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分子间的作用力
7.3分子间的作用力

5.分子力与物质三态不同的宏观特征
(1)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明显。 其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范围很小的无规则振动。因 此,固体不但具有一定的体积,还具有一定的形状。 (2)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也很小,液体分子可以在平衡位置 附近做范围较大的无规则振动,而且液体分子的平衡位置 不是固定的,因而液体虽然有一定的体积,却没有固定的 形状。 (3)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彼此间的作用力极为微小,可 认为分子除了与其他分子或器壁碰撞时有相互作用外,分 子力可忽略。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 状,总是充满整个容器。 (4)固体、液体难于被压缩,是因为分子斥力的原因,而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不是分子引起的原因,而是气体压强 作用的结果。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引力: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2.分子斥力: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3.分子力: 两个相邻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 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叫分子力。
4.分子间作用力的变ຫໍສະໝຸດ 规律(1)变化规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 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 减小而增大;但具体的函数关系不同,斥 力变化比引力快。 (2)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① 当分子间距离r=r0时(r0为10-10m),引力和斥力相等,此 二力的合力为零,即分子间表现出没有作用力,此时分子 所处的位置称为平衡位置。 ② 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r的减小而 增大,但斥力增大的更快一些,故斥力大于引力,此时分 子之间表现出相互作用的斥力(此时引力依然存在)。 ③ 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r的增大而 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一些,故引力大于斥力,此时分 子之间表现出相互作用的引力(此时斥力依然存在)。 ④ 当r>10r0时,斥力、引力及分子力均非常微弱。
7.3分子间的作用力

六、根据分子力解释物体三种状态的宏观特征 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也就 不一样. 1.固体: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分子之间的作 用力表现明显,其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 范围很小的无规则振动.因此,固体不但具有 一定的体积,还具有一定的形状.
2.液态: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也很小,分子之间 的作用力也能体现得比较明显,但与固体分子 相比,液体分子可以在平衡位置附近做范围较 大的无规则振动,而且液体分子的平衡位置不 是固定的,是不断移动的,因此液体虽然具有 一定的体积,却没有固定的形状. 3.气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之间的 作用力极小,可认为气体分子除了与其他气体 分子或器壁碰撞时有相互作用外,分子力可忽 略.因而气体分子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 碰撞时才改变方向.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 也没有一定的形状,总是充满整个空间.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打气筒打气很费劲,这是气体分子间存在 斥力的宏观表现 B.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水分子间存在斥 力的宏观表现 C.气缸中的气体膨胀推动活塞,这是分子间的 斥力对外做功的宏观表现 D.夏天轮胎容易爆裂,说明温度越高,气体分 子间的斥力越大
答案: B
4.(2010· 四川卷)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 在分子力的是( ) A.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 B.钢绳不易被拉断 C.水不容易被些现象还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表面原子结构图
思考2:分子间存在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 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这是为什么呢?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力 1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如:压 紧的铅块结合在一起,它们不易被拉开).
