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发生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_陈艳艳

合集下载

近视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近视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I AMA 基 因的 l 单核 苷酸 多态性 进行 分析 研究 ,发 现 l 3个 其与对照组无差别 ,从而排除 了 L M 基 因与高度近视关 A Al 系。但是 2 1 0 1年国内学者 对 9 7例高度近视 患者进行 外
1 遗传 因素中的基因水平研究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 ,近 视 的发生 发展与 遗传 明显 相 关 ,并存 在显著的遗传异 质性 。迄 今为 止 国内外 已报道 的 与病理性 近 视 发生 相 关 的 基 因位 点 共 6个 ,它 们 分 别 是
该家系共 1 9个成员 ,7人高度 近视 ,其高度 近视不伴 色觉
缺陷和视盘发育不全 等眼部综 合征及 全身异 常表现 ,表 明
了M P Y 1也是非综合性高度近视的致病基因。 12 MY 2基 因 :19 . P 9 8年 Y u g等对 8个家 系共 8 on 2名成
环境 因素比如近距离 工作 、教 育程度 、城 市化 等… ,遗传
视 流行 病学研 究表明 ,世界各地的近视 患病率有 明显差 异 ,但亚 洲人 群近视 患病 率最 高,近视 的发生 与 多种 因素相
关 , 文 主 要 针 对 近 视 发 生机 制 的遗 传 和 环境 两 方 面 因素 进 行 综 述 。 本
【 关键词 】 近视
遗传 因素
环境 因素
D :1.9 9 ji n 10 OI 0 36 /.s .0 0—8 3 .0 20 , 2 s 55 2 1.5 0 4
近视患病率位居世界 之首 。近视 包括 轴性近视 和屈 光性 近 视 ,前者是指 眼轴 延 长 ,是非 综 合性 近视 的决定 性 因素 ,
眼轴长度的参数 主要 由角 膜 、前房 、晶体和玻 璃体 共 同参
与 ,在形态上主要表现 为玻璃 体腔 的前后 径增 长 ,巩膜 相 对变薄 ,高度近视患者 以轴性 因素所 致者 居多 ;后 者 主要 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 曲率过大 ,而 眼轴长度在 正常范 围内 ,

近视防治的科学研究进展

近视防治的科学研究进展

近视防治的科学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近视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许多人都面临着近视的困扰,因此对于近视防治的科学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近视防治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并探讨近视防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基因与近视的关系研究在近视防治领域,研究人员对基因与近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通过大规模的基因组研究,已经确定了多个与近视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近视的遗传机制,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此外,基因研究还有助于筛选出高风险人群,提前对其进行近视干预和防治。

2.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影响研究近视的发生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近距离用眼、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不良的学习姿势等环境因素与近视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因此,研究人员提倡保护眼睛,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并提倡合理使用电子设备,积极调整学习姿势,从而有效地降低近视的发生率。

3.眼部结构与近视的关联研究眼球的构造与近视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近视患者的晶状体和眼轴长度较长,虹膜到晶状体的前房深度较浅。

这些结果揭示了眼球结构与近视之间的密切关联,为近视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4.角膜塑形镜的应用角膜塑形镜是一种新型的近视矫正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使光线在进入眼睛时能够正常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研究表明,使用角膜塑形镜不仅能够有效地矫正近视,还能够减缓近视的进展。

因此,角膜塑形镜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前景的近视防治方法。

5.光学调节的研究光学调节技术是近视防治中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研究人员希望能够矫正近视,并延缓近视的发展。

例如,通过调节角膜曲率、晶状体形状或眼轴长度,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具有光学调节功能的隐形眼镜。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有望对近视的防治产生重要影响。

6.行为干预策略的研究近视防治不仅仅依靠药物和手术等治疗方法,还需要采取行为干预策略。

影响青少年近视发展因素研究、

影响青少年近视发展因素研究、

影响青少年近视发 展 因素研究
范恩越 张庆 生 穆珊 珊 王林
【 摘要 】 目的 探讨青少年 近视 发展速度与眼位 、 调节 、 主导眼 、 年龄及性 别的关 系 , 研究 影响青少 年近视 发
展 的相关 因素 , 用于指导青少年 近视 的防控工作 。方法 采集 2 0 1 2年 1月至 2 0 1 3年 3月在我院视光学 门诊就诊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B y n" a  ̄n s t h e e f e c t o f e y e p o s i i t o n - a c c o m m o d a i t o n - d o m i n a n t e y e I a g e a n d g e n d e r o n
I 缶 床眼科杂志 2 0 1 3年第 2 l 卷第 5期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O p h t h a l mo l o g T 。 2 0 1 3 , V o 1 . , 2 1 , N o . 5
・ 4 4 7・

