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古风

合集下载

古诗古风·容颜若飞电翻译赏析

古诗古风·容颜若飞电翻译赏析

古诗古风·容颜若飞电翻译赏析
《古风·容颜若飞电》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

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华发不耐秋,飒然已衰蓬。

古来圣贤人,一一谁成功。

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

【前言】《古风·容颜若飞电》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此诗主旨为感时光之易逝,叹年华之不青,悲事业之未成。

【注释】⑴飘风:旋风。

⑵飒然:凋零、衰老的样子。

⑶“君子”二句:晋葛洪《抱朴子》: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

两句意谓君子小人,皆逃不出阴阳变化。

【翻译】人的容颜就像闪电一样容易飞逝,美妙的景色如同飘风一样容易变幻。

碧绿的草,霜一打就枯萎,日西落,月东升,时光不停留。

黝黑的华发,转眼就象霜打的芦苇,白了少年头。

放眼千古,并不是所有的圣贤之人都可以成功。

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都在阴阳轮回当中。

怎如仙人广成子,乘云驾鹤,缥缈飞鸿。

【赏析】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八首。

此诗言时光飞逝,年岁易衰,圣贤求仙未见成功。

这是李白遗憾之遗憾,是他咏叹调的主旋律,是他一生的痛,每每用修仙来逃避。

诗中说,君子小人,一一物化,个个难逃造化,唯广成子,驾鸿登仙。

末二句为全诗主旨,旨在遵奉道家的清静无为。

广成子为道家仙人,据传,他就是就是老子。

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李白《古风我行巫山渚》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古风我行巫山渚》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古风我行巫山渚》全诗翻译赏析《古风·我行巫山渚》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我行巫山渚,寻登古阳台。

天空彩云灭,地远清风来。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荒淫竟沦替,樵牧徒悲哀。

【前言】《古风·我行巫山渚》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此诗借宋玉以巫山神女讽谏楚王事,讽刺帝王淫逸享乐的毫无价值。

【注释】⑴阳台:传说中的台名。

《昭明文选》载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带土的石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⑵神女:《高唐赋》: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侍寝)。

’王因幸之。

”⑶荒淫:迷于逸乐,荒于事务。

⑷樵牧:打柴放牧者。

【翻译】我来到长江三峡中的巫山脚下,攀登到古迹阳台来追寻历史。

天空已经乌云密布,楚王见过的彩霞早已泯灭,远处的'清风尚带来些许清凉。

朝云暮雨的神女到那里去了?楚襄王更是人死灰烬不知所在。

荒淫的故事一再重新上演,最后的结局一定是朝廷衰败,连渔民樵夫都感觉很悲哀。

【赏析】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五十八首。

李白有“屈平辞赋悬明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诗句,其旨与此诗同。

诗意分两层。

前四巫山渚所见,不见彩云,只见清风,说明巫山神女纯属子虚乌有。

后四巫山渚所思,神女襄王一并沦没,唯见樵牧,令人悲哀。

从李白全集看,李白曾经三次到巫山,第一次是年青时候随水出四川的时候,第二次是逆水流放到夜郎的时候,第三次是在白帝城获赦免以后随水过巫山,这次李白没有停船直接回的武汉。

此诗大约作于第二次逆水到巫山的时候。

此诗把唐玄宗与楚襄王类比,的确有过之而无不及,“荒淫竟沦替”这句真是写绝了。

古诗古风·太白何苍苍翻译赏析

古诗古风·太白何苍苍翻译赏析

古诗古风·太白何苍苍翻译赏析《古风·太白何苍苍》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灿然启玉齿,受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永世与人别。

