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正文)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正文)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正文)

浅谈视频课程的录制与发布共享技术

乳山市乳山口镇初级中学许航

【摘要】:近年来,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当前现代技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基层教研部门及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视频课程的录制与共享发布方面,如何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寻求一条效率高的教学视频资源建设途径,编制优质的视频教学资源,并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共享,从而为单位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本文的研究主体。笔者结合实践,通过对师生教学活动的电脑画面的音频、视频等录制技术的简要分析,在视频课程资源的管理与共享发布方面,提供一个基于Web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课程资源视频课程录制开发和利用发布共享

一、研究背景

开发和利用优质课程资源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改革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便于学习、交流、研讨等角度,要录制一堂好的优质课,并能充分利用这些视频资源,不仅要客观记录教学的全过程,还要充分的展现教师教学风范、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师生的双边的互动活动等。而学校并不是专业的电教部门,怎样才能把精彩的课堂互动过程实时地记录下来,如何进行后期制作及课程资源的流媒体视频发布、网站开发设计工作,笔者进行了长期实践与操作,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录制

优质课程的录制方式从技术上大体可分为单机录制、多机录制后期剪辑、现场制作、全自动录播四种。在具体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应根据视频录制的具体情况及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不同录制方式。

1、单机录制

单机固定镜头录制是最容易实现的方式,优点是技术简单、成本较低,无需专业电教人员操作,一台摄像机或是家用DV用三角架支撑在教室后排中间或两侧,即可实现。其缺点是较难全面表现教学过

程中师生互动的情景、细节等,处理近景特写、镜头切换等问题较困难。但在优质课评选的实况录制中,可以专人操作摄像机进行适度移动拍摄,兼顾老师、学生、板书特写。要做好这一点,需要摄像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最好能提前了解教师授课的具体环节、教法、学法的具体处理等细节,以便为从容处理好师生镜头切换做好准备。此外,在实际工作中也可多录制几组过渡镜头,作为后期剪辑制作中覆盖失误部分镜头转换的素材。

2.多机位录制及后期剪辑方式的选择

采用多台DV摄像机录制课程,以不宜少于3台为最佳。三个机位要明确分工:一号机位不停机将一节课的内容完整地摄录下来。开头和结尾处的镜头以大全景为主,中间以中景镜头为主,主要拍摄教师讲课、板书、操作计算机的镜头,尽可能地拍好教师的近景和板书内容。为了充分、全面地反映课堂的内容及组织形式,可以穿插一些中景和全景转换的移动镜头。二号机位记录投影内容,一般不必变换景别;对部分教学重点难点也可以运用近景或特写镜头,进行重新构图。三号机位作为机动摄像机,在教室的左右两侧移动,主要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镜头为主,拍摄学生听课、回答问题、做笔记等内容,可以中景为主,穿插一些近景、特写,通过左右摇的镜头来反映全班学生上课的精神面貌。

课程录像的后期剪辑我们主要采用非线性编辑方式,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有会声会影、premiere、EDIUS、大洋、索贝等非线性编辑系统。其中EDIUS的多机位编辑功能,是实况录像编辑的最为高效快捷的剪辑方法,可优先选用。

摄录结束后,将素材全部上载到EDIUS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在EDIUS菜单栏选择多机位模式,此时监视窗口划分出多个小窗口,默认状态下,可以同时支持3台摄像机的素材。

对于多机位剪辑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准确的时间对位,这在EDIUS 中被称作“同步点”。EDIUS 还提供了四种同步方式:素材的时间码、录制时间、素材入点和素材出点。在三个机位的素材准确对位之后,播放时间线,并直接在监视窗口中双击选择需要的镜头,也可以使用数字小键盘切换镜头,它们与各个机位是一一对应的。当用户按空格键停止播放,多机位素材就被一次性剪辑完成。由此可见,EDIUS的多机位编辑功能是十分便利的。

采用多机位录像加后期剪辑制作教学录像的方式,廉价而实用,

适用于录课数量较小的中小学使用。如果单位要建立一套与教学同步的校本视频教学资源,需要录制的课程较多,还可采用更为高效快捷的多机位现场制作方案。

3、现场制作

现场制作就是在教师授课现场同步录制并剪辑出成品录像的方式。可采用一体的便携式录播机。它将传统电视台的非线性编辑、监视器、硬盘录像机、字幕机以及自动播出、网络直播服务器集成于一个手提箱中。我们利用便携录播机为学校的元旦联欢会进行了全场实况录像,并以最快的速度在本地电视台播出,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采用便携式录播系统进行实况录像主要是采用硬盘录像技术,将各路视频信号直接转化为数据文件存储在硬盘上,省略了传统录制技术中节目成品录像的再次上载过程。随着录播系统的不断完善,它的功能也变的强大起来。

