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矿井火灾概述

合集下载

矿井火灾防治重点与难点

矿井火灾防治重点与难点
严格执行火源管控
严格控制井下明火、吸烟、电焊等易引发火 灾的行为。
强化电气设备管理
合理选用电气设备,规范敷设电缆,防止因 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完善通风系统
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防止因通风 不良导致火灾的发生。
做好火险预警
建立完善的火灾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 火灾苗头。
应急处置措施
迅速报警
发现火灾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矿 调度室或有关部门。
感谢观看
矿井火灾的危害
直接危害
烧伤矿工、烧毁设备和设施、引发瓦斯和煤尘爆炸等。
间接危害
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污染井下空气,导致缺氧和窒息;产生高温和烟尘,破坏 井下环境,影响生产安全。
矿井火灾的原因
人为原因
违反操作规程、违章用火、违章放炮等。
自然原因
煤炭自燃、瓦斯爆炸等。
02 矿井火灾防治重 点
预防性措施
XX煤矿成功处置矿井火灾事故案例
01
02
03
事故经过
2017年6月8日,XX煤矿 发生一起矿井火灾事故, 由于井下通风系统遭到破 坏,导致可燃物着火。
事故原因
该事故是由于井下通风系 统遭到破坏,导致可燃物 着火。
事故教训
该事故暴露出该矿井火灾 防治存在安全意识薄弱、 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 。
THANKS
觉遵守相关规定。
06 矿井火灾防治案 例分析
XX煤矿矿井火灾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2015年4月12日,XX煤矿发生 一起矿井火灾事故,造成3名 矿工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 1200万元。
事故原因
该事故是由于井下电缆短路引发可 燃物着火,火势未得到及时控制, 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教训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矿井是人们获取煤炭、金属及其他矿产资源的重要工作场所,而矿井火灾事故是矿山安全生产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矿井火灾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工作的及时、有效性对于事故的应对和扑救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一、矿井火灾事故概述矿井火灾事故是指在矿井内发生的因煤炭、瓦斯、瓦斯与煤尘混合物等可燃物质自燃、火星、机械摩擦等引起的火灾事故。

矿井火灾事故通常情况下由于瓦斯爆炸引发,其严重程度往往要远远大于一般工矿企业火灾事故。

矿井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将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破坏矿井设备和生产设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

因此,应急处置工作的及时和有效对于事故的应对和扑救至关重要。

二、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1.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矿井火灾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要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尽快疏散事故现场的人员,并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2. 控制火灾蔓延。

采取紧急措施,迅速将火灾扑灭或者将其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避免火灾的蔓延。

3. 保护矿井设备和生产设施。

在扑救火灾的同时,要尽量保护矿井设备和生产设施,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 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要时刻警惕火灾扩散和二次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防范,确保事故的稳定和火灾的彻底扑灭。

5. 加强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事故发生后,要尽快展开事故调查,查清事故原因,依法追究事故责任,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三、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步骤1. 火灾报警矿井火灾事故发生后,首先要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通知所有矿工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2. 矿工疏散在火灾报警后,矿工应按照预先制定的撤离路线和程序,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3. 灭火扑救同时,立即组织专业的消防队伍和装备,采取紧急措施,迅速扑灭火灾或者将其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内。

4. 救援对于受困的矿工进行迅速而有效的救援工作,确保受伤人员的及时救治和矿工的安全撤离。

煤矿矿井火灾

煤矿矿井火灾

煤矿矿井火灾的介绍及自救、互救方法(角本)第一部分:矿井火灾△定义:发生在矿井或煤田范围内威胁安全生产、造成一定资源和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的燃烧事故,称为矿井(或煤田)火灾。

△井下火灾:发生在井下的以及发生在井口附近而威胁到井下人员安全和生产的火灾统称为井下火灾。

※发生位置:井下火灾可以发生在井口房、井筒、井底车场、机电峒室、火药库、进回风大巷、采区变电峒室、掘进和回采工作面以及采空区、煤柱等地点。

※危害:井下火灾处于煤层中,巷道纵横相连,即使发生也很难被及时发现。

井下空气供给有限,难以完全燃烧,有毒有害烟雾大量发生,随风流到处扩散,威胁井下人员生命安全。

在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中,还可能引起爆炸,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一、矿井火灾的分类。

