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六全诗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古诗古风·容颜若飞电翻译赏析

古诗古风·容颜若飞电翻译赏析

古诗古风·容颜若飞电翻译赏析
《古风·容颜若飞电》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

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华发不耐秋,飒然已衰蓬。

古来圣贤人,一一谁成功。

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

【前言】《古风·容颜若飞电》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此诗主旨为感时光之易逝,叹年华之不青,悲事业之未成。

【注释】⑴飘风:旋风。

⑵飒然:凋零、衰老的样子。

⑶“君子”二句:晋葛洪《抱朴子》: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

两句意谓君子小人,皆逃不出阴阳变化。

【翻译】人的容颜就像闪电一样容易飞逝,美妙的景色如同飘风一样容易变幻。

碧绿的草,霜一打就枯萎,日西落,月东升,时光不停留。

黝黑的华发,转眼就象霜打的芦苇,白了少年头。

放眼千古,并不是所有的圣贤之人都可以成功。

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都在阴阳轮回当中。

怎如仙人广成子,乘云驾鹤,缥缈飞鸿。

【赏析】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八首。

此诗言时光飞逝,年岁易衰,圣贤求仙未见成功。

这是李白遗憾之遗憾,是他咏叹调的主旋律,是他一生的痛,每每用修仙来逃避。

诗中说,君子小人,一一物化,个个难逃造化,唯广成子,驾鸿登仙。

末二句为全诗主旨,旨在遵奉道家的清静无为。

广成子为道家仙人,据传,他就是就是老子。

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李白诗词鉴赏之《古风》

李白诗词鉴赏之《古风》

李白诗词鉴赏之《古风》李白诗词鉴赏之《古风》《古风》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xian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赏析】:宋朝程颢曾把《论语》的文章比做玉,《孟子》的文章比做水晶,认为前者温润,而后者明锐。

一般说来,李白的诗偏于明锐而有锋芒的一路,但这首诗却气息温润,节奏和缓,真正做到了“大雅”的风度。

开首二句“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是全诗的纲领,第一句统摄“王风委蔓草”到“绮丽不足珍”,第二句统摄“圣代复元古”到最后“绝笔于获麟”。

这样开门见山,分写两扇,完全是堂堂正正的笔仗。

这两句虽则只有十个字,可是感慨无穷。

这里的“大雅”并不是指诗经中的《大雅》,而是泛指雅正之声。

雅声久矣不起,这是正面的意思,是一层。

然则谁能兴起呢?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落出“吾”字,表出诗人的抱负,这是第二层。

可是诗人这时候,已非少壮,而是如孔子自叹一样“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即使能施展抱负,也已来日无多了,这是第三层。

何况茫茫天壤,知我者谁?这一腔抱负,究竟向谁展示、呈献呢?这是第四层。

这四层转折,一层深一层,一唱三叹,感慨苍凉,而语气却又浑然闲雅,不露郁勃牢骚,确是五言古诗的正统风度。

首两句点明正意以后,第三句起,就抒写“大雅久不作”了。

春秋而后,以关雎麟趾王者之风为代表的诗三百篇已委弃于草莽之中,到了战国,蔓草更发展为遍地荆棘。

三家分晋,七雄争强,虎斗龙争直到狂秦。

四句一路顺叙下来,托出首句的“久”字,但如再顺叙下去,文气就未免平衍了,所以“正声何微茫”一句,用顿宕的问叹,转一口气。

“正声”即是“大雅”,“何微茫”即是“久不作”,一面回应上文,一面反跌下句的“哀怨起骚人”。

《古风》原文和赏析

《古风》原文和赏析

《古风》原文和赏析《古风》原文和赏析《古风》(其三)【作者】:李白【年代】:唐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聘望琅邪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赏析】:此诗主旨是借秦始皇之求仙不成,以规讽唐玄宗之迷信神仙。

就思想内容而言并不算李白一人之特见卓识,但就其动荡开合的气势、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而言,实堪称独步。