(1)支持五个以上音视频输入通道,一路VGA信号输入。通过USB/1394 /模拟采集卡可以接各种WDM 驱动的硬件设备:如普通摄像头、监控摄像头/DV摄像机等,进一步降低了多机位录制的门槛。特别是VGA信号的直接录制解决了用摄像机拍投影幕画面模糊的难题。另外硬盘存储的视频文件也可作为一路输入用作切换。

(2)各个输入通道中任意两路视频可作特技切换,可自定义大量的二维、三维特技切换效果。

(3)实时叠加字幕、角标,具有自动字幕和手动字幕两种字幕叠加方式。支持两个角标,角标位置可以在四个角选择角标支持各种图片文件格式,支持动画角标和透明角标。

(4)可实现虚拟演播室功能,支持蓝、红、绿3色背景抠像,完美实现虚拟演播室效果,支持视频的颜色和亮度调整,录播过程随时可调整颜色和亮度。

(5)系统内置调音台功能,可任意控制视频的音量大小和混音效果。自动播出功能可以设置定时播出,自动切换,轮流播出等。

(6)可编辑、输出多种文件格式,并保存为WMV或者AVI格式的视频文件。支持网络流式输出,直接发布到互联网,包括Windows Media / Real Media / Mpeg4 /Mpeg2等格式。通过A/V卡、1394卡、SDI接口卡也可输出高清、标清A/V信号。

这项高度集成、多功能的录播技术几乎涵盖了电视节目从现场制作到后期编辑、播出的全业务流程,相当于把电视转播车装在一个手

提箱中,可以很方便的到每个教室、会议、活动现场进行节目录制及直播,非常适合中小学教学的需要。

4.全自动切换录播技术

所谓全自动录播就是无需专职电教人员现场操作设备,系统自动切换或由教师和学生通过无线按键切换完成课堂实况录像和播出。其核心设备由预装自动录播软件的教师授课电脑、自动跟踪摄像机和智能导播机组成。

自动录播软件能够将计算机屏幕内容,包括鼠标运动轨迹、电子白板内容等完全录制下来。支持多种课件模式,单画面电影模式、三分屏课件模式和四分屏课件模式,其中单画面电影模式和三分屏课件模式可同时实时生成,无需经过后期编辑。系统自动生成的三分屏课件和四分屏课件用IE 浏览器播放,便于网上点播,单画面电影模式可拿视频播放器播放也可使用网页模式播放。

自动跟踪摄像机主要采用红外跟踪技术,授课教师需佩带红外无线领夹麦克,摄像机随教师移动跟踪拍摄,录制效果实时、平滑,教师始终处于图像中间位置。跟踪过程中采用智能变焦功能,在教师在板书时,跟踪摄像机自动变焦清晰录制板书画面,板书完成后摄像机自动返回原始焦距。

智能导播系统可设定自动切换和导播规则,学生按键回答问题时自动切换到学生摄像机,回答完毕切回教师画面。录制单画面电影模式时,VGA 信号的自动切换切换可响应教师计算机的屏幕变化或教师计算机的操作,当教师计算机的屏幕没有变化或者教师没有操作计算机一定时间后自动返回视频信号,时间可通过软件自定义设置。

系统可对教师讲课时所用的PPT 和Word自动生成文字索引,生成课件后显示在课件的左下区域,点击索引后课件可跳转到相对应的内容,无需后期添加,后期可制作成带目录的章节化索引和缩略图索引。

将录制好的课件发布到学校的网站后,学生用IE浏览器即可点播课件,无需安装其他客户端软件。

经过试用,我们感觉由于没有外来人员参与课堂录像,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师和学生表现自然。全自动录播系统的投资较前三种录制方式要高,但录课效率也是最高的,比较适合建立与本校课程教学同步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三、课程资源的管理、发布共享技术

录制的视频课程通过不断的积累就形成了本校的教学资源,后期的管理和发布水平直接决定着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基于WEB的资源共享平台。一可方便教师调用、研讨观摩、评价,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教学水平改进。二可辅助学生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如果有遗留下来的问题,可在课后通过网络视频辅导,提升学习效率。

