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必背的文艺常识
文学编导类专业考试:文艺常识考题重点

文学编导类专业考试文艺常识重点梳理(一)文艺常识(1)文学部分:1、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2、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艺传统的源头(人物和作品)3、奴隶社会艺术的典型代表4、汉字形体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5、《诗经》的“六义”(《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种表现手法)6、“六艺”的内容7、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8、中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及其代表作品。
11、汉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12、田园诗和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13、“建安七子”、“三曹”、“竹林七贤”。
14、《文心雕龙》15、“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三苏”16、“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17、《春江花月夜》18、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诗圣”、“诗鬼”、“小李杜”的诗歌创作及其代表作19、明中叶市民文学达到繁荣的标志“三言二拍”20、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共收字49174个。
2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22、封建世纪末的历史画卷23、清末四大暴露小说24、“鸳鸯蝴蝶派”25、鲁迅、巴金、闻一多、梁实秋、林语堂26、王安忆《长恨歌》27、古希腊神话;阿波罗、维纳斯、雅典那、狄奥尼索斯28、《荷马史诗》、《神曲》;毕达哥拉斯学派与黄金分割29、《伊索寓言》30、《一千零一夜》31、文艺复兴及其代表艺术家、代表作品3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33、歌德与席勒34、巴尔扎克、雨果35、大仲马、小仲马36、安徒生37、卡夫卡38、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39、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海明威40、诺贝尔文学奖(2)美术部分1、“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2、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及代表作3、张旭与怀素4、“颜筋柳骨”;“瘦金体”5、赵孟頫6、邓石如与吴昌硕7、美术的种类及其特征8、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9、“画祖”与“画圣”10、《清明上河图》11、中国传统艺术题材“四君子”12、“金陵八家”与“扬州八怪”13、岭南画派14、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齐白石、刘海粟、张大千、潘天寿、陆俨少15、中国南方和北方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及其特征16、中国佛教的四大石窟17、中国旅游标志与中国邮政储蓄标志的出处18、“多里安式”、“爱奥尼亚式”、“柯林斯式”19、古罗马建筑、雕塑的代表作20、“哥特式艺术”、“巴洛克艺术”、“罗可可艺术”及其风格2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22、“荷兰画派”23、古典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印象主义艺术、野兽派艺术、立体主义艺术、表现主义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抽象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风格24、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25、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代表建筑风格26、浮世绘艺术27、“包豪斯”28、后现代建筑(3)乐舞与戏剧艺术部分1、声乐、器乐的基本分类2、高胡与京胡;马头琴与牛腿琴;三弦与阮;古琴与筝;“冬不拉”与“热瓦甫”;3、羌笛;曼陀林;管风琴4、号子、山歌与小调5、“花儿”、“信天游”、“牧歌”、“舞歌”、“船歌”、“飞歌”、“堆谢”、“十二卡姆”6、京韵大鼓、二人转、山东快书、评弹、快板、三句半、独角戏、双簧、相声7、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8、《十面埋伏》与《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与《二泉映月》9、聂耳与冼星海10、流行歌曲11、“蓝调音乐”与“爵士音乐”12、“音乐之父”、“音乐神童”、“乐圣”、“歌曲之王”、“钢琴诗人”、“歌剧大师”、13、“圆舞曲之王”、柴可夫斯基14、古典舞与现代舞、民族舞与民间舞、宫廷舞与芭蕾舞、歌剧15、秧歌、社火、高跷、采茶舞、芦笙舞、孔雀舞、手鼓舞、锅庄16、现代舞蹈之母17、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18、中国与“莎士比亚”齐名的剧作家及代表作19、南戏与昆曲;中国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戏曲20、京剧的主要角色名称;“四大名旦”21、苏州评弹、黄梅戏、越剧、秦腔、川剧、豫剧、晋剧的地域分布及特点22、关汉卿与汤显祖;《西厢记》与《牡丹亭》;《琵琶记》与《长生殿》;《桃花扇》23、“悲剧之父”与“喜剧之父”2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25、荒诞派戏剧26、“三一律”(4)影视艺术部分1、电影的诞生;电影与电影艺术的基本特质;“第七艺术”2、镜头、景别、运动、角度、色彩、声音3、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4、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定军山》5、中国电影第一:戏曲影片、新闻纪录片、长故事片、侦探影片;电影刊物、电影学校;电影歌曲、有声电影、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第一部音乐喜剧片、抗战影片、人民政权领导下的电影机构及第一部纪录片、木偶片、彩色戏曲影片、