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思维导图素材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元帝国统一基业及宋元科技文化成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元帝国统一基业及宋元科技文化成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2、专业书籍:《中国古代史》等;
信息化资源:1、多媒体教室;
业》;
2、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元帝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
3、相关网站:; ;
4、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历史栏目
/czls/index.htm; 5、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站 。
本单元的重点:1、元朝的建立及统治措施;2、宋元时期科学文化成 就。难点:怱必烈改制的措施及意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点击打开链接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怱必烈改制、文天祥抗元 等史实的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知道活字印刷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改进及传播, 结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主题单 元问题 设计
1、怱必烈改制的主要内容措施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 义? 2、宋元时期历史学、文学代表作分别是个么?作者是谁? 3、宋元时期四大发明有哪些?有什么技术革新?
4、《清明上河图》作者是谁,展现了怎样的社会风貌?
专题一: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1
课时)
专题二:宋元时期科学文化成就;
学习活动设计ຫໍສະໝຸດ 本专题 1 课时,由 4 个活动过程组成;
活动一:导入环节先播放《成吉思汗》电影、《射雕英雄传》电 视剧视频片断,提出问题:你看到的内容能想到
的历史人物是谁?学习后你知道他的哪些历史事迹?
活动二:多媒体图片展现《怱必烈改制的简表》,提出问题:怱 必烈改制的主要内容措施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
(2
专题划 课时)

专题三: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示的社会风貌。
(1
课时)
其中,专题三:《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示的社会风貌》作 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思维导图素材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思维导图素材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
纪传到了欧洲
对欧洲火器制造 和作战方式产生 巨大影响,推进 了欧洲社会变革

2/2
领先世界科学技术
思维导图
1/2
北宋时匠人毕 昇
后又创造了木活 字,元代王祯创 造了转轮排字法 ,元朝中期出现
铜活字印刷术
对人类文明发展 产生了洲
汉代利用天然磁 铁做指南工具叫
“司南” 宋代创造了罗盘
北宋末年,中国 海船上开始使用
指南针 阿拉伯商人将指 南针传到阿拉伯 国家,后传到欧
洲 大大促进了世界 远洋航海技术发

时间 、创 造者
发展
意义
传输 创造
应用 传输
影响
活字 印刷 术创 造
宋元时 期科技
指南针 创造及 应用
创造
唐朝时,人们 已经创造了火

应用
宋代开始利用 到军事领域
火药 创造 及应 用
火药 武器
传输
意义
人们制成爆炸 性武器、管型 火器。元朝创
造了火铳
在13世纪传入阿 拉伯地域,14世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思维导图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思维导图

传统节 日
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 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北宋文学 家,改进 了词的创 作,词风 豪迈飘逸
苏轼
组成 包括散曲、杂
剧和南戏等
两宋之交 的女词人 ,词风委 婉、细腻
清秀
李清 照
宋词
南宋词人。 继承了苏轼 以来的豪放 词风和报国 情怀,进一 步提高了词 的社会功能 和在文学史 上的地位。
辛弃 疾
宋元时 期的都 市和文

特点 元曲
把音乐、歌舞 、动作、念白 融合在一起, 成为一种综合
型的艺术
代表
关汉卿
元代最优秀的 戏剧家,代表 作《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 致远、郑光
祖、白朴
退 出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

思维导图
宋元时 期的都 市和文

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 期的大 都市
繁华的 都市生

瓦子的 出现
杂剧
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 朝时的大都
出现原因: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 民阶层不断壮大 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 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被称为“
勾栏”
地位: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
内容: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 儡等技艺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知识拓展
书名
作者 成书时间
内容
体例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
叙述从战国到 五代的历史
编年体
《史记》 司马迁
西汉
叙述从黄帝到 汉武帝的历史
纪传体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并列为中国史学 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拓展延伸
宋元时期的书法和绘画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D
C.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都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活丰富多彩
3.下图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这些陶俑 (C )
A.表明当时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
B.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 D.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
繁华的都市生活——瓦子
瓦舍(瓦子)者,为其来时瓦合,去时瓦 解,易聚易散也。—[宋]吴自牧《梦梁录》
瓦子《清明上河图》勾栏
算命解字 说书
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药材
旅店
吹口哨 舞蹈
勾栏:专供演出的圈子
说书
Kuǐ lěi 吹笛子 击节板
傀儡戏 元墓出土杂剧陶俑
吹 口 哨 、 舞 蹈
吹 笛 、 击 节 板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
2、从文学作品看,宋人恐怕是迄今为止最多情的。试读:“伤高怀远几
时穷?无物似情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这一时期,最耀目的文学体裁是( )
C A.赋 B.诗
C.词
D.小说
3、关于“瓦肆”(也称“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