1、课程资源管理、发布平台的功能设计

目前,国内大规模的应用平台开发成本在十几万元以上,一般中小学负担不起,我用所学的ASP网站开发及SQL数据库后台管理技术尝试着做了一个功能简单的管理发布平台。平台的主要功能在于解决课程资源的分类发布、用户上传点播权限、上传资源的目录空间划分、视频的流媒体技术发布以及信息反馈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最终目标是要打造一个教师的评价观摩平台,学生的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平台首页的顶部导航栏主要可设置:会员中心、学习指南、视频课程、课程讲义、在线留言等几个模块。左侧导航栏是课程资源的分类,登录管理后台可自定义分类。

在会员中心模块注册会员帐号分为教师和学生两类,注册会员均可以修改自己的帐号密码等相关信息;所有的教师、学生帐号都能点播观看上传课程;教师帐号在注册时必须分配一个服务器专用目录,用于上传自己录制的视频课程,每个教师用户都可以在会员中心上传课程、管理修改自己的课程。

学习指南模块主要由管理员在后台发布一些平台的使用方法;视频课程模块即所有教师上传的课程;课程讲义可以是各个学科的教学提纲、课件等;在线留言模块初步设计是用户对课程的评价和新会员申请开通帐号的发给管理员的审核信息,留言分为公开和非公开两个类别。

上述栏目的设置有利于师生充分利用视频课程资源,提高学习、交流、研讨的效率。

2、视频课程的流媒体发布技术

视频课程的发布可采用两种方法发布:基于文件的(http协议)方式和基于流媒体(MMS协议)方式。

一是基于文件方式发布课件。

这种发布方式最为简单,就是直接将课件文件上传到Web Server 上,在网页上建立超级链接链接课件中主文件。如支持用户

数少可采用这种方式。

二是基于流媒体方式发布课件。

这是一种普遍应用的课件发布方式,应用Windows Media Server 发布视频内容。在Windows Media 管理工具里创建一个单播发布点,假如名字为vod ,这个单播发布点指向课件的存储目录。在相应的课件目录下要创建一个流媒体发布地址指向文件,主要包括:流媒体服务器的IP 地址、在流媒体服务器上创建的单播发布点名称、课件的目录名称,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这三个参数。

3、资源管理发布服务器的公网访问

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IP地址均属内网IP,在校园网内对资源的访问只要输入服务器内网IP地址即可。但学生如果想在家里从互联网复习老师讲过的课程,就遇到困难了。因为学校的宽带一般都是通过其上级的路由器接入互联网,设在单位的资源服务器没有独占的公网固定IP,无法实现静态域名的解析。最省钱的解决办法就是申请动态域名解析,通过动态域名来访问单位的资源服务器。当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申请固定IP,注册互联网一级域名,以获得更加快捷的访问速度。

四、结论

视频课程的录制、发布共享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效率,对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与普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探索与实践,选择和使用有效的适合校情的视频课程录制、发布共享技术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电视制作》(技艺类),武海鹏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乌美娜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EDIUS标准教程》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及其优化动因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及其优化动因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内涵的阐释,探究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三大动因,以期为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供理论说明。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动因 随着受教育人口的增多,高等教育需求不断膨胀,高校的数量、规模和结构也不断上升、扩张和复杂化,高等教育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日趋锐化。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改革,而这场改革,无不围绕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展开。那么,我们有必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发掘其优化配置的动因。 1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 1.1高等教育资源 《现代汉语词典》对“资源”一词的解释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那高等教育资源可否理解为高等教育资料的天然来源呢?显然不全如此,狭义地说,“高等教育资源通常被界定为投入高等教育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其中人力包括教师、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物力包括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耗材;财力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源。”但从广义上讲,高等教育资源还应包括除有形资源外的无形资源。所以,高等教育资源就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用于维持高等教育活动正常运行和维护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的总和。 有形资源。顾名思义,有形资源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源。如前所述,有形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三大主要资源。简而言之,人力资源包括学生和教师两部分。其中教师资源又包括教学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四个组成部分。财力资源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源的总额及其结构。学校的财力资源一般都主要来源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投入,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比例较少,但在逐渐扩大。物力资源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土地、房产、设备、图书等,是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无形资源。“无形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市场资源、学科与专业资源、声望资源、政策资源和经验资源等,是一种看不见的资源。”无形资源创造的价值和形成的影响是不可度量的,甚至要高于有形资源。相信一所信息渠道畅通、资讯更新迅速,学科结构科学、专业设置合理,办学声誉良好、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文档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文档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document on fair and balance 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编订:JinTai College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以xx市xx镇为例 主要调查xx市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入学资格条件对比、现今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和转移,进城农民工子女剧增,而学校等公共资源配套建设滞后,加之城区教育投入历史欠帐较多,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关键词:教育、资源、差距 xx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城区(包括七个县、市、区城区)现有人口近13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17.2万人,在校生20.7万人,专任教师7473人,师生比1:27.7,高于省定标准。专任教师学历