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电影、彩色故事影片、中外合拍的彩色故事片、彩色立体宽银幕影片6、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郑正秋、张石川、沈浮、郑君里、费穆、谢晋、张暖忻、郑洞天、吴贻弓、黄蜀芹、谢飞、吴天明、李安、徐克、吴宇森7、“第五代”主要导演及其代表作品8、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卡通影片、警匪片、电影杂志、彩色影片、纪录片、第一次影展9、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品:卢米埃尔与爱迪生;弗拉哈迪、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希区柯克、奇士基耶夫斯基、波兰斯基、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塔可夫斯基、米哈尔科夫、斯皮尔伯格、阿巴斯、陈英雄10、电影流派:德国表现主义、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真实电影、直接电影、Dogma95、好莱坞、宝莱坞、迪斯尼11、电影频道、东方电影频道12、电视的诞生;“尼普科夫圆盘”13、广播、电视与电视艺术、“第九艺术”14、电视史上的第一:现代意义上的电视机诞生、电视剧、电视实况转播、彩色电视实验与彩色电视节目开播、开始播出电视新闻性节目、中国中央电视台成立、中国第一部室内电视剧、中央电视台开始向全国输送彩色电视信号、中国第一条商业广告、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栏目、中国首开“说新闻”先河的主持人15、电视电影16、益智节目、电视杂志、综艺类节目、谈话类节目与“脱口秀”持续更新,希望对你有帮助!——编导教书先生。
编导制作类文艺常识

28、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音乐艺术的实体是乐曲。
29、旋律也称曲调,是音乐最有表现力的因素。
30 、舞蹈类型从两个方面来划分:体裁和美学特征。
31 、从体裁划分有:独舞、双人舞、群舞和舞剧。
32 、从美学特征划分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
33 、芭蕾舞剧《天鹅湖》(多幕舞剧)、《仙女们》(独幕舞剧)
17、皮尔士把符号分成三类:象征的、图象的、指示的。
18、 视听语言是由声音和画面两个元素构成的主体的、非线性的语言系统。
19、 视听元素的分类:画面系统、声音系统、声画关系。
20、声音系统包括:音乐、音响、语言。 21、音响包括自然音响和非自然的拟音。
22、声画关系包括:对应(同步)、对位、分离
23、景别:包括远、全、中、近、特。中近景是距离最合适也是最常见的景别。
24、场面调度:被拍摄物体调度。包括直线运动、折线运动、曲线运动、升降运动。
25、摄象机运动,包括推、拉、摇、移。
26、广义蒙太奇7、美术的主要特征: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
12、罗兰.巴特认为符号意义的运作过程分为三个层次:外延、内涵、相互主观。
13、词汇:是指一系列或者意义或者形式有共同性的符号。
编导文艺常识-文艺基础知识

编导文艺常识-文艺基础知识肖像构图指人物特写或近景镜头的画面形式构成。
肖像这一名词是从传统造型艺术中借鉴而来,绘画和雕塑中肖像的概念,从形式上讲,是指人物头像半身像甚至全身像,而电影中是指人物头部特写和近景镜头。
电影肖像构图,立足于人物动态特征的表达,形式上的对称均衡与和谐是在一系列的镜头中完成的。
人物眼神及视线的方向是构图注意的中心。
影调、色彩的明暗配置以及气氛的处理应符合该场景的总体光效和真实感。
有限的背景空间如溪水闪烁、云层变幻或者一片晶莹的黄叶,都是烘托情绪的重要因素。
人物特写、近景镜头并不是“电影肖像”的全部概念,但它是构成“电影肖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具有典型的涵义,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刻画人物心理情绪的重要表现手段。
多景别同一镜头中,不间断的画面景别变化称为多景别。
固定镜头中被摄体自身的运动会形成画面景别变化,运动镜头中由于摄影机单向或复合运动而使被摄体在全、中、近特等不同景别交替变化完成其戏剧动作。
多景别是场面调度的重要手段,它能在自然流畅的运动中构成镜头内部节奏的起伏变化,成为影片蒙太奇的组成部分。
多景别交替变化与画面构成的相对完整,必须服从于被摄体动作的自然、真切、尤其要注意不断变化的环境空间构成及光影、色彩的气氛渲染以达到表现剧情内容的目的。
饱和度色的基本特征之一。
某一种颜色与相同明度的消色(即黑、百、灰色)差别的程度,也称色纯度,指某一颜色的鲜艳程度。
一种颜色所含彩色成分与消色成分比例越小,该色越不饱和越不鲜艳;含彩色成分的比例越大,则颜色越饱和越鲜艳。
最饱和的色为光谱色。
在拍摄电影中凡遇阴天的景物或表面结构粗糙的物质表面,以及电影漫射光照明和漫反射的情况,影像颜色的饱和度便会降低;雨过天晴和晴空万里的情况下拍摄的景物,则色彩鲜艳、颜色饱和。
电影美术为电影造型而进行的设计和制作的艺术创作,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影片创作的基础之一。
由于片种和影片题材的不同,电影美术在影片创作中的地位、作用、表现形式也就不同。
广播电视编导艺考之文艺常识训练

一、选择题1.晚清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是()。
冯梦龙 B.吴敬梓 C.刘鹗 D.蒲松龄2.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是()。
A.英国B.德国C.意大利D.法国3.《三毛流浪记》是()的漫画作品。
A.华君武B.朱德庸C. 张乐平D.丰子恺4.电视剧设置中的最高负责人称为()。
A.监制B. 导演C. 制片D. 剧务5.下列影片中不属于“样板戏”电影的是()。
A.《智取威虎山》B. 《红灯记》C.《奇袭白虎团》D.《小兵张嘎》6.1915年由陈独秀创办、成为“新文化运动”住阵地的刊物是()A.《新青年》B.《红旗杂志》C.《创造月刊》D.《共产党人》7.《诗学》的作者是()。
A.莎士比亚B.柴可夫斯基C.莱辛D.亚里士多德8.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的集大成者,起代表作是()。
A.《伊万的童年》B. 《一个国家的诞生》C. 《战舰波将金号》D.《母亲》9.最早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 美国D. 苏联10.中国第一幅山水画是()。
A.《游春图》B.《溪山行旅图》C.《兰竹图》D.《秋山图》11、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根据()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A.法捷耶夫B.肖洛霍夫C. 奥斯特洛夫斯基D.鲍.瓦西里耶夫12、《黑天鹅》的导演是()。
A.达伦.阿伦诺夫斯基B.波兰斯基C.基耶斯洛夫斯基D.沃卓斯基13、1958年,新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建立,其名称是()。
