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伤口处理,书上不讲的技巧

合集下载

外科手术中的创面愈合与修复方法

外科手术中的创面愈合与修复方法

外科手术中的创面愈合与修复方法在外科手术中,创面的愈合与修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修复方法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创面愈合与修复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

一、自然愈合法自然愈合法是指不进行特殊处理,让创面自然愈合。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表浅而小面积的创面,如擦伤、浅裂伤等。

自然愈合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无需额外的治疗措施。

然而,自然愈合法也有其局限性,仅适用于一些轻微的创伤,并且愈合过程相对较慢。

对于更复杂、较深的创面,自然愈合法可能无法满足要求。

二、缝合法缝合法是外科手术中最常用的修复方法之一。

它通过缝合器械将创面的边缘闭合,促进愈合。

缝合法的优点是愈合速度较快,创面闭合完整,并且可以避免细菌感染。

根据创面的性质和位置,可以选择不同的缝合方法,如简易缝合、层次缝合等。

然而,缝合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部分患者可能对线缝合或使用缝合材料过敏,导致创面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

此外,缝合法常常需要手术操作,对于某些特殊部位或复杂的创面可能不适用。

三、皮瓣移植法皮瓣移植法是一种常用于修复大面积、深度创面的方法。

它通过移植自体或异体皮瓣来覆盖创面,促进愈合并降低感染和瘢痕形成的风险。

皮瓣移植法的优点是可以修复较大的创面,并且愈合效果较好。

根据创面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选择游离皮瓣、移植皮瓣等不同的方法。

然而,皮瓣移植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这种方法需要额外的手术操作,手术风险相对较高。

此外,移植后的皮瓣可能存在排斥反应或移植失败的风险。

四、应用生物材料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应用生物材料来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比如利用生物屏障材料、生物胶原蛋白等来填充创面,为细胞生长提供支撑和保护。

应用生物材料的优点是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并且降低感染和瘢痕形成的风险。

这些材料经过严格检验和验证,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然而,应用生物材料也存在一些挑战。

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安全性和效果需要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

外科常见伤口处理方法

外科常见伤口处理方法

外科常见伤口处理方法1、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辅料包扎即可。

3、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

4、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的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

当然感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

另外,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5、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6、对于骨髓炎有骨外露时的换药首先要勤,因为渗出很多,且敷料要多。

在换药过程中,应随时清除坏死组织,髓腔内可以放置纱条。

经验方法是先用盐水冲洗创面,再用0.1%碘伏冲洗,再用双氧水冲洗,最后用庆大纱布湿敷,敷料覆盖。

当创面肉芽新鲜,渗出较少时,行手术清除死骨、硬化骨,采用合适的肌皮瓣覆盖创面,外固定架外固定,待皮瓣成活后,再行骨延长。

7、开放性骨折行外固定的患者换药遵循的是首先碘伏消毒(同时清理切除坏死组织),其次使用双氧水消毒,然后生理盐水冲洗,最后呋喃西林填塞覆盖创面。

等待其肉芽生长,行游离皮瓣覆盖。

8、切口的脂肪液化:在脂肪丰富的地方易出现脂肪液化,此时广泛的敞开切口(脂肪液化的区域全部打开),培养+药敏,加强换药。

这样的切口要换好长时间,为了缩短时间,在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换药,待创口渗出少后油纱刺激肉芽生长,新鲜后二期缝合或蝴蝶胶布拉合。

外伤的包扎急救方法

外伤的包扎急救方法

外伤的包扎急救方法概述:外伤是指由外力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组织损伤,常见的外伤包括创伤、骨折、扭伤、擦伤等。

在急救过程中,正确的包扎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出血、减轻疼痛、防止感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促进伤口愈合。

本文将介绍外伤的包扎急救方法。

一、材料准备1. 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棉球等,用于清洁伤口。

2. 包扎材料:如纱布、绷带、胶布等,用于固定伤口和止血。

3. 剪刀:用于剪断包扎材料。

4. 弹力绷带:用于固定绷带。

二、伤口处理1. 洗手:在进行任何急救操作前,请务必洗手,或戴上一次性手套。

2. 清洁伤口:用消毒剂清洁伤口,可以用棉球蘸取消毒剂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注意不要直接接触伤口。

3. 血液止血:如果伤口有出血,应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压在伤口上,直到出血停止。