临床 研究 ・
近视的发展。
青少
年 眼位 、 调节是促进近视的发展 因素 ; 1 3—1 4岁近视发展速度最快 ; 合理 的验 光配镜方法及调节功能训练可能 减缓
【 关键词 】 青少年近视 ; 发展因素 ; 防控
[ 临床眼科杂志 。 2 0 1 3 . 2 1 : 47 】
R i s kf a c t o r s o f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j u v e n i l e my o p i a
且 复查资料完整的青少 年真性近视眼患者 8 2 2 例( 1 6 4 4只眼 ) , 建立档案 , 测 量并记 录患者的屈光 度、 眼位 、 调节 、 主 导眼 、 年龄及性别信息等 , 予 以配戴最佳矫正视力 的最大正镜化 ( M P M V A ) 为原则处方 的眼镜 。一 年后复查患者 的 屈光状态 , 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近视发 展速度外隐斜视者明显快于正位及 内隐斜视 者 , 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 ( P

近视相关环境影响因素及近视防控的研究进展

近视相关环境影响因素及近视防控的研究进展

近视相关环境影响因素及近视防控的研究进展作者:王婧许迅来源:《上海医药》2017年第23期摘要近年来,随着近视患病率升高,近视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疾病负担渐重,迫切需要予以防控。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遗传因素外,包括户外活动时间、近距离工作在内的环境因素也对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使用一些药物和器材则可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与近视发生和发展相关的环境因素以及防控近视发生和发展的方法作一概述。

关键词近视环境因素防控中图分类号:R7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23-0003-05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myopia and advances in its control and preventionWANG Jing, XU Xun*(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 Shanghai Engineering Center for Visual Science and Photomedicine, Shanghai 200080,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yopia has become a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its prevalence. The costs for the treatment of myopia itself and its complications have made economic challenges to the world.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outdoor time and near-work, play som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incidence and progression of myopia besides genetic factors, and the use of certain drugs and materials has also been proved to be effective methods for delaying the development of myopia.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evailing view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pia onset and progression as well as the methods for it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myopia;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evention and control近视是眼的一种异常屈光状态,平行光线在静止的眼中会聚焦于视网膜前,从而导致视物模糊[1]。

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影响因素及防控研究进展

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影响因素及防控研究进展

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影响因素及防控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发病年龄逐渐低龄化,严重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引起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作一综述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的方法。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预防近视眼是指患者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但是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的疾病。

在看远处的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导致在视网膜上出现模糊的像[1]。

我国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很高,超过其他国家。

研究造成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以及防控的措施,减少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

1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最高的国家,随着学习用眼负担增加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使用,学生的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出现低龄化趋势。

调查发现,城市学生近视发生率高于农村,女生高于男生;有研究发现,7到18岁的学生的近视的发生率达到50%以上[2]。

2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2.1遗传因素遗传是导致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普通近视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病,而病理性近视是一种单基因或者多基因的遗传病,一般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以及X连锁隐性遗传等。

蓝卫忠等[3]研究发现,近视的学生其直系亲属近视发生率大于非近视的学生的直系亲属的近视发生率,表明直系亲属发生近视,子女更容易发生近视。

2.2环境因素近视的形成原因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导致的。

我国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并且户外太阳光照下活动较少,近距离用眼过度致眼部过度疲劳,眼睫状肌痉挛,远视能力减弱,容易发生近视。

根据研究发现,青少年近视与环境有重要的关系,主要由于光照异常以及户外活动小于30分钟等。

2.3不良用眼习惯不良用眼习惯对近视的发生产生影响,比如,在光线较暗或者光线直视的情况下看书,躺着看书,在阅读书写时距离书面过近,读书写作业超过1个小时不休息,睡眠的时间不够,儿童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玩游戏等不良习惯,很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形成近视。