A.中国人民电视台B.新华电视台C.东北电视台D.北京电视台14、二胡曲《二泉映月》是()创作的。
A.陈刚B. 冼星海C.华彦钧D.马克15、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
A.《罪与罚》B.《万卡》C.《母亲》D.《猎人笔记》二、填空题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的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
2.鲁迅唯一一部中篇小说的名称是。
3.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明代戏剧大师是。
4.中唐时期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和。
5.《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是。
6.美国电影《教父》的导演是。
编导考试文艺常识的范围及答案

(一)文艺常识( 1 )文学部分:1 、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诗歌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
2 、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艺传统的源头(人物和作品)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浪漫主义的源头是《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楚国的文学总集,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其中《离骚》、《九歌》、《天问》等篇保存了较多的历史资料和神话传说。
3 、奴隶社会艺术的典型代表中国司母戊鼎、古罗马角斗场、埃及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巴比伦空中花园、奥古斯都的和平祭坛。
中国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 4 个时期。
艺术品主要以青铜器、制陶、玉石雕刻为主,春秋后期漆器发展显著,战国以后漆器逐步取代青铜器。
4 、汉字形体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发展经历了由甲骨文到秦篆的古文字阶段和由汉隶到楷书的今文字阶段。
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今草、狂草)—行书(行楷、行草)5 、《诗经》的“六义”(《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种表现手法)《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风、雅、颂《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统称为“六诗”或“六义”。
6 、“六艺”的内容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学校的六门教育教学课程。
即礼、乐、射、御、书、数。
7 、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
全书 294 卷,另有《目录》30 卷,《考异》30 卷8 、中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及其代表作品。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词》是中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的代表作品,被称做“乐府双璧”11 、汉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汉赋分为四大类:骚体赋:产生于汉初,以抒情为主,句式较整齐,带有楚辞的痕迹。
代表作品有贾谊(西汉)的《吊屈原赋》、《鵩鸟赋》。
编导文艺常识

编导文艺常识
编导是指编导员,即制作电视、电影、话剧等文艺作品的指导人员。
编导需要具备扎实的文艺常识,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以下是编导需要掌握的文艺常识:
一、文学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文学,了解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学流派,掌握文学创作技巧,才能够将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
此外,编导还需要了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底蕴等,以保证影视作品的历史真实性和文化内涵。
二、音乐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音乐,了解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掌握音乐创作技巧,才能够将音乐作品融入到影视作品中,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三、美术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美术,了解各种美术风格和流派,掌握美术创作技巧,才能够将美术元素融入到影视作品中,提升作品的画面感和艺术价值。
四、戏剧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戏剧,了解各种戏剧类型和表演技巧,掌握戏剧创作技巧,才能够将戏剧元素融入到影视作品中,提升作品的表演感和艺术价值。
五、电影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电影,了解电影制作流程和技术,掌握电影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技能,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电影作品。
六、电视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电视,了解电视制作流程和技术,掌握电视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技能,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电视作品。
七、话剧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话剧,了解话剧创作流程和技巧,掌握话剧表演技巧和导演技能,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话剧作品。
总之,编导需要具备扎实的文艺常识,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编导考试文艺常识-50个文艺常识

