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呼一吸算()呼吸。

A.两次B.一次C.不确定2.下列关于运动物体的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的保龄球具有能量,所以能够击倒前方的球瓶B.相同质量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大C.不同的物体运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小能量越大D.超速行驶的汽车一旦发生事故,危害非常大3.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乐器编钟,用小锤敲击它们,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我们发现,当小锤敲击时,越小的编钟发出的声音()。

A.越高B.越强C.越低4.小明用手摸着自己的喉结并说话,体会喉结在振动的感觉;小红在桌上用手按住钢尺然后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那部分,观察尺子的状态;小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然后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状态。

这三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B.声音的强弱C.声音的高低5.一般来说,声音在()传播速度更快。

A.气体B.液体C.固体6.关于呼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咽、气管、肺B.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时刻呼吸C.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大约60次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1.我们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和()三种。

2.向上抛的球最终会落回到地上,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落,这些运动都是因为()的作用。

3.敲打铝片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与铝片琴的铝片()有关。

4.声带越紧,声音越()。

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20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音()。

5.我们学到的描述声音的词汇主要有()、低、()、弱、()、刺耳、难听、()等。

6.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同一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振动越慢,音调越()。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小车未安装车轮和安装了车轮后的摩擦力一样大。

()2.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所以是有害的。

()3.电视中悦耳动听的钢琴声,钢琴簧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广东省深圳福田区2023-2024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深圳福田区2023-2024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

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期末了,让我们和小智、小慧一起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进行科学学习总结与检测!科学观念一、单项选择题1.小慧说话时总是很轻声。

小慧这样的声音,可以用科学词汇()来描述。

A. 高B. 强C. 弱2.小智敲锣发声后,再用手按住锣面,就听不到锣声了。

这是因为()。

A.声音传到锣里面去了B.锣面的振动减慢了C.锣面停止振动了3.小智查阅资料发现,古人侦察敌情时,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敌人有没有骑马。

这种方法的科学道理是()。

A.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空气中一样快B.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C.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4.小慧发现,高速公路与旁边的住宅之间,一般建有隔音屏障。

这样,传到住宅的噪声会()。

A. 减弱B. 增强C. 不增强也不减弱5.小智做了一个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它由音叉、气球皮、杯子、纸屑等组成(见右图)。

这个模型中,模拟“鼓膜”的是()。

A. 音叉B. 绷紧的气球皮C.碎纸屑6.做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时,小智加大敲击的力度,可以发现()。

A.纸屑跳动的幅度变大B. 纸屑跳动的幅度变小C. 纸屑跳动的幅度没有变化7.小慧用材质、厚薄都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片制作了一件乐器(如图),然后用相同的力度依次敲击 1 号到7号铁片,它们发出的声音是()。

A.从高到低B.从低到高C. 从弱到强8.小慧拨动橡皮筋,让它发出声音。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橡皮筋越紧,声音越高B. 橡皮筋越松,声音越高C. 橡皮筋越紧,声音越强9.马车用马来拉动,小推车用人力来推动。

小智认为这说明车的启动需要()。

A. 动力B. 阻力C. 重力10.小智发现,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2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16分)1.在人的耳中,很薄而且有弹性的鼓膜,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反应。

2.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振动。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音调。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4.在口腔中,有搅拌食物作用的是舌头,能切碎食物的是牙齿,能湿润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的是唾液。

5.运动的物体、食物、燃料里都具有能量。

6.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反应。

7.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设计、制作、测试、改进。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计20分)1.物体振动得小,声音就会没有。

(×)2.用拖布拖地时,它们之间的接触面上有摩擦力。

(√)3.我们在测量肺活量时,肺活量的单位通常是升。

(√)4.声波和水波一样,只能在水平方向上传播。

(×)5.流水声、鸟叫声、雨声都属于自然界的声音。

(√)6.在人体内,大肠和小肠一样长。

(×)7.感悬浮列车,运动鞋底的花纹,汽车的防滑链都是增大了摩擦力。

(√)8.磁悬浮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没有受到摩擦力,所以行驶速度很快。

(×)9.通常肺活量越小的人在运动过程中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越多。

(√)10.声音不能在行驶的客车里传播。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计20分)1.用敲击后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我们会观察到的现象是(C)。

