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分析_以陕西为例_马小勇
规避我国农业风险的对策分析

() 3 自然 风险 我 国是 一个 自然 灾 害 高发 区 , 如 干旱 、 灾 、 例 洪 冰雹 、 台风 灾 害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9  ̄2 0 97 0 1年 ,
() 2 技术 风险 过 去 自给 自足 的生 产方 式 , 干 中学 ” 靠“ 的经 验来 控 制风 险 , 技术 风 险 尚不 突 出 , 但从 上 世纪 8 0年代 中期 开始 , 高新 技 术农 业 开始 出现 在广 东 , 业需 要 大 量 使用 新 设 备 、 技 术 , 由于适 应 新 农 新 但
究机构 , 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信 息、 技术保 障, 大力发展 农业保险 , 并发 挥期货市场 的作用 。 [ 关键词] 农业风 险; 自然风 险i 市场风 险l 结构调整
[ 圈分类号] 3 3 9 中 F 2 .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3 4 9 2 0 )l 12— 4 1 7 —10 (0 6O 一0 9 0
维普资讯
・ 12 - 9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科版 ) 20 年 3 第 3 第 1 农学槛 06 月 卷 期 J un t fY n t nvri ( a c E i Ma. 0 6 Vo. . lle V or a o agz U iesy N t l dt e t S ) r2 0 。 13No 1Af i S
同时, 也在 延伸 风 险 。一旦 发生 系统 风 险 , 他 两个 环节 会 把风 险转 移 到农 业 , 就 放大 了农 业 的风 险 , 其 这 这
给农 业的 打击 有时 是毁 灭性 的 。
农户风险规避行为对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Sihu n A g iulur lU n v r iy c a rc t a i e st
Vo . N o 1 28 .3 Se . 2 O p 01
21 0 0年 9月
农 户 风 险规 避 行 为对 农 业 生产 经 营 决 策影 响 的 实证 分 析
W AN n G Ya g ,Q{ anbi。 Y — n
( . sn s c o l 1 Bu i e s S h o ,Ch n d ie st fI f r t n l c n l g ,Ch n d 1 0 1,Ch n ; e g u Un v r iy o n o ma i ' h o o y o e eg u6 0 4 i a 2 F c ly 0 c n m isa d M a a e n ,S c u n Ag iu t r lUn v r i . a u t fE o o c n n g me t ih a rc lu a ie st y,Ya n 6 5 1 a 2 0 4.S c u n ih a .C i a hn )
王 阳 , 漆 雁 斌
( . 都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商 学 院 ,成 都 6 0 2 ; 2 四川 农 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四川 雅 安 6 5 1 ) 1成 1 2 5 . 2 04
摘 要 :农 户 在 追 求 收 入 最 大 化 的 同时 , 要 避 免 收入 风 险 的 冲 击 。 本 文 采 用 L gsi 归 方 法 , 四川 省 1 6 还 o i c回 t 对 3户 0
Absr c :Th us hol si ur la e st y n to y t nc e s nc me,bu lo s a iie i c me ta t e ho e d n r a r a r o nl o i r a e i o ta s t b lz n o
陕西农户违约风险实证分析

陕西农户违约风险实证分析农户贷款违约是影响农信社资金发放的主要问题,如何提取主要指标,评判农户是否违约是当前各方的迫切要求。
选取680户农户作为样本,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要的信用指标,基此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模型,计算出农户是否违约的概率,以期从客观上给农信社判定农户的信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标签:农户;信用风险;Logistic回归模型;因子分析1引言当前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户对贷款资金需求较大,与此同时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引发了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农户信用风险的问题。
由于当前缺乏客观的评定标准,信贷机构无法客观甄别农户违约的可能性,对农户发放贷款主要依据其主观判断,使得部分农户拖欠现象严重。
直接影响农信社发放贷款资金的积极性,致使守约农户也无法得到贷款。
故而提取主要的信用指标以评判农户违约的概率,已是农信社和守约农户的共同要求。
因此下文选取18个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提取主要指标,构建回归模型,以此判定农户的信用风险。
2农户信用风险指标的选取当前各学者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农户信用指标——劳动力人数、年收入、年支出、户主基本信息、土地面积、经营项目、信誉状况、借款用途等。
以上各个指标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农户的信用状况,但缺乏反映担保体系指标、贷款用途指标、已婚嫁子女收入指标和农户操作技能的指标。
本文结合陕西省三原、泾阳农户的实际状况,选定了以下18个指标。
因变量:Y=1好客户(守约农户)0坏客户(违约客户)自变量如下:x1:家庭人均收入;x2:家庭人均支出;x3:家庭人均第一产业收入;x4:家庭人均第二产业收入;x5:家庭人均第三产业收入;x6:已婚嫁子女收入;x7:受教育状况;x8:家庭劳动力人数;x9:人均农林特产种植面积;x10:贷款利率;x11:农户联保;x12:上浮利率优惠程度;x13:家庭人均民间贷款金额;x14:家庭人均信用社贷款金额;x15:贷款投向第一产业金额;x16:贷款投向第二产业金额;x17:贷款投向第三产业金额;x18:道德品行。
农村经济发展的风险与防范策略

农村经济发展的风险与防范策略一、市场风险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市场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市场波动、价格变动等因素可能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为了应对市场风险,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采取以下几种防范策略。
1.多元化种植单一农作物种植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增加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能够降低农民的市场风险。
农民可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减少对某一农作物的依赖。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降低产品销售的风险。
