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资源配置问题解题思路

合集下载

出版社资源配置方案的数学模型设计

出版社资源配置方案的数学模型设计
合理 地分 配给 各 个分 社并 使总 社 的经济 效益 达 到最 好 ? 首 先 要 考 虑 到 总 社 属 下 各 类 分 社 的 市 场 竞 争 力 , 每 个 分 社 的 图 书 销 售 量 的 逐 年 递 增 情 况 , 为 即 称
增 长 度 ; 社 根 据 各 分 社 的 市 场 竞 争 力 来 合 理 地 分 配 有 限 的 资 源 。同 时 , 社 在 进 行 资 源 分 配 时 又 要 适 总 总 度 考 虑 每 个 分 社 的 读 者 满 意 情 况 称 为满 意 度 和 分 社 对 总 社 的 信 誉 情 况 称 为 信 誉 度 。总 社 基 于 上 述 分 配
与相应 人 员数量 乘 积 的最 小值 。 假设 5 由 于 出 版 社 在 定 价 时 保 持 对 所 有 教 材 利 润 率 同 一 , 总 社 的 效 益 最 大 化 转 化 为 追 求 销 售 故
收稿 日期 : 0 6 1 — 6 20— 22 作者简介 : 刘兵兵 (9 0 , , 1 8 一)男 河北武安人 , 庆师范学 院数 学与计算科学 学院讲 师, 。 安 硕士
Au 2 0/ g.0
、 0 .3 No 3 rI1 .
第 l卷第3 3 期
出 版社资源配置方案的 模型 数学 设计
刘兵 兵 t苏本 跃 1 , , 2
(. 1安庆师范学 院 数学 与计算科学学 院, 安徽 安庆 2 6 3 ; . 4 13 2 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信息学 院, 安徽 合 肥 2 0 0 30 9) 摘 要 : 针对 出版社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 考虑并定义 了影 响图书销 售利 益的三种 因素 , 根据 出版社 的运 营
1 模 型 分 析

对 20 0 6年 高 教 社 杯 全 国 大 学 生 数 学 建 模 竞 赛 所 给 的 A 题 及 其 附 录 巾 的 数 据 文 件 I 进 行 分 析 可 t ]

出版社人才资源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

出版社人才资源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
(二 )加强职业认 知教 育 , 提高出版社人 才道德素质
出版社在制定人才资源的发展战略时 ,要 重视人才的职业认知引导 ,提高出版人才的职 业自豪感 ,让人才在肯定自己工作业绩和社会 地位的心态中 ,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 实现出版业的创新和突破 。同时 , 加强人才资 源的职业道德素质 。这是出版社制定人才资 源发展战略时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版市场的 激烈竞争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违背出版职 业道德的问题。只有加强出版人才资源的职 业道德教育 ,才可以保障出版社“心灵产业 ” 的纯洁 ,才可以保障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具体包括对人才资 聚力。
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重点 、实施 出版人才资源的自我发展和价值延伸 ,需
步骤 、主要措施、宏观布局 、层次结构、发展模 要一个优质的出版文化环境 ,需要建立一个人
式和素质要求等进行系统规划 。制定系统化 本 、宽容、和谐的出版文化。
的科学的人才资源发展规划 ,建立一个开放 、
资 治 文摘 · 管理 版 资 政 天 地
出版社人才资源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
白立青 (石油工 业出版社 ,北京 )
制定系统化的科学的人才资源发展规划 ,建立一个开放 、有效 、健全 、动态 、相对稳定的 全新人才资 源系统 ,是出版社 人才资源管 理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出版社的发展 首先是人才资源的发展 ,本文根据目前出版社发展的需要 ,在对出版社人才资源管理认真分析 的 基础上 ,就如何解决新形势下出版业人才资源发展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长远 , 用新观念新标准认识人才 、选择人才、发 为害怕人才流失就放弃人才培养 , 而应把人才
展人才 , 保 证规 划 战略 自身 的 进 步性 和 发 流失作为一种管理不良的信号 ,及时进行反思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
牛珍珠;冶永香;刘兴旺
【期刊名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6)003
【摘要】用比例因子法提取出A社出版的各类书在调查中的数量、所占的比率、统计数据中的年级比率以及该出版社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分析出一定的市场信息;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出2006年各类书的销量:用模糊综合评判算出读者满意度的综合得分.结合预测销量和读者满意度得分建立整数规划模型,解决出版社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总页数】6页(P75-80)
【作者】牛珍珠;冶永香;刘兴旺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29
【相关文献】
1.出版社资源配置的优化模型 [J], 杨韧;张志让;杨静;赵作趁;刘志东
2.出版社资源配置的探究 [J], 曹庆帅;杨晓琪;王金全
3.基于优化模型的出版社的资源配置问题 [J], 李金嵘
4.出版社的资源配置 [J], 王佳乐;赖春昉;杨波
5.出版社资源配置优化问题的研究 [J], 任治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章 稀缺资源的配置

