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背景第二部分
第九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历史文化背景二、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概况20世纪的西方文学就纵的走向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另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这两条线大致平行,但有时交叉。
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20世纪世界文学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比较而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影响显然更大,而且更深刻。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由来和实质一般来说,现代主义是指迄今为止的所有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流派。
20世纪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规范的现代主义,也被称作正宗的现代主义,主要流派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象派、意识流小说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的文学流派有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
两者在哲学、审美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明显的分歧。
(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两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促使人类不能不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冷酷关系,也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深重的危机感。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一日千里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已经熟悉了的世界变得愈来愈陌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非理性主义思潮。
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想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萨特的存在哲学,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和悲观主义色彩。
西方文学史来看,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现代主义作家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抛弃了传统文学对客观真实性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分析,从而形成了整个文学“向内转”的趋势。
现代派文学的整体特征:1、由于危机感、幻灭感导致悲观厌世情调;2、由于人的异化而导致文学形式的荒诞与变形;3、由于个体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而使文学重于创造、工于形式;4、由于心理意识的加强使整个文学向内转,重主观,形成意识流般的特点。
欧洲中古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承

欧洲中古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承欧洲中古时期,即公元4世纪到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背景对欧洲的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1. 罗马帝国的覆灭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哥特人所灭,这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终结,同时也是中世纪时期开始的标志。
罗马帝国的覆灭导致欧洲社会和政治的极度混乱,各地的统治者并不相互协调,往往互相争斗,甚至打仗,导致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分裂和冲突现象非常普遍。
2. 基督教的传播在公元4世纪初,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从此开始了在欧洲传播的历程。
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在欧洲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基督教不仅对欧洲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欧洲社会的文明发展。
3. 西方文化的起源欧洲中古时期是西欧文化形成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传承对于欧洲文明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时期,许多现代西方文化的特征和元素开始形成和发展。
同时,从公元6世纪起,欧洲开始接触和交流世界各地的文化,这也促进了欧洲的文明发展和多元化。
二、文化传承1. 文化的混合在欧洲中古时期,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进行了混合和融合。
例如,罗马帝国时期的艺术形式和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元素相结合,形成了西方艺术的独特风格。
在音乐方面,教会音乐和民间音乐也进行了混合和创新,形成了西方音乐的基本形式。
2. 宗教艺术的发展在欧洲中古时期,很多艺术形式和艺术品都与宗教有关,如教会窗户、壁画、雕塑等。
这些艺术品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表现,也是西方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
在这一时期,西方的宗教艺术逐渐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宗教艺术的基础。
3. 文学和哲学的发展欧洲中古时期的文学和哲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文学方面,诗歌、小说、散文等形式开始出现,从而促进了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在哲学方面,嘉拉多学派和阿维罗斯学派的哲学思想发展对西方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学派的思想对于后世西方哲学、科学、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外国文学第二章之但丁

窃 贼
同类相残者
自杀者
淫媒和诱奸者
贪官污吏
窃贼
卖 国 贼
侮辱上帝及自然者
《地狱》
不能节制 骑墙派 异教徒 贪色 贪食 吝啬及浪费 忿怒 邪教徒 0 1 2 3 4 5 6
强 暴
强暴
7
同类相残 自杀 侮辱上帝及自然
欺 诈
8
淫媒及诱奸者 阿谀者 圣职买卖者 预言者 贪官污吏 伪君子 窃贼 劝人为恶者 离间者 伪造者 谋杀亲族 卖国 暗算宾客 卖恩主
“温柔的新体”
• 中世纪意大利的诗歌流派,在普罗旺 斯诗歌的影响下,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 以浪漫的激情,优美的音韵,丰富多采的色 调,表现曲折的感情,以圭多· 圭尼采利和 圭多· 卡瓦康蒂为代表,青年时代的但丁 也属于这个诗派。
我的恋人如此娴雅如此端庄,/当她向人行礼 问候的时刻,/总使人因舌头发颤而沉默。/ 双眼也不敢正对她的目光。 她走过,在一片赞美的中央,/但她全身却透 着谦逊温和,/她似乎不是凡女,而来自天国, 只为显示神迹才降临世上。 她的可爱,使人眼睛一眨不眨,/一股甜蜜通 过眼睛流进心里,—/你绝不能体会,若不曾 尝过它: 从她樱唇间,似乎在微微散发/一种饱含爱情 的柔和的灵气,/它叩着你的心扉命令道: “叹息吧!”