通过加工农产品,农民可以将原材料转化为加工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来源。
同时,加工业也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例如干旱、洪涝、台风等都可能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给农民带来损失。
为减少自然灾害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设灌溉设施农田灌溉是有效应对干旱风险的关键措施。
农民可以通过建设水窖、水塔等设施,储存雨水以应对干旱时期的灌溉需求。
同时,合理利用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加强预警系统建设针对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是降低灾害风险的有效手段。
政府可以投入资金,购置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同时,农民也应加强对灾害的认知,提高抗灾能力。
三、技术风险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风险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农业机械设备陈旧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农产品产量低下,增加农民的风险。
为了解决技术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推广农业科技政府可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供科技指导和培训,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农民可以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
此外,农民还可以积极参与农技推广机构的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
2.引进现代农机设备引进现代化农机设备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农民的风险。
农村经济发展的风险与抵御策略

农村经济发展的风险与抵御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经济面临着诸多的风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些风险,并提出相关的抵御策略。
一、市场风险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市场风险。
由于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性,农民收入存在不确定性。
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波动使得农产品价格时而高涨,时而低谷,农民的收入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农产品出售受到销路的限制,导致了农产品滞销、价格下降的问题。
应对策略:建立农业合作社与大型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市场优势和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售能力;推广农业保险和期货工具,减轻市场波动对农民收入的不利影响。
二、自然风险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面对自然风险,如灾害、气候变化等。
农作物受灾、养殖业疫病爆发等因素都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应对策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的抗灾性和耐病性;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灾害损失的补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力。
三、技术风险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技术风险。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需要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
然而,许多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有限,导致农村经济的技术进步缓慢。
应对策略: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指导,帮助农民正确使用新技术;鼓励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在线农业知识和信息服务。
四、财务风险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民往往面临着财务风险。
由于资金来源和渠道的有限性,农民很难获得低息贷款和融资支持,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应对策略: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特色农业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鼓励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农民提供集体经济支持;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和监管。
五、土地风险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但土地风险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土地征用、承包期限到期等问题可能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的经营权,进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应对策略:完善土地承包制度,确保农民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加强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的土地价值和补偿水平;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户入股,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农村安全风险防范方案

农村安全风险防范方案1.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发展也愈加快速,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于各方面的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的存在不仅会威胁到农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也会阻碍农村的健康发展。