第1章 稀缺资源的配置

• 分散性决策
• 竞争性生产 • 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由要素市场定价
市场是买卖关系的总和,它是一组当事人通过交易对象和
价格发生作用,市场关系是平等、自愿和竞争的关系
26
计划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一个机构或个人集中作出主要的经济决策
基本特点
• 集中决策 • 纵向传递信息 • 制定计划者与执行计划者动机目标不一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 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别种产
品的数量
资源稀缺性和需要无限性这对矛盾产生了如何最优地或有效地配 置稀缺资源的问题,这一问题就构成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1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各种欲望的轻重缓急
权衡
满足欲望的代价多寡
生 产 可 能 性 表
要素所有者收入最大化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 政 府 决 策 最 优 化
39
三、均衡分析方法
均衡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对立的经济变量不再改变其
数值的状态
均衡分析方法是新古典经济学方法上的基本特点之一 •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 局部均衡分析:就单个或部分市场(局部市场)的供 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 要素投入比例
– 生产规模 – 生产技术 • 汽车生产自主研发和散件组装
为谁生产的问题则会影响上两个问题的解决 这三个问题是各个经济体制都必须解决的,只是解决的方
式有所不同而已
24
五、不同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 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
25
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由个人和企业分散作出主要的经济决策 基本特点
边际革命

数学建模-农场资源配置问题

数学建模-农场资源配置问题

数学建模-农场资源配置问题农场资源配置最优化【摘要】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和财⼒的总和,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资源配置是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途上加以⽐较做出的选择。

由于农业⽣产资源的稀缺性,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对有限的资源进⾏合理配置,⽤最少的资源耗费得到最⼤的⽣产产出,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避免农业⽣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按照市场配置⽅式,努⼒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指导作⽤,依托组织、产业和技术优势,⼤⼒开发境外资源,全⾯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

应充分利⽤产业发展,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本⽂以某农户拥有100亩⼟地和25000元可供投资为前提,建⽴数学模型,确定每种农作物应该种植多少亩,以及奶⽜和母鸡应该各蓄养多少,使年净现⾦收⼊最⼤。

在此⽂中我们通过对农户投资的合理设置及其分配使得收⼊最⼤化问题⽽进⾏研究,通过精密细致的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和LINGO 软件的运作求解,寻求农户的⼟地和劳作时间的最优化设置,试图从⼩⾓度透视农户投资的最优化。

数模⽅法及主要结果:在本题中,我们先进⾏问题重述,接着进⾏问题假设,排除了外部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然后对符号进⾏设定,由于涉及的未知量较多,并没有使⽤常规的图解法,于是建⽴基于⽬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模型,从⽽转化到对该线性模型最优解的探讨,接着进⾏问题分析和建⽴模型及运⽤了LINGO软件进⾏模型求解,得到了问题所需的最优解——农民出去打⼯才能获得最⼤利润。

【关键字】资源优化配置;农户投资;数学建模⼀、问题重述某农户拥有100亩⼟地和25000元可供投资,每年冬季(9⽉份中旬⾄来年5⽉中旬),该家庭的成员可以贡献 3500h的劳动时间,⽽夏季为4000h。