2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如:固 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分子甲和分子乙距离较远,设甲分子固定 不动,乙分子逐渐向甲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 近的这一过程中( ) A.分子力总是对乙分子做正功 B.乙分子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 乙分子做正功 D.先是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然后乙分子克 服分子力做功
高中物理7.3 分子间的作用力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3-37.3 分子间的作用力★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知道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距离r0的数量级。
3.知道分子间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这个斥力随r 的减小而迅速增大。
4.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这个引力随r 的增大而减小。
5.知道r增大到什么数量级时,分子引力已很微弱,可忽略不计。
6.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宏观物体来模拟和理解微观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变化关系。
★教学1.分子间的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
2.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
★教学难点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讲练法、电教法、举例法★教学用具:玻璃管、酒精、水、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引入课教师:(提问)(1)什么叫扩散现象?什么叫布朗运动?(2)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1)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证明了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分子都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教师:(总结)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如果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地紧靠在一起的,颗粒或分子就不会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因此就不可能有布朗运动,也不可能产生扩散现象。
物体都是由一个个分子组成的,而且分子之间还有空隙,可是要把固体的一跟另一分开却是很困难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进行课1.分子间有空隙[演示]在长约1m一端开口的玻璃管里装上一半水,再沿管壁慢慢地把染色的酒精注满,这时可清楚地看到水和酒精的面,把管口封闭,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件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3分子间的作用力

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中涉及到分子间作用力的研究,如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材料的界面行为等。
CHAPTER
实验与观察
05
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随距离的变化关系,理解分子力的特点。
实验目标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通过改变两分子间的距离,观察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变化。
实验原理
弹簧测力计、两个小球、细线、支架、尺子等。
CHAPTER
分子间的作用力概念
02
分子间的引力使得物体可以被拉向一起,就像绳子上的两个小球一样。
引力
分子间的斥力使得分子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像桌球一样,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排斥力。
斥力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三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在固态时,分子间的引力较强,物质形状固定;在液态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处于平衡状态,物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气态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物质形状变得非常稀薄。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件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3分子间的作用力
contents
目录
引言分子间的作用力概念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分子间作用力的应用实验与观察习题与解答
CHAPTER
引言
01
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能够运用分子间作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
THANKS
感谢观看
库仑力范德华力来自 CHAPTER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
03
范德华力是分子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力,它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相互接近和排斥引起的。
范德华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范德华力越大。
范德华力包括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其中取向力与分子的极性有关,诱导力与分子间的电场强度有关,色散力与分子的变形程度有关。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第七章-分子间的作用力-ppt精品课件

3.物体的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 它们的 合运动 一定是 直线运 动 4.若两个互成角度的分运动分别是匀 速直线 运动和 匀加速 直线运 动,则 合运动 一定是 曲线运 动 5.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 验研究 中发现 ,低浓 度的生 长素促 进细胞 的伸长 ,但生 长素浓 度增高 到一定 值时, 就会促 进切段 中乙烯 的合成 ,而乙 烯含量 的增高 ,反过 来又抑 制了生 长素促 进切段 细胞伸 长的作 用。 6.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 验研究 中发现 ,低浓 度的生 长素促 进细胞 的伸长 ,但生 长素浓 度增高 到一定 值时, 就会促 进切段 中乙烯 的合成 ,而乙 烯含量 的增高 ,反过 来又抑 制了生 长素促 进切段 细胞伸 长的作 用。 7.先用低 倍镜找 到叶肉 细胞, 然后换 用高倍 镜观察 。注意 观察叶 绿体随 着细胞 质流动 的情况 ,仔细 看看每 个细胞 中细胞 质流动 的方向 是否一 致致。 8.内质网 以类似 于“出 芽”的 形式形 成具有 膜的小 泡,小 泡离开 内质网 ,移动 到高尔 基体与 高尔基 体融合 ,成为 高尔基 体的一 部分。 高尔基 体又以 “出芽 ”方式 形成小 泡,移 动到细 胞膜与 细胞膜 融合, 成为细 胞膜的 一部分 。 9.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 境。在 物质的 运输与 交换及 信息传 递中起 决定性 作用。 10.核糖体普遍分布在原核细胞和真核 细胞中 ,因此 根据核 糖体的 有无不 能确定 这些生 物的类 别。 11.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也含有无机 盐和尿 素等物 质。酷 暑季节 ,室外 作业的 工人出 汗多, 水、无 机盐被 排出, 造成体 内水、 无机盐 的含量 减少。 失水过 多,会 脱水而 危及生 命。生 物体内 无机盐 离子必 须保持 一定的 比例, 这对维 持细胞 内的渗 透压和 酸碱平 衡很重 要,这 是生物 体 进行正常 生命活 动必要 的条件 。大量 出汗后 ,除补 充水分 外,还 应该补 充无机 盐,所 以应喝 盐汽水 。
高二物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 3.当r>r0时, F引 >F斥,对外表现 的分子力F为引力.