三、包扎方法1. 伤口边缘处理:将伤口边缘的皮肤用纱布或绷带轻轻擦拭干净,以防感染。

2. 敷药:将消毒剂涂抹在伤口上,可以用棉球轻轻涂抹,注意不要用力。

3. 敷纱布:将干净的纱布垫在伤口上,覆盖伤口周围的皮肤,以起到保护和吸收分泌物的作用。

4. 固定纱布:用绷带或胶布固定住纱布,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包扎受伤部位:根据受伤部位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包扎方法。

- 创伤:将纱布垫在创面上,用绷带固定住,注意不要过紧。

- 骨折:在骨折部位上下固定住两块木板或纸板,用绷带固定住。

- 扭伤:用弹力绷带固定住扭伤部位,可以适当提高患肢,减轻肿胀。

- 擦伤:用纱布或绷带包扎住擦伤部位,保护伤口。

四、观察与监护1. 观察伤口:包扎完成后,要仔细观察伤口的情况,如是否有出血、渗液、肿胀等。

2. 监护伤者:在包扎完成后,要继续观察伤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紧急情况,应及时呼叫急救车或就医。

五、注意事项1. 包扎时要注意卫生,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以防感染。

2. 包扎时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加重伤者的痛苦。

3. 包扎时要注意适度,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

伤口处理的实践总结与体会

伤口处理的实践总结与体会

伤口处理的实践总结与体会
伤口处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以下是我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1. 首先,必须保持伤口的干净和卫生。

在处理伤口之前,要洗手,戴上手套,并准备好清洗伤口的物品。

使用温水和适量的无菌盐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轻轻擦拭周围的皮肤。

不要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或肥皂。

2. 如果伤口上有明显的异物,如砂石或玻璃碎片,应使用镊子或棉签小心地去除。

切勿用手指或针头去挤压或刺破伤口,这可能会导致感染。

3. 对于较小的创口或擦伤,用无菌敷料或透气性的胶布进行覆盖即可。

对于较深或较大的伤口,可能需要使用缝合线或胶带将伤口闭合,以促进伤口愈合。

4. 清洗和更换伤口敷料的频率根据伤口的状况而定。

对于干燥、清洁的伤口,每天更换一次敷料可能就足够了。

对于渗出大量液体或感染的伤口,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更换敷料。

5. 在处理伤口之后,应注意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或体温升高等症状,可能是感染的迹象,需及时就医。

6. 伤口愈合的速度和质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个体的自愈能力、伤口的位置和深度、个人的生活习惯等。

因此,合理的伤
口处理只是伤口愈合的一部分,个人的健康和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长时间的伤口处理实践,我意识到正确处理伤口对于预防感染、促进愈合非常重要。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每个伤口都需要个性化的处理方法,根据伤口的特点和个体的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案。

最重要的是不要忽视伤口的发展情况,有任何异常都要及时就医。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教程及讲稿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教程及讲稿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教程及讲稿一、外伤止血1. 停止出血在外伤发生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一般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局部加压:用纱布、毛巾等应急物品压迫伤口,并坚持10-15分钟。

- 抬高患处:抬高伤口可减轻血液流入到伤口的压力,减轻出血情况。

- 牵拉受伤部位:用绷带或树枝等物牵拉受伤部位使其固定,减缓血液流动,等待医疗救援。

2. 包扎止血对于外伤止血,合理包扎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步骤。

根据不同伤口包扎要求的不同,基本包扎步骤如下:- 清理伤口:将伤口周围的毛发清理干净,以防止感染。

- 敷药涂药:将医用酒精或碘伏药涂抹于伤口,杀菌消毒。

- 加压止血:用消毒过的纱布、毛巾等物品加压在伤口上,使其止血。

- 压力固定:用口罩绷带或伤口膏等材料将伤口紧密地包扎起来,并注意伤口部位是否可以正常的供血供氧。

二、固定患处在进行救援时,必须及时把外伤部位进行固定,以下是常见的外伤固定教程:- 骨折固定:首先将患者稳妥地托起来,待骨折部位彻底休息稳定后,用托板等救援物品紧密地将伤处固定。