如果这些劳动时间有富余,该家庭中的年轻成员将去附近的农场打⼯,冬季每⼩时6.8元,夏季每⼩时7.0元。

现⾦收⼊来源于三种农作物(⼤⾖、⽟⽶和燕麦)以及两种家禽(奶⽜和母鸡)。

图书馆资源配置计划

图书馆资源配置计划
了解读者对于不同类型资源的需求偏好,例如他们更倾向于阅读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对于学术期刊和大众读物的需求比例如何。同时,关注读者对于特定主题、作者、出版社的需求,以及对于资源获取方式和服务的期望。
四、资源采购计划
根据现状分析和读者需求调研的结果,制定详细的资源采购计划。
1、图书采购
确定重点采购的学科领域和主题,根据读者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选购新书。
3、人员培训经费
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4、其他费用
包括资源加工、宣传推广、馆际合作等方面的费用。
八、评估与调整
资源配置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通过对资源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读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计划的实施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图书馆资源配置是一个动态的、持续优化的过程。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计划,并不断地评估和调整,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为推动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人员培训与服务提升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需要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1、业务培训
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资源管理、信息技术、读者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资源采购、分类、检索等业务技能。
2、服务意识培养
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培养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热情为读者解答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时效性原则:及时更新和补充最新的资源,以反映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4、经济性原则:在有限的经费预算内,合理安排资源采购,力求实现效益最大化。
5、共享性原则:充分利用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平台,扩大资源的获取渠道,降低采购成本。

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配置理论

信息不对称(无法沟通,独自策略选择)
博弈过程---他招我不招,我判10年,招了5年,招划算
他我都不招,判2年,但无法串供,风险大
他不招我招,我马上被释放,招了合算

乙 甲 结果

招 -5,-5
不招
-10,0
不招 0,-10 -2,-2
甲的优势策略:“招” 乙的优势策略:“招” 优势策略组合:各判5年。当事人劣势。
但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招了,他不招,那么你会
作为证人无罪释放,他将被判10年;如果你招了,他也招 了,你们都将被判5年;如果你不招,他招了,他无罪释 放,你将被判10年;如果你们都不招,各判2年。”
思考:招还是不招?为什么?
分析:
博弈规则---坦白从宽(规则非常重要)
博弈前提---参与者都是经济人(自利、理性)
(2)资源配置中的公平原则
机会均等 程序正义 按贡献分配 确保基本生存
十八大提出:权利公平 机会公平 规则公平
权利公平:
罗尔斯的正义论(平等原则的平等,不 平等的平等)
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 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
机会均等: “在社会的所有部分,对每个具有相似动 机和禀赋的人来说,都应当拥有大致平等的 教育和成就前景,而那些具有同样能力和志 向的人的期望,不应当受到他们的社会出身 的影响”。
P
MSR
0
Q
边际收益(效用)递减规律 (生理、心理作用,理性使然)
总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
P
MSR
TR
Q
TR线上某点的斜率是该点对应产量的边际收益
净收益 TNR MNR TNR=TR—TC MNR=MSR—MSC
(3)生产中的帕累托最优 以生产中的资源配置为例 假如某种产品有市场,那么,配置多少资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模型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模型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模型
伍楚朕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出版社资源配置模型是解决出版社书号数量在各分社中分配的问题.模型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衡量资源合理配置的标准,利用Excel和Matlab求解各课程单位书号的平均印张数依据各课程单个书号的平均获利程度,以分社的人力资源为约束条件,建立利润最优化目标函数,利用lingo软件求出各分社2006年应分到的书号数目.
【总页数】2页(P168-169)
【作者】伍楚朕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信息系,湖南长沙,4102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91
【相关文献】
1.出版社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J], 计文军;杨海彬;王艳华
2.出版社资源(书号)优化配置模型 [J], 施英;黄建建;王海丰;张瑞民
3.出版社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 [J], 生汉芳;曹华林
4.出版社的资源配置模型 [J], 伍楚朕
5.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及调度方案比选 [J], 何永煜;冯小庆;王贤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优化模型 【摘要】:本文针对出版社资源配置这个实际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出版社历年的统计资料和问卷调查数据,我们以8个分社的64门课程为研究对象,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预测2006年每种书号实际销售量,从均值角度统计其市场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并计算出书号申请计划的准确度。在模型建立过程中,从经济效益,市场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三方面来理解所谓的“强势产品”,并兼顾计划准确度建立了一个多目标规划模型,利用“极差标准化法”和“指派方法”对经济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最后进行综合加权将多目标转化成单目标。在进行人力资源和分配书号数目约束时,本文引进了“惩罚因子”和“平衡因子”对分社的申请量进行了调整,使决策更具有效性。