合格率98.36%。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06所,班级2971个,其中大班额2330个。生均校舍占地面积为8.7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55平方米。XX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6%,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视听残入学率和智残入学率达到80%和85%以上。在学者看来,xx整体教育已处在相对均衡的高位,类似于“橄榄球”形状。理想的优质教育结构就是优质的学校略多一点,薄弱的学校少一些,而腰部则很壮实。而不是像金字塔结构,多数薄弱学校在底层,少数优质在顶层。XX年是xx教育体制改革的丰收年,均衡是改革的关键词,多项措施已经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设好每一间学校;扩大小升初电脑派位范围。把市属优质初中全部纳入电脑派位范围,并且面向全市派位,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入读优质初中。在高中阶段:统筹普通高中发展,激发各级政府办学活力;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比例达到40%,均衡全市普通高中生源,提高普高整体质量,扩大普高优质学位。此外,完善扶困助学制度,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健全资助体系,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增加积分入学指标数,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近年来,我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教育均衡化方面

解决校内教育公平问题之我见

解决校内教育公平问题之我见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不公平现象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校 内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探讨,意在各学校对校内教育公平问题引起重视,探索解决 办法,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教育公平;校内教育公平;评级体制;竞争机制;资源配置 作者简介:李缅心,任教于云南省腾冲县第一中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体系。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1949年的1.5%上升到79.2%;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新增劳动力的结构和素质;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毛 入学率达到24.2%,进入大众化阶段;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 年限从1949年的1.6年提高到8.7 年。教育发展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了 全民族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 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还不适应,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据官方2009年的一项调查 显示,56.5%的人认为生活中存在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据2009年的另一项调查显示,仅有11.2%的人认为教育公平,换句话说就是有88.8%的人认为教育存在不公平。当前,人们对教 育公平最强烈的反应,就是在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机会不平等,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 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 之间,甚至存在于学校内部和班级之间。由于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较大课题,也是人民群众 普遍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国家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并正在极力解决,在此笔者仅从校内教 育公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寻求一些解决办法。 教育公平不是新名词,首先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是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 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 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教育公平的理念可以说源远流长。那什么是教育公平呢?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教育公 平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近年来由于教育从起点就存在不公平现象,致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一句话成为社会广 泛流传的“经典”话语,其实我们谁也说不清楚“起跑线”究竟划在哪里。社会上以致出现“起跑 焦虑”、“起跑恐慌”,接下来择校之风自然而然迅速刮起,并愈演愈烈。2011年5月19日凤 凰网摘自《湖南日报》一则消息《择校费7万起跳,教育公平何处安身》,有媒体报道称, 一连三日的广州市幼儿园、小学招生报名正在进行,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昼夜排队。今年,广 州多所名牌小学择校费以7万元人民币“起跳”。华师附小更亮出了16万元的天价。难怪不少 家长感叹:孩子入学、入园,考的是家长的毅力和钱包。 择校风的盛行,进而引发择班风,择师风,甚至出现择同桌风。进了名校,又要选择名班、名师,弄得学校和家长都苦不堪言。家长的愿望情有可言,无可厚非,追根溯源是教育 资源配置失衡造成的,教育资源失衡引发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出现,当然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是 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社会统筹、教育投入、资源配置、政策制度当中去寻 求解决办法,但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作为学校在内部解决本校教育不 公平问题,通过学校的努力是可以做到的。笔者从教将近三十年,任教学校是一所县级一中,是省级重点中学之一,多年来对教育不公平引发的择校风感触颇深,比如,学生班级分配不 公平,又优等班,差等班之分;教师资源分配不公平;学校、教师的评价制度不公平。教育 领域的不公平已引起社会和国家的关注和重视,但同一个校园内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却很少有 人去探究,同一个校园内的教育不公平问题都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又如何去解决整个教育不 公平的难题,为此笔者用了很长时间潜心剖析,有所心得,仅供参考。 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到学校内部的教育公平呢? 教育评价单一的影响 对于教育质量的评价仅从分数的高低和考取高一级学校的人数来衡量,以致学校只好采 取集中好的教学资源突出重点来维持学校的声誉,由此造成保一部分,顾一部分,舍一部分,