- 脱臼固定:根据脱臼的具体部位用合适的带子或绷带等固定伤处,将患者妥善地扒拉或移动到救援后续环节。

- 烫伤救援:首先,必须用清水彻底冲洗伤处,并用牙膏或附带的救援药品敷于伤处,然后用纱布等物品将患处紧密覆盖。

紧急情况下,最好用一条宽松的外衣掩盖伤处。

三、搬运方法在进行搬运前,必须根据不同外伤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搬运方法:- 伤员抬起: 多使用于脑外伤、脊椎骨折、颅骨骨折、下肢骨折等伤情,由两人或多人同时用急救板或衣服等搬运物品将患者轻轻托举起来,再行搬运。

- 担架搬运:多用于头部、颈部、胸腹部、盆腔的骨折、内伤和外伤等伤情。

用担架将患者轻轻升起,使其受到最小的伤害,并进行安全的搬运。

- 低位抬伤法:多适用于双下肢骨折伤员,要在一个平整的床板或救护车的车箱边沿先将伤员半坐半卧地搬上车,再卧倒,直至伤员平躺,最后进行固定搬运。

伤口处理的正确流程

伤口处理的正确流程

伤口处理的正确流程
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上难以避免会磕磕绊绊,小伤口能够自行解决,
但还要方式恰
当,立即对伤口
消毒,不然可能
会继发性感染。

那麼创口如何消
毒,创口要怎样
妥善处理呢?下面是伤口处理的正确流程。

一、清理伤口
流动性的盐水下清洗创口。

用干净的布蘸着香皂清洗创口周边的皮肤。

留意别把香皂弄到创口里,会刺疼皮肤。

随后再应用沙布或者医用镊子把创口里脏东西清理干净。

二、活血
不必觉得出血是错事,它能够协助清理创口。

小一点的创口迅速会全自动活血。

假如要想快速止血,最好用一块干净的布附在一个硬一些的物块上被压迫伤口。

假如创口在四肢上,把负伤的位置拉高,使它相对性高过心脏,血会渐渐地缓解。

三、换纱布
用硬块被压迫超出10分钟,仍未活血得话,就应当应用纱布。

纱布能够协助沒有合闭的创口还原。

假如患处非常容易被搞脏,或随时随地非常容易被磨擦,能够应用医用绷带和胶带缝合伤口。

但谨记要每日拆换纱布,并维持干燥、清理。

假如创口很深,没法将边沿还原,需要缝线,以防感染。

四、结痂
针对结痂,最好是的方式便是什么都不要做。

伤口化脓能够避免脏东西的环境污染,竭尽全力让小孩不必把结痂扣下来。

创口治愈的情况下结痂会全自动脱落的。

简单的受伤处理方法

简单的受伤处理方法

简单的受伤处理方法受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无论是小伤还是大伤,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轻痛苦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简单受伤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流血处理流鼻血当鼻子出血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停血:1. 坐直并向前倾斜,避免血液流入食道和胃。

2. 两指用力按住鼻孔,用毛巾或纸巾在口中垫住。

3. 保持这个姿势约10分钟,并避免揉搓鼻子。

4. 如果持续流血,可用冷敷或利用冰袋冷敷鼻梁。

流口血处理流口血的方法如下:1. 用纱布或纸巾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血液。

2. 用冰袋冷敷伤口,可有效减缓出血速度并缩小血管。

3. 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无法止住,立刻就医寻求进一步处理。

流眼血当眼睛出血时,需要迅速而确定地采取以下步骤:1. 保持冷静,避免揉搓眼睛并不要用力闭合眼睛。

2. 用冷水或冰袋轻轻冷敷患处,但不要直接接触眼球。

3. 不要用纱布、纸巾或棉球等碎屑来清洁眼球。

4. 如流血较久或有其他严重症状出现,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切伤处理小切口处理小切口指伤口长度在2厘米以下,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处理:1. 洗手,用清水清洁伤口及周围皮肤。

2. 用花露水或酒精棉球消毒切口,并轻轻擦干。

3. 涂抹抗菌软膏或伤口愈合贴剂。

4. 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用胶布固定。

大切口处理大切口指伤口长度超过2厘米,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就医。

在就医前,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 保持休息,不要过于紧张。

2. 用干净的绷带轻轻按住伤口,直到出血停止。

3. 用洁净的纱布或干净的毛巾遮盖伤口,保持干燥。

4. 尽量避免活动,防止伤口进一步撕裂。

烧伤处理热水烫伤当皮肤被热水烫伤时,应立即采取下列步骤:1. 将受伤部位迅速放入冷水中,以阻止灼热感觉。

2. 尽快清洁伤口,用温和的肥皂水洗净。

3. 覆盖伤口,用干净的冷湿绷带或纱布垫住。

4. 避免使用浓度过高的外部药物,以免影响愈合。

化学烧伤化学烧伤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迅速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至少持续20分钟。