因此,开展农村安全防范工作,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安全风险分析在实施农村安全防范工作时,首先要对农村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分析。
在我国农村,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安全风险:2.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农村主要的安全风险之一,主要包括洪涝、旱灾、地震等。
自然灾害对农村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构成很大的威胁,也对农村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2.2 盗抢犯罪盗抢犯罪在农村也十分普遍,主要针对的是农民的财产。
这包括了盗窃、抢劫、盗刷银行卡等。
这类犯罪不仅会对农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农民的经济利益产生重大损失。
农村环境污染是当前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方面。
这些污染会对农民健康和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对于土地的污染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和质量降低。
2.4 交通安全农村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道路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交通规则意识的不强等因素,农村交通安全风险也日益增加。
同时,一些农村公路建设不规范,车辆翻车、追尾等交通事故也频发。
3. 预防与应对措施在分析了农村安全风险之后,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与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安全风险的危害。
3.1 自然灾害针对自然灾害,我们需要加强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农民抗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同时,也要对重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加固、改造,提高其抗灾能力。
3.2 盗抢犯罪在防范盗抢犯罪方面,我们要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导农民养成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监管,规范农业生产行为,减少污染源。
同时,也要加强科技创新,开发使用环保农具、无污染农药、环保肥料等创新产品。
3.4 交通安全在交通安全方面,我们需要加强道路建设,完善农村交通网络。
农户个体特征对信贷约束的影响:来自陕西的经验证据

农户个体特征对信贷约束的影响:来自陕西的经验证据白永秀;马小勇【摘要】信贷活动对于农户的生产发展与消费平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农户却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信贷约束.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来自陕西115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检验了收入水平、非农程度、风险规避倾向、社会网络等农户个体特征对农户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和非农程度对农户的两类信贷约束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正规信贷约束受到"关系"的显著影响,但不受农户内在的风险规避倾向的影响;非正规贷款不受"关系"的显著影响,但受到农户内在的风险规避倾向等因素的影响.【期刊名称】《中国软科学》【年(卷),期】2010(000)009【总页数】8页(P148-155)【关键词】农户;信贷约束;社会网络;风险规避倾向【作者】白永秀;马小勇【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市场经济与企业制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市场经济与企业制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1信贷交易一方面可以使农户获得季节性很强的生产活动所必须的资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面临较大收入不确定性的农户平滑其消费,对于农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国农户长期面临着信贷约束。
沈明高(2004)通过考察收入波动与消费波动之间的关系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我国农户普遍面临着信贷约束[1]。
贺沙莎(2008)运用来自湖北数据所作的实证分析表明,当地 54.3%的农户存在资金困难[2]。
在这种情况下,究竟哪些农户实际获得了有限的信贷资金?在正规信贷市场与非正规信贷①并存的情况下,哪些农户更加容易从正规信贷途径获得贷款,哪些农户更容易从非正规信贷途径获得贷款呢?显然,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评价当前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的绩效,对于农村信贷政策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民国时期我国农民风险应对机制探析

民国时期我国农民风险应对机制探析
曹振纲;马小勇
【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1)003
【摘要】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处于社会低层的农户经常受到战争、自然灾害、瘟疫等因素的冲击,面临着频繁的生活风险.在民国时期,包括现代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在内的正规机制风险应对机制在农户应对风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农户应对风险的主要方式是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和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中的民间高利息贷款.依赖社会网络和民间借贷市场来应对风险有很大的局限性.亲友网络的规模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其在应对风险方面作用的有限性;民间高利率贷款则是一种高成本的风险应对方式.所以,民国时期农户的风险应对能力总体非常低下.在这种情况下,频繁的风险冲击使农户经常处于生存的边缘.