天堂篇
天堂形如一个轮盘, 共有九重天,每重天都是 透明的气体。天堂是上帝 和精灵的居所,也住着圣 人、贤人、多情人、行善 人等。
佛罗伦萨手抄本· 天堂图
10天府
光与爱之天,超 于时间与空间, 为灵魂永久居住 之处。
9水晶天 8恒星天 7土星天 6木星天 5火星天 4太阳天 3金星天 2水星天
灵 魂 暂 时 显 示 之 处
(三)《神曲》的基本内容
希腊的背景和环境的概括

希腊的背景和环境的概括-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希腊是一个充满着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国家,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南部。
它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早在古希腊时期,它就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希腊的历史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政治遗迹。
希腊的历史背景潜藏着许多世界著名的事件和传说。
古希腊时期,它是希腊城邦的兴盛时期,众多城邦之间的激烈竞争推动了艺术、文化和政治的发展。
而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希腊成为了罗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古希腊的思想和艺术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拜占庭帝国时期,希腊成为东罗马帝国的中心,希腊正教也得到了广泛传播。
最后,现代希腊的形成则是在19世纪初,希腊通过一系列独立战争,成功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希腊的地理环境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位于地中海的东南部,拥有大量的海岸线和美丽的岛屿。
希腊的地形地貌多样,包括山脉、平原、河流等,为其提供了多样的自然景观。
此外,希腊的气候温和宜人,阳光充足,成为了旅游者和度假者的天堂。
希腊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铅、锌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希腊的文化环境是举世闻名的。
希腊神话和宗教是希腊文化的核心,其中的众神和英雄故事对整个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的文学和艺术也是世界瞩目的,古希腊的史诗诗人荷马和悲剧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等作家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哲学和科学方面,希腊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哲学家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会更是希腊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的奥运会传统始于古希腊时期,至今仍是世界最重要的体育盛会。
总的来说,希腊的背景和环境是多元丰富的。
它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着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优势。
希腊无疑是一个独特而迷人的国家,其对世界的影响和未来的挑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中西方文化价值比较-----第二章

第二章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是人类在干百年来的生存斗争中不断创造的果实,也是人类不断摆脱自然控制走向成熟和自由的标志。
然而,人类社会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都有自己赖以滋生的土壤,也各有其成长、发展、走向成熟的不同条件与机遇。
这一文化多元发生的事实早已为众多的历史资料和考古成果确证。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这一论断今天已成为大多数文化学者的共识。
而在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与西方这两大气质迥异的文化系统中,这种由基础条件的差异给文化面貌的形成带来的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当我们试图把握这两种文化的主要特质时,便不可不首先对它们作一番追根寻源的历史考察。
推动或制约不同民族文化创造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古往今来的许多学者都把地理环境乃至气候的作用排在首位,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近代的孟德斯鸠、黑格尔,到现代欧美的著名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如汤因比、伯恩斯、亨丁顿等都曾对此有过各辟蹊径的论述。
例如,希波克拉底早在公元前5世纪便提出:“人类的人相学可以分为树木茂密和水源充分的山岳型,土地贫瘠的缺水型,草地沼泽型,开阔的排水良好的低地型。
”而黑格尔在《历史哲学》的绪论中对“历史的地理基础”作了更为充分的阐释。
他指出助成民族精神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
因为人类觉醒的意识是完全在自然界影响的包围中诞生的。
他写道:“我们既注重的,并不是要把各民族所占据的土地当做是一种外界的土地,而是要知道这地方的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个性格正是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出现和发生的方式和形式以及采取的地位”。
这种关于人地关系的思考和讨论后来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
尽管我们并非环境决定论的赞同者,但我们仍认为,不同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功能需求的差异是造成人类群体各别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的重要因素。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教案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教案第一章:西方文化的历史背景1.1 古代希腊文化1.2 罗马文化1.3 中世纪欧洲文化1.4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1.5 启蒙时代的文化第二章:西方宗教信仰2.1 希腊罗马神话2.2 基督教的起源与传播2.3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发展2.4 宗教改革与新教产生2.5 宗教在现代西方社会的影响第三章:西方哲学思想3.1 古希腊哲学3.2 罗马哲学3.3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3.4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3.5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第四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4.1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4.2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4.3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4.4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4.5 