近视相关环境影响因素及近视防控的研究进展

近视相关环境影响因素及近视防控的研究进展

近视相关环境影响因素及近视防控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随着近视患病率升高,近视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疾病负担渐重,迫切需要予以防控。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遗传因素外,包括户外活动时间、近距离工作在内的环境因素也对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使用一些药物和器材则可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与近视发生和发展相关的环境因素以及防控近视发生和发展的方法作一概述。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myopia has become a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its prevalence. The costs for the treatment of myopia itself and its complications have made economic challenges to the world.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such as outdoor time and near-work,play som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incidence and progression of myopia besides genetic factors,and the use of certain drugs and materials has also been proved to be effective methods for delaying the development of myopia.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evailing view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pia onset and progression as well as the methods for it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myopia;environmental factors;prevention and control近視是眼的一种异常屈光状态,平行光线在静止的眼中会聚焦于视网膜前,从而导致视物模糊[1]。

对造成青少年近视因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造成青少年近视因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福清江阴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班级:高一(2)班课题名称对造成青少年近视因素的研究导师张娟填表日期2011.11.10课题成员陈晓艳薛芳庄江梅翁美玲林国庆课题组长薛芳课题提出的背景心灵就像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眼睛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伴随着学龄的成长,还有近视度数的提高。

据卫生部与教育部联合调查,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是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近视率居世界之首。

早在2006年,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近视的比例为34%-61%,初中生为68%,高中生近视为85%,大学生近视为90%。

不知不觉中,身边的同学也有越来越多加入近视眼的行列。

摘下眼镜后,眼前日渐模糊的世界,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眼睛会近视?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眼睛,防止度数的进一不加深呢?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我们组迫切想要了解关于近视的前因后果以及保护的措施,因此我们决定将此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尽管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已经有不少研究,但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究,找到更加可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法。

我们小组通过中学生近视情况调查问卷在我校高一年级段得到了以下结果。

大约有90%的同学现在患有近视,60%左右的同学在初中就已是近视人群中的一员,更甚者在小学阶段就带上了眼镜。

近视同学的近视度数大都在400=500左右。

可想而知,我国近视情况是如何严峻。

因此该问题的研究更有了其必要性。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目的:通过此次研究希望同学们端正态度,视力正常的同学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已近视的同学及时治疗,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稳定视力。

价值: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中学生的视力不断下降,我们调查了解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保护好视力。

研究内容分析中学生近视人数增多的原因,影响近视形成的因素,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近视。

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中学生用眼的习惯,对有关近视只是了解的程度等。

学龄期近视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学龄期近视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辽宁何氏医学院科学研究经费项目(SJ202104)①辽宁何氏医学院护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3通信作者:张颜学龄期近视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张颜① 祁阳① 常潇匀① 【摘要】 学龄期近视已成为危害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随着学龄期学业生活方式的改变,学龄期近视患病率日趋加重。

近视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学业情况、近距离阅读、电子产品使用、叶黄素、维生素D、藏红花素、户外活动时间、光照强度、空气质量、父母行为等。

本文对学龄期近视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学龄期近视防控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近视 学龄期 户外活动 营养素 Research Progres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chool-age Myopia/ZHANG Yan, QI Yang, CHANG Xiaoyu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18): 174-178 [Abstract] School-age myopia has become the main cause of myopia, with the change of school-age school life style, the prevalence of school-age myopia is increas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yopia are complex and varied, they include genetics, education, close reading, electronics use, lutein, vitamin D, saffron, outdoor time, light intensity, air quality, and parental behavior, etc.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chool-age myopia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chool-age myopia. [Key words] Myopia School-age Outdoor activity Nutrient First-author's address: Nursing School of He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163,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18.040 近视的大规模流行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47.58亿人患有近视[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视是导致视力低常及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近视眼问题已成为全球卫生问题,在我国这一问题尤为严峻。

为对其发病进行更好的控制,探索研究近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眼科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文对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综述。

关键词近视发生发展影响因素Recent advances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occurr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yopia Chen Yan yan,Yin Zhong gui,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Pudong New Area,Shanghai201299,china ABSTRACT Myopia is one of the main eye diseases which lead to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The problem of myopia has already been the global heath problem,and the problem is especially serious in our country.In order to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myopia,the study of this kind of disease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This review summarized all kinds of influence factors those may influence the occurr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yopia.Key Words myopia occurrence development influence factors近视在人群中十分普遍,人群中近视是导致视力低常的首位原因,在许多发达国家,由于可复明的白内障多能手术复明,病理性近视则成为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2]。