△1、按可燃物的种类分类:※A类火灾:由木材、纸张、煤炭、和垃圾等普通可燃物燃烧发生的火灾属于A类火灾。

用水和含水量大的稀释溶液使燃烧物骤冷或冷却,可有效的扑灭这类火灾。

A类火灾燃烧生成的气体产物主要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同时烟流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甲烷、乙炔、氢气和重碳氢等,燃烧不完全的烟流具有可爆性或可燃性。

※B类火灾:在易燃液体表面或可燃性气体中发生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如汽油、石油、溶剂等与空气的接触面、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的燃烧都属于B类火灾。

B类火灾不宜用水扑灭,否则燃烧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或爆燃。

在火灾初期,限制流向火灾的空气量或阻止有效燃烧是扑灭火灾的关键。

※C类火灾:在电气设备内部或其附近发生的火灾属于C类火灾,各类电气设备事故造成的火灾都属于C类火灾。

扑灭C类火灾的关键是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必须使用非导电性的灭火剂,如化学干粉、惰性气体、蒸发液体灭火剂等;切断电源后,可采用水或含水量大的稀释溶液灭火。

※D类火灾:在可燃金属(如镁、钛、铝、锂、钠等)中发生的火灾属于D类火灾。

控制和扑灭D类火灾,必须采用专门的技术和专用的灭火设备。

2、按引起火灾的原因分类。

矿井防灭火概述课件

矿井防灭火概述课件

案例概述
01
XX矿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灭火措施,成功遏制了一场潜在
的火灾事故。
防灭火措施
02
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加强瓦斯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火源。
案例效果
03
避免了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了矿工生命安全和矿区财产安全。
XX矿区防灭火技术创新案例
案例概述
XX矿区引进了一项先进的防灭火技术,显著提高了矿井火灾防 控能力。
现和消除瓦斯积聚和火源。
03
矿井防灭火技术
均压防灭火技术
均压防灭火技术是通过调整通风系统, 控制漏风通道两端的风压差,使漏风 量趋近于零,从而达到抑制煤炭自燃 的目的。
均压防灭火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实时 监测采空区的气体成分和压力变化, 及时调整通风系统,确保均压效果。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具有自燃倾向性的 采空区遗煤,通过降低采空区或火区 的压力差,减少漏风量,从而降低遗 煤发生自燃的可能性。
02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体,通过喷洒阻化剂,降低煤 的氧化反应速度,从而降低自燃的可能性。
03
阻化剂防灭火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控制阻化剂的喷洒量、喷洒方式以 及喷洒范围,确保阻化效果。
04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对设备腐蚀等局限性。
泡沫防灭火技术
01 02 03 04
违规爆破作业可能造成炸药燃烧或爆 炸,引发矿井火灾,甚至导致矿难事 故。
瓦斯爆炸引起火灾
瓦斯爆炸是矿井火灾的另一常见 原因。瓦斯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 体,当其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
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冲击波和火焰会迅速传播,引起 矿井火灾。
为预防瓦斯爆炸引起的火灾,需 要加强瓦斯监测和治理,及时发

矿井火灾的控制与扑灭

矿井火灾的控制与扑灭
特点
矿井火灾具有燃烧速度快、火势 猛烈、温度高、烟雾大、蔓延迅 速等特点,且由于矿井环境的特 殊性,灭火难度较大。
矿井火灾的危害
01
02
03
人员伤亡
矿井火灾可能导致井下作 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 胁,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矿井火灾可能烧毁矿井内 的设备、设施和物资,造 成重大财产损失。
环境破坏
矿井火灾产生的烟雾和有 害气体可能对环境造成污 染和破坏。
电缆管理
定期检查矿井内电缆,确保其完好无 损、不过载,防止电缆起火。
消除可燃物
矿井内部应消除可燃物,如木材、油 料等,以降低火灾风险。
预防矿井火灾的设备与技术
气体检测仪
灭火器材
配备气体检测仪,实时监测矿井内的瓦斯 浓度和其他可燃气体浓度,及时发现并处 理高浓度区域。
在矿井内部关键区域配备灭火器材,如干 粉灭火器、水灭火器等,以便在火灾初期 及时扑灭。
提高矿井火灾控制与扑灭的技术水平
研发高效、环保的矿井灭火材 料和装备,提高灭火效率。
推广应用新型的矿井灭火技术 ,如气体灭火、细水雾灭火等 ,提高灭火效果。
加强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队伍建 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
通过安装烟雾报警器对矿井内的烟雾进行监 测,及时发出警报。
气体监测系统
通过安装气体传感器对矿井内的气体成分进 行监测,及时发现有毒有害气体。
矿井火灾探测与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火灾探测 与监控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多传感器融合
将多种传感器进行融合,提高火灾探测与监 控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控制火源
在易发火灾区域,采取措施控制火 源,如使用不燃性材料、防火门等 。