从校外教育的角度谈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

从校外教育的角度谈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 一、概念的界定 1、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按照教学计划,以班级授课制的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完成课标和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特别是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强制性和公益性。 2、校外教育是指少年宫、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二、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的必要性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前头兵,学校教育非常重要,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但就实现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而言,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全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仅仅有校内的课堂教育,只学习人类的经典文化和间接经验是不够的,青少年成长需要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知识教育,但是也需要一些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需要更多的社会交往,学生的知识学习必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内化和建构,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化必必须校内外教育相互结合,有机联系,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提升,所以校外教育的存在必不可少。 三、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的要求 目前,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发展相对滞后,还不能满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从校外教育角度,怎么使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发展状大校外教育,形成整体化的育人环境,真正实现我国的大教育,是一直来困扰校外教育工作者的一道难题。据此,笔者对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有如下粗浅认识。 ㈠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校内外教育理念要趋同。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基本相同,都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两者同等重要,在青少年教育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校内外教育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双方教育齐头并进,有效衔接,青少年的发展才是健康的积极的。为此,校外教育工作者要用发展的角度,带着思考主动走进学校,通过学习、观摩、听课、座谈、探讨、交流等有效形式亲身体验,更直接深入地认知新课改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化程度和实施情况,了解学校新课改的目的、意义和重点,吸收校内教育营养成分,

关于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于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摘要】教育问题伴随着招生、考试、就业等“关口”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问题。教育公平是配置教育资源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实际中却常显不足;有鉴于此,我们要进一步把基础教育的“义务性”凸显出来。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切实领会初等教育投资运行中的优点和不足,完善现有的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制定有关教育投资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教育投资稳定的来源;在义务教育阶段施行免收学生的学杂费;制定国家扶持贫困地县发展教育事业的长期计划,建立贫困地县教育发展基金。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和优质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时代命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公平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问题伴随着招生、考试、就业等“关口”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问题。教育问题的奇特之处是教育成了人人皆怨的“大家骂”。用人单位抱怨教育质量下降,抱怨研究生工作能力不如过去的本科生,大学生操作能力不如过去的中技生;“道德从业人员”呼吁“素质教育”,斥责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滑坡;社会舆论痛责教育产业化,教育部领导批学校企业化,校长抱怨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嫌待遇低或不公,家长恨高收费乱收费,在校学生怨课业负担重和考试多,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骂就业难和“扩招”,外地户口的骂“特权”,本地户口的骂“移民”,教育业内外人人皆怨。

教育资源配置的“双轨制”、“多渠道”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从而导致社会各阶层之间、各个地县的公民之间、教育与受教育者无法达成对于教育的共识。因此,人人都觉得对自己不公平,似乎谁都是受害者,谁也没沾光,谁都有理,这便是教育“大家皆怨”的主要原因所在。教育关系国计,关乎民生。发展教育必须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受教育权利不公问题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势在必行。 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引发的负面现象。 调查显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一指标方面差异显著。前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3年,相当于高中二年级的文化程度;后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1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相比2000年城镇平均10.20年和农村7.33年的数据,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仍在提高,但前者的增长速度显然大于后者。“中国教育的不平等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各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入学机会的不平等,以及教育者所得待遇的不平等。”据报道,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在1985年的平均水平是5.2%,发达国家是5.5%,发展中国家是4.5%,而当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2.3%,教育投入不足的现象还在一直延续,即使到今天,我国仍没有达到4%的既定目标。这也表明,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是摆在中国教育目前的一个严峻现实,在全部教育经费中,政府预算投入只占53%,其它渠道的投资占47%。国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民间社会与普通百姓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2002年我国社会性教育

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均衡发展对策思考

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均衡发展对策思考 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落实和“五个重庆”的提出,城镇与农村经济差距日趋加剧,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均衡发展是当下各区县政府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继续坚持以农村教育为重点;加大农村学校“普九”欠债清理;重视师资培训力度;建立长效教育机制;确保农村孩子与城市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平等、优质教育;健全贫困学生助学制度;才能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科学、统筹发展。 关键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均衡发展农村教育研究 教育是一个地区发展、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是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助推器;是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增强凝聚力的粘合剂;是促进人类文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建设“五个重庆”具有决定性意义。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人才资源的加速中心聚集化,使得城乡经济差距日趋加大。真正实现全民走上共同致富道路、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必须缩小城乡差距。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呢?着眼于长远利益,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无疑是缩小城乡差距的起始之步。实现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心是城乡帮扶发展,重点是加快农村