• 4.当r>10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变 得十分微弱,可认为分子力F为零(如 气体分子间可认为作用力为零).
ks5u精品课件
四、引起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原因
•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由原子内带正电的原 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多地留住它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所做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不妨说,获奖者们正是一些幸运地留住了那个心智觉醒时刻的人。在那个时刻之后,他们没有停止提问和思考,终于找出了隐藏在事物中的某个或某些重大秘密。比如1986年物理学奖得主
宾尼希,在他小时候,由于父母不让他随便打电话,他就自己想办法,用两个罐头盒和一根紧绷的长绳子制作了一部土电话机。当孩子们能够用它在相邻房间清楚地通话时,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快乐。后来他因研制可以拍摄到原子结构的光栅隧道显微镜而得奖,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
•
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
C.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
分子力做功.
•
D.乙先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
乙做正功.
ks5u精品课件
解析:
• 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 当乙分子从无穷近逐渐向甲集近过程中.
• 当甲、乙两分子间距大于r0时,分子间作用力 对乙做正功;
习以为常的世界,他们提出了绝大部分成年人没有想到也回答不了的问题。和好奇心一起,还有想象力和理解力,荣誉感和自尊心,心灵的快乐和痛苦,总之,人类精神的一切高贵禀赋也先后觉醒了。假如每个孩子生命中的这个时刻在日后都能延续下去,成为真正的起点,人类会拥有多
少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海德格尔啊!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心智的惰性、教育的愚昧、功利的驱迫、生活的磨难等原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儿童时代的这个时刻仿佛注定只是昙花一现,然后不留痕迹地消失了。但是,趁现在的孩子们正拥有着这个时刻,我们能否帮助他们尽可能
7.3分子间的作用力PPT(人教版选修3-3)

(2)分子间的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 更快.
分子力 与分子 间距离 的关系
r>r0 r<r0
F引=F斥 F引>F斥 F引<F斥
F=0 F表现为引力 F表现为斥力
F引和F斥十分微弱
F=0
F随r变化的关系如图:
二、分子动理论 1.内容:物体是由_大__量__分__子__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无__规__ _则__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_引__力__和_斥__力__. 2.统计规律:由大量_偶__然__事__件__的整体所表现出来的规律.
【想一想】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又在永不停息地 做无规则运动,那么为什么大量分子能聚在一起形成液体或固 体而不散开? 提示: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引力使分子聚集在一起不分开.
分子间的作用力
【探究导引】 人们常说“破镜难重圆”,也就 是把镜子打碎之后很难再恢复原 样,请思考以下问题:
(1)在打碎之前,玻璃分子靠什么结合在一起? (2)打碎之后的玻璃片再靠在一起时,分子之间还有作用力 吗?
【要点整合】 1.分子力: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总是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而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分子力,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 (1)平衡位置:分子间距离r=r0时,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 分子力为零.分子间距离等于r0(数量级为10-10 m)的位置.
(2)液体: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也很小,液体分子可以在平衡 位置附近做无规则振动,而且液体分子的平衡位置不是固定的, 因而液体虽然具有一定的体积,却没有固定的形状. (3)气体: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彼此间的作用力极为微小, 可认为分子除了与其他分子或器壁碰撞时有相互作用外,分子 力可忽略.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总 是充满整个容器.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 (4)

C.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 子距离变大时,斥力变大
D.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不管r> r0 ,还 是r< r0 ,斥力总比引力变化快
6.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细线 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 面(如图所示).如果你想使玻璃 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量 大的力向上拉细线.动手试一试, 并解释为什么?