A.水面左右晃动B.水面有所下降C.水面产生波纹,并向外扩散2.XXX是一名健康的四年级女生,她的肺活量可能是(A)。

A.4000ml。

B.1500ml。

C.600ml3.下面物体不具有弹力的是(B)。

A.拉开的弓B.压缩的弹簧C.翻开的书4.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C)。

A.眼B.鼻C.耳D.口5.人体从呼吸系统中获取(B)。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实验探究专题(附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实验探究专题(附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实验探究专题(附答案)一、实验探究题(共8题;共95分)1.为了探究“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屠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如下图。

(1)研究“温度对糖丸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时,我们应该选择()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2)在上述三个杯子中,分别放入10克糖丸,溶解得最慢的是()A.①号B.②号C.③号(3)糖丸在水中充分溶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面最甜B.水底最甜C.各个地方一样甜(4)下列装置能将溶解在水中的糖分快速分离出来的是()A. B. C.(5)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

实验过程中,万一遇到酒精洒到外面燃烧,我们可以________。

2.“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

(1)我的问题:________ (2)实验材料:________(3)实验步骤:(请给实验步骤排序)()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先取大约40克食盐一份,再把它平均分为10小份。

()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通过计算,得出总共溶解的食盐的量。

()在烧杯里倒入100毫升冷水。

实验结果: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________克食盐。

3.观察分析。

面对不知名的岩石或矿物你怎样去认识它?(至少写出三个步骤)4.气象站测得余姚12月7日和12月14日的天气数据记录情况。

12月7日和12月14日气温记录表;12月7日和12月14日气温变化柱状图(1)将12月7日的气温变化柱状图补充完整。

(2)根据气温变化柱状图将气温记录表补充完整。

(3)分析数据,你发现了什么?(4)12月7日的降水量为5毫米和12月14日的降水量为11毫米,共中可能下雪的是()。

A.12月7日B.12月14日C.两天都没有下雪5.出发前几天,小奇还查看了接下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下图是天气预报屏幕截图:(1)根据气预报,1月1日的天气是________。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_______的作用。

2、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拉力大小与_______有关。

3、我们通常将那些_______的物体称为导体,将那些_______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4、做撞击实验时,小车每次都要从斜坡的_______释放。

5、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__________,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__________的次数。

6、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7、_______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8、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

9、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与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条件。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赛车的车身做成流线型是为了()。

A.增大动力B.行驶稳定C.减小阻力2、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燃放烟花 B.木材燃烧 C.盐溶于水 D.燃煤发电3、下列在天气日历中不需要记载的内容是()。

A.每天的降雨量 B.人体舒适度 C.每天的风向和风力4、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面粉没有在水中溶解。

A.水变成白色了 B.面粉看不见了 C.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5、小车车架的特点和作用是()。

A.美观、载人B.支撑、固定C.动力6、用橡皮筋作动力,驱动小车运动,要让小车运动的距离更远,可以()。

A.减少橡皮筋缠绕圈数 B.增加橡皮筋缠绕圈数 C.增加小车重量7、下面动物中,和蚂蚁的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A.兔子B.蝴蝶C.熊猫D.金丝猴8、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红纸剪成窗花B.泥土烧成瓷器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9、蚕豆长成茎和叶的是()。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三卷)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三卷)

四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28分)1.(5分)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四部分组成。

人的身体左右是的。

2.(6分)人的呼吸器官有:、、、、等。

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3.(1分)声音是由产生的。

4.(2分)是指风。

5.(1分)风向是指,它可以用来测量。

6.(2分)西风是由向吹来的风。

7.(1分)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8.(1分)我们可以用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9.(1分)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个风杯。

10.(1分)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个等级。

11.(3分)云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12.(3分)我们使用、、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

13.(1分)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进行呼吸的。

二、判断题(18分)14.(3分)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判断对错)15.(3分)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判断对错)16.(3分)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判断对错)17.(3分)肺是呼吸系统。

(判断对错)18.(3分)牙齿是消化系统。

(判断对错)19.(3分)运动过程中关节起主要作用。

(判断对错)三、选择题(12分)20.(3分)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A.水面没有任何变化B.水面产生水波C.无法判断21.(3分)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A.眼B.鼻C.耳D.口22.(3分)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A.可以大声讲话B.控制自己讲话声音C.无所谓23.(3分)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A.铝箔B.木尺C.棉线D.尼龙线四、连线题(12分)24.(12分)肺牙齿循环系统小肠胃大肠消化系统心脏五、简答题(30分)25.(10分)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6.(10分)食物是怎样被消化吸收的?27.(10分)怎样呵护我们的身体?四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28分)1.(5分)(2018秋•甘州区校级期末)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检测卷(三)有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检测卷(三)有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检测卷(三)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体育课上正在完成立定跳远动作时运动员的运动轨迹是()。

