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提纲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离子共存 有颜色的离子 MnO4-紫红、Fe3+棕黄、Fe2+浅绿、Cu2+蓝色
与H+不共存(弱酸根) OH-、CO32-、SO32-、SiO32-、AlO2-、S2-、F- 等
与OH-不共存(弱碱金属阳离子) H+、Fe3+、Fe2+、Fe3+、Cu2+、Al3+、Mg2+、NH4+ 等
复分解反应 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气体的检验 NH3的检验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SO2的检验 用品红溶液褪色
SO2的吸收 用KMnO4溶液 (强氧化性)
CO2的检验 用澄清石灰水变浊
Cl2的检验 用湿润的KI 淀粉试纸变蓝
NO的检验 打开瓶盖后遇空气变红棕色
离子的检验 NH4+的检验 加NaOH溶液加热后放出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次氯酸 HClO 1、弱酸性 2、强氧化性 3、不稳定性 (见光、受热)
硅酸 H2SiO3 1、弱酸性 2、难溶性 3、不稳定性 (热)
漂白 氧化型(永久) 强氧化性:HClO、Na2O2、O3、浓H2SO4、浓 HNO3
加合型(暂时) SO2 (使品红褪色,不能使石蕊变红后褪色)
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 1000×ρ×ω
M
13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9 物质的质量 m m=M×n n=m/M M=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 V V=n×Vm n=V/Vm Vm=V/n
11 物质的粒子数 N N=NA×n n =N/NA NA=N/n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1-物质的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提纲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提纲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提纲化学知识点特别多、而且杂,化学可以课前预习,这样课堂上的效率却是最高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提纲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三、A12O3为x化物,Al(OH)3为x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四、Na2CO3和NaHCO3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与酸反应CO32—+H+HCO3—HCO3—+H+CO2↑+H2OHCO3—+H+CO2↑+H2O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H2O+CO2HCO3—不反应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Ca2++CO32—CaCO3↓不反应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转化关系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化学短时间内快速提分诀窍第一,做到知己知彼。

要搞清楚自己在哪一个知识板块上学得比较好,哪一个知识板块上有问题,哪一个学的问题比较多,依据问题梳理核心知识。

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H24、——腐蚀品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根据溶质溶解度不同。

(例:食盐水中提取出)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油和水)。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例:从I2、2、2的水溶液中提取单质。

)常用萃取剂:苯、4(酒精不可以)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还含有2、2、24、泥沙等杂质(2)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化学除杂加试剂顺序:(1)2在23之前加入;(2)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

(密度:苯<水<4)②萃取剂不能与溶质反应。

用4萃取碘水中的碘时,溶液分为两层,上层液体显无色,下层液体显紫红色。

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时,溶液分为两层,上层液体为紫红色;下层液体显无色。

5、离子的检验①42-: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一定含有42-。

2++42-=4↓②-:加稀硝酸酸化的3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一定含有-。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2、五个新的化学符号:量。

②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所取溶液体积多少而变3、“物质的量”立交桥(求中心点“n”)△个数比=物质的量之比=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同一溶液中)△使用22.4的条件:①指气体②有关体积③标准状况(三者共存)4、溶液稀释公式: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5、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公式: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A:配制使用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容量瓶(指明规格)、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通用8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通用8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通用8篇)篇1: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的厨房中进行,并注意尾气的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易燃易爆气体实验时,应注意纯度检查,尾气应焚烧或妥善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将浓碱洒在实验平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再用水冲洗。

