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南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

知产链技术白皮书Intellectual Property Chain Technical WhitePaperVer 2.0摘要:Intellectual Property Chain(中文:知产链,简称IPChain)定义了对人类智力产生的各种有形无形创新产品进行数字资产化的闭环开放通道,设计了通道的底层协议和基础框架,实现了与多方的相变通信协议。
智慧创新产品使用通道,通过区块链便捷的实现价值确认、交换、转移、交易,在通道中执行图灵智能合约,实现真实世界的复杂商业逻辑。
知产链采用多维组件架构,包括:数据组件、网络组件、共识组件、合约组件、应用组件。
数据组件使用链式格式化数据结构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知产价值确认、转移、交换等商业逻辑。
网络组件通过“穿透”协议,使用P2P socket和DNS技术,内置加载种子节点和握手节点,实现网络节点握手和链接。
共识组件采用创新的DPOC机制,增加对商业实际运行中海量用户和大规模TPS支持,形成真实可部署的商业价值中枢。
合约组件基于底层实现对知产智能交易合约的定义和基础模型构建,从底层优化并扩展UTXO模型,用户可以很方便的使用组件完成复杂商业模式。
应用层通过底层提供通用驱动,实现对不同终端不同应用支持,同时也提供成熟应用模式,方便技术力量较弱的开发者便捷的开发自己的知产应用。
目录1知产链源起 (4)1.1区块链技术革命 (4)1.2知识产权现状 (4)2知产链设计理念 (5)2.1去中心化 (5)2.2知产市场化 (5)2.2.1知产原创性证明 (5)2.2.2知产的价值传递 (5)2.2.3知产的产权交换凭证 (6)2.2.4知产的防伪确定 (6)2.2.5知产的投资 (6)2.2.6知产的完整性证明 (6)2.3易用性 (6)2.4可靠性 (7)2.5安全性 (7)3知产链技术创新 (7)3.1扩展的UTXO模型 (7)3.2扩展支持多种签名摘要算法 (8)3.3创新共识机制:DPOC (9)3.4复杂灵活的交易模型 (10)3.5扩展P2P网络协议 (11)3.6创新的商业模式 (11)3.7灵活支持商业应用 (11)4知产链设计方案及特点 (12)4.1 数据层 (13)4.2 网络层 (13)4.3共识层 (13)4.4激励层 (14)4.5合约层 (15)4.6应用层 (17)1知产链源起1.1区块链技术革命当下,我们正处于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之中,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革命,也就是区块链技术革命。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指南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指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经济科技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行为,保证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质量,贯彻《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国办发〔2014〕64号)、《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和《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28号)相关部署,特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是指综合运用情报分析手段,对经济科技活动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尤其是与技术相关的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竞争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对活动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资产的品质价值及处置方式的合理性、技术创新的可行性等进行评估、评价、核查与论证,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经济科技活动提供咨询参考。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实施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所有相关方,包括分析评议的委托方、实施方、应用方等。
委托方主要指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组织者,可以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明确需求、组织协调、提供保障,并将分析评议成果吸纳体现到决策活动中。
对于重大经济科技活动,委托方一般应由经济科技活动的行政主管部门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还需负责监督并指导分析评议的实施满足质量要求;实施方受委托方委托,在应用方的参与和配合下完成分析评议任务,是分析评议的具体承担者,一般指从事分析评议服务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知识产权专门团队;应用方是指分析评议成果的实践应用者,一般指经济科技活动的具体实施者,负责将分析评议成果具体付诸实践。
第四条实施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基本原则:——目标性。
应从委托方经济科技活动的知识产权切实需求和实际问题出发。
——科学性。
应根据委托方需求确定分析评议的任务,科学全面地开展法律、技术、市场方面的信息检索与情报分析。
——综合性。
应立足经济科技活动的实施要求,在系统分析知识产权相关情报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政策环境等信息,进行综合研究与判断。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指南》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指南》《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指南》是一本对知识产权资产进行评估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帮助评估机构和专业人士了解和应用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方法和准则。
本指南涵盖了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概念、原则、流程和技术,适用于各类知识产权资产的评估。
第一部分介绍了知识产权资产及其评估的概念。
知识产权资产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
评估是对知识产权资产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过程,目的是确定知识产权的价值。
本部分详细说明了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要素和评估的目的。
第二部分介绍了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原则和方法。
评估原则是指评估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包括公平、合理、独立、透明、可靠等。
评估方法则是指评估过程中采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方法、成本法、收益法等。
本部分对这些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供了实际案例以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
第三部分介绍了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评估流程包括准备阶段、数据收集阶段、分析和计算阶段、报告编制阶段等,本部分对每个阶段的内容和要点进行了详细说明。
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数据的准确性、评估方法的适用性、评估师的专业素质等,本部分也对这些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
