表明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要使物
体被拉伸,一定需要有外力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
(2)同样,物体在被压缩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力,这表明组成 物体的分子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因此要使物体被压 缩,一定需要有外力来克服分子之间的斥力.
请在图中作出一个分子所受另一个分子的斥力与引力的合
力随分子间距离 r 变化的图象.例如,当 r = OP时,这个分子所
受斥力的大小可用线段PC的长度表示,所受引力的大小用PD的
长度表示,从C向下作CQ=PD,于是线段PQ的长度就代表了合 力F的大小:F=F斥-F引,再作出r取其他大约10个值时代表合 力的点,连成平滑曲线,这条曲线将在第5节用到,因此作图时 要尽可能准确,讨论这条曲线的含义.
(2)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 ( 如图所示 ) :分 减小 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而 ,随分子间 快 距离的减小而 增大 .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 .
工具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栏目导引
①当r=r0时, ②当r<r0时, 斥力 . ③当r>r0时, 引力 .
F斥=F引 ,此时分子所受合力为 零 . F斥>F引 ,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 r 的变化关系:
分子力 F 随分 分子间
子间距离 r 的变 距离
化关系图象
Hale Waihona Puke 分子力分子力弹簧模型
r=r0
零
象征分子力合力为零
分子力 F 随分 分子间 子间距离 r 的 距离 变化关系图象
分子力
分子力弹簧模型
表现为斥力,且
r<r0
分子力随分子间 象征分子力的合力为
当 r<r0 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当 r>r0 时,分子间距由 r0 增大到 10r0 的过程中, 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多选)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BC) A.两块铁经过高温加压将连成一整块,这说明铁分子间有吸引 力 B.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气 体分子间的引力很微弱 C.电焊能把两块金属连接成一整块是分子间的引力起作用 D.破碎的玻璃不能把它们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其分子间斥力作用 的结果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演示:
1.将50ml水和50ml无水酒精倒入细长玻璃管中, 记住液面到达的高度,振荡混合均匀后,再看 液面到达的高度。
现象: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2、碳原子结构图: 3、空气容易被压缩
石墨表面原子结构图
固体分子间有间隙!
气体分子间有间隙!
思考1:分子间存在空隙,大量分子却 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这是 为什么呢?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1)当r=r0=10-10m时,F引=F斥, 分子力F分=0,处于平衡状态
2).当 r< r0 时, F引< F斥,
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斥力.
3).当r>r0时, F引 >F斥,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引力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1

对分子力的理解
1.结合弹簧小球模型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关系
分子力
r=r0
F引=F斥
零
弹簧小球模型
分子间距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关系
离
分子力
r<r0
随r的减小,F引、F斥都增大, 分子力表现为
F斥比F引增大得快,F斥>F引
斥力
r>r0
随r的增大,F引、F斥都减小, 分子力表现为
明了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D.压缩气体比压缩固体和液体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
的距离远大于液体和固体分子间的距离
解析:水变咸和金与铅相互渗入都是分子扩散的结果,A 和 B 错误;扩散现象中不同物质的分子能相互渗入,说明分子间有 间隙,C 正确;气体极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 是分子直径的 10 倍以上,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而固体、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小,压缩时分子间斥力较大, 不易被压缩,D 正确。 答案:CD
1.(多选)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只有引力作用,反之则只有斥
力作用
D.分子动理论是在一定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解析:由分子动理论可知 A、B 对;任何情况下分子间同时存在
引力和斥力,C 错;分子动理论的提出是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
第 3 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
一、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空隙 (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 空隙 。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减小 ,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 着空隙。 (3)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 扩散 到对方的 内部,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3.分子间的作用力.ppt

• 【反思总结】 (1)判断分子力是做正功还是负功,依据分子力的方向与 位移方向的关系.
• (2)由于分子力做功,引起分子能量的改变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内容.
【跟踪发散】 3-1:一般情况下,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 力和分子斥力.若在外力作用下两分子的间距达到不能再靠近为 止,且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可自由移动,则去掉外力后,当 乙分子运动到相距很远时,速度为 v,则在乙分子的运动过程中 (乙分子的质量为 m)( )
• B.把一块铅和一块金表面磨光后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四五年, 结果金和铅互相渗入,这是两种金属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
• C.扩散现象不但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 子间是有空隙的
• D.压缩气体比压缩固体和液体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远大于液体和固体分子间的距离
离r变化的图象.例如,当r=OP时,这个分子所受斥力的大小可用线段 PC的长度表示,所受引力的大小用PD的长度表示,从C向下作CQ=PD, 于大是约线10段个P值Q时的代长表度合就力代的表点了,合连力成F的平大滑小曲:线F,=这F斥条-曲F引线,将再在作第出5r节取用其到他,
因此作图时要尽可能准确,讨论这条曲线的含义.
• 二、分子动理论
• 1.内容:物体是由
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
的无规则运动,大分量子之间存在着
和
.
• 2永.统不计停规息律
引力
• (斥1)微力观方面:各个分子的运动都是
的,带有偶然性.
• (2)宏观方面: 量分子的运动受
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叫做统计规律.大 的支配.
无规则
大量分子 统计规律
• 一、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解释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1. 引言分子间作用力是指分子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它对物质的性质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
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分为离子作用力、共价作用力和范德华作用力等多种类型。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几种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 离子作用力离子作用力是带电粒子(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
在化学反应中,离子作用力可以促使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这种结合常常伴随着能量释放。
离子作用力还导致溶解在水中的离子化合物能够形成电解质溶液,从而产生电导。
3. 共价作用力共价作用力是由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引起的相互作用力。
在共价键中,原子之间的电子被共享,共享电子云使得原子之间形成强大的相互作用。
共价作用力可以使得原子结合成分子,并决定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4. 范德华作用力范德华作用力是一种瞬时的、暂时的非共价作用力,也被称为分子间引力。
范德华作用力的产生是因为分子内部的电子分布不均,导致在某一时刻分子呈现出一定的极性。
这种瞬时的极性会引起附近分子的极性,从而产生范德华作用力。
范德华作用力的强度较弱,但在大量的分子间作用下,它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
范德华作用力是物质的凝聚态和相变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气体冷却时,当范德华作用力大于分子间的动能时,气体就会凝聚成固体。
5. 分子间作用力的应用分子间作用力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中,研究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帮助人们设计新材料,并理解材料的性质。
在化学工业中,分子间作用力的控制能够改善催化剂的效率,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此外,分子间作用力还在药物设计和生物化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
在生物化学中,研究分子间作用力有助于探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 结论分子间作用力是物质世界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离子作用力、共价作用力和范德华作用力是最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类型。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分子间的作用力