另外,本文在信息提取和模型建立上都提出了适当的简化处理方法,在克服信息不足困难,提供实用参考决策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利用LINGO软件求解,我们得到了总社明确的资源(书号)配置方法,即将455个书号数分别分配给计算机类63个,经管类43个,数学类120个,英语类91个,机械能源类47个,化学化工类18个,地理地质类32个,环境类30个。另外还分析了在模型约束中人力资源的关键性作用。

最后,我们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和该出版社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资源配置量化分析多目标决策无量纲化 综合评价体系强势产品 摘要必须详细介绍该文的主要结果及模型与解法,它是初评的主要依据。 一、 问题的提出 出版社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源、资金和管理资源等,它们都捆绑在书号上,经过各个部门的运作,形成成本(策划成本、编辑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财务与管理成本等)和利润。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是出版社每年都要进行的重要决策,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出版社当年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战略。

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信息(主要是需求和竞争力)一般是不完全的,而且企业自身的数据收集和积累也不足,这就增加了资源配置决策的难度。考虑某个以教材类出版物为主的出版社,总社领导每年需要针对分社提交的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将总量一定的书号数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分社,然后各个分社(分社以学科划分)根据分配到的书号数量,再重新对学科所属每个课程作出出版计划,付诸实施,从而使出版的教材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事实上,由于各个分社提交的需求书号总量远大于总社的书号总量,因此总社一般以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

该出版社(材料中称为A出版社,其代号为P115)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 信息,并且积累了该社往年的一些数据资料(见附件1~附件5),请根据这些数据资料,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在信息不足的条件下,提出以量化分析为基础的资源(书号)配置方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分配方案,并且向出版社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 问题的分析 该问题数据量大:仅附件2就有4万7千多份问卷,24项指标,5年市场数据。 涉及400多家出版社的几百门课程,数据虽多但不完全。许多数据为多余信息,数据中还有诸多错误。数据处理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此题所给的资料中的统计错误:附件4中根据各门课程申请量统计得到英语类的申请总量应为120(表中数据为98)。本文在建立模型时均按照改正之后的数据进行处理。

出版社的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看成是如何将总量一定的书号数分配给各分社(各学科),使得出版社的效益最佳。出版社的效益不仅仅指“经济效益”,还包括它的“社会效益”,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考虑的。

任何形式的资源配置都是在一定信息量的基础上进行的,本题可得资料包括分社提交的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但是这些信息通常具有不完全性和随机性。

建模需要考虑的因素 目标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取决于书价与销售量 社会效益取决于市场占有率市场满意度 必须考虑分社的计划准确度可以从目标中反映,可以作为约束。 要求:加强对强势产品的支持 从调查问卷表和问卷调查数据中(附件1、2)我们可以统计获得学生对该出版社各门课程教科书的平均满意度,通过是否使用本出版社的教材估计本出版社主要课程的市场占 有率,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其他相关指标;根据以往5年各课程计划及实际销售数量(附件3)我们可以来预测06年的实际销售量和各分社对各门课程的计划准确度;另外在附件4、5中我们能够得到总社可供分配的总书号数、各门课程的销售均价、06年各分社书号分配数量的范围以及各分社人力资源最大工作能力(本文中各分社策划人员,编辑人员,校对人员中最小的总工作能力构成该分社工作能力瓶颈)。

其次是模型的建立。利用资料中提取的信息,根据以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原则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对“强势产品”从市场占有率,市场满意度,计划准确度三个方面理解,即总社在分配书号时优先考虑市场占有率高,市场满意度高,计划准确度高的课程。于是问题就可以转化成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求解该多目标决策问题得出书号的分配方案。

最后通过信息分析并且结合当今出版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以及发展趋势,可以对出版社提一些参考性建议。

