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4年知识点14体液调节(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生物(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 专题09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含解析)

2014年高考生物(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 专题09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含解析)

2014年高考生物(第02期)名校试题解析分项汇编专题09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

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过程涉及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B.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没有反射弧参与C.恐怖电影直接刺激神经中枢产生了上述现象D.此过程涉及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2.(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直接参与靶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大面积烧伤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D.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的要点,具有理解、思维能力。

3.(2014届辽宁新民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4.(2014届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若右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l传递到细胞2快C.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D.若细胞l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5.(2014届北京东城区示范校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下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B. 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不属于反射C. 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D. 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6.(2014届浙江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体液调节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体液调节

200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体液调节一、体液调节的概念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组织胺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的调节作用最为重要,因此,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二、内分泌腺和激素的概述1、内分泌腺和激素的概念(1)内分泌腺:腺体内没有导管,腺细胞分泌物直接进入组织液、血液、淋巴液,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他们的分泌物叫激素,这种腺体叫内分泌腺例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区别于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可直接通过导管或直接输出到邻近部位发挥作用。

例如:汗腺、皮脂腺、唾液腺、肝脏、胰腺、泪腺、胃腺、肠腺等(2)激素①概念: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随体液的循环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产生特异性作用。

②作用特点:A、特异性(靶向性):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器官、腺体、细胞(靶细胞)例如: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B、高效性:含量少,却能显著改变细胞的代谢活动C、激素是一种生理调节性物质D、激素在体内不断地发生代谢失活,激素一经发挥完作用后就被灭活,从而保证机体调节适应多变的环境。

③激素的化学本质:前面已介绍过④与酶的比较:⑤动植物激素的比⑥研究激素作用的主要方法:基本思路: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推知某激素的生理功能(只能验证某些功能,不能验证全部生理功能)A、甲状腺激素:饲喂法:用含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饲喂蝌蚪摘除法:摘除小狗的甲状腺同位素示踪法:用放射性同位素“I”来研究补充:饲喂法:用含有动物激素的饲料喂养小动物,观察其生理变化,要注意饲喂的激素是不需消化液消化就能被动物直接吸收的,如可以饲喂甲状腺激素,但不能饲喂胰岛素。

摘除法:摘除有关内分泌腺,观察动物所产生的各种生理变化,得出结论。

(注意:利用手术切除某一腺体研究其功能时,要设置假手术对照实验,避免手术机械创伤对实验结果再成影响)同位素示踪法: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所要研究的激素,然后用有关探测仪器追踪激素在体内的动态变化,从而了解有关腺体的活动规律,激素在体内的代谢情况。

高考生物体液调节复习14

高考生物体液调节复习14

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2011 届高考生物体液调治复习14第 24 课时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治――体液调治知识精华1.体液调治的见解,与激素调治的差异。

2.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差异。

3.内分泌的调控关系:下丘脑垂体其他内分泌腺。

4.反应调治:在大脑皮层影响下,下丘脑可经过垂体来调控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反过来调治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5.有关激素间的关系:共同作用和拮抗作用6.其他化学物质调治:血液中的 CO2→化学感觉器→延髓呼吸中枢→ 调治呼吸运动的频次和深度←呼吸肌7.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是由生物体产生,含量极少,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都起重要的调治作用。

不相同点:⑴产生部位不相同:植物激素由必然部位产生,动物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产生。

⑵植物中的生长素与动物中的生长激素化学本质不相同,作用机理不相同。

题例领悟例 1 一个健康的人处于寒冷的冬季,以下哪些腺体的分泌量会明显增加(AB )A.垂体B.甲状腺C.胰岛D.性腺剖析:寒冷时,机体消失的热量多,体内产生的热量也相应增加。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加速体内有机物的分解,而甲状腺的活动又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治。

答案:A、B。

自然,感觉外界刺激的是神经系统,所以这类调治属于神经、激素的调治。

例 2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能够经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

以下可经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BD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剖析:由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当随饮食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为氨基酸而不再起“激素”的作用,所以这类激素必定直接注入血液,不能够口服或饲喂。

甲状腺激素属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属固醇类,它们均可直接被消化道吸取,所以,可随饮食补充。

答案:B、D。

自我谈论一、选择题: 1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 5%CO2气体,用以保持呼吸中枢的欢乐。

2014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解析知识点14 体液调节

2014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解析知识点14 体液调节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14 体液调节1.(2014·海南高考·T11)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2)隐含知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

A项中,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A项正确。

B项中,人体的体温调节有两种:一是寒冷环境低于正常体温,二是炎热环境高于正常体温,其中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故B项正确。

C项中,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个体发育,故C项错。

D项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因此,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故D项正确。

2.(2014·天津高考·T7)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

据图回答。

(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

Kp作用的靶细胞是。

器官A是。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促进排卵。

Ⅱ.Kp-10是Kp的一种。

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至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

