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对联

合集下载

走近对联

走近对联

苏州沧浪亭
近 水 遥 山 皆 有 情
清 风 明 月 本 无 价
林则徐题书室
壁 立 千 仞 无 欲 则 刚
海 纳 百 川 有 容 乃 大
趣味联(一)
今 年 始 流 到 腮 边 前 年 一 滴 相 思 泪 额 头 已 到 画 堂 前 未 出 庭 前 三 五 步
趣味联(二)
袁 世 凯 千 古
中 华 民 国 万 岁
4)风吹杨柳千门绿
5)冬去山明水秀 6)扫千年旧习
7)科学能致富
勤劳可兴家 _______________
赠联
雄泛 一游 朝学 金海 榜竞 题逐 名群
水勇 放攀 飞书 心山 中甘 梦洒 想汗
方法
1、把握对联的基本特点
2、进行联想和想象
3、仿用已有的修辞手法
4、利用传统的对联口诀
扩充法
雨 风
暴雨 狂风
下暴雨 刮狂风
窗外下暴雨 山上刮狂风
窗外下暴雨 烟尘滚滚起
山上刮狂风 树叶纷纷飞
1、找出上下联
盛唐诗酒无双士
发愤识遍天下字 书山万仞志能攀
雨滋春树碧连天
学海无涯勤可渡 立志读尽人间书
风送花香红满地
串对
又 食 武 昌 鱼
返回
才 饮 长 沙 水
敢 教 日 月 换 新 天
为 有 牺 牲 多 壮 志
对联种类
春联 寿联 名胜联 行业联 婚联 挽联 居室联 趣味联……
四川眉山三苏祠
千 古 文 章 八 大 家
一 门 父 子 三 词 客
云南昆明西山
曲 径 通 幽 别 有 天
高 山 仰 止 疑 无 路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东北角,造起 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对联觅趣》学案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对联觅趣》学案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对联觅趣》学案班级:学生: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种类等相关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及课堂开放式学习,学会修改及拟写简易对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角度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近对联第一关:小组必答赛(共5题,共5分)你能找出下面对联的下联吗?填一填,读一读。

(2分)A.泰山日,虚口烟,天地奇观B.拜妈祖庙,情系一家C.两岸荔枝红D.人在水天一色中1、目极湖山千里外,2、一湾溪水绿,(上联)千秋岁月千秋业:下联:A.万里江山万里春B.四序图新纪岁功C.千岱青岗入画图4、你能找出下面对联的下联吗?(1分)(上联)春满千家万户:下联:A.春来碧水若蓝B.新春紫燕归来C.心连四海五湖5、你能找出下面对联的下联吗?(1分)(上联)松柏常青河山千里秀:()A.穿云紫燕喜迎四化春B.万盏春灯祝人寿丰年C.云霞放彩社稷万年春第二关:个人争霸赛(共4题,共17分)6、请将下面四句组成两副对联。

(只填序号)(4分)①东风袅袅大地绿如茵②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③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④丽日彤彤神州春似海(1)上联_______,下联________。

(2)上联_______,下联________。

7、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

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4分)《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上联:,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8、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4分)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二、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三、牛刀小试显身手——评议对联。

走进对联选

走进对联选

对联我会对
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 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对联我参与
• 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 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 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看西北 ,造三间临水轩斋 •
老师寄语 千言万语道不尽,联联对语总关情。 我们今天步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对 联殿堂,学对联,对对联,感受对联 艺术的魅力。让我们以此为起点,提 高语文素养,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华 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老师赠联
学联用联感受对联魅力
说语写话传承中华文化
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的前一部分叫“上 联”,后一部分就叫做“下 联”。有些还有“横批”。
对联的类型
1、春联2、楹联3、婚联4、 挽联5、寿联
说 对 联 故 事
一天傍晚,苏轼和好友佛印泛舟 长江。佛印是一个和尚。苏轼忽然用 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 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马 上就明白了。他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 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这扇子上 题有苏东坡诗句。然后两人大笑起 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五)词性相同
对联我会对
山(
) 高山( ) 高山有路( ) 高山有路勤为径( )
对联我会对
辞旧岁 ( 千山秀 ( 蜂采蜜 ( 冬去 ( 行千里路( 山清水秀( 鱼儿水中游( ) ) ) ) ) ) )
现场互对,小试牛刀 孙行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一位国 文教授出的一道题:对对子,上联 是“孙行者”,请对出下联。结果 只有一位同学得满分。

走进对联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走进对联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走进对联【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

2、掌握对联的拟写方法,尝试对对子。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教学难点】: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春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春联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为节日增添喜庆,能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春联,走近对联,感受那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气息。

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类。

在我国历代文学百花苑中,最香醇艳丽的一枝是诗歌,最独特秀雅的一朵是对联。

你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谁来说说从这些资料中你对对联有了怎么样的认识?二、对联的起源及历史发展:对联的含义对联,雅一点称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

例如: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

1、起源:桃符的传说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形容初日的光亮。

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相传在东海里有一个神鬼出没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shén shū )、郁垒(yù lǜ)。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走近对联