矿井火灾

矿井火灾

矿井火灾防治
3.保护井下人员的安全措施
1)火灾发生时,遇险人员的避难措施 遇险人员要迎着 新鲜风流,选择安全的避灾路线,有秩序地 撤离危险区,同时要注意风流的变化。当撤退路线已为火烟截断有 中毒危险时,要立即戴上自救器,尽快通过附近风门进入新鲜风流 内。确实无法撤退时,应进入附近避难硐室或筑建临时避难硐室等 待救援。若该处有压风管路,应打开阀门或设法切开管路,放出压 风维持呼吸。对独头掘进工作面,如发现烟气从风筒出口排入工作 面时,应立即将风筒出口扎紧,截住烟气,撤出人员。当无法撤出 人员时,应静卧在巷道无烟处等待救援。
矿井火灾防治
Ⅱ.自热期:在潜伏期之后,煤的氧化速度加快,不稳定的氧化 物开始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时若产生的热量不能及 时散失,就会使煤体的温度逐渐升高,达到某一临界值 (60℃~80℃),煤就开始干馏并生成芳香族的碳氢化合物、氢和 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这个阶段用常规的仪器能够测量出来,有 时人的感官感觉到,是防止煤炭自燃的非常重要的阶段。 Ⅲ.燃烧期:当煤温达到着火温度(无烟煤大于400 ℃、烟煤 320 ℃~380 ℃)后就燃烧起来。这时会看到明火、烟雾,同时伴 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其他可燃气体的产生,且火源温度 高达1000 ℃~2000 ℃。
(2)煤炭自然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Ⅰ.煤炭具有自燃倾向性,并呈破碎状堆积存在; Ⅱ.有连续供氧的条件; Ⅲ.热量易于积聚。
矿井火灾防治
(3)影响煤炭自燃的因素 Ⅰ.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厚度、倾角、地质构造和围岩 性质等) Ⅱ.开拓系统 Ⅲ.采煤方法 Ⅳ.漏风条件 Ⅴ.采空区管理 Ⅵ.煤的自然发火期(巷道中煤层自然发火期、采煤工 作面煤层自然发火期)
矿井火灾防治
第一节 矿井火灾基础知识

矿井火灾概述:矿井火灾概述

矿井火灾概述:矿井火灾概述




二、燃烧现象
燃烧现象
• 燃烧 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跟助燃物
(氧或氧化剂)发生的伴有放热、发光的激烈的 化学反应。
燃烧的特征
发光 (产生危害)
发热 (产生危害)
生成新物质 (产生危害)



燃烧的类型
液体表面出 现的火焰一 闪既灭的现 象
靠自热或外 热而发生燃 烧
没有火焰和 可见光的燃 烧
点火源
燃烧的条件
•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三要素:可燃性物质、助燃性物质、点火源。 充分条件:一定量的三要素(相互作用)
四、矿井火灾三要素
矿井火灾三要素
• 任何燃烧必须具备三要素才能发生,矿井火灾发 生的三要素更为普遍存在: 可燃物:煤炭、煤尘、瓦斯、设备等 助燃物:氧气(空气供给必不可少) 点火源:自燃、燃烧、爆炸、放炮作业、电气设备等
矿井火灾发生三要素
授课内容
一、矿井火灾定义 二、燃烧现象 三、燃烧三要素 四、矿井火灾三要素
一、矿井火灾定义
矿井火灾定义
• 矿井火灾 凡是发生在矿井地面或井下,威胁到矿井安
全生产和造成损失的一切非控制性燃烧。
矿井火灾必备条件
有充足的 可燃物 存在
有连续的 供氧条件 (≥14%)
存在 一定热源 或煤尘爆炸
伴随爆炸的 燃烧
闪燃Biblioteka 自燃阴燃爆轰三、燃烧三要素
燃烧的三要素
• 必要条件
凡是能帮助和维持燃 烧的物质,均称为助 燃物。(空气、氧气 以及氯气和氯酸钾等 氧化剂)
助燃物
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 起剧烈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可燃液体、气体、固体)