A.曲线B.平移C.直线D.圆形2.小明和妈妈要到离家4千米的小姨家去做客,最合适他们的运动方式是()。

A.骑自行车B.乘坐汽车C.步行D.乘坐动车3.发现有人触电时,我们可以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A.铁棍B.干燥的手C.干燥的木棍D.以上都不可以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串联电路中只有一个闭合回路B.两个小灯泡不可能同时发光C.只有并联电路能使多个灯泡同时发光5.下列材料中,()适合用来制作螺丝刀的刀柄。

A.铁B.橡胶C.不锈钢6.电路检测器检测电池时,同一节电池,第一次检测时能点亮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三、四次检测时均不能点亮小灯泡。

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电路检测器接触不良B.电池的正负极接错,导致电流不能流通C.电池只有一点电,不能持续用7.分别将下列三种矿物用力在白砂纸上划一划,粉末颜色是红色的是()。

A.石墨B.赤铁矿C.黄铁矿8.下列动物中,不属于鱼类的是()。

A.海鳗B.河豚C.海豚D.金鱼9.以下例子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拉橡皮筋使其伸长B.将手上的篮球扔出去C.将易拉罐捏扁10.以下描述哺乳动物错误的是()A.蝙蝠是恒温动物B.蝙蝠是脊椎动物C.蝙蝠是哺乳动物D.鲸鱼不是哺乳动物11.汽车开到B地用了8小时,火车开到B地用了6小时,所以()。

A.汽车比火车快B.火车比汽车快C.一样快D.不能确定谁开得快12.煮饺子时,饺子刚开始沉在锅底,过一会就会浮在水面,对这一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描述是()。

A.饺子的重量变轻了B.饺子的内部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C.水温高了,浮力变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 )有关,还与物体的( )有关。

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一、科学知识我知道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表示。

2.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这些营养主要来源于我们每日食用的。

3.50米跑后,我们的心跳会变(填“快”或“慢”),呼吸会变(填“快”或“慢”),这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4.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力。

5.按照食物的来源,通常可以把食物分成和两类,根据食物食用时的生熟情况,可以分成和。

6.均衡膳食首先要满足人体对热量的需求:三大产热营养素在总热量中的百分比应当是:10%~15%,20%~30%,55%~65%。

7.黑猩猩有门齿和尖锐锋利的犬齿,可以推测黑猩猩属于动物。

(选填“植食性”或“肉食性”或“杂食性”)8.当气球内的空气向某个方向喷出时,气球会向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作。

9.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

二、我会选10.我们唱歌能发出声音,是因为()。

A.声带在振动B.空气在振动C.嘴唇在振动11.妈妈为小科准备了丰盛的早餐,有白粥、鸡蛋、米粉。

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角度来看,妈妈还应增加的食物是()。

A.牛奶B.蔬菜沙拉C.面包12.()人一分钟呼吸的次数最多。

A.安静时B.慢走20步后C.原地跑1分钟后13.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A.小肠B.胃C.肝脏14.如图,陈智增加支架距离将皮筋拉得更紧,然后拨动皮筋,他听到皮筋发出的声音()A.没有变化B.变高了C.变低沉了15.用相同的力击打三根粗细、厚薄相同但长短不同的空心钢管,发出的声音音高最高的是()。

A.最长的钢管B.最短的钢管C.长度居中的钢管16.除了呼吸之外,我们从外界获取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是()。