教育发展,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肩发展,促进人才的整体稳步推进。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地区物质、文化、精神的谐调发展。 一、整体认识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 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中心经济和区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结合体,城市和乡村构成了完整的社会。构建经济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一枝独秀不是春,农民素质不提高,和谐社会难以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农村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2.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精神文明发展之间联系的核心,是教育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之处。 教育资源合理、科学配置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对高效、科学利用教育资源及国民经济结构整体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3.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农村办学条件。 二、客观认识地区教育发展。 (一)义务教育概况。 近年来,受人们意识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激增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布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 --以xx市xx镇为例 摘要: 主要调查xx市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入学资格条件对比、现今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和转移,进城农民工子女剧增,而学校等公共资源配套建设滞后,加之城区教育投入历史欠帐较多,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关键词:教育、资源、差距 一、调查资料 xx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城区(包括七个县、市、区城区)现有人口近13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17.2万人,在校生20.7万人,专任教师7473人,师生比1:27.7,高于省定标准。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36%。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06所,班级2971个,其中大班额2330个。生均校舍占地面积为8.7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55平方米。2018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6%,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视听残入学率和智残入学率达到80%和85%以上。在学者看来,xx整体教育已处在相对均衡的高位,类似于“橄榄球” 1 / 16

形状。理想的优质教育结构就是优质的学校略多一点,薄弱的学校少一些,而腰部则很壮实。而不是像金字塔结构,多数薄弱学校在底层,少数优质在顶层。2018年是xx教育体制改革的丰收年,均衡是改革的关键词,多项措施已经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设好每一间学校;扩大小升初电脑派位范围。把市属优质初中全部纳入电脑派位范围,并且面向全市派位,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入读优质初中。在高中阶段:统筹普通高中发展,激发各级政府办学活力;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比例达到40%,均衡全市普通高中生源,提高普高整体质量,扩大普高优质学位。此外,完善扶困助学制度,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健全资助体系,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增加积分入学指标数,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近年来,我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教育均衡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全市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一是加大经费投入,拓展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城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采取教育资源整合、扩建和新建学校等办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城区学校建设和改造,城区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二是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二、调查结果 根据连续两天的走访和实地调查,发现政府对城乡教育资源的投入

校内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校内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一、班会目的:通过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抓好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抓好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学生安全学习的关键。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以讲道理为多,辅以实例教育学生,效果会比较明显。那么我们小学生在校内、校外及课间休息时要注意哪些呢? 一、校内课间活动时要注意: 1、课间休息时不在楼梯、走廊、楼道间逗留玩耍。 2、在楼梯、走廊、楼道上行走时,应礼貌让路,不得抢先、拥挤,靠右慢走讲秩序。 3、行至拐弯处要小心,避免碰撞慢慢行。 4、不带有危险性的玩具到学校里玩。 5、不乱扔果皮纸屑,注意安全讲卫生。 6、下楼梯不跑不跳稳步走,更不能趴在扶手上面向楼下冲,要保持距离不推拉。 7、在教室里休息不要追逐、推拉、打闹,防止课桌椅的碰撞,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8、严禁趴在走廊的围栏上,不准放东西在围栏上,不准从楼上往下扔东西。 9、严禁在走廊上奔跑、追逐、打闹和游戏。 10、中午午休时要做到安静,不打扰他人。 二、校外安全要注意: 1、上学、放学路上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法规,横过马路时要左右看,安全时方能通过。凡未满十二周岁得学生不允许骑车上下学,一公里以内学生不得骑车上下学,不乘坐机动车上下学。 2、夏季天气炎热,禁止任何同学到河边玩耍或下河洗澡。 3、夏季天气变化大,遇到雷雨、大风、闪电天气,要注意正确避让、躲避。不在树下、屋檐下避雨,不接打手机等,要在室内活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4、农忙季节要注意避让农用机械,不好奇,不靠近,不触摸农用机械,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还要提醒身边的同学、朋友。同时注意道路行走安全。 5、在家里要注意用电、用水、用火安全,要在家长的陪同下方可使用家用电器,同时要注意安全,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希望同学们能做到上面几点,时时刻刻将“安全”牢记心中。 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为创建文明、和谐、平安的校园做出积极的贡献! 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 1