三、 模型假设和符号系统 (一)模型假设 1、由于出版社的人力资源、生产资源、资金和管理资源等,它们都捆绑在书号 上,所以本文主要研究书号这一资源的配置问题; 2、本文从A出版社角度进行资源配置决策,且只研究06年的出版资源的分配 问题; 3、将附件2问卷调查数据视为取自总体的随机样本,能正确地反映出版社的历年经营状况和读者对图书的满意度评价;

4、06年A出版社及市场均运行正常,没有突发情况; 5、分配书号只考虑各分社人力资源的约束,而不考虑其他资源,如:生产能力,资金,生产条件等的限制;

6、各分社人力资源取历年平均值,且不考虑新的人力资源计划,即每年各分社各类人员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年工作能力也不变;

7、为保持工作连续性和对各分社计划一定程度上的认可,出版社在分配书号时至少保证分给各分社申请数量的一半;

8、假定同一课程不同书目价格差别不大,同时销售量相近,用“课程均价”和“平均销量”表示A出版社同一课程不同书目的价格均值和销量均值;

9、假设该出版社在定价时保持对所有教材利润率同一,并在此原则上制定教材单价; 10、本文只研究A出版社所关注的64门课程所对应的教材(一个书号对应一类教材),将问卷中在64门课程之外的均列为“其他”;

11、读者对教材的满意度评价的4个指标(内容,质量,权威性和价格)权重保持一致; (二)符号系统 i:分社编号,i=1,2,……,9;

j:每个分社的课程编号; ijx:第i个分社第j门课程分配到的书号数(决策变量);

iX:第i个分社分配到的书号数;

ijp:第i个分社第j门课程每种书目的价格均值;

ijQ:第i个分社第j门课程每种书目的销量均值;

ijs:第i个分社第j门课程的申请书号数;

iS:第i个分社的申请书号数;

iC:第i个分社的最大工作能力;

ij:第i个分社第j门课程的市场满意度指标;

ij:无量纲化之后的第i个分社第j门课程的市场满意度指标;

ij:无量纲化之后的第i个分社第j门课程每种书号的平均经济效益指标;

ij:第i个分社第j门课程的教材数的市场占有率;

ij:第i个分社第j门课程的销售金额的市场占有率;

i :第i个分社的申报准确度;

ij:第i个分社第j门课程计划的准确度;

:平衡因子; M:出版社的总的可供分配书号数;

1g:出版社的经济效益指标函数;

2g:出版社的市场满意度指标函数;

3g: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指标函数;

4g:出版社的计划准确度指标函数;

1,2,3,4:分别为四个指标1,2,3,4gggg的权值;

四、 模型建立 1基于课程的优化配置方案 (一)、数据分析 出版社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进行决策时必须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市场需求量,顾客满意度等),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决策的难度,因此在大量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就成为了决策的关键。本文讨论A出版社的资源配置问题。首先我们根据历年资料和社会调查数据挖掘出影响决策的信息。

关于经济效益取决于销售额及书号(成本) 06年实际平均销售预测 出版社的原材料需要提前订购,生产需要提前组织,资金需要提前规划,所有这些有关资源配置的问题都是以未来的销售预测为前提的。作为出版社的决策者就必须要了解市 场销售量的发展趋势,在主观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数据对未来的销售量进行预测,以保证在最佳时机作出最佳决策。

观察往年的数据,我们发现该出版社每种书号的实际销售量(每门课程教材的实际销售量和总书号数之商)呈一种递增的趋势,在市场和出版社都运行正常的假设下,我们可以认为06年每种书号的实际销售量也是增加的,本文运用线性回归的方式对06年每种书号实际销售量进行预测。

以计算机类的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为例,其以往5年每种书号实际销售量如表1所示:

表1: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实际销售量 1240 1243 1850 2641 2692 实际书号数 10 11 12 12 12 每种书号销量 124.00 113.00 154.17 220.08 224.33 用线性模型11011Qn进行拟合(其中0,1称为回归系数,1为随机误差,影响x的其他因素作用都包含在随机误差中,如果模型选择合适,应大致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n为年份,2001年取1),用MATLAB[1]统计工具箱中的命令regress求解,得到:0172.791,32.716,线性回归函数为

年 项 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