A.运动B.学习C.饮食17.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A.大音叉B.中音叉C.小音叉18.如图2所示的飞檐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营养家告诉我们,合理的饮食是主要是以 、 为主。
2、 、 、 可以加快溶解。
3、除去水中漂浮的杂质一般采用 的方法。
4、植物的根能 植物。根主要是靠 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5、植物的蒸腾需要 热。
6、 可以产生叶绿素。
7、植物的茎运输养料的方向是 ,运输水分的方向是 。
8、大气压力来自 (方向)。
9、 、 、 是影响水流大小的主要因素。
10、太阳产生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
式叫 。
11、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要用 加热。
二、判断(每题1分,共15分)
1、 我们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源于食物。 ( )
2、 水并不是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 ( )
3、 蔬菜水果里含有的维生素最多。 ( )
4、 每个人的健康饮食计划应该都是相同的。 ( )
5、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无限制的溶解。 ( )
6、冰变成水的过程就是溶解。 ( )
7、高温也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 ( )
8、植物的身体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的。 ( )
9、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都是由绿叶提供的。 ( )
10、叶绿素是植物的叶子呈现绿色的原因。 ( )
11、孔明灯是利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 ( )
12、因为空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 )
13、所有的物体都能传热。 ( )
14、越不容易传热的材料保温效果越好。 ( )
15、热在水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 ( )
三、选择 (每题1分,共17分)
1、把碘酒滴在馒头上,发现馒头变成了蓝色,说明馒头中主要含有( )。
A、脂肪 B、淀粉 C、蛋白质
2、营养学家告诉我们,我们每天的食物如果分成10份,其中蛋、油应占
( )。
A、4份左右 B、2份左右 C、10份左右
3、在对比实验中,( )。
A、只能让一个条件发生变化 B、只能让一个条件不发生变化
4、制作饮料时我们定量选取配料的目的是( )。
A、控制配出的饮料总量 B、便于调整各种配料多少 C、节约配料
5、净化、沉淀、过滤、消毒除去的是( )。
A、在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 B、在水中溶解的杂质 C、水中所有
的杂质
6、大葱的根属于( )。
A、直根 B、须根 C、贮藏根
7、在研究植物吸水与根毛的多少有没有关系的实验中,不同条件( )。
A、植物的大小 B、水的多少 C、根毛的多少
8、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A、光、水和二氧化碳 B、氧气和植物所需要的养料 C、只需要水和
二氧化碳
9、把一段植物的嫩茎浸泡在装有红水的瓶子里,放在向阳处,约15分钟
后把茎横切发现( )。
A、一条一条的红线 B、很多的红点
10、火箭的发射是利用了( )。
A、压缩空气有弹性 B、压缩空气有反冲力 C、热空气会上升
11、钢笔吸水是利用了( )。
A、压缩空气有弹性 B、大气压力 C、热空气上升
12、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力( )。
A、越大 B、越小 C、大小没变化
13、传热能力最强的是( )。
A、铜 B、水 C、空气 D、玻璃
14、冬天穿棉衣晒棉被是因为棉花能( )。
A、生热 B、保温
15、太阳能热水器水温升高最快的是( )。
A、斜放 B、直放 C、平放
16、在研究棉花是否能保温的实验中,不同条件是( )。
A、一个包棉花,另一个不包棉花
B、一个温度高,一个温度低
C、一个包棉花,一个包毛皮
17、夏天用( )遮阳伞效果好。
A、黑色 B、红色 C、白色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学习了《饮食与健康》一课后,你认为怎样做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2、冬天,暖气是怎样使房间变暖的?
五、实验回顾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在做热传导的实验时,将铜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铜棒上粘上三根火
柴,从一端加热铜棒,观察火柴的变化。
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2、在做瓶“吞”鸡蛋的实验时,用火柴点燃一张纸,放到广口瓶里,然后
迅速将剥了壳的熟鸡蛋小头朝下塞严实瓶口,观察鸡蛋位置的变化。
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3、我们在做压缩空气实验时,将注射器活塞抽出,吸进空气,然后将注
射器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等压不动时松
手,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四年级科学期末试卷评分标准
(答案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酌情处理)
一、 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米面、蔬菜水果 2、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 3、过滤 4、固定、
根毛5、吸收 6、叶绿体 7、自上而下、自下而上8、四面八方 9、水位
高低、流速快慢、流量大小 10、辐射 11、外焰
二、判断(每题1分,共15分)
√ 、×、√、×、×、×、√、×、×、√、√、√、√、√、√。
三、选择(每题1分,共17分)
B、B、A、B、A、B、C、A、B、B、B、B、A、B、A、A、C。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1、①食物要无毒、无污染②荤素搭配不偏食③吃饭要定时定量④吃饭
要专心,不要看书、看电视⑤不吃三无食品,不乱吃零食。
2、①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后,热空气上升,②周围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
充。③这些冷空气又被加热上升。④这样,整个房间中的空气便会上下
流动,循环往复。这就是空气的对流。⑤暖气就是靠空气的对流使整个
房间变暖的。
五、实验回顾(每小题10分,共30分;现象、结论各5分,意思对即可。)
1、实验现象:火柴由加热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实验结论:热沿着物体(铜棒)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方向传递。
2、实验现象:鸡蛋被“吞”进瓶子。
实验结论: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降低,大气压力将鸡蛋“推”进瓶子里。
3、实验现象: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当松开手时,活塞
又弹回来。
实验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