第四部分介绍了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技术和工具。
评估技术包括数据分析、统计分析、经济分析等,本部分对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介绍。
评估工具包括软件工具、模型工具等,本部分也对这些工具的使用进行了说明。
最后,本指南还提出了未来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随着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将面临更多的需求和挑战。
本指南为评估机构和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和方法,但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提升。
总之,《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指南》是一本全面介绍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指导性文件,对评估机构和专业人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查阅本指南,读者可以了解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并学习到评估的流程和技术。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1. 引言1.1 研究目的1.2 文档背景1.3 目标受众2. 知识产权概述2.1 知识产权定义2.2 知识产权的分类2.3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3. 知识产权分析方法3.1 文件检索3.2 文献调研3.3 专利分析3.4 商标分析3.5 版权分析4. 知识产权评价指标4.1 专利评价指标4.2 商标评价指标4.3 版权评价指标4.4 综合评价指标5.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5.1 法律保护5.2 管理保护5.3 时效保护5.4 地域保护6. 知识产权分析案例分析 6.1 专利案例分析6.2 商标案例分析6.3 版权案例分析7. 知识产权风险评估7.1 法律风险7.2 竞争风险7.3 盗用风险7.4 技术风险7.5 市场风险8.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规划8.1 保护范围确定8.2 保护策略制定8.3 保护措施实施9. 知识产权监测与维权9.1 监测方法9.2 维权流程9.3 案例分享10. 未来发展趋势10.1 技术创新对知识产权的影响 10.2 的知识产权挑战10.3 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附件:- 附件1: 专利检索报告样本- 附件2: 商标注册申请表格- 附件3: 版权保护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 专利:根据专利法,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保护。
- 商标:商标是对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的保护,用于区分不同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 版权:版权是指个人或组织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和文化作品的保护。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

附件3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和《“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国发〔2016〕86号)关于重大经济和科技活动开展知识产权评议的相关意见要求,参照《广东省重大经济和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审查评议暂行办法》(粤府知办[2017]11号)以及《GB/T 32089-2015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制定本指引。
一、评议目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通过综合运用情报分析手段,对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申报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尤其是与技术相关的专利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对立项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评估,结合申报者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议,以重点考察项目研发的知识产权基础、潜在侵权风险以及保护研发成果的能力。
二、评议内容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从自有知识产权、专利风险以及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三方面对申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一)自有知识产权自有知识产权是科技研发项目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基础,一方面体现出申报者已有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成果,一方面降低科技研发项目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
1.申报单位或申报人针对申报项目应具备一定的研发基础,具备与申报项目相关的必要的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产权权属清晰、权利有效,申报单位或申报人具有对其知识产权处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项目组人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近年应在与项目相关技术方面有深入研究,保持与项目技术较高的匹配度及工作活跃程度。
(二)专利风险分析对拟申报立项技术的专利风险分析能够提高研发方向的准确性,避免潜在的侵权风险。
申报单位或申报人应针对项目研发拟采用的技术方案进行现有技术检索,对相同技术方向上的主要申请人、主要专利权人,及相关重要专利申请、重要专利权进行分析,对专利技术竞争热度、产业知识产权竞争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项目研发核心技术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和竞争关系。
(三)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的能力,决定了科技研发项目的创新成果能否获得有效地运用、保护和管理,直接影响科技研发项目的效益。
高质量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

高质量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1.引言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是指人们在智力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各种无形资产的总称,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而对于这些知识产权的分析评议,是保护创新者权益、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高质量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指引,以帮助评议人员在分析知识产权时提高质量、准确度和公正性。
