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梦李白·其一》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杜甫诗词《梦李白》二首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梦李白》二首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梦李白》二首的诗意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梦李白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

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全诗体现了李杜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赏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寒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赏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词句注释⑴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

恻恻:悲痛。

开头两句互文。

⑵瘴疠:疾疫。

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

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⑶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

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

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⑷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

这两句说:我梦到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⑸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

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

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⑹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

羽翼:翅膀。

这两句说:既已身陷法网,系狱流放,怎么会这样来往自由呢?⑺颜色:指容貌。

⑻这句指李白的处境险恶,恐遭不测。

祝愿和告诫李白要多加小心。

⑼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

游子:此指李白。

⑽这两句说: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

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

⑾告归:辞别。

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⑿这两句是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杜甫诗词《梦李白》二首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梦李白》二首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梦李白》的诗意赏析杜甫诗词《梦李白》二首的诗意赏析《梦李白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

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全诗体现了李杜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赏恻恻。

江南瘴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寒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赏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词句注释⑴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

恻恻:悲痛。

开头两句互文。

⑵瘴:疾疫。

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

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⑶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

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

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⑷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

这两句说:我梦到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⑸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

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

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⑹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

羽翼:翅膀。

这两句说:既已身陷法网,系狱流放,怎么会这样来往自由呢?⑺颜色:指容貌。

⑻这句指李白的处境险恶,恐遭不测。

祝愿和告诫李白要多加小心。

⑼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

游子:此指李白。

⑽这两句说: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

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

⑾告归:辞别。

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⑿这两句是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⒀这两句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1卷第9首《梦李白之一》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1卷第9首《梦李白之一》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1卷第9首一、原文:《梦李白之一》唐代杜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二、重点词汇解析:1.死别(sǐbié):永久的离别,多指死亡导致的分离。

2.吞声(tūnshēng):形容悲痛至极而哭不出声来。

3.恻恻(cècè):形容悲痛的样子。

4.瘴疠(zhànglì):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气。

5.逐客(zhúkè):被放逐的人,这里指李白。

6.故人(gùrén):老朋友,这里指李白。

7.罗网(luówǎng):比喻法网,指被囚禁或陷入困境。

8.枫林(fēnglín):枫树林。

9.关塞(guānsài):关口要塞。

10.落月(luòyuè):下落的月亮。

11.波浪(bōlàng):水面上起伏的波。

12.蛟龙(jiāolóng):传说中能发洪水的龙三、现代文翻译:死亡的离别已经让人哭不出声,活着的离别却常常让人感到悲伤。

江南是瘴气和疾病流行的地区,被放逐的人没有一点消息。

我的老朋友出现在我的梦里,这表明我一直在深深地思念他。

我担心这不会是他活着时的灵魂,路途遥远,生死未卜。

他的灵魂来到我梦中时,枫树林还是青翠的;当他的灵魂返回时,关隘和要塞都沉浸在黑暗中。

你现在正陷入困境,怎么可能还有翅膀飞出来呢?落月的余晖洒满了屋梁,我还在怀疑那是不是你的样子。

水深波涛汹涌,不要让蛟龙得到了你。

四、赏析:1.诗歌背景《梦李白之一》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得知好友李白被流放夜郎后,因思念而梦,梦后所作。

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杜甫对李白的深切关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唐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两位诗人的友情显得尤为珍贵。

杜甫《梦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全诗赏析及翻译

杜甫《梦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全诗赏析及翻译

杜甫《梦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全诗赏析及翻译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

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原文: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释明:表明。

枫林青:指李白所在;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

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

⑴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

恻恻:悲痛。

两句互文。

⑵瘴疬:疾疫。

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

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⑶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

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

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⑷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

这两句说:我梦到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⑸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

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

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⑹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

羽翼:翅膀。

这两句说:既已身陷法网,系狱流放,怎么会这样来往自由呢?⑺颜色:指容貌。

⑻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句指李白的处境险恶,恐遭不测。

祝愿和告诫李白要多加小心。

译文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杜甫诗词《梦李白》二首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梦李白》二首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梦李白》的诗意赏析杜甫诗词《梦李白》二首的诗意赏析《梦李白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

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全诗体现了李杜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赏恻恻。

江南瘴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寒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赏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词句注释⑴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

恻恻:悲痛。

开头两句互文。

⑵瘴:疾疫。

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

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⑶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

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

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⑷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

这两句说:我梦到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⑸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

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

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⑹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