编导考试文艺常识-50个文艺常识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2)《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
3)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49年。
4)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5)《地球,我的母亲》的作者是郭沫若。
6)中国第一本关于舞蹈理论的专著是《新舞蹈艺术概论》。
7)裕容龄是最早学习和引入欧美舞蹈的中国宫廷舞蹈家。
8)《逍遥游》、《齐物论》出自《庄子》。
9)闻一多提出现代诗歌创作要做到“三美”,“三美”是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0)中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的头像设立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大厅。
11)屈原出生于战国,代表作是《离骚》、《天问》、《九歌》。
12)《皇后喜剧芭蕾》被公认为欧洲第一部“真正的芭蕾”。
13)《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14)《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
15)《上林赋》、《子虚赋》的作者是司马相如,与其同属一个时代的同一体裁的文学家有扬雄、班同、张衡。
16)茅盾描写养蚕丰收成灾的短篇小说是《春蚕》。
17)在芭蕾舞史上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转折的芭蕾舞作品是《吉赛尔》。
18)“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出自汉代组诗《古诗十九首》,其中一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后两旬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19)觉慧是巴金长篇小说《家》中的主人公。
20)著名的《天鹅舞》是四幕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舞曲。
21)建安七子是王粲、刘桢、徐干、陈琳、孔融、阮踽、应场。
22)诗歌《雨巷》的作者是戴望舒。
23)竹林七贤是阮籍、嵇康、刘伶、向秀、山涛、阮咸、王戎。
24)三大秧歌通常是指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
25)奥运会会旗是由五个圆环组成的白色无边旗,五环相套,自左至右为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
编导考试文艺常识

文学知识(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书法五体”:楷行草隶篆(2)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及代表作王羲之字逸少代表作《兰亭集序》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最小的儿子代表作《洛神赋》(3)张旭与怀素“颠张狂素”张旭,唐代草书家,又称“张长史” 他精工楷书草书,尤以草书著称。
他的书法得于二王,又独创新意,传世书迹除楷书《郎官石柱记》还有草书《肚痛贴》《古诗四贴》等,较为著名释怀素,字藏真,俗姓钱,僧人,后人评其书法继张旭而又有所发展,故曰“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4)“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公权,四大楷书家占据了一半席位。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字多筋、代表作《多宝塔碑》、《争坐位贴》,柳公权字重骨,代表《金刚经》《玄秘塔碑》“瘦金体”瘦金体是宋徽宗所创作的一种书法体。
又名“瘦筋体”“易金体”(5)赵孟頫、褚遂良、欧阳询赵孟頫,字子昂`元朝书法家,四大楷书家之一,人称“赵体”褚遂良,初唐书画家,初唐四大家之一(欧阳询、虞世南、薛稷)欧阳询,初唐书法家四大楷书家之一,初唐四大家之一。
(6)甲骨文殷商王朝时龟甲兽骨文的简称,也叫“契文”“殷墟文字”“卜辞”。
1899年在河南安阳发现,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且具有大批形声字,多于龟甲兽骨上刻写卜辞或与占卜相关的记事文字。
在今天可识的文字中,以甲骨文最古。
(7)中国画的特点国画既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中国民族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
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有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特点,令书画同源,绘画每与诗文、书法、篆刻紧密相随,日益结合,而呈显著艺术特征。
(材料为中国特制的笔墨纸砚绢)(8)“水晶宫”及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及世界博览会:“水晶宫”指1851年在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之展览馆,引起宽敞明亮而得名。
总面积为74000平方米,屋面复以玻璃面,远眺晶光闪烁,是现代建筑、工业化建筑之先驱,1936年毁于大火,我国上海2010年将举办世博会(9)《清明上河图》及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及风俗画:北宋风俗画作品,在北宋风俗画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是北宋人物画长期发展的结果,以汴河为典型环境,描绘出当时各色各样人物活动和建筑、工具等人世风物,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导艺考必背的文艺常识
1.正史: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的作者不乏文学家、宰相、史学家等。
如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房玄龄的《晋书》,魏征的《隋书》,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等,《明史》的作者是张廷玉。
2.马南邨:即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家邓拓,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
马南邨就是作者临时署的笔名。
《燕山夜话》是其杂文代表作,收文150多篇,思想深刻、知识丰富。
他曾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