校内外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不同特点的比较研究

校内外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不同特点的比较 研究 摘要:如何发挥校内外美术教育活动的优势互补,发挥美术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独特作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美术教育特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219-01 科学家钱学森留下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至今是中国教育刻骨铭心的待解难题。 人才的培养既源于自身禀赋,亦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少年时期的美术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教给他们拓展创意思维的方法。在吸取人类历史文化营养过程中,培养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钱学森的少年成长时代离不开一个“玩”。“玩”中接触大自然,“玩”中锻炼动手能力,“玩”中增长和扩大知识面,“玩”中完善人格,放松身心,放飞了理想。相反,应试教育基本上不让学生“玩”。学生们被绑在书本上通宵达旦的学习。“一切为了应付考试”的思想正

在非常善意的坑害着我们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学生,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机械死板的学习中,学生丧失了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想,这并非中国校内教育的初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质量评价。这是挑战,更是责任。怎样发挥校内外美术教育活动的优势互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呢?以下是针对校内外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不同特点的比较。(如表1) 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承担着面向全体学生普及美术教育的任务,师资完备、教育质量有保障、国家确保经费投入。当然班级授课制也有不足:学生只能按照固定的教室与课程表机械的上课,无论喜不喜欢;讲的不好的老师学生不能换,没天赋的学生教师必须教;每班四五十人既抓纪律又赶进度,很难因材施教、逐个讲评,导致“一个模子”培养人,会不会只能这样,更不奢求个性化教学、专业化发展了。 校外美术班承担了美术培训的职责,绝不能把美术作为一种兴趣培养,偏重于模仿而不是创造,只停留在标准化、大众化的美育水平。校外美术专业培训是校内美术的补充和发展,是少年儿童“玩”的地方、艺术的摇篮。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既闻名而来拜师学艺,绝不能误人子弟。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不断探索真正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要整合美术馆等社会资源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鼓励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师生可面对面直接交流,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进度和发展目标,示范绘画步骤、方法,手把手的教好基本功;鼓励学生想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的研究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的研究 摘要:教育资源蕴含了特定的教育信息,能够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资金的资源等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我国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得到很大改善,但是还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创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提出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和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共享;研究 目前,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是重点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很多不公平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配置,从而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与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矛盾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一种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急需我们解决。 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提高办学的质量,所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学校的布局要促进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均衡发展,因为教育资源的均衡是在发展当中体现出来的。要针对现在教育资源的地域性差异大的问题来进行教育发展的规划和学校的建设等。要根据不同的地域来分区规划和分类发展。因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教育投资也有很大差异,所以教育资源的配置就有很大差异,这导致了受教育者的机会不平等。学校的教育资源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逐渐解决落后地区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的现象,还要把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利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教育发展规划需要根据未来人口状况以及社会的需求来进行长远规划,不能只是依据传统的教育经验来推想未来发展。今后我国的教育是素质的教育,对师资以及办学的条件要求都比较高,所以,需要及时调整教育资源的配置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 1、推动优质课程的共享 在教学当中,培养人才才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我国的教师资源的分配很不均衡,在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师资力量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当前我国教学

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2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 3 中英习语之间差异的原因和用法 4 A Brief Comparison of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5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 6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7 霍桑《红字》女性主义的探析 8 荒岛主义在《蝇王》中的映射 9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1 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 12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 13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 14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15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6 与苦难嬉戏——透析《查尔斯兰姆散文集》 17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谈美剧《生活大爆炸》双关翻译 18 A New View of Feminism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River 19 从语域理论角度分析商务发盘函的翻译策略 20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 21 On“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n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 22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 23 分析课堂教学中的肢体语言 24 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 25 26 A Study of Fu Donghua’s Translation of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writing 27 苔丝悲剧的解读 2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9 理雅各与林语堂《道德经》英译本的比较 30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31 从《远大前程》看狄更斯的家庭理想 32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 33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34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35 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大学文化差异 36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 37 新闻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38 目的论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分析 39 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 40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融合