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挑战第五章:西方经济的发展与变革5.1 古代希腊罗马的经济制度5.2 中世纪欧洲的经济生活5.3 文艺复兴时期的商业与金融5.4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5.5 现代西方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第六章:西方文学与戏剧6.1 希腊悲剧与喜剧6.2 罗马文学与戏剧6.3 中世纪欧洲的文学作品6.4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6.5 现代西方文学的主要流派第七章:西方艺术史7.1 古代希腊艺术7.2 罗马艺术7.3 中世纪基督教艺术7.4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7.5 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发展第八章:西方音乐与舞蹈8.1 西方音乐的起源与演变8.2 古典音乐时期8.3 浪漫主义音乐与民族乐派8.4 现代音乐与爵士乐8.5 西方舞蹈的发展与流派第九章:西方科学和技术9.1 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9.2 阿拉伯文化的科学贡献9.3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9.4 工业革命与科技的飞速发展9.5 现代科学的挑战与机遇第十章:西方社会与文化价值观10.1 西方社会的基本结构10.2 个人主义与自由平等观念10.3 西方的家庭与教育观念10.4 宗教与道德价值观10.5 西方社会的未来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西方文化的历史背景补充说明:这些时期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解这些时期的文化特点和重要人物对于把握西方文化发展的脉络至关重要。
西方文化史人文主义发展过程

西方文化史人文主义发展过程历史文化旅游学院07(4)班谢涛洪040705077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
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者大力倡导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而启蒙运动中的人文主义则始终抱着“人是可以得到完善的”这一希望。
人是世界的最高理想,因此自然界中的其他一切不过是用来实现这个理想的工具而已。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是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是表达人文主义思想的世俗文学。
它以人的尘世生活为中心,以市民生活为重要描写对象。
人文主义文学摒弃中世纪梦幻、象征的创作方法,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真实描写现实生活。
人文主义文学常常采用方言俗语进行写作,为各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思想内容方面:人文主义文学家用美学和艺术的方式对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
艺术特征: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文学形式丰富多彩。
长篇小说成为人文主义作家运用的重要体裁,十四行诗成了欧洲诗歌的重要诗体。
这些文学体裁的创新和发展,为近现代文学体裁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具有民族风格。
采用本国地方语言、吸取民间语言等。
1.意大利文学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出现最早的地方,但丁的作品已经预示人文主义的倾向。
14世纪,佛罗伦萨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弗兰西斯克.彼特拉克(1304—1374)是意大利第一个人文主义者。
他一生主要致力于古典著作研究和文学创作。
他搜集、抄录古典著作,率先用人文主义观点进行研究、阐释。
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有意大利语抒情诗集《歌集》和拉丁语叙事诗《阿非利加》、散文《秘密》等。
《阿非利加》写于1338年,讲述古代罗马统帅西庇阿战胜迦太基将领汉尼拔的事迹。
长诗歌颂罗马的伟大业绩,流露出对古罗马的景仰之情。
中西方文化 (2)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文化相对于中国文化起步比较晚, 由于背景、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探讨中西文化的总体差异,目的是促进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加强“地球村”的联系,谋求共同发展。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背景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
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清朝时的闭关锁国正是其体现。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察生命的本源。
以“爱”为社会核心。
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
2、文化结构中国以整体综合见长,强调整体的作用;而西方以细节分析见长,突出个体的作用。
例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顺序上,中国习惯按年、月、日,国家、省、市等由整体到部分开始书写,而西方恰恰相反。
在姓氏排列上,中国姓氏先是宗族、辈分然后才是名,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而西方姓氏先是自己名字、然后才是父名、族姓,突出的是个人。
3、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相对于个人权益,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认为没有国那有家,没有家那有个人,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但也容易忽视个体利益,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经常委曲求全,牺牲自我,甚至付出惨重代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II Education
1.School Life
Greeting the Teacher (向老师问好)
When the teacher arrives, you should say ,
对男老师:Hello/Good morning /aftenoon,Mr+男老师的姓
对已婚女老师: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 Mrs+女老师的姓
对未婚女老师:Hello/Good morning /aftenoon, Miss+女老师的姓
对已/未婚女老师:Hello/Good morning /aftenoon,Ms+女老师的姓
注意:中国人习惯问候“老师好”,“Hello,teacher+老师的姓”在英语中却是不恰当的。
Coming Late 迟到
When you come late for class, you should say ―Excuse me ,may I come in?‖
当学生上课迟到,应礼貌的说:“对不起,我可以进来吗?”