3.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谥文,追封信国公,南宋学者、理学家。
学识渊博,遍注典籍。
经学、史学、文学皆有成就。
世称朱子、朱文公。
作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
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语类》等。
在理学方面与他齐名的有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陆九渊。
代表作《陆象山语录》。
4.文艺复兴代表作品:文艺复兴出现在欧洲十四到十六世纪时期,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波及欧洲许多国家,在各个领域均取得突出成就。
在意大利代表人物、作品有诗人但丁的《神曲》,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画家达·芬奇等。
在法国有散文家蒙田的《散文集》,小说家拉伯雷的《巨人传》;在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品有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
1.《伊利亚特》与《奥德赛》:著名的古希腊史诗,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著。
史诗故事主要围绕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及战后的家庭、社会等方面来展开叙述。
是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5.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
曾针对教育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
他的文学作品对以后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影响极大。
主要作品有小说《爱弥尔》《忏悔录》。
6.《世说新语》:小说集,南朝·宋临川刘义庆撰。
原名《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北宋通称《世说新语》。
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很多成语皆出此集。
如“望梅止渴”“汗不敢出”等。
8.《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
西汉淮南王刘安及门客著。
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
9.传、注、疏:古书中阐述经义的文字叫“传”,如《春秋》三传。
解释经的叫“注”,如《四书集注》。
对旧注作解释和发挥的叫“疏”,如《十三经注疏》。
10.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
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长诗《东方叙事诗》。
11.铁沁:也译为提香,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派著名画家。
名作有《爱神节》等。
12.周立波: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周绍仪,湖南人。
有著名作品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小说《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等。
《暴风骤雨》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同获1950年斯大林文学奖。
13.柯岩:当代儿童女作家、诗人。
本名冯恺,主要作品有儿童诗集《小兵的故事》《大红花》,剧本《娃娃店》等,1978年出版诗集《周总理,你在哪里》引起读者共鸣。
她的报告文学《船长》获得198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14.吕叔湘:1904年生,江苏丹阳人。
中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
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文言虚字》《汉语语法论文集》等。
15.康德与黑格尔:分别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
都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16.卡西尔:德国哲学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17.行:在文体上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
18.苏辛:“苏”指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宋词豪放派创始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著有《东坡乐府》《东坡全集》等。
“辛”指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
其词风格豪放。
著有《稼轩长短句》(也叫《稼轩词》)、《美芹十论》等。
19.睢景臣与散曲:睢景臣,字景贤。
自幼发愤读书,酷好音律。
《高祖还乡哨遍》是他的代表作。
此作品体裁是散曲。
散曲是金元时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与词相近,而比词自由。
它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只有一只曲子,套数少则两曲。
结尾用“煞”,最后用“尾”来结束整套曲子。
20.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柳三变),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著有《乐章集》。
中学课本选词《雨霖铃》是其代表作品。
21.春秋战国四刺客:专诸(春秋时期吴国人)刺杀王僚(吴国国君)、聂政(战国时韩国人)刺杀韩傀(韩国的国相)、要离(春秋时吴国人)刺杀庆忌(吴王僚的儿子)、荆轲刺杀秦王。
22.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23.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即“六艺”(六种经书)少一《乐》。
六艺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诗经》也有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前者指三种形式,后者指三种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