玻璃板离开水面后,可以看到玻璃板下表 面上仍有水,说明玻璃板离开水时水分子发生 分离,所以原因由于玻璃分子和水分子、水分 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外力要克服这些分 子引力,造成外界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分子间相互存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 有时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 有时表现为斥力
5、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 又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 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可见,分 子是一个复杂的带电系统;而分 子间的作用力就是由这些带电粒 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三.分子动理论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 时存在.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只 与分子间距离(相对位 置)有关,与分子的运 动状态无关.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 随分子间的距离r的增大 而减小,且斥力总比引 力随r的增大衰减得快.
4、分子力以及引力和斥力的大小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引力、斥随分子间距的变化图
值时代表合力的点,连成平滑曲线,这条曲 线将在第5节用到,因此作图时要尽可能准确, 讨论这条曲线的含义.
4、分子力以及引力和斥力的大小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有两个分子,设想它们之间相隔10倍直径以上的距 离,逐渐被压缩到不能再靠近的距离,在这过程中,下 面关于分子力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变小; B.分子间的斥力变小,引力变大; C.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都变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快; D.分子力从零逐渐变大到某一数值后,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 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
一、分子间作用力
3、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原因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由原子内带正电的原子核 和带负电的电子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一、分子间作用力
4、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的关系
F 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 正值表示F斥 F斥 0 横轴表示分子间的距离
r
F引
负值表示F引
一、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的变化图
F
r=r0 F斥= F引 r<r0 F斥> F引
1
增大
1
一、分子间作用力
(3)当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时
r 的增加
F引、F斥
减小
1
F斥 减小得快
F斥 < F引
分子力表现为
F斥 r>r0 F引 F引 F斥
引力1
r增加,分子力 先增大后减小1
一、分子间作用力
(4)当r>10r0时,分子力等于0,分子力是短程力。 F
F斥
0
r0 F分 F引
r
二、分子动理论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二、分子动理论
热现象的宏观理论——研究热现象一般规律, 不涉 及热现象微观解释(热力学)
热学
热现象的微观理论——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 来研究宏观热现象的规律(统计物理学)
统计规律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没有统一运动步调, 单独来看,各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 性的,但从总体来看,大量分子的运动且有一定的规 律。
1、 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 在细线的下端,使玻璃板水 平地接触水面(如图所示).如 果你想使玻璃离开水面,必 须用比玻璃板重量大的力向 上拉细线.动手试一试,并解 释为什么?
玻璃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相距 很近,它们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外力要要克服这些分子引力,造 成外界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 2.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打湿了的两张纸很难分开 B.磁铁吸引附近的小铁钉 C.用斧子劈柴,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柴劈开 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
3.当两个分子间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 面关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各种说法中,正确 的应是: A.两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 B.两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 C.两分子间的距离r<r0时,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作用 ,而且斥力大于引力 D.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2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 有斥力作用,而且引力大于斥力
r0 F斥 F分 F引
r>r0
F斥< F引
r
0
一、分子间作用力
r0 F斥 F引
F引
F斥
(1)当r=r0=10-10m时,F引=F斥,分子力F分=0, 处于平衡状态
一、分子间作用力
(2)当r<r0时, r的减小 1 F引、F斥 增大
F斥
1
增大得快 F引
斥力
r<r0
F斥 >
F斥
F斥
F引 F引
分子力表现为 r减小,分子力
5、设空间存在两个不受外界影响的分子,当它 们间的距离等于r0 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则 固定一个分子,另一分子以一定初动能向它靠 近的过程中
A、当它们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做正功,分
子速度变大
B、当它们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速度最大
C、当它们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 速度变小 D、当它们间距离最小时,分子速度为零
3-3
分子运动理论
分子间的作用力
一、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 子 间 有 间 隙
扩散现象 布朗运动
分子间有空隙
降温
降温加压
气态
分子距离缩短
液态
分子距离缩短
固态
物体的热胀冷缩
一、分子间作用力
问题1: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 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 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问题2: 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压
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一、分子间作用力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如何产生?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注意
压缩气体也需要力,不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
压缩气体时需要的力是用来反抗 气体对(活塞)产生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