因此,近视眼问题已成为全球的卫生问题。

有关文献报道,近视眼患病率为10% ̄70%[1],由于人种的不同,亚裔人种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白人及黑人。

在我国这一问题则尤为严峻,我国的患病率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分别达10%、40%、70%,已成为世界上近视人口最多的国家。

探索研究近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就成为眼科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

现对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各类因素综述如下:一、遗传基因因素目前已证实,在近视形成的过程中,多基因和不同单基因的遗传模式均参与其中。

有学者经研究后发现,处于同样的学习环境中,父母有近视的人群,其发生近视的可能性是父母无近视人群的10倍[3]。

近视与遗传的关系可以从对双胞胎近视发生率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4]。

目前已知与病理性近视相关的基因有5个1、MYP1(Xq28),为X-性连锁隐性遗传模式。

通过X染色体基因分型、fine-point作图和单倍型分析,将该基因定位于Xq27.3 ̄Xq28上,分别为34.4cm和6.8cm的两个间隔区[5]。

2、MYP2(18p11.3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研究者将MYP2定位于D18S63与D18S52之间的0.8cm区域[6],D18S62或D18S76,其上有一个重要基因TGIF被看做病理性近视的一个重要候选基因[7]。

3、MYP3(12q21-q2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该基因定位于12q21-q23区域内,编码一种糖蛋白,与巩膜纤维结构密切相关,而一些伴有高度近视的综合征是由胶原纤维编码基因突变导致。

Young等[8]认为,巩膜微纤维的生成可能是由于这些候选蛋白质的突变造成。

4、MYP4(7q36),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通过基因组扫描,将其确定在7q36的一个11.7cm的临界区域,这个区域从D7S798一直延伸至染色体末端着丝粒的尾端[9]。

近视发生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陈艳艳综述尹忠贵审校基金项目:上海浦东新区卫生局青年基金项目(PW-2010B-5)作者单位:201299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眼科通讯作者:陈艳艳,Email:coffee_ellen@yahoo.com.cn·综述·5、MYP5(17q21-q2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Paluru等[10]经过精细定位及单倍型分析将这个临界区域定位于17q21 ̄q22的7.71cm区域,位于标记物D17S787与D17S1811之间。

在单纯性近视患者的MYP1-3等位点均未发现异常,提示病理性近视与单纯性近视是两种不同的疾病[11]。

目前已确定的与单纯性近视相关的基因座只有1个:MYP6(22q12)。

单纯性轻中度近视在中国、日本及北欧犹太人群中最为常见。

Stambolian[12]等经研究后,将该基因定位于22q12.而国内学者经研究后认为,近视的发生发展可能与HLA-DQB1有关[13]。

二、体内调控因素1、巩膜病理改变近视眼形成的过程是眼球不断进行自我塑形的过程,巩膜的塑形与近视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有学者研究后发现,实验性近视均伴有眼轴的过度伸长及巩膜的异常生长[14]。

巩膜的异常生长表现为巩膜的重塑,作为巩膜结构成分的蛋白多糖含量伴随近视的发生而减少。

巩膜蛋白多糖合成的最大变化先于眼轴变化,提示巩膜重塑导致眼轴变长[15]。

在巩膜重塑的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它通过降解巩膜中的Ⅰ、Ⅳ、Ⅴ型胶原纤维,使巩膜组织变薄,眼轴延长。

许多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炎性细胞因子等均刺激MMP的表达。

McBrien和Gentle等[16]发现眼球本身能够根据外界视觉环境的改变,精细地调控巩膜细胞外基质的主动重塑,从而调节眼轴生长速度,使之与眼屈光状态相适应,在巩膜重塑过程中,MMP-2表达上调。

2、生长因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因子在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巩膜重塑受局部网膜信息调控,在巩膜与网膜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机制。

细胞因子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视的发生,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与眼球发育密切相关的有:转化生长因子(T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生长因子(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神经生长因子(NGF)等。