【总页数】5页(P121-125)
【作者】曹振纲;马小勇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069;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89
【相关文献】
1.我国失地农民安置协同应对机制刍议 [J], 余侃华
2.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现状、成因及应对机制 [J], 徐雪高;沈杰
3.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和应对机制探析 [J], 牛泽林
4.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和应对机制探析 [J], 牛泽林;
5.探析"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应对机制 [J], 叶新;王心茹;肖明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明 , 家庭消费变动固然确实是社 会网络平均收
入水平变动的单调函数 , 但同时 , 家庭消费会随本
家庭收入变动而明显变动 , 这说明 , 家庭的特殊性 风险在社会网络内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险 [ 3] 。迪顿
(Deaton)对泰国等国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 结论 [ 4] 。 不完全保险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信息
收稿日期 :2005 -10 -21 修回日期 :2006 -01 -15 作者简介 :马小勇 (1974 -), 男 , 陕西大荔人 ,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
22
决策焦点 中国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分析
现代社会已经通过社会保障体 系 、商业保 险 和现代 信贷制 度有效 地消除 各种生 产和 生活 风 险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乡村, 农业保险市场是 不完全的 , 正式的社会保障体系 尚未建立或者 已 经建立但却很不完善 , 现代信贷 制度拒绝向农 户 提供贷款 。 在这种情 况下 , 大多 数发展中国家 的 农村地区却保持了相对稳定 , 对 于享受现代社 会 保障体系和商业保险所共同形成的安全网的发达
② 具体表现为效用函数参数大小的变化 。 ③ 可以证明 , 二阶条件是成立的 , 为了简洁 , 此处略去了对二阶条件 的证明 , 感 兴趣的读 者可参阅 蒋中一 :《数理经济 学的基本 方法 》 [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525 -528。 ④ 生活方面的意外灾难通过改变效用函数 (的参数 )而使边 际效用提 高 , 生产方 面的意外 灾难在效 用函数不 变的前提 下通过收 入减 少 、消费减少使边际效用提高 。
个时期进行合理分配 , 从而可以 避免在某些时 期 生活因为支出或收入的波动而陷入困境 ② 。
已经有许多 文献的研 究表明 , 生命周 期 —持
久收入假说对平滑消费的预测与实 际不符 , 其 主 要原因是流动性约束[ 7] 。 发展中国家的农户面临
更强的流动性约束 。 在发展中国家 , 农户经营 规
23
中国软科学 2006年第 2期
过社区伦理得到实施 , 难以有效 避免越轨者的 出
现 , 即有的成员可能不履行其义务 , 这就带来了协 议的不稳定性[ 5] 。 例如 , 尤迪 (Udry)对尼日利 亚
北部乡村的研究表明 , 在缺乏清 晰的法律意义 上
的合同的情况下 (无强制实施机制 ), 互惠协议 必 须保证自我实施 [ 6] , 这一 点限制了非正式保险 机
制所能提供的保险的范围 。
(二 )跨时期收入转移
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很难实现完全帕累托
有效的风险配置 , 部分特殊的收 入或支出变动 无
法得到保险 ;并且 , 由于农户收入变动的协同性特
征 , 整个社会网络 (一般处于同一区域 )常常面 临
总的收入风险 。 所以 , 农户还需 要通过跨时期 转
移收入的机制来应对风险 , 而跨 时期收入转移 的
求解村庄效用最大 化问题 , 得到最 大化所需的一
阶条件为 ③ :对于任意的 m, n∈ {1, 2, Λ, N}, 有 :
dum dcm
=dducn n
(4)
这个条件说明 , 如果能够实现完全的风险统
筹 , 实现均衡时村庄中所有家庭的边际效用相同 。
这意味着 , 收入将被根据各个家庭 的实际需要在 村庄内合理分配 , 如果某个家庭出现了风险 , 包括
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居民来说 , 这一事实 几 乎是令人吃惊的 。近 20年来 , 许多经济学家和社 会学家对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 ①进行了广泛而 深
入的研究 , 他们发现 , 农户规避风险的措施可以分 为以下几种 :(1)社会网络内风险统筹 ;(2)跨时期 收入转移 ;(3)生产经营中规避风险 。
RiskAvoidingBehaviorofChineseFarmers:AnEmpiricalStudyinShanxi
MAXiao-yong
(CollegeofEconomics& Management, NorthwestUniversity, Xi'an710069, China)