全诗大体可分前后两段,前段为宾,后段为主。

主要手法是欲抑先扬,忽翕忽张,最后盖棺论定。

前段从篇首至“骋望琅邪台”,颂扬秦王之雄才大略和统一业绩。

头四句极力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威风。

不言平定四海,而言“扫”空“六合”(包天地四方而言之),首先就张扬了秦王之赫赫声威。

再用“虎视”形容其勃勃雄姿,更觉咄咄逼人。

起二句便有“猛虎攫人之势”.紧接着写统一天下的具体情事,也就有如破竹了。

三句“浮云”象征当时天下混乱阴暗的局面,而秦王拔剑一挥,则寰区大定,一人“决”字,显得何其果断,有快刀斩乱麻之感。

于是乎天下诸侯皆西来臣属于秦了。

由于字字掷地有力,句句语气饱满,不待下两句赞扬,赞扬之意已溢于言表。

“明断”句一作“雄图发英断”,但不管“明断”、“英断”也好,“雄图”、“天启”、“大略”也好,总算把对政治家的最高赞词都用上了。

诗篇至此,一扬再扬,预为后段的转折蓄势。

紧接“收兵”二句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采取的巩固政权两大措施,亦是张扬气派。

一是收集天下民间兵器,熔铸为十二金人,消除反抗力量,使“天下莫予毒也已”,于是秦和东方交通的咽喉函谷关便可敞开了。

二是于琅邪台、会稽山等处刻石颂秦功德,为维护统一作舆论宣传。

“会稽岭”和“琅邪台”一南一北,相距数千里,诗人紧接写来,有如信步户庭之间。

“骋望”二字形象生动地展示出秦王当时志盈意满的气概。

李白《古风·朝弄紫泥海》翻译赏析

李白《古风·朝弄紫泥海》翻译赏析

李白《古风·朝弄紫泥海》翻译赏析《古风·朝弄紫泥海》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朝弄紫泥海,夕披丹霞裳。

挥手折若木,拂此西日光。

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

飘飘如无倪,稽首祈上皇。

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

一餐历万岁,何用还故乡。

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

【前言】《古风·朝弄紫泥海》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此诗为游仙诗,表达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的神仙世界的向往,其实是诗人对现实生活不满的反映。

【注释】⑴紫泥海:指东方朔成仙事。

《汉武洞冥记》:东方朔去,经年乃归。

母曰:“汝行经年一归,何以慰我耶?”朔曰:“儿至紫泥海,有紫水污衣,仍过虞渊(日入之处)湔洗(洗涤),赵发中返,何云经年乎?”⑵若木:传说日入处的树木。

语出《山海经·大荒北经》。

⑶“云卧”句:即游八极而卧云山,意谓漫游四海,栖居林泉。

八极,八方极远之地。

⑷倪:边际。

⑸上皇:天帝。

⑹太素:指太素宫。

道教仙尊所居。

【翻译】东方朔啊东方朔,您清晨在紫泥海游玩,把衣服弄脏,黄昏却披上了彩霞纺织的衣裳。

您手中挥动着昆仑山上的琼枝,让落日的'光辉婆娑起舞。

您乘着云彩的卧铺,游遍了天堂,到如今已经经过千年的风霜,依旧容颜如玉发光。

飘飘然,入天宫,见上皇,作个揖,给他面子一点亮。

您叫我与您一起游天堂,天天饮我玉杯琼浆,天天醉千场。

天堂一顿饭,人间已万年,何必回故乡?乘长风,破万里浪,游戏在天堂,心情如阳光灿烂。

【赏析】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

这是其中的第四十一首。

这是一首游仙诗,诗人因不满现实生活而向往无拘无束的神仙世界。

诗分三层意思。

前四句,效仿东方朔游紫泥海。

“云卧”六句,游八极祈(求告)上皇。

末四句,言不还故乡之愿。

东方朔是李白崇拜的偶像,与之在智慧、性情各个方面都很相象。

李白也想和东方朔一样,大隐金马门,可惜时间太短,毕竟唐玄宗不是汉武帝。

李白《古风(其十九)》古诗全诗赏析

李白《古风(其十九)》古诗全诗赏析

李白《古风(其十九)》古诗全诗赏析《古风·西上莲花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用游仙体写的一首五古,大约作于安禄山攻破洛阳以后。

此诗用卫叔卿的故事暗合自己的遭遇,虚构了一个莲峰插天、明星闪烁的仙境,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强烈的对照表现出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⑴莲花山:即华山西峰,华山因山形似莲花,故名华山,其西峰名莲花峰。

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

《华山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华山。

”⑵迢迢:远貌。

明星:传说中的华山仙女。

《太平广记》卷五九《集仙录》:“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

”⑶素手:女子洁白的手。

芙蓉:即莲花。

⑷虚步:凌空而行。

蹑:行走,这里是登的意思。

太清:天空。

⑸霓(ní)裳(cháng):虹霓制成的衣裳。

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

曳(yè)广带:衣裙上拖着宽阔的飘带。

曳,摇曳的意思。

广带,指宽大的、长长的飘带。

⑹云台:云台峰,是华山东北部的高峰,四面陡绝,景色秀丽。

⑺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

据《神仙传》载,仙人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百鹿去见汉武帝,但武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飘然离去。

《神仙传》卷八:“卫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

汉元封二年……其子度世……共之华山,求寻其父……未到其岭,于绝岩之下,望见其父与数人博戏于石上,紫云郁郁于其上,白玉为床,又有数仙童执幢节立其。

”⑻恍恍:心神不定貌。

⑼紫冥:紫色的天空。

⑽洛阳川:洛阳伊洛河一带的平原。

⑾茫茫:极言安史叛军之多,遍布洛阳城及其原野。

胡兵:指安史叛军,以安禄山为胡人,故称其叛军为“胡兵”。

⑿豺狼:喻指安史叛军。

《古风五十九首》古诗_作者李白_古诗古风五十九首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古风五十九首》古诗_作者李白_古诗古风五十九首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古风五十九首》古诗_作者李白_古诗古风五十九首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其一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