【前言】《古风·太白何苍苍》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这是一篇游仙诗。

诗人自述在太白山上,遇见一位仙风道骨的真人。

真人给他传授了炼丹秘诀,这使他五内俱热,决心炼丹,修成正果,永别人间。

【注释】⑴邈尔:高远的样子。

⑵绿发:乌亮的鬓发。

⑶披云:拨开云雾。

⑷冥栖:静默栖居。

⑸灿然:鲜明的样子。

⑹铭骨传其语:是“真人传授其语,我刻骨铭心记取”的倒装紧缩句。

⑺苍然五情热:谓内心一下子冲动起来。

苍然,匆遽的样子。

五情,喜、怒、哀、乐、怨,这里指情绪。

【翻译】西安太白山郁郁葱翠,高耸入云,繁星在它的头顶森然排列。

距离天空也只有三百里地,邈然与人世间隔绝。

山中居住着一位绿色头发的老翁,身披白云朵,卧在古松的白雪上面。

不笑不语,默默然然,在幽暗的洞穴中冥想。

我来太白山,有幸遇到了这位真人,我长时间的跪在他的面前,恳切地请求授予修仙的宝诀。

不笑不语的他,粲然大笑,露出了满口的白牙,授予我如何练丹药的宝贵口诀。

我刻骨铭心地牢记下他的密诀以后,他就如同闪电一样快速地消失。

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心绪油然在脑海中荡漾不平。

那真是打翻了调味品柜,酸甜苦辣味味齐全。

从现在开始,我要依照他的宝诀练仙丹妙药,远离世界,远离人群。

【赏析】此诗为《古风五十九首》组诗的第五首。

此诗大约作于李白三十多岁第一次进长安求官受挫折以后,当时他爬过一次太白山。

应该说:每当李白受大的刺激以后,都有强烈的出家思想来平衡情绪。

过后,浓浓的挥之不去的入世愿望又会召唤他回到现实世界。

这是一首梦仙诗,梦神经常光顾李白,给于他灿烂的梦境,也许其中也有酒神的帮助。

古诗古风·羽族禀万化翻译赏析

古诗古风·羽族禀万化翻译赏析

古诗古风·羽族禀万化翻译赏析
《古风·羽族禀万化》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羽族禀万化,小大各有依。

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挥。

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

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前言】《古风·羽族禀万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全诗八句四十字,作者以造化对周周命运的不公,比喻自己命运多舛。

【注释】⑴“羽族”二句:谓鸟类虽各有所异,但各有生存的依托。

羽族,鸟类。

禀,一作“秉”。

⑵周周:即
翢翢,鸟名。

《韩非子·说林》下:鸟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将欲
饮于河则必颠,乃衔其羽而饮之。

辜,一作“故”。

⑶“六翮”句:谓周周的翅羽不能随意起飞。

六翮,翅羽。

【翻译】飞天一族,有凤凰也有麻雀,大小不同,进化各异,都有吃饭宿营的地方。

那种叫“周周”的鸟儿真是太不幸,翅膀巨大却张不开。

想喝点水,还要互相衔着其他鸟的翅膀飞向黄河。

可是能高飞者却瞧也不瞧我一眼,更别说搭趟随风车了,唯有叹息啊叹息,此生归宿在何处。

【赏析】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五十七首。

此诗当作于李白受永王李璘牵累之后,主要是感叹同年好友高举以后,不愿意向朝廷引荐自己,也许是指高适等人。

当初李白、高适、杜甫他们三人曾经旅行东鲁等地数月之久,吃喝多是李白掏腰包,后来高适当官,李白下狱,高适明显没有给予援手。

杜甫还不错,毕竟写过几首为李白抱不平的诗,也算有一些哥们义气。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古诗古风·昔我游齐都翻译赏析

古诗古风·昔我游齐都翻译赏析

古诗古风·昔我游齐都翻译赏析《古风·昔我游齐都》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秀俊,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艰险,白日欺红颜。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

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

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前言】《古风·昔我游齐都》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此诗可看作是独立的三首诗,也可看作是一首梦仙诗,借梦幻指明人类生活的畸形性。