常见外伤处理方法

常见外伤处理方法

砸伤或挤伤
在门缝中被挤伤或被石头等坚硬的东西砸伤时,要注意用冷 敷。对于砸伤的伤口来说,绷带缠得过紧只会增加伤痛,没 有什么治疗的意义。如果在门缝中被挤伤,而且伤口内部因 充血呈现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应尽快就医。
扭伤的处理
扭伤〔sprain〕是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的软 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损 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情况。 临床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 活动受限,多发于腰、踝、膝、肩、腕、 肘、髋等部位。
鼻出血处理
鼻子出血时,必须头脑冷静,千万不要过分紧 张
一般应采取坐位或前倾坐位.
鼻出血处理
用食指和拇指紧压两侧鼻翼5—10分钟利用 鼻翼压迫鼻中隔易出血区止血。
鼻出血处理
同时作前额部冷敷,如用冰袋或湿冷的毛巾, 这是利用末梢血管遇冷收缩的原理以期到达止 血的目的。
烧伤烫伤的概念
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 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 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 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 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 节甚至内脏。烫伤是由热液、蒸气等所引 起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
冲、脱、泡、盖、送 5 步骤,是烧烫伤意外的第一处理原 则。
冲: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15~30 分钟,以快速降低皮 肤外表热度。如果无法冲洗伤口,可冷敷。
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 开衣服,或暂时保存粘连局部,尽量防止将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块〕中持续浸泡 15~30 分钟,可减轻 疼痛及稳定情绪。平时可在冰箱中准备一些冰块,以备不 时之需。不过,如果烧烫伤面积太大或年龄较小,则不必 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多或延误治疗时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常见伤口处理,书上不讲的技巧热门 2016-04-07 21:221. 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 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辅料包扎即可。

3. 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

4. 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的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

当然感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

另外,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5. 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6. 对于骨髓炎有骨外露时的换药首先要勤,因为渗出很多,且敷料要多。

在换药过程中,应随时清除坏死组织,髓腔内可以放置纱条。

经验方法是先用盐水冲洗创面,再用0.1%碘伏冲洗,再用双氧水冲洗,最后用庆大纱布湿敷,敷料覆盖。

当创面肉芽新鲜,渗出较少时,行手术清除死骨、硬化骨,采用合适的肌皮瓣覆盖创面,外固定架外固定,待皮瓣成活后,再行骨延长。

7. 开放性骨折行外固定的患者换药遵循的是首先碘伏消毒(同时清理切除坏死组织),其次使用双氧水消毒,然后生理盐水冲洗,最后呋喃西林填塞覆盖创面。

等待其肉芽生长,行游离皮瓣覆盖。

8. 切口的脂肪液化:在脂肪丰富的地方易出现脂肪液化,此时广泛的敞开切口(脂肪液化的区域全部打开),培养+药敏,加强换药。

这样的切口要换好长时间,为了缩短时间,在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换药,待创口渗出少后油纱刺激肉芽生长,新鲜后二期缝合或蝴蝶胶布拉合。

9. 久溃不愈的伤口,要采用中药换药。

中医换药有其独到之处,但通常没有什么无菌观念。

例如:对于难愈性窦道(如脑部手术后,心脏搭桥术后或慢性骨髓炎引起的窦道),通常早期用八二丹或九一丹+红油膏,提腐去脓,后期用生肌散+红油膏收口,效果很好,即使是绿脓杆菌或耐药金葡菌感染都能很好治愈。

10. 对污染性油性伤口,用松节油洗去油渍。

11. 对于陈旧性肉芽创面:此种肉芽组织再生能力差(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有时呈陈旧性出血貌),周围组织不易愈合,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血,露出新鲜肉芽,外敷橡皮膏(此为中医去腐生肌之说,西医则将以双氧水冲洗达到去腐的目的)。

如有脓液,应注意观察有无脓腔或窦道,注意患者体温变化。

12. 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特点是脓液为淡绿色,有一种特殊的甜腥臭味,如果创面结痂,痂下积脓,有坏死组织的,要清除痂皮、脓液和坏死组织。