Looking at Other’s work(窥视别人的作业)
未经他人同意,窥视别人所写的任何东西或考
试分数,都是不礼貌的。
在考试或测验中,“帮
助”他人或请他人“帮忙”都是极不诚实和愚蠢的。
Work and rest (作息时间)
On school days,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get up at 7o’clock in the morning .At 12 o’clock
the students eat lunch at school,and they do not
have a short
sleep or nap in the afternoon.After lunch ,they have class until 3 o’clock.Their major classes are English ,mathematics ,social syudies and science. They take classes for six hours each day and then return home. Parents allow their cildren to play or watch television until supper at 6 o’clock. After
supper, at 6 o’ clock.After supper , they do their homework..
美国的中学生早上七点起来,在学校吃完午餐后没有午睡时间,继续上课直到下午三点。
放学后学生有许多自由时间来阅读,与老师交谈或参加喜爱的体育活动等。
2.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S 美国高等教育
Out of more than three million students who graduate form high school ech year ,about one million go og for higher eduction.College and university enrollment is based upon students’high school records; recommendations form their high school teacher;the impression they make during interviews at the university;and students’scores on the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sat).
美国高等院校发的招收比例高达三分之一。
招手学生依据四个条件:学生的平时成绩,教师的推荐,与大学招生负责人面试后留给他们的总体印象,以及学习能力倾向测试的成绩。
cational System in the UK英国的教育体系
There are over 25,000 nursery and primary schools and nearly 5,000 secondary schools with a total students population of over 9 million in britain. Education is compulsory for all between the ages of 5and 16.There are some 90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he Open University.The population of young people entering high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was one in four.About 90 percent of the state sceondary school population in britain attend comprehensive schools.Besides, there are independent schlools which are referred to as ―public schlools‖. Many of britain’s public schools are long-established and have gained a reputation for their high academic standards, as well as their exclusiveness and snobbery.
英国有25000多所幼儿园和小学及近5000所中学,学生总数超过900万。
所有5岁至16岁的青少年都要接受义务教育。
包括开放大学在内,英国共有大约90所大学。
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一。
90%的公里中等学校的学生就读于综合中学,其他孩子则就读于文法学校或现代中学。
此外,还有一些被称为“公学”的私立学校。
英国很多公学历史悠久,并以其要求严格和自命不凡的学术水平为人民所知。
4.C hildren’s Education in the UK 英国的儿童教育
Children’s education in England is usually divided into 2 stages. Children at the age of 5 to 11 usually have their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ad then they move to secondary school to stay until 16.The shool year is 39 weeks long and is divided into 6 terns :September to October; October to December ; January to February; February to March; April to May ; June to July.Their main School holidays are; Christmas—2 weeks; Spring—2 weeks; Summer –6 weeks.
英国儿童的教育分两个阶段:通常5至11岁为小学生;接着进入中学,一般16岁中学毕业。
全学年39周分为6各学期,分别是:9—10月;10—12月;1—2月;2—3月;4—5月;6—7月。
期中主要的假日为:圣诞假2周;春假2周;暑假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