走近对联

拆 字 联
•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 成几个独体字。
隐字联
• 南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 没有东西
—— 缺一(衣)
—— 少十(食)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
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镶 字 联
•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讽贿选总统曹锟 所谓镶字,就是把有关的人名、物名或其他名
对联的起源 秦汉以前,民间每逢
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
风俗。
神 荼 (shēnshū)
驱鬼避邪
郁 垒(yùlǜ)
秦 琼
尉 迟 恭
到了唐代,门神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chǎng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题写在寝门桃
符板上。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又
叫“春联”。
2.反对:上下两联,一正一反,对比尖锐分明, 意思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例: 天开新岁月 人改旧乾坤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联的形式
3.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意思顺连,在语法 上形成一个复句,构成顺承、因果、条件、转 折、选择等复合关系。(一句话分成两句说) 例: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财主一看, 气得发昏, 因为 明日逢春 好不晦气;终年倒 运 少有余财. 怎看也十分不吉利. 祝枝山却说:这是十分吉 利的呀. 说完便转身离去. 财主不服, 祝枝山笑道:此乃吉利 之言, 并无咀咒. 财主说道:若是吉利, 我当输你千两银子, 若说不出吉利之处, 你赔千两银子给我吧. 祝枝山笑道:一 言为定. 说完, 便高声诵读:…… 财主一听, 纵万分不愿, 只得付了祝枝山千两银子.

走进对联(正式版)

走进对联(正式版)

2.词性相当
上联和下联相应位置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同。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 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黑 对 例: 白 来 蓝天 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 对 对 对 对 去 碧海 雨茫茫 长河落日圆
2.词性相当
上联和下联相应位置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同。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 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5.平仄相协
所谓平仄,就是指汉字的声调。平声近似于现在的 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声近似于现在的第三声和第四 声。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平仄相协,最起码是“仄起 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 平声。
平 仄
平 仄
仄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仄 平
天 增 岁 月 人 增 寿
春 满 乾 坤 福 满 门
5.平仄相协
海 水 朝,朝 朝 朝,朝 朝 朝 落;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浮 云 长,长 长 长,长 长 长 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朝: ( cháo)同“潮”,涨潮; (zhāo)早晨。 长: (cháng)同“常”; (zhǎng)增多。
明代文学家徐渭所写。这则对联借山海关居高临下之势, 写海阔天空、碧水白云之壮丽景色。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云 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 衣的执著精神的崇敬。汉字多音和谐音的使用令人称奇。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 虾吃水 水落石出 溪水归河水 河水归江 江归海 海阔天空
绿绿红红 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 年年暮暮朝朝
此为杭州西湖天下景联
水水山山 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 时时好好奇奇

走近对联

走近对联

却 是 顶 上 功 夫
虽 为 毫 末 技 巧
理发店
饭 店
游 鱼 得 味 成 龙
飞 鸟 闻 香 化 凤
眼镜店
看 来 老 眼 不 生 花
察 及 秋 毫 如 照 烛
人客 走至 茶心 茶 不常 馆 凉热
任挑肥拣瘦,指向哪里,割向哪里; 请依次排队,生人一般,熟人一般。
肉 铺
对联的故事
福无双至 今朝至 祸不单行 昨夜行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
名联欣赏:
写司马迁: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写李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写李清照: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 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 金石录里 文章有后主遗风。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英雄 问楼外青山 山外白云 何处 是唐宫汉阙 小苑西回 莺唤起一庭佳丽 看池边绿树 树边红雨 此间 有舜日尧天
发愤 识遍天下字, 立志 读尽人间书。
洪 承 畴
臣君 节恩 重深 如似 山海
乎矣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 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 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春对夏, 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 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 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 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 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 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声律启蒙》
云对( ),( )对风,晚照对 ( )。( )对去燕,宿鸟对( )。 天 对( ),( )对风。( )对长空。( ) 对海树,赤日对( )。( )对夏,( ) 对冬,( )对晨钟。观山对( ),( ) 对苍松。 ( )对有,实对( ),作赋对 ( )。( )对朱户,宝马对( )。 ( ),六钧弓,岭北对( )。人间 清暑殿,( )。( ),一园春雨杏 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 )。

走近对联

走近对联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苏轼与苏小妹
咸蛋剖开两叶舟内载黄金白玉 石榴打破一花罐中藏玛瑙珍珠
改字巧成联
鉴赏对联
风吹柳 雨打花
斜风拂柳翩翩舞
细雨润花浅浅吟
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华夏文明
引领励志修身
解缙自由聪慧,他的文章、 诗都很有名,书法尤其精绝, 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 朝三才子,著有《解学士集》 《太祖实录》等,主持编写 了《永乐大典》。
千年古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如何对对子பைடு நூலகம்
一字对