2014年高考生物试题 -- - -内环境.神经.体液调节部分

2014年高考生物试题 -- - -内环境.神经.体液调节部分

2014年高考生物试题 -- - -内环境.神经.体液调节部分2014年高考生物试题-- - -内环境.神经.体液调节部分(课标Ⅰ卷)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常正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新课标Ⅱ卷)3.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江苏卷)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1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A.红细胞吸水增加B.胰岛素分泌降低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广东卷)2、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上海卷)17.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上海卷)24.在“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对健康牛蛙的脚趾皮肤进行环割剥除的操作是为了研究A.脊髓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B.感受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C.效应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D.传入神经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江苏卷) 1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海南卷)12.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海南卷)11.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海南卷)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3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3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二、考纲解读 1.掌握反射弧的组成及调节过程 2.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及在反射弧中的传导过程及特点 3.知道人脑的高级功能 4.举例分析动物激素调节的过程、特点及相关应用 5.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的意义 6.列举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及血糖调节的调节机制, 并模拟尿糖的检测 7.比较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8.了解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及预防策略 9.分析生长素发现历程中几个经典实验,实验过程及相应结论, 尤其关注对照实验的设置 10.记住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应用 11.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两重性特点 12.进行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第2单元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高考导航
一、最新考纲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 Ⅰ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Ⅱ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Ⅱ 6.稳态的生理意义 Ⅱ 7.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Ⅱ 8.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Ⅱ 9.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Ⅱ 10.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Ⅰ 1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Ⅱ 12.其他植物激素 Ⅰ 13.植物激素的应用 Ⅱ 14.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15.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2.局部电流的形成 (1)膜外:①与②、③与②的电位不同,于是形成局部电 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② 。 (2)膜内:①与②、③与②之间也形成局部电流,方向是 ②→③、②→① ______________ 。 3.兴奋传导的形式及特点 局部电流 的形式进行的。 (1)形式:以__________ 双向传导 。 (2)特点:__________

2024届五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专题十四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2024届五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专题十四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专题十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题组一一、选择题1.[2023全国甲理综,6分]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D)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解析]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含有大量的神经元,B正确;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C正确;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低级中枢位于脊髓,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仍然能完成膝跳反射,D错误。

2.[2022湖北,2分]北京冬奥会期间,越野滑雪运动员身着薄比赛服在零下10℃左右的环境中展开激烈角逐,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的生理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血糖分解加快,储存的ATP增加,产热大于散热B.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血糖分解加快C.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温度感受器对低温不敏感而不觉得寒冷D.在运动初期骨胳肌细胞主要通过肌糖原分解供能,一定时间后主要通过肝糖原分解供能[解析]运动员在比赛期间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此时血糖分解加快,ATP和ADP 的转化速率加快,但机体储存的ATP基本不变,产热与散热基本平衡,体温基本不变,A项错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其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均上升,B项错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也增加,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与散热基本平衡,运动员的温度感受器对低温不敏感而不觉得寒冷,C项正确;在运动初期,骨骼肌细胞不通过肌糖原分解供能,D项错误。

3.[2022北京,2分]神经组织局部电镜照片如图。

下列有关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1与突触前膜融合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C.2所示的细胞器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D.2所在的神经元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解析]图中1是突触小泡,2是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为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能量,C正确。

体液调节高考知识点

体液调节高考知识点

体液调节高考知识点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代谢调节机制,它可以维持生物体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促进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体液调节是一个常见的重要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体液调节的概念、机制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一、概念体液调节是指生物体通过调整体内液体中的渗透压和离子浓度等参数,维持体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

其主要机制包括神经系统的调控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二、机制1. 神经系统调控体液调节神经系统通过感知环境刺激,并产生相应的神经信号,调节体液调节的过程。

典型的例子是口渴感的产生与解除。

当体内水分不足时,感受器会向大脑发送信号,刺激大脑产生口渴感,从而促使人们寻找水源,摄入水分以补充体液。

2.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释放和作用来调节体液调节。

激素如抗利尿激素和促利尿激素等,可以调节体内水分和溶质的平衡。

例如,当体内血浆渗透浓度过高时,肾脏会释放抗利尿激素,促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分,降低尿液的排出量,进而提高体内水分的浓度。

三、影响因素体液调节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温度、运动强度、盐分摄入量等。

1. 环境温度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会大量出汗以降低体温。

这样会导致体液中水分的减少,引起体内水分不足,进而刺激体液调节的机制。

相反,低温环境下,人体的出汗量减少,导致体内水分的积累,也会影响体液调节。

2. 运动强度运动会导致体内大量的水分流失,因此在剧烈运动后,人们通常会感到口渴。

体液调节机制会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和促进体内水分的吸收,来恢复体内水分的平衡。

3. 盐分摄入量盐分的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体液调节机制的正常运行。

过高的盐分摄入会导致体内溶质浓度的增加,刺激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过低的盐分摄入则会导致体内溶质浓度的降低,刺激促利尿激素的释放。

综上所述,体液调节是生物体保持内外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

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生物体可以感知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体内水分和溶质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4年知识点14体液调节
(含解析)
1.(2014·海南高考·T11)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2)隐含知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

A项中,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A项正确。

B项中,人体的体温调节有两种:一是寒冷环境低于正常体温,二是炎热环境高于正常体温,其中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故B项正确。

C项中,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个体发育,故C项错。

D项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因此,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故D项正确。

2.(2014·天津高考·T7)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

据图回答。

(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

Kp作用的靶细胞是。

器官A 是。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
,促进排卵。

Ⅱ.Kp-10是Kp的一种。

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至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

(3)据图可知,Kp-10 (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

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

Ⅲ.综合分析
(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调节。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多肽类激素”“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

(2)图示信息:Ⅰ.Kp神经元产生的Kp促进下丘脑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 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作用于卵巢分泌雌激素,雌激素反馈调节作用于Kp神经元。

Ⅱ.自变量为是否注射Kp-10,因变量为每日的产蛋率。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由题干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GnRH神经元,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

(2)过程①抑制Kp神经元的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能促进下丘脑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

(3)由图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42天都开始产蛋,因此Kp-10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42~50日内,实验组的产蛋率都高于对照组,且逐渐增加,因此Kp-10在50日龄内能促进
鹌鹑的产蛋率,且随时间延长,促进作用加强。

(4)综合上述分析,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过程中有下丘脑的参与,存在神经调节,而Kp-10能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排卵,存在体液调节,故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答案:(1)核糖体GnRH神经元垂体
(2)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
(3)不影响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加强
(4)神经-体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