羽翼:翅膀。

这两句说:既已身陷法网,系狱流放,怎么会这样来往自由呢?⑺颜色:指容貌。

⑻这句指李白的处境险恶,恐遭不测。

祝愿和告诫李白要多加小心。

⑼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

游子:此指李白。

⑽这两句说: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

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

⑾告归:辞别。

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⑿这两句是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⒀这两句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

古诗梦李白二首其一翻译赏析

古诗梦李白二首其一翻译赏析

古诗梦李白二首其一翻译赏析《梦李白二首其一》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古诗全文如下: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前言】《梦李白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

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全诗体现了李杜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注释】⑴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

恻恻:悲痛。

开头两句互文。

⑵瘴疬:疾疫。

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

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⑶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

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

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⑷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

羽翼:翅膀。

这两句说:既已身陷法网,系狱流放,怎么会这样来往自由呢?⑸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

这两句说:我梦到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⑹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

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

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⑺颜色:指容貌。

⑻这句指李白的处境险恶,恐遭不测。

祝愿和告诫李白要多加小心。

【翻译】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原文|译文|创作背景《梦李白二首·其一》是杜甫创作的古诗,这首诗是写杜甫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了诗人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梦李白二首·其一》原文唐代:杜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版本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版本二) 译文及注释译文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注释⑴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

恻恻:悲痛。

开头两句互文。

⑵瘴疠:疾疫。

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

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⑶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

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

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⑷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

这两句说:我梦到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⑸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

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

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⑹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

羽翼:翅膀。

这两句说:既已身陷法网,系狱流放,怎么会这样来往自由呢?⑺颜色:指容貌。

梦李白二首杜甫其一注释译文

梦李白二首杜甫其一注释译文

梦李白二首杜甫其一注释译文一、原文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二、注释1.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吞声:泣不成声。

- 恻恻:悲痛的样子。

这两句说,死别固然痛苦,但使人泣不成声;生离却常常让人悲痛不已。

2.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瘴疠(zhàng lì):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毒气。

- 逐客:被放逐的人,这里指李白。

李白因永王璘事被流放夜郎,夜郎在今贵州桐梓一带,当时属于江南偏远之地,多瘴疠之气。

这两句说,江南是充满瘴疠之气的地方,被放逐的李白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3.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明:表明,知道。

这两句说,老朋友(李白)进入我的梦境,这是知道我在长久地思念他。

4.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平生魂:生者平时的灵魂。

这两句说,恐怕这不是李白活着时的灵魂(因为李白远在江南,路途遥远,生死难测,所以怀疑是他的亡魂)。

5.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关塞黑:指李白魂返之处。

杜甫所在的秦陇地区多关塞,夜色昏暗。

这两句写李白的魂魄往来路途的景象。

6.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罗网:比喻法网。

这里指李白被流放的处境。

这两句说,你现在正处于法网之中,怎么会有翅膀飞到我这里来呢?7.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颜色:容貌。

这两句说,落月的光辉洒满屋梁,我还仿佛看到李白的容貌。

8.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蛟龙:比喻凶恶的东西。

这两句说,(江南)水深浪阔,你要小心,不要被蛟龙吞噬了。

这里是杜甫对李白的深切关怀和担忧。

三、译文与死者永别,悲痛得泣不成声;与生者离别,心中常常忧伤悲恻。

江南是充满瘴疠之气的地方,被放逐的你(李白)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老朋友你进入我的梦境,这是知道我在长久地思念你。

我担心这不是你活着时的灵魂,因为路途遥远,生死难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梦李白·其一》诗词鉴赏
梦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韵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赏析: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远在北方只知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因梦而得《梦立白》诗二首。

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

(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

本篇文字亦依仇本。

)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本诗乃是初梦所作。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

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

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刹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疠之乡,怎么就能插翅飞出罗网,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呢?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还是死魂?路远难测啊!乍见而
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梦归魂去,诗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州而返,来时要飞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枫林,归去要渡过秦陇黑沉沉的万丈关塞,多么遥远,多么艰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在满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诗人忽又觉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颜依稀尚在,凝神细辨,才知是一种朦胧的错觉。

相到故人魂魄一路归去,夜又深,路又远,江湖之间,风涛险恶,诗人内心祝告着、叮咛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这惊骇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险恶处境的象征;这惴惴不安的祈祷,体现着诗人对故人命运的殷忧。

这里,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

“魂来枫林青”,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

“蛟龙”一语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初年,有人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

”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联系起来,不但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对李白的称许和崇敬。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这二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