一字对

二字对
绿柳
孙行者
唐三藏 祖冲之 王献之
三字对
千山鸟飞绝 浮云游子意
万径人踪灭 落日故人情
语文活动课
慈恩寺乡中心小学魏丽丽
绿 竹 别 其 三 分 景
四 季 财 源 顺 意 来
红 梅 正 报 万 家 春
一 年 好 景 迎 春 到
红 梅 正 报 万 家 春
绿 竹 别 其 三 分 景
四 季 财 源 顺 意 来
一 年 好 景 迎 春 到
好读书 不好读书
好读书 不好读书
明· 徐渭
明朝才子:解缙对对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 望 东 南 , 建 几 处 依 山 楼 榭 ;
1.删减字,使下句与上句对应
近 近 看 看 西 西 北 角 北 , , 造 造 起 三 三 间 间 面 临 临 水 绿 水 轩 轩 榭 榭 。 。
遥 望 东 南 , 建 几 处 依 山 楼 榭 ;
2.调整顺序,使词性相对
东 西 海 峡 明 月 心 。
小试牛刀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 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1.时雨点红桃千树 2.亭闲有竹春常在 3.无意东风花半露 4.晴空一镜悬明月
a.山静无人水自流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有闲春色燕双飞
帮我改一改
1、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下联: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2、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 上联: 井冈山,青山起伏,峻岭绵绵。 下联: 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下: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为
避免雷同
上:爆竹声声年来到 平仄相对 到来
1、世本无先觉之验 人贵有( 自知之明 )
2、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 海阔天空 )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 )又一村
4、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 精益求精 )。
济《 贫水 ,浒 扬传 善》 惩传 恶梁 ,山 逼好 上汉 梁, 山杀 ;富
3.仔细斟酌,使内容相对应
济《 贫水 ,浒 扬传 善》 惩传 恶梁 ,山 逼好 上汉 梁, 山杀 。富
济《 贫水 ,浒 扬传 善》 惩传 恶梁 ,山 逼好 上汉 梁, 山杀 ;富
5.学生自己拟写对联
上句: 岳阳楼雄奇壮美,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破冰除险情暖大地, 品美文若饮甘露, 读好书乐趣无穷, 下句:
何谓平仄?
平:第一声、第二声;
仄:第三声、第四声。(入声)
如对联:
雪过三冬春有信; 风来二月柳含烟。
上联和下联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附:对联还需有横批;张贴对联时,上联贴在右边; 下联贴在左边,这是古人习惯,沿用至今。
对联的形式
正对:上下联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赏析对联的方法:
(1)读懂对联的内涵。 (2)探究上下联的结构和词性是如何相对的。 (看句子对仗是否工整) (3)注意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对联欣赏:
人怀大志天天向上 竹有虚心节节登高
形式上,属于正对。
上联强调有远大志向的人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下联用“竹有虚心节节高”比喻虚心使人进步,
形象而富有哲理,而虚心二字,意义双关,巧妙合 理,对仗工整,琅琅上口。
谢谢!再见!
对联有着广泛的用途,你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看 到过对联呢? 从张贴处上说: 春联(大门)楹联(柱子)堂联(堂屋墙上)
从用途上说:
婚联(结婚)寿联(祝寿)挽联(吊唁)题画联(题 画上)交谊联(赠友人)名胜联(风景名胜处)
春 满 乾 坤 福 满 门
乐快春新
天 增 岁 月 人 增 寿
春 联
望楹 或联 满: 足题 装在 饰相 需对 要的 。两 根 柱 子 上 , 为 了 表 达 某 种 愿
试一试
应知滴水能穿石 莫待亡羊再补牢
这是古汉语
中的入声字。
上联比喻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事 情做好。
下联比喻做任何事情应事先考虑周到。对联中
巧妙地运用成语,阐述富于哲理,对仗工整,琅琅
上口。
写对联的口诀 写对联, 想意思, 划节奏, 查字数, 看词性, 避雷同。
上: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婚 联
寿 联
挽 联
名 胜 联
上联:福无双至 今朝至
下联:祸不单行 昨夜行
两碟豆 两蝶斗 林间两蝶斗 门对千竿竹 短无
一瓯油 一鸥游 水上一鸥游 家藏万卷书 长有
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了吗?
对联的特点
1、字数
相等 相同 相应
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 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2、词性
上下联的词语要求“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 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 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结构
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 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4、平仄
相对
平仄要和谐、相对,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 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神 州 南 北 意 春 风 ,
2.调整顺序,使词性相对
东 西 海 峡 明 月 心 。
神 州 南 北 意 春 风 ,
2.调整顺序,使词性相对
海 峡 东 西 明 月 心 。
神 州 南 北 春 风 意 ,
3.仔细斟酌,使内容相对应
济《 贫水 ,浒 扬传 善》 惩传 恶梁 ,山 逼好 上汉 梁, 山杀 。富
———民族文化专题
对联的由来
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 挂桃符的习俗,以驱鬼压邪。到了五 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 上。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 经相当普遍。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 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 的春联。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对联类型:
1、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 《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弃之可惜 下联: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2、上联 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下联 记唐僧师徒,降妖除魔, 西天取经 西游记,
1.删减字,使下句与上句对应
近 看 西 北 角 , 造 起 三 间 面 临 绿 水 轩 榭 。
福如东海 心平积福
寿比南山 欲重招殃
反对:上下两联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意思具有承接、递
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联要求上下联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而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 内容相关)
对联的特点: 字数相等 词性相同 结构一致 平仄相对 内容相关 避免雷同(对应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