烧伤创面早期绿脓感染可削痂植皮。

也可用1%~2%苯氧乙醇湿敷,或用0.1%庆大霉素、1%磺胺嘧啶银、10%甲磺米隆等溶液湿敷。

创面如较小可用3%醋酸、10%水合氯醛等溶液湿敷。

13. 再植手术或吻合血管的皮瓣手术最好能用与体温相近的呋喃西林溶液换药,用酒精换药可要挨骂了;手指换药纱布应避免环形包扎,局部最好用碎纱布填充。

14. 对于难愈性窦道如脑部手术后,心脏搭桥术后或慢性骨髓炎引起的窦道,通常早期用八二丹或九一丹+红油膏,提腐去脓,后期用生肌散+红油膏收口,效果很好,即使是绿脓杆菌或耐药金葡菌感染都能很好治愈。

15. 对于陈旧性肉芽创面:此种肉芽组织再生能力差(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有时呈陈旧性出血貌),周围组织不易愈合,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血,露出新鲜肉芽,外敷橡皮高(此为中医去腐生肌之说,西医则将以双氧水冲洗达到去腐的目的)如有脓液,应注意观察有无脓腔或窦道,注意患者体温变化。

一注意事项1. 无菌一期伤口换药一般在24小时、72小时常规观察局部肿胀渗出情况。

2. 开放伤术后争取24、48、72小时连续三天换药,特别注意容易出现血肿或引流情况及时排除险情比较关键。

3. 骨科创面较多见感染创面就是皮肤坏死、褥疮创面,高渗盐水一般在某一时期,用在感染重、渗出较多的创面,可以快速减轻创面及肉芽组织水肿,减少渗出。

4. 再植手术或吻合血管的皮瓣手术最好能用与体温相近的呋喃西林溶液换药,手指换药纱布应避免环形包扎,局部最好用碎纱布填充。

5. 对于大面积创面,首先注意清创,对于已经坏死的组织包括坏死的肌腱及血管组织不要姑息,争取在几次换药中,界线一旦明显则果断切除。

勉强留下,只会延缓肉芽生长,甚至造成感染。

6. 对于已清除大部分坏死组织的创口,要注意爱护肉芽的生长,肉芽组织本身有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没有明显渗出,则不要用抗生素或其他药水换药,只用碘伏消毒创缘皮肤,用湿盐水纱布覆盖即可。

7. 油纱条不要放到创面上,应该在盐水纱布上,防止盐水过快的挥发。

8. 有感染的创面注意先做一个细菌培养+药敏再换药,以免以后被动。

二换药常用药品1. 盐水有增进肉芽组织营养及吸附刨面分泌物的作用,对肉芽组织无不良刺激。

等渗盐水棉球及纱布用于清洁创面,创面湿敷,充填脓腔;等渗盐水溶液用于冲洗创腔;3%~10%盐水具有较强脱水作用,用于肉芽水肿明显的创面。

2. 3%双氧水与组织接触后分解释放出氧,具有杀菌作用。

用于冲洗外伤伤口、***或恶臭的伤口,尤其适用于厌氧菌感染的伤口。

3. 0.02%高锰酸钾溶液分解释放氧缓慢,但作用持久,具有清洁,除臭,防腐和杀菌作用。

用于洗涤腐烂恶臭、感染的伤口,尤其适用于疑有厌氧菌感染、肛门和会阴部伤口。

临床上常采用1:5000溶液进行湿敷。

4. 0.1%雷佛奴尔<黄纱条>、0.02%呋喃西林溶液有抗菌和杀菌作用。

用于感染创面的清洗和湿敷。

5. 攸琐(漂白粉、硼酸)溶液具有杀菌,防腐除臭,溶解坏死组织的作用。

用于脓液及腐死组织多、恶臭的伤口清洗和湿敷。

本制剂应密闭避光保存,不能久置,放置时间不宜超过一周。

大面积伤口不宜应用,以免吸收过多氯离子。

6. 聚乙烯吡酮碘(PVP-I)为新型杀菌剂,对细菌、真菌、芽胞均有效。

0.05%~0.15%溶液用于粘膜、创面、脓腔冲洗;1%溶液用于敷盖无菌切口;1%~2%溶液用于湿敷感染创面,最适用于慢性下肢溃疡和癌性溃疡。

7. 抗生素溶液常用有0.5%新霉素溶液、0.16%庆大霉素、0.5%金霉素、2%杆菌肽、2%~5%春雷霉素等溶液,用于等待二期缝合的污染伤口、较大创面(如烧伤)植皮前的创面湿敷,敷料应每日更换1次。