皮肤上的浓碱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到眼睛里,用水冲洗,然后用硼酸溶液冲洗。

(5)钠和磷的火应该用沙子覆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提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提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提纲第一章化学基础1.1 化学的定义•化学的概念•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 物质及其物理性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检验方法1.3 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条件及其表示方法•化学反应的类型1.4 分子•分子的概念•分子量、计算方法及其化学意义•化学式、化学式的简化和化学式的反推1.5 原子•原子的概念•原子结构、组成及其性质•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律1.6 元素•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种类及其周期表中的排列方法•元素存在的状态及其性质1.7 离子•离子的概念•阴、阳离子的判别方法•离子的符号表示法1.8 分子离子化学式•分子化学式与离子化学式概念的区别•分子离子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化合价规律及其应用第二章化学计量基础2.1 化学量的概念•化学量的定义及其计量单位•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及其计算方法2.2 摩尔计算•摩尔计算的概念•摩尔计算在定量化学中的应用•科学计数法和单位换算2.3 质量计算•质量计算的概念•质量百分含量和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4 计量关系式及其应用•计量关系式是定量化学的基础•计量关系式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第三章状态及其变化3.1 物质的三种存在状态•物质的存在状态•物质存在状态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3.2 物质的状态变化•液体蒸发、汽化、凝华及其条件•固体的升华和熔化及其条件•气体的压缩、膨胀及其条件3.3 气体的化学计量•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的化学反应中摩尔体积比的应用•浓度与摩尔浓度的关系第四章化学反应及其应用4.1 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平衡状态及其表征•化学平衡条件及其影响因素4.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的转移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及其应用4.3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碳酸钙的热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其他分解反应的实例4.4 化学反应的计量计算•化学反应的计量计算•化学反应的原子、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实例及其应用。

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提纲

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提纲

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提纲化学是一门严密的自然科学,前后联系十分广泛。

高一学生想要学好化学,就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提纲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高一提纲

化学高一提纲

化学高一提纲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 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原子核和电子的特性及分布
3. 元素周期表的组织和分类
4.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
3. 化学的守恒定律
4.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解读
三、化学键与化合物
1. 化学键的种类与特点
2. 离子键的形成与性质
3. 共价键的形成和分子结构
4. 金属键的特点和性质
四、溶液与酸碱
1. 溶液的定义和性质
2. 溶解度与溶解过程
3.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4. 酸碱反应的基本特征和计算
五、氧化还原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氧化还原电子转移的规律
3.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差和电池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和环境意义
六、化学计算
1. 质量与物质的关系
2. 摩尔质量和摩尔计算
3. 化学反应的计算和平衡
4. 溶液浓度的计算和稀释
七、有机化学基础
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烃类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
3. 醇、酸、酮和醚的结构和性质
4.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
八、实验基础
1. 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2.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4. 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例如分离NaCl和水的混合溶液。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萃取剂的选择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也不反应;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提纲
一、化学方程式:
能否拆、条件、可逆号、物质状态(胶体、熔融、气体、沉淀)、系数(反应物元素比)加入顺序、溶解度和析出问题(石灰乳不拆、NaHCO3析出)、二次反应、少定多变、归中原则
二、重要物质:
Na 化合态浮熔游响Na20 白碱性氧化物
Na2O2淡黄过氧化物Cl2化合态黄绿色有毒沸点高排饱和食盐水CuCl2棕黄色(烟)加水显蓝绿FeCl3红棕色(烟)加水显黄
C 同素异形体(同一元素、性质不同、单质)NH3 有刺激性气味
N2两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S 淡黄色化合态、游离态空气点燃微弱的蓝紫色氧气点燃明亮的蓝紫色CS2
SO2 有刺激性气味弱氧化性还原性H2SO4吸水性(分子)脱水性(元素)氧化性Br2 深红棕色水(橙)酒(橙红)CCl4(橙红)水封挥发性
I2紫黑色难水(黄)酒(褐)CCl4(紫红)
Si 灰黑色金属光泽SiO2 难溶熔点高硬度大
Al(OH)3难溶吸附色素KSCN 硫氰酸钾
三、重要步骤:
检验CO32-:先取一份溶液加稀盐酸,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再取一份加CaCl2,产生白色沉淀。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移液(⑤振荡)⑥洗涤⑦定容⑧摇匀⑨装瓶贴签
胶体:渗析、吸附性、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
硫粉和铁反应: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一端,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时,移开玻璃棒混合物保持红热状态,生成黑色固体。

鉴定Fe2+: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炼铁剩余:取少许炉渣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过滤,再加少量KMnO4,褪色,证明:Fe2O3中有FeO/含有+2价Fe元素。

海水提镁:结晶、过滤、干燥、电解
海水提溴:浓缩、氧化、提取
四、重要结论: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
氧化性顺序:F2>Cl2>Br2>I2>S
还原性顺序:K+>Ca2+>Na+>Mg2+>Al3+> Zn2+> Fe2+>(H+)>Ca2+>Fe3+> Ag+
倒霉离子:I-、S-、Fe3+、SO32-
生成气体体积:4—18a b 12c
5.6m m 29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