起主要作用的TGF-β在近视的发生过程中,有调节巩膜细胞收缩的功能,其通过改变巩膜细胞的表型,使巩膜产生较强的收缩。

降低TGF-β的表达,导致树鼠巩膜细胞外基质发生改变,巩膜重塑,进而导致近视[17]。

但其在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的级联信号转导过程中作用不大[18]。

FGF可对眼轴生长提供停止信号,TGF能够对b-FGF起到拮抗作用,且在后巩膜部位高表达。

若b-FGF与TGF平衡失调,可导致巩膜异常生长。

EGF在视网膜和巩膜上都有表达,其可能通过视网膜-巩膜信号通路,及本身直接参与巩膜重塑两种途径发挥作用。

HGF在视网膜与脉络膜上能有力地促进细胞的分裂,迁移和分化,引起眼球生长,进而导致近视的发生[19]。

其中,IGF-1[20,21]通过与受体结合,作用于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细胞,进行信息传递,对眼轴的生长及近视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其作用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共同证实。

神经生长因子(NGF)通过与神经元表面的两种受体: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TrkA和低亲和力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起作用。

形觉剥夺可引起NGF表达下调[22]。

在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实验动物模型中发现,其蛋白表达的时间分布及动态变化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变化一致[23]。

3、神经递质视网膜多巴胺(DA)参与视觉系统的信号传递和调控过程,其合成和释放具有光依赖性,受光照时间、强度的影响,其代谢活动与视网膜许多生理活动均相关,起着神经递质和调质的作用[24]。

由于多巴胺神经元出现在视锥细胞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它们可能对中央或强光视觉起到一定的作用[25]。

FDM实验动物模型眼的玻璃体和视网膜间质DA浓度降低,玻璃体腔延长,巩膜伸展变薄,当局部使用DA兴奋剂后,眼轴延长被阻断,表明DA在眼球生长调节通道中发挥作用[26]。

目前已经证实,眼球内多种组织均包含多种M受体亚型。

M受体信号调节眼球生长可能是通过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及巩膜[27]。

M受体信号的改变,在近视发生时的眼球改变中起着关键作用。

其精确的信号传导机制并不明确,但Ca2+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8]。

多种M受体拮抗剂对近视均有阻断作用,证实了M受体在近视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29]。

眼内活性乙酰胆碱(Ach)主要来源于副交感神经,而睫状神经节则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

切除小鸡睫状神经节,发现其眼轴生长对形觉剥夺诱导近视的反应下降,表明睫状神经节参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生长调控,并发现中、低度近视多与M受体有关,高度近视可能与N受体有关。

视黄醛(RA)是维生素A的活性代谢产物,能与转录因子核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的分化生长。

眼底组织具有强有力的吸聚RA的能力。

近视的诱导条件,如形觉剥夺和负透镜可使视网膜和脉络膜巩膜的RA都增加,但脉络膜中RA改变要大得多[30]。

RA代谢过程的改变能够影响形觉剥夺实验动物模型眼近视的发生与发展[31]。

脉络膜RA合成和释放减少,能够引起巩膜蛋白多糖的合成增加,最终导致眼轴延长,形成近视。

四、生活环境因素1.近距离工作环境处于大量学习和阅读环境中,近视的发生率就会相对提高,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数据都显示,近视的发生率在上学期间逐渐增加,并在学习紧张的大学期间达到高峰[32]。

而眼睛近业的状态下,不仅仅会引发眼睛的调节,还会有辐辏等多个行为,每个行为又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近视的发生发展,比如,辐辏也许会导致角膜散光的发生。

长时间近距离工作,用眼过度,错误的读写习惯都将使睫状肌长期处于痉挛状态,不能放松,将进一步导致近视的发生。

表明调节在近视发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样的观点。

Vera-Diaz[33]经研究后发现,使用4D调节力10min所引起的暂时性近视,在进行性近视中,该现象超过了静止性近视,更超过正视。

Ciuffreda[34]发现,连续进行4h阅读后,在近视眼中也能够暂时性引起屈光状态近视化的趋势,在远视眼中则无此现象。

Wolffsohn[35]发现,黄种人中该现象更为明显。

2.户外活动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眼的发病率。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社会调查,都证明长期看近是引起近视的根本原因。

近距离长时间工作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34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