七年级下册元朝(蒙古族)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元朝(蒙古族)思维导图
雕版印刷术、
隋唐
活字印刷术
匠人华昇
北宋
木活字;铜活字;转轮排字法——王祯
司南(天然磁铁)
战国
罗盘
宋代
应用航海
指南针
北宋末年
发明火药
唐朝
应用于军事领域
唐末
广泛应用于战争
宋元
成为通往西方的要道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成为鼎盛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
发展中外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
作用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中外交通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
监察事务
措施
边疆地区
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掌管西藏事务
第一个台湾地区行政机构 由宣政院直接管辖
灭亡
元朝末年
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朱元璋建明后领导农民起义队伍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北宋
开封
南宋
临安
都市
元朝
大都
庙会
大相国寺
喝早茶,开夜市
北宋(开封)
演出圈子”沟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娱乐场所"瓦子"
豪迈而飘逸
苏轼
《声声慢·寻寻觅觅》
委婉含蓄
李清照
宋词
慷慨激昂,豪迈悲凉
窦娥冤战国到五代13Fra bibliotek0多年 编年体通史巨著
《资治通鉴》
辛弃疾 关汉卿
司马光
元曲 书籍
宋元都市与文化
都城:大都
1271年—1368年
铁木真(成吉思汗)
成就
统一蒙古 灭西夏
元朝(蒙古族)
元世祖(忽必烈)
建立元朝
成就
统一全国 创行省制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 (2)都市繁荣的表现:店铺增加;
商业贸易 的繁荣
早市夜市出现;草市出现;商品琳琅满目。 (3)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
南宋外贸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4)最早的纸币:交子 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
宋 的 政
宋太祖 强化中央 集权
措施
削弱相权; 文臣任州县长官,三年一换制度, 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

重文轻武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注重文教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扭转尚武轻文风气,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 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
金 与
女真族 崛起
1115年 阿骨打 建立金

朝 的
行省 制度


中央
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下设六部;
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军队; 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地方
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中书省; 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行省之下,设 置路、府、州、县。
元朝对边
疆地区的 管辖
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 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由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从此西藏成为中央直接 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1---21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2020/5/29
建立与 统一
建立:581年 杨坚 长 安 统一全国:589年 灭 陈
隋隋
朝 的
文 帝
繁荣 强盛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度 量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时空观念、史
料实证)
2.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史料实证、历
学习 目标
史解释) 3.掌握宋词、元曲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4.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5.比较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生活和当代市民文化生活的相同点和差别,
·历史
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的相关史实。 识读题干和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考古发现是了解社会历 史的重要依据。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 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包括原始文件、 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 根据题干“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和图片中不同动作的陶俑可 知,这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C项符合题意。故选C 项。
从而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特点。(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历史
·历史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代表性大都市:北宋时的 开封 、南宋时的 临安 、 元朝时的 大都 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历史
2.都市生活: (1)都市生活丰富的原因:城市的繁荣, 市民 阶层的壮 大。 (2)娱乐: 瓦子 是宋代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该场所内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勾栏 ”,里面 有许多商业广告和各项娱乐活动(如杂技、蹴鞠等)。 (3)戏剧:宋元戏剧表演主要形式是 杂剧 ,包含说唱、 杂技、歌舞等技艺在内。形成于宋代,兴盛于元朝。
·历史
研读: 根据“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 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三点概括答案。 答案: ①商业日益繁荣;②打破了市坊的界限(或宋朝的城市打破 了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限制);③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课时课堂笔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课时课堂笔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课时课堂笔记
以下是一份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课时课堂笔记,供您参考。

第十二课时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重点与难点解析
1.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应用、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 难点:如何理解宋元时期科技的创新与突破,以及这些科技如何推动中外交流与贸易。

知识梳理
1. 印刷技术:
木版印刷:起源唐代,宋代广泛应用于书籍印刷和商业印刷。

活字印刷:北宋的毕昇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指南针:
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战国时期,但最早的实物出土于宋代。

广泛应用于航海,特别是在宋朝,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3.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改变了冷兵器时代,对欧洲战争形态产生了重
大影响。

宋元数学:如《九章算术》等,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4. 中外交通:
陆路: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依然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
和文化交流。

海路: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尤为繁荣,中国的瓷器、茶叶等大量出口
到海外,同时外国的香料、药材等也传入中国。

课堂讨论
1. 毕昇的活字印刷与之前的木版印刷相比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在当时能够得到迅速推广?
2. 指南针的发明对海上贸易有何影响?为什么说它促进了欧洲的地理大发现?
3. 火药在宋元时期的军事应用有哪些?它对后世的战争形态有何影响?
4. 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为何如此繁荣?这为当时的国家带来了哪些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

思维导图
活字印 刷术的
发明
宋元时
火药
期的科
的发
学技术
明及 应用
指南针 的发明 及应用
北宋时的匠人毕昇
时间、 发明者
后又发明了木活字, 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 排字法,元朝中期出
现铜活字印刷术
发展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意义
活字 印刷 术的 发明
13世纪传入朝鲜,后传到 日本、东南亚及欧洲
火药 武器
人们制成爆炸性武 器、管型火器。元
朝发明了火铳
传播
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区,14世纪传到了
欧洲
意义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 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
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传播
汉代利用天然磁铁做的指 南工具叫“司南” 宋代发明了罗盘
发明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 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应用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 针传到阿拉伯国家
,后传到欧洲
传播
指南 针的 发明 及应 用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 航海技术的发展
影响
发明
唐朝时,人们已 经发明了火药
应用
宋代开始运用到 军事领域
火药的 发明及 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