矿井火灾概述:矿井火灾分类及危害

矿井火灾概述:矿井火灾分类及危害
下行风流火灾:火风压方向与矿井主要通风机风压方向相反,导致主干风流不稳定。 进风流火灾: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流和有害气体,随风流流入采掘工作面,易造成人 员伤亡。
二、矿井火灾危害
矿井火灾危害
产生大量高 温有害气体, 造成人员伤 亡
引起风流紊 乱(产生火 风压,造成 井下风流紊 乱)
引起瓦斯煤 尘爆炸,使 灾情扩大
矿井火灾危害
• 引起风流紊乱
火灾产生的火风压会使井下风流逆转,引起井下风流 紊乱,导致原本安全的上风侧工作面流入高温有害烟流, 威胁上风侧人员和设备安全。
矿井火灾危害
• 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矿井火灾提供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引火热源。同时,爆炸又会造成已经 沉落的煤尘再次飞扬,导致出现连续爆炸,进一步扩大受灾范围。在有瓦斯、 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内发生火灾,危害性更大。(火灾发生后,由于火区温 度升高,导致煤层干馏释放可燃易爆气体,因此在无瓦斯矿井发生火灾时也 有发生瓦斯爆炸的危险)
内因火灾:指煤炭接触空气后,因煤自身氧化产生热量,热量积聚使煤炭自然发 火而产生火灾。特点:多发生在采空区、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及浮煤堆积等处。 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且有预兆,易于早期发现但火源隐蔽,内因火灾可以持续燃烧, 冻结大量煤炭资源。
矿井火灾分类
• 按发火地点分为地面火灾和井下火灾
地面火灾:指发生在矿井工业场地内的厂房、仓库、储煤场、矸石场、坑木场 等处的火灾。特点:征兆明显、易于发现、空气供应充分、燃烧完全、有毒气体产生 量小、空间宽阔、烟雾易于扩散、灭火工作回旋余地大、易扑灭。

破坏矿井正 常生产,造 成重大经济 损失




矿井火灾危害
• 产生大量高温有毒气体
矿井火灾发生后,随着火灾发展,烟气将越来越浓,同时温度也越来越高,火 源附近温度往往超过1000°C,在离火源很远的地点烟流温度也可达100°C以上。这 些高温烟流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CO、CO2、SO2、烟尘等)。这些高温有毒烟 流在流经沿途不仅毒化矿内空气,还可引起再生火灾,使火区进一步扩大,伤及井下 工作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矿井火灾概述
一、项目教学介绍(1个学时)
二、任务引入及讲解(多媒体课件,5个学时)
知识点
◆矿井火灾的概念
◆矿井火灾的危害
◆矿井火灾的各种分类方法
◆各类火灾的特征
技能点
◆熟悉矿井火灾的概念
◆能说出矿井火灾的危害
◆熟悉矿井火灾的各种分类方法
◆掌握各类火灾的特征
三、相关知识
任务一矿井火灾的概念及危害
一、矿井火灾概念
(一)燃烧
1、燃烧的特征
燃烧:可燃物和氧化剂在空间发生激烈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上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

燃烧反应的三个特征:放热、发光和生成新物质。

2、燃烧的三个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燃料(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热源,通常称为燃烧三要素。

1)燃料(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质。

如木材、纸张、棉花、布匹、草类、酒精、煤炭等。

2)助燃物(氧化剂)
凡能够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做助燃物质。

如空气、氧气、氯气以及氯化钾、高锰酸钾等氧化剂。

3)热源
凡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都叫做点火源。

如明火、电焊的火花、烟囱冒出的火星、电火花、化学反应热、高热物体等。

3、燃烧的形式
矿井火灾中可燃物可分为固态(如煤、木材、橡胶、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