2.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目的和原则2.1目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目的是评估该知识产权的合法性、有效性和价值,确定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商业潜力,为创新者提供保护和支持,为行业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参考。
2.2原则(1)公正公平原则:评述人员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被评议的知识产权,不受个人偏见和利益干扰。
(2)权威准确原则:评述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所评议的知识产权有充分的了解,评价要准确无误。
(3)可行性原则:评析人员应基于现实情况和实际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3.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内容和方法3.1内容(1)法律合规性评议: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范围、权益归属、转让、权利义务等进行评估,确认其符合国家法律和国际法规的要求。
(2)技术实用性评议:对知识产权的技术方案、应用场景、市场需求进行评估,确认其具备实际可行性和商业价值。
(3)市场竞争力评议:对知识产权的竞争对手、市场份额、行业前景等进行评估,确认其在市场上的优势和竞争力。
(4)商业价值评议:对知识产权的商业模式、商业潜力、盈利能力进行评估,确认其对创新者和经济发展的价值。
3.2方法(1)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类似案例和相关实例,了解知识产权的法律争议、市场表现和商业影响,为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2)专家访谈法:与领域专家和权威人士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取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评议的深度和广度。
(3)数据分析法: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了解市场情况、技术指标和行业动态,为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分析结果。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指南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指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经济科技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行为,保证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质量,贯彻《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国办发〔2014〕64 号)、《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和《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28号)相关部署,特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是指综合运用情报分析手段,对经济科技活动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尤其是与技术相关的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竞争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对活动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资产的品质价值及处置方式的合理性、技术创新的可行性等进行评估、评价、核查与论证,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经济科技活动提供咨询参考。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实施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所有相关方,包括分析评议的委托方、实施方、应用方等。
委托方主要指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组织者,可以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明确需求、组织协调、提供保障,并将分析评议成果吸纳体现到决策活动中。
对于重大经济科技活动,委托方一般应由经济科技活动的行政主管部门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还需负责监督并指导分析评议的实施满足质量要求;实施方受委托方委托,在应用方的参与和配合下完成分析评议任务,是分析评议的具体承担者,一般指从事分析评议服务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知识产权专门团队;应用方是指分析评议成果的实践应用者,一般指经济科技活动的具体实施者,负责将分析评议成果具体付诸实践。
第四条实施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基本原则:——目标性。
应从委托方经济科技活动的知识产权切实需求和实际问题出发。
——科学性。
应根据委托方需求确定分析评议的任务,科学全面地开展法律、技术、市场方面的信息检索与情报分析。
——综合性。
应立足经济科技活动的实施要求,在系统分析知识产权相关情报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政策环境等信息,进行综合研究与判断。
高质量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

高质量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目录】一、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目的和范围二、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概述2.1 知识产权的定义2.2 分析评议的意义2.3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步骤2.3.1 总体评估2.3.2 分析主体确定2.3.3 数据收集2.3.4 数据分析和评估2.3.5 结果报告三、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关键要素3.1 技术分析3.1.1 技术分类和特点3.1.2 技术竞争态势分析 3.2 法律分析3.2.1 相关法规和政策解读 3.2.2 参与主体合规性评估 3.3 产业分析3.3.1 市场需求分析3.3.2 竞争对手分析3.4 商业模式分析3.4.1 定位和竞争优势分析3.4.2 商业模式可行性评估四、知识产权分析评估工具和方法4.1 SWOT分析4.2 PESTEL分析4.3 Porter's五力模型4.4 技术路线图分析4.5 专利地图分析五、知识产权分析评估的案例研究5.1 案例一:企业A的知识产权分析评估5.2 案例二:产业B的知识产权竞争态势分析六、知识产权分析评估的风险和挑战6.1 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风险6.2 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挑战6.3 知识产权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七、结论与建议【附件】附件一:知识产权分析评估工具使用手册附件二:案例研究原始数据表格附件三:附表解读材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知识产权:指由法律规定,与人的智力活动相关的,对某种可以用于在一定期限内开发、利用和转让的产权。
2.技术分类:根据技术的不同特点和所属行业进行的划分。
3.技术竞争态势:指在某一特定领域或市场上,各主体之间的技术能力、专利布局等方面的竞争情况。
4.相关法规和政策解读:分析评估过程中需要参考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并对其进行解读和理解。
5.商业模式可行性评估:评估一个商业模式在市场上是否可行,是否能够创造出持续的商业价值。