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

其二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

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

其三秦皇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

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

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

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

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

扬波喷云雷。

鬈鬣蔽青天。

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

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

其四凤飞九千仞。

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

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

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

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

采铅青溪滨。

时登大楼山。

举首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

飚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

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

羞彼鹤上人。

桃李何处开。

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境。

长与韩众亲。

其五太白何苍苍。

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

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

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

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

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

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

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

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

永与世人别。

其六代马不思越。

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

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

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

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虮。

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

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

其七五鹤西北来。

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

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

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

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

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

寿与天齐倾。

古诗古风·燕赵有秀色翻译赏析

古诗古风·燕赵有秀色翻译赏析

古诗古风·燕赵有秀色翻译赏析
《古风·燕赵有秀色》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

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

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

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前言】《古风·燕赵有秀色》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全诗共十句五十字,作者以美人愁迟暮,喻贤士怀才不遇。

【注释】⑴倾城:全城。

⑵坐:因。

⑶鸾:凤凰之类的神鸟。

【翻译】燕赵窈窕女,秀色赛牡丹,斜倚绣窗里,十二层高楼俯瞰青云端。

眉清目秀,皎如明月,笑颜一开,满京城倾倒。

但是岁月冉冉,美人迟暮,面对秋风霜草,不禁泪下潸潸。

纤纤手抚弄着玉琴,发出的尽是哀怨,长夜难眠,晨起慵叹。

怎么才可以寻到相爱的那一半?但愿双双乘飞鸾翱翔,飞到天堂。

【赏析】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七首。

李白自比绝代佳人,却迟迟得不到皇上的赏识,眼看时光过去,却得不到相匹的那位,高才难用世,不禁长叹。

此诗前四句写美人,综以“秀色”,分以“眉目”、笑容。

接着四句写愁,曰“恐”、曰“泣”、曰“怨”、曰“叹”。

末二句愿当权者能知人善任,使自己有机会以尽其才。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

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

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解】此诗作于天宝十五年(756)春。

时安禄山已陷洛阳,并自称大燕皇帝;李白由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奔亡至华山。

或谓李白在宣城一带作此诗,恐未谛。

萧士赟云:“太白此诗似乎纪实之作,岂禄山人洛阳之时,太白适在云台观乎?”(《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二)甚是。

诗中前半写在莲花山之游仙生活,飘忽虚幻。

后半写洛阳人民惨遭屠戮,安禄山封赏逆臣。

末二句突出描绘战乱之酷烈与叛军之肆恣,沉痛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前半之游仙,反衬后半之写实,后人赞赏此诗,多着眼于此。

【全诗】《古风·其十九》[唐].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①本诗为《古风》第十九首,写于至德元年(756)春。

诗借登山游仙写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悲惨情景。

②迢迢:遥远貌。

明星:华山仙女名。

③把:持、拿。

④蹑:踏。

太清:太空。

⑤霓裳:虹霓似的衣裳。

曳:拖。

⑥云台:即北峰云台峰。

⑦卫叔卿:神仙名。

据《神仙传》载,卫为汉代中山人,服云母成仙。

汉武帝曾于殿上见他乘云车、驾白鹿自天而降。

⑧紫冥:高空。

⑨冠缨:即衣冠簪缨,代做官。

【赏析】1李白擅长各种诗体,但他最喜写乐府歌行和古风。

在五言古诗上取得很大成就,其中《古风》(五言)组诗五十九首,则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从这组古诗中,可以看出李白直接继承了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大型组诗)和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组诗)的传统,并又多方接受曹植、左思、郭璞等人诗风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六全诗翻译赏

古风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译文:
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

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

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
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

但愿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颓色。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这两句咏荷花。

说秋荷开在绿水之上,荷花有绿水相托,愈显美艳;密密麻麻的荷叶,映在青烟雾霭之中。

“冒”、“罗”二字用得妙,“冒”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意,“罗”将雾霭环绕之景象,写得传神、自然,有迷人之感。

评析:
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六首。

看诗意应该作于应诏前不久,四十来岁,或许已有些许的白发染鬓,从而感慨万千。

此诗借碧池芙蓉暗示自己的才高道洁,并希望举荐给皇上。

此诗节奏轻快,一气呵成。

全诗以荷为喻,属咏物诗。

写荷之美,综以“艳”、“鲜”;分以“花”、“叶”、“色”、“香”;陪以“朝日”、“绿水”、“青烟”。

写荷之不遇,曰“空”、曰“凋”。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中“冒”与“罗”用字极其到位,冒尖而踊跃,收罗而无遗。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华池,芳华之池。

末二句表达了积极用世的意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