Abstract:Thereareoftennoformalmechanisms, suchassocialsecurityandcommercialinsurance, toprotectfarmers from risksindevelopingcountries.Sothefarmersusuallyavoidrisksthroughtheriskpoolinginsocialnetwork, transmittingincomespanperiodsandconservativeproductionbehavior.OurempiricalstudyindicatesthattheformalinstitutionsofriskavoidingarealmostabsentintheruralregionofChina.Theeffectsoftheriskpoolinginsocialnetworkand transmittingincomespanperiodsarelimitedbecauseoftheabsenceofforcibleimplementmechanism andliquidityconstraint, sotheconservativeproductionbehaviorplaythemostimportantrole, butitcausesthelowefficiencyofrunning agricultureindustry. Keywords:farmer;riskavoiding;socialsecurity
中国软科学 2006年第 2期
中国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分析
———以陕西为例
马小 勇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069)
摘 要 :发展中国家农户往往缺乏包括社会保障和商业保 险的正式风 险规避机 制 , 他们 一般通过 社会网络 内风 险统筹 、跨时期收入转移 、保守的 生产行为来规避风险 。 对陕西省的实证研究表明 , 中国农村的 正规风险规避机 制基本处于缺失状态 , 而由于缺乏强制实施机制 、存在流动性约束等原因 , 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 筹和跨时期收入 转移的作用受到限制 。 生产经营 中的保守行为是农民规避风险的主要方式 , 但导致了 农业经营的低效率 。 关键词 :农户 ;风险规避 ;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 :F32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9753(2006)02-0022 -09
不对称 、道德风险和缺乏强制实施机制 , 其中缺乏
强制实施机制这一因素得到了更多的认同 。在缺
乏强制的情况下 , 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主要通
① 本文中使用的 “风险规避 ”一词含义 较为宽 泛 , 既 包括事 前风险 分担 、转 移 、转 化行为 , 又包 含事后 处理 风险 的行 为 , 与 英文中 的 “ managerisk”(有 “处理 ”、“应付 ” 、“管理 ”等多重含义 )含义接近 。
要素市场的价格波动所导致的农户收支变化 ;(3) 疾病风险 , 是指较为严重的疾病给农户带来的收 支变化 ;(4)政策风险 , 是指政府政策变化所可能 给农户 带来的 收支 变化 。 农户 同时面 临多 重风 险 , 并且容易受到自然风险影响 , 面临着比其它经 济主体更多的风险 。 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农户处在 詹姆斯 · 斯科特 (JamesScott)所描述 的 “水深及 颈 ”的生活状态中 , 即使是收入和支出方面 “细波 微澜 ”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 例如无法保证家庭成 员的健康 ;无力为子女受教育支付学费 ;生产性资 产的丧失导致恶性循环 ;等 。
生活和生产方面的 意外灾难 , 从而 使其边际效用 高于其它家庭 ④ , 村庄内的风险统筹机制将通过互
惠性的收入转移消 除这一差异 , 家 庭所面临的风 险能够在村庄内实现完全的统筹 。 在仅考虑收入
风险的情况下 , 任何家庭的消费是 村庄平均收入
的单调递增函数 , 和家庭自身的收入变化无关 。
但是 , 汤森 (Townsen)对印度乡村的实证研究
(一 )社会网络内风险统筹 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 同一村庄的亲友 集团或其它社会网络可以通过内部的风险统筹彼 此分担风险 。 这种 风险统筹机制 没有正规形式 , 没有强制 实施的 机制 , 是 一种 非正 式制度 安排 。 社会网络内风险统筹的主要方法是互惠性的收入 转移 , 即当某个成员发生生活困难时 , 该网络内的 其它成员给予货币或其它形式的援 助 , 而该成 员 有在其它成员发生生活困难时给 予援助的义务 。 这种互助也可能采取互惠信贷的形 式 , 成员在 生 活困难时借钱 , 在 收入上升的时候 还钱[ 1] 。 这 类 风险统筹的基本规则是互惠 , 网 络成员必须遵 守 互惠的规则 , 违背规则的成员将受到某种惩罚 , 惩 罚的主要形式是被该网络一定程度 上的排斥 , 最 为严重的惩罚是完全被排除在社会网络之外而独 自承担风险 [ 2] 。 假定社会网络为一个村庄内的村民 。 该村庄 存在 n个家庭 , 且 n=1, 2, K, N, 每个家庭的消 费 为 cn;各家庭的效用函数为 un(cn), 该函数二次可 微 , 一阶导数大于 0, 二阶导数小于 0, 以反映效用 随消费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 但边 际效用递减的 事 实 。各个家庭效用函数的差异由其实际需要决
T
T
t∑=1 ct =t∑=1 γt
(2)
其中 γt>0表示各个时期的收入 。 那么实现
家庭跨时期效用最大化所需要的条 件是 :对于 任
何时期 , 有 :
dductt=ddu ct t+ +11
(3)
这表明 , 如果信贷市场是完全的 , 农户将通过
收入的跨时期转移使各期的边际效用相等 。 这意
味着收入将被根据效用函数状况在农户家庭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