【声明】本文档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使用者应自行判断其适用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类别内容之分析模块
分析模块
法律
知识产权法律信息查证、 知识产权权属关系查证、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分析、 知识产权相关权利义务调 查、目标市场知识产权法 律环境调查、知识产权相 关协议条款审查、知识产 权稳定性评价、知识产权 保护强度评价
技术
商业
专利技术趋势分析、专 产业知识产权竞争状况
11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总则
职责
1 委托方
2 实施方
3 应用方
主要任务
明确需求,组织协调, 提供保障,吸纳决策
联合组成,监督指导 组成职责
满足质量
12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总则
职责
1
委托方
2
实施方
3
应用方
接收委托 应用方参与和配合
具体承担 完成 分析评议任务
组成
分析评议服务机构 企业专门团队
13
17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类别内容之主要目的
公共管理活动
提高重大经济科技活 动的可预见性和管理 效率,规避知识产权 风险,维护投资安 全,确保投资收益。
工商管理活动
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创新 效率和质量,妥善解决 工商管理活动中的知识 产权问题,规避知识产 权风险,形成有效的市 场竞争策略
18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类别内容之工作重点
评议示范创建机构
评议示范机构
评议服务标准
评议宣传推广 5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标准
• 《专利分析评议服务-服务规范》 • 《专利分析评议服务-服务分类与分析模块》
6
工作指南 Contents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
7
工作指南出台背景---受众范围
1 政府
2
3
企事业单位
服务机构
主要内容 规定主要内容和工作流 程
知识产权评议指南 介绍
国家知识产权局 马天旗
1
政策解读
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5〕71号
2
政策解读
(六)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 研究制定知识产权评议政策。完善知识产权 评议工作指南,规范评议范围和程序。围绕 国家重大产业规划、高技术领域重大投资项 目等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建立国家科技计划 知识产权目标评估制度,积极探索重大科技 活动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建立重点领域知识 产权评议报告发布制度,提高创新效率,降 低产业发展风险。
3
政策解读
研究制定知识产权评议政策 完善知识产权评议工作指南 重大产业规划、投资项目评议 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目标评估制度 知识产权评议报告发布制度
4
工作格局
规定
评议政策文件
工作指南(2013)
评议操作指引
引导
融入
规范
带动 评议示范项目(2017)
经济科
评议机制及项目实施
央企评议试点(2017 )
技活动
工商管理活动
研发项目管理、创新人才引进及管 理、技术标准制修订或技术标准采 用、技术/知识产权许可或转让、企 业供应链构建、产品上市及出口、 工业展会参展、企业无形资产管理、 企业上市辅导、企业兼并购活动、 企业资产重组与剥离、企业破产清 算、企业战略规划编制、商业融资 投资活动、知识产权维权、知识产 权侵权应对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总则
职责
1
委托方
2
实施方
3
应用方
组
14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总则
原则
15
技术信息
法律信息 +
技术信息
商业信息 +
法律信息 +
技术信息
16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类别内容
公共管理活动
科技创新计划管理、科技产业化 计划管理、科技奖励评审认定、 高新技术企业及新产品认定、技 术标准制修订审批、国有资产重 组与剥离审批、重大投资项目审 批、重大技术项目引进、企业上 市监管、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科 技创业人才引进、技术进出口管 理、行业战略规划重点项目及产 业政策制定
10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总则
内涵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是指综合运用 情报分析手段,对经济科技活动所涉及的 知识产权,尤其是与技术相关的专利等知 识产权的竞争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对技术 创新的可行性、活动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知识产权资产的品质价值及处置方式的合 理性等进行评估、评价、核查与论证,提 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经 济科技活动提供咨询参考。
公共管理活动
工商管理活动
结合产业和区域规划、创新发展 水平等要素,对重大经济科技活 动的立项方向、知识产权风险、 计划和项目的知识产权绩效、公 共政策的可实施性等进行分析评 议和综合研究,为重大经济科技 活动的管理和决策提出合理化建 议
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商业目标、资 源状况、竞争环境等因素,对具 体经济科技活动中的知识产权竞 争态势、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 权资产状况、知识产权绩效等进 行预测、评估、审计和评价,寻 找创新空间,支撑知识产权布 局,协助纠纷处理,为商业活动 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保密要求
2
附则
解释权 实施日
9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总则
目的
为指导经济科技活动中的知识产 权分析评议行为,保证知识产权分析评 议质量,贯彻《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 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国 办发〔2014〕**号)、《国务院关于加 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4〕49号)和《关于加强战略性新 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国 办发〔2012〕28号)相关部署,特制定 本指南。
权利义务
明确各方角色,明确职 能定位和权利义务
8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总体情况
4
总则
目的 内涵 职责 原则
工作指南31条
6
类别内容
12
具体实施
7
实施团队
两个层面 公共活动情境 工商活动情境
评议内容 情境内容组配
工作模式建议 方案形成要求
评议流程 各流程环节要求
评议交付要求 质量控制要求
团队整体要求 团队成员组成 各类成员要求
利技术竞争热度分析、 调查、知识产权关联度
创新空间分析、创新启 调查、目标对象知识产
示分析、技术可替代性 权策略及实力评价、知
分析、技术核心度调查、 识产权资产审计与评估、
技术创新度评价、技术 知识产权经济效益调查
成熟度调查
20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具体实施之工作模式
行政主管部门
购买服务 自行委托 联合委托
第三方
21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具体实施之工作模式
企事业单位 自行承担
服务机构
委托机构
22
工作指南主要内容---具体实施之方案要求
建立工作机制和流程规范
02
•针对性强 •操作性好
委托方
01 •性质
•特点 •具体需求
03 •形成个性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