氯霉素滴丸直接植入感染创面,每lcm21粒,每日1次。

8. 1%~2%苯氧乙醇溶液对绿脓杆菌具有杀菌作用,效果最好,采用创面连续湿敷。

9. 0.01%~0.05%新洁尔灭和0.02%洗必太溶液用于伤口清洁,后者灌洗切口优于前者。

10. 10%大蒜溶液具有杀菌和增强组织细胞吞噬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效果较好。

11. 2%~4%甲紫(龙胆紫)溶液具有杀菌及收敛作用。

用于表浅皮肤或粘膜溃疡的消毒,并促进结痴愈合。

12. 纯石炭酸溶液具有腐蚀、杀菌作用。

用纯石炭酸溶液棉签烧灼肛裂和慢性窦道,使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坏死脱落以促进愈合。

用后需用酒精棉签擦拭以中和之,再用等渗盐水棉签擦拭。

13. 10%~20%硝酸银溶液用于烧灼肛裂、慢性窦道和腐蚀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用后需用等渗盐水棉签擦拭。

14. 油剂纱布具有引流、保护创面、敷料不易干燥以及延长换药时间等作用。

创面分泌物少者,可2~3天更换一次。

常用有:①凡士林纱布;②鱼肝油纱布:具有营养和促进肉芽、上皮生长等作用,用于愈合缓慢的伤口。

15. 粉剂、软膏类(1)碘仿纱条:具有抗茵、防腐、收敛、去臭和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

用于有腺体分泌的慢性窦道,如肛瘘、结核病灶清除后的伤口。

碘仿有毒性,不宜长期使用;(2)10%~20%鱼石脂软膏:有消炎退肿作用,用于早期脓肿;(3)10%氧化锌软膏:涂于皮肤表面,有保护皮肤免受分泌物侵蚀的作用,常用于肠瘘、胆瘘等四周的皮肤;(4)链霉素软膏:涂于纱布上外敷,用于结核性伤口;(5)2%聚乙烯吡酮碘软膏:用于治疗烧伤、慢性溃疡,疗效满意;(6)百多帮软膏:用于感染性创面。

16. 中药类如红油膏、生肌散、生肌玉红膏、紫花烧伤膏、湿润烧伤膏、大青膏等,具有止痛、拔毒生肌、排脓去腐等作用。

碘酒、酒精只能用在表皮完整的地方。

而碘伏不适合用在皮脂丰富的地方。

葡萄糖加胰岛素是为创面肉芽提供营养,高渗盐水则有使水肿肉芽脱水的作用,生理盐水只是起到湿敷的作用,肉芽生长过旺高出皮面则要用硝酸银之类的腐蚀。

肉芽生长很好时可用凡士林纱布保护,换药的原则是要明确进行外科换药的目的,对于用什么换药则需根据伤口情况定。

1. 碘酒+酒精脱碘---消毒剂2. 凡士林纱布---抗炎作用稍弱,但促进肉芽生长3. 碘伏---深浅皆可,性质湿润4. 优琐---防腐5. 高渗葡萄糖+胰岛素+(促生长因子)---糖尿病患者的难愈创口。

6. 高渗盐---减轻肉芽水肿7. 庆大霉素针---感染的创口;骨髓炎8. 新洁而灭或双氧水或甲硝唑---冲洗覆盖都可用,抗厌氧9. 抗生素粉剂(头孢等)---根据药敏实验10. 云南白药(胶囊)---祖国医学11. 蜂蜜,白砂糖---偏方12. SD-ag,SD-zn---收敛13. 黑药膏拔疥疮---中药配方14. 神经血管肌腱外露---忌用刺激性药物15. 紫草油纱条---去腐声肌16. 凡士林纱条---可作为其他药物的载体,油性(可隔开手指脚趾,隔开血痂,防相邻创面粘和至一起)17. 碘酒+庆大霉素---可用于褥疮18. 红霉素软膏等---表皮破损涂抹,无须包扎19. 骨髓炎洗剂等处理过渗出多的伤口---干敷料,患肢抬高20. 需切开时就切开,拆线缝针靠经验。

21. 注意换药后患者有无不适---有无药物引起的疼痛;有无切口脑脊液持续外漏;有无伤口持续渗血;有无引起关节脱位或对固定造成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