【注释】⑴华不注:山名。

在山东济南市东北。

⑵萧飒:寂寞凄凉。

⑶“了知”句:了知,明知。

赤松,仙人名。

⑷凌倒景:谓升上天空,向下看日月。

景,日光。

在日月之上,向下看,故曰倒景。

⑸勖:勉励。

⑹去去:越离越远。

⑺倏:忽然。

飘风,暴起之风。

⑻《紫金经》:炼丹之书。

⑼“终留”四句:《列仙传》:安期生者,琅玡阜乡人也。

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

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緉(双)为报,曰:”后十年,求我于蓬莱山。

”始皇即遣使者徐巿、卢生数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逢海波而还。

【翻译】以前我游齐国首都济南的时候,曾经攀登上华不注峰。

只见山岭苍翠,高峻入云,犹如一朵擎天的绿荷花。

我还遇见了一位白发童颜仙人,他就是赤松子。

赤松子借给我一头白鹿,他自己却乘坐两条青龙。

我欣然含笑与他一起凌空而上,日月大地都留在我们的身下成为倒影。

临行前,亲朋好友来送别,泪水如雨雪霏霏,牵衣不舍似杨柳依依。

希望他们有青松般的耐寒心,历霜雪而愈年轻。

人世间多凄风苦雨,白日喜欢衰退人的红颜。

此一别就是千万里,何时相见只有天知道啊!人生苦短啊,生死如旋风,一瞬即去。

纵然有紫金经,也恐怕误了白头翁,不能及时得道。

李白诗词鉴赏之《古风》

李白诗词鉴赏之《古风》

李白诗词鉴赏之《古风》《古风》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xian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赏析】:宋朝程颢曾把《论语》的文章比做玉,《孟子》的文章比做水晶,认为前者温润,而后者明锐。

一般说来,李白的诗偏于明锐而有锋芒的一路,但这首诗却气息温润,节奏和缓,真正做到了“大雅”的风度。

开首二句“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是全诗的纲领,第一句统摄“王风委蔓草”到“绮丽不足珍”,第二句统摄“圣代复元古”到最后“绝笔于获麟”。

这样开门见山,分写两扇,完全是堂堂正正的笔仗。

这两句虽则只有十个字,可是感慨无穷。

这里的“大雅”并不是指诗经中的《大雅》,而是泛指雅正之声。

雅声久矣不起,这是正面的意思,是一层。

然则谁能兴起呢?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落出“吾”字,表出诗人的抱负,这是第二层。

可是诗人这时候,已非少壮,而是如孔子自叹一样“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即使能施展抱负,也已来日无多了,这是第三层。

何况茫茫天壤,知我者谁?这一腔抱负,究竟向谁展示、呈献呢?这是第四层。

这四层转折,一层深一层,一唱三叹,感慨苍凉,而语气却又浑然闲雅,不露郁勃牢骚,确是五言古诗的正统风度。

首两句点明正意以后,第三句起,就抒写“大雅久不作”了。

春秋而后,以关雎麟趾王者之风为代表的诗三百篇已委弃于草莽之中,到了战国,蔓草更发展为遍地荆棘。

三家分晋,七雄争强,虎斗龙争直到狂秦。

四句一路顺叙下来,托出首句的“久”字,但如再顺叙下去,文气就未免平衍了,所以“正声何微茫”一句,用顿宕的问叹,转一口气。

“正声”即是“大雅”,“何微茫”即是“久不作”,一面回应上文,一面反跌下句的“哀怨起骚人”。

《诗经》本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说法,这里把屈原宋玉,归之于哀怨,言外之意,还是留正声于微茫一脉之中。

《古风》李白全诗鉴赏

《古风》李白全诗鉴赏

《古风》李白全诗鉴赏《古风·齐有倜傥生》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体诗作品。

这首诗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理想,寄托自己的感慨,真实地反映出李白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复杂,激情与淡泊。

古风(其十)齐有倜傥(1)生,鲁连(2)特高妙(3)。

明月(4)出海底,一朝开光曜(5)。

却秦振英声(6),后世仰末照(7)。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8)。

吾亦澹荡(9)人,拂衣(10)可同调(11)。

【注释】倜(tì)傥(tǎng):气宇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

鲁连:战国时期齐人鲁仲连。

高妙:杰出,出众。

明月:指夜明珠。

《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珠有夜光、明月,生于蚌中。

”光曜(yào):光辉。

却秦振英声:指鲁仲连义不帝秦,却秦救赵一事。

末照:犹余光也。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典故,可见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仲连,战国齐人,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尚气节。

游赵之时,恰遇秦军围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求援于魏国,魏安釐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尊秦为帝。

鲁仲连往见赵相平原君,陈以利害,义不帝秦,坚定赵王抗秦之决心。

鲁仲连帮助赵国坚定信念击退秦军后,平原君赵胜以千金相赠,鲁仲连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