一、分子间的作用力┄┄┄┄┄┄┄┄①1.分子间有空隙(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3)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力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其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3)当r=r0时,分子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
(4)当r<r0时,作用力的合力为斥力。
(5)当r>r0时,作用力的合力为引力。
[注意]1.明确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引力、斥力的区别。
2.明确分子引力、斥力以及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①[判一判]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引力(×)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3.用胶水可以把两张纸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二、分子动理论┄┄┄┄┄┄┄┄②1.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统计规律大量偶然事件的整体所表现出来的规律。
分子的热运动虽然是无规则的,但符合统计规律。
[说明]1.对于任何一个分子而言,其运动都是无规则的,具有偶然性。
2.对于大量分子而言,其运动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统计规律。
②[选一选]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D.分子动理论是在一定实验基础上提出的解析:选C由分子动理论可知A、B正确;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C错误;分子动理论是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等实验基础上提出的,D正确。
1.用弹簧模型理解分子力如图所示,两个小球中间连有一个弹簧,小球类比分子,弹簧的弹力类比分子斥力和引力的合力。
(2)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r<r0),类比着分子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选修3-3同步训练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A.正、负电荷相互吸引
B.磁体吸引附近的小铁钉
C.光滑的铅块经过挤压后“粘”在一起
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
解析:正、负电荷相互吸引,是由于电场的原因;磁场吸引附近的小铁钉是因为磁场力的性质,不是分子力的结果,光滑的铅块经过挤压后“粘”在一起和铁块焊接,都是物质分子间距离在r0<r<10r0范围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CD
2.两个分子从靠得不能再靠近的位置开始,使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
B.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
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
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
答案: D
3.物体能够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了()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C.分子之间有斥力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物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A、C对.
答案:AC
4.“破镜难圆”的原因是()
A.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
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
C.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片之间,分子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
D.两片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总的分子引力为零
解析:破碎的玻璃放在一起,由于接触面的错落起伏,只有极少数分子能接近到距离很小的程度,因此,总的分子引力非常小,不足以使它们连在一起.
答案: D
5.当钢丝被拉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只有引力作用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C.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减小得慢D.分子力为零时,引力和斥力同时为零解析:钢丝拉伸,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但引力比斥力减小得慢,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所以B、C正确,A、D不正确.
答案:BC
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
A.F引和F斥是同时存在的
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
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
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
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则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得更快一些.当r<r0时,合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r>r0时,合力表现为引力,引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
7.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
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不受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
D.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
解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r=r0时,F引=F斥,每个分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并非不受力;当r<r0,F斥>F引合力为斥力,并非只受斥力,故A、B 错误.
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而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到零,再增大再减小到零,故C正确,D错误.
答案: C
8.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排斥力时,物体的形态表现为固体
B.当物体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小于排斥力时,物体的形态表现为气体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减小
D.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大而排斥力减小
解析:气体的分子间距约为10r0,分子力约为零,所以选项B错误;物体的形态表现为固体时,分子间距约为r0,分子力约为零,所以选项A错误;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减小,选项C正确;分子间距减小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增大,斥力比引力增加的更快,表现为斥力,选项D错误.
答案: C
9.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一直做正功
D.乙分子由b到c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一直做负功
解析:乙分子从a到b,再到c的过程,分子之间均表现为引力,显然乙分子始终做加速运动,且到达c点时速度最大,故A错,B正确.乙分子从a到b的过程,分子的引力一直做正功,故C正确.乙分子由b到c过程,分子力仍然做正功,故D项错.答案:BC
10.将两块截面洁净的铅块a和b紧压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块b不下落,这说明a、b接触处()
A.分子间无空隙,故粘在一起B.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C.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D.分子间的分子力大于b物的重力
解析:铅块b不下落,说明铅块b处于静止,所受分子力和重力的合力为零.由重力方向知分子力一定竖直向上是引力,故C是正确的,而B错是因为铅块b不下落的原因不是因为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而是分子力等于铅块b的重力.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1)两个分子由于距离发生变化而使得分子势能变小,则可以判断在这一过程中,一定是分子力做了________(填“正功”或“负功”),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________增大(填“一定”或“不一定”),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________是引力(填“一定”或“不一定”).
(2)温度高的物体内能________大,但分子平均动能大(填“一定”或“不一定”).
答案:(1)正功不一定不一定
(2)不一定一定
12.(1)如图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下端,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________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是水分
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作用.
(2)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________现象,是由于分子的________而产生的.
解析:(1)玻璃板接触水面,水分子与玻璃表面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将玻璃板向上提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此时向上的拉力比玻璃板的重力大.
(2)红墨水滴入水杯中后,由于扩散的作用,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红色.扩散是分子的热运动造成的.
答案:(1)大引力(2)扩散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