”于是辞别平原君而去,终生不复见。

澹(dàn)荡:淡薄,不慕名利。

拂衣:超然高举的意思,表示语气坚决。

同调:谓志趣相合。

【白话译文】齐国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鲁仲连,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

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

他用雄辩游说赵、魏联合拒秦,逼退秦军建立莫大功勋。

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

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平原君的千金馈赠。

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创作背景】《古风·齐有倜傥生》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

《古风·摇裔双白鸥》翻译赏析

《古风·摇裔双白鸥》翻译赏析

《古风·摇裔双白鸥》翻译赏析《古风·摇裔双白鸥》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

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寄影宿沙月,沿芳戏春洲。

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

【前言】《古风·摇裔双白鸥》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全诗仅八句四十字,表达了诗人“洗心”、“忘机”的愿望。

【注释】⑴“摇裔”句:《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至海上,从鸥鸟游。

鸥鸟之至者,百住(数)而不止。

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摇裔,即摇曳,摇荡义。

⑵“宜与”二句:谓海鸥愿与无心机的海客相狎戏,不愿与凌云高飞的鹤为伍。

伊,语气词,无义。

⑶洗心:洗去邪恶之心。

忘记:忘却计较和巧诈之心。

【翻译】白鸥双双飞翔,随风摇曳翅膀,盘旋鸣叫在碧流江上。

虽然难于与云中白鹤为伍,但与鱼人相娱乐又有何不可?寄宿在明月澄碧的沙滩,嬉戏在春天百花绚烂的`河岸。

我心早已澄净,没有一丝挂碍,更没有一点机心,只好我们相亲相伴。

【赏析】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四十二首。

此诗表达的是诗人洗心忘机的愿望,也可以看作是一篇求爱信。

前六句写无心的海鸥与无心的海客相游戏,无意高攀云鹤,自由自在地宿沙地,戏芳洲。

实则诗人是引以自况。

末二句直接表达洗心忘机之情。

【《古风·摇裔双白鸥》翻译赏析】相关文章:1.古风越客采明珠翻译赏析2.《古风·越客采明珠》翻译赏析3.《古风·代马不思越》翻译赏析4.李白《古风》全诗翻译赏析5.《古风·松柏本孤直》翻译赏析6.《古风·其十九》全诗翻译与赏析7.古风羽檄如流星翻译赏析8.古风昔我游齐都翻译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与归纳
在这首《古风》里,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 盾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 两种世界的强烈对照表现出来的。这就造成了诗 歌情调从悠扬到悲壮的急速变换,风格从飘逸到 沉郁的强烈反差。然而它们却和谐地统一在一首 诗里,这主要是靠诗人纵横的笔力、超人的才能 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这里诗人“高揖卫叔卿”,把卫叔卿引为同调,正表现了诗 人那种“天子不得而臣”的傲岸性格。
一、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诗歌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 完美结合;
二、李白诗歌以大气贯注,有鲜明的个性;
三、李白诗歌奇特的想象,驰骋想象的同时又跟道家神仙传说
巧妙地融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绮丽瑰玮的艺术境界;
四、李白诗歌壮美和优美的意象; 五、李白诗歌具有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语言上纯用白描,不 雕琢,不藻饰。
“古风”其义 古风即古体诗,这种诗体,用韵可平可仄,可换韵可 不换韵,平仄声调完全听其自然,单句散行,篇幅可 长可短,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诗体。称为“风”, 表示继承诗经中《国风》的传统精神。 李白“古风” 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内容广泛,非一时一地之 作,因为体制相同,便结集在一起,以《古风》标题。 创作背景 这一首大约作于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这年正 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这时作者在隐居学道 求仙,社会的巨大动乱,使他从追求超脱中惊醒过来, 写了这首表明心迹的诗篇。
古风( 其十九 )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据《太平广记》卷四引《神仙传》云,卫叔卿原为中山人,以 服云母而成仙。一次,他“乘云车,驾白鹿”去谒见汉武帝, 时武帝闲居殿上,见他“从天而下”,遂惊问其为谁,他回答 说:“吾中山卫叔卿也。”武帝说:“子若是中山人,乃朕臣 也。可前共语。”卫叔卿谒见汉武帝,本意“谓帝好道,见之 必加优礼”,没想到武帝“不识真道”,反欲臣之,遂“默然 不应”,飘然而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