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融合 【摘要】学校教育是主体,校外教育是补充,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不仅是校外教育自身发展需求,对于构建和谐教育,促进少年儿童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剖析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关系,指出校内外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并从做好需求调查,打造融合平台,校外教育形式引入校内,利用群众性教育活动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校内外教育融合的措施。 【关键词】校内外教育,融合,和谐 一、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关系 (一)二者差异性 每个人写的文章都有各自的味道和风格,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也各自有各自的味道和风格,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是有差异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切入点的确定。 首先,校外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因此对少年儿童施教没有强迫性,它的吸引力更多的来自于孩子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这样孩子参加校外活动,在选择内容、形式、方法、时间和地点上就有很大的自主性,同样,校外教育工作者在上述方面的选择上也是自主的。校外教育的自主性特点,预示着校外教育没有太多的限制,有利于主动寻求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 其次,从校外教育所设置的活动项目来看,虽然知识的系统性不如学校教育,但大量的实践活动,又是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因此,结合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校外教育可从增加德育、科学、文史、艺术、体育等方面课程的实践环节入手,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三,由校外教育的自主性决定,校外教育具有非常广阔的创新空间。校外教育可以根据学校教育的需要,提供创新的活动思路和方法。它可以及时调整活动内容,精心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活动项目,不断探索参与式、体验、互动式的活动方式,创新活动载体,满足社会、学校、家长和孩子的发展需求。 (二)二者的联系 补充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学校教育是主体,校外教育应该是补充。当前,由于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比如现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还有目前存在的教育班里面学生普遍比较多等因素,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照顾每个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的兴趣,学生不可能在学校都受到均衡的教育,也不能自由地发展,因此,学生在校外参加一些活动,比如课程的补习,或一些兴趣活动,应该说是

移动学习在我国校内外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446505070.html,/p-72383087.html# 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概览 移动学习在我国校内外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个人日记2010-02-23 17:50:42 阅读1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移动学习理论以及国内学者的研究 Desmond Keegan 丁兴富译《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开放教育研究 2000年第五期: 移动学习的发展将使学生在远程学习上更加自由,只要能够实现其电话装置的无线通信连接,无论在飞机场、在床上或在他们选择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学习。 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移动实验室给移动学习的定义: 移动教育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等来更方便灵活的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崔光佐,200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移动教育—全球化学习的新方式》中国远程教育 2003: 移动教育是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等)通过移动教学服务器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一个实用的移动教学系统必须同时兼顾学生,教师和教育资源这三个方面,将他们有机结合起来。 提出了基于短信和浏览、连接的移动教育方案,分析了SMS\EMS\MMS以及WAP以及3G时代的三种标准等实现技术。 刘豫钧鬲淑芳《移动学习—国外研究现状之综述》现代教育技术2004,3 引述了国外不同专家从技术、远程教育思想等视角出发给定的移动学习的定义,并从数字化基础、学习方式的自由自在、随时随地、学习环境的可移动、学习的技术实现基础移动计算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等方面来把握移动学习。 并分五个方面,通过大量国外研究移动学习的事实介绍了国外移动学习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1)移动设备应用于教育的可行性研究(2)移动学习资源开发(3)短信息服务(4)WAP教育网站的建设(5)与终身学习、PBL和协作学习等的结合。 叶成林,徐福荫等,移动学习研究综述,电化教育研究 2004年第三期定义: 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网线移动通信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Podket PC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景相关性等特点。移动学习是网络学习和分布式学习的一种延伸。并指出移动学习研究的五个关键性问题是:移动学习系统相关技术研究、移动学习终端软件开发研究、移动学习课程开发研究、移动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移动学习系统的标准化研究。 叶成林,徐福荫,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第三期: 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 1.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是一种隐含式学习,源于直接的交互活动以及来自伙伴和教师的丰富的信息暗示,这些暗示的信息远远超过了明确教授的内容。非正式学习强调学习的泛在性,认为人际通信交流的本质就是学习。 2.情景认知与学习,学习是学习者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景,在与学习环境的互动中自我建构意义、身份

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此处有 8430 字相似 莱特依照人们拥有这几种财产的情况,基本描述资本主义发达社会里一种模型-阶级结构分层,这种层级结构的改变使得技能资本也由此成为了相对独立且具有影响的阶级结构。再生产这种理论对于教育和社会分层关系研究影响非常巨大,我们知道的再生产理论里面有这样几个比较清楚的理论派别:1.经济掣肘下再生产与教育、教育和反钳制思潮、文化产业再生产。北美社会活动家S.鲍尔斯同他的伙伴H.金蒂斯都是经济再生产这块领域的泰斗,两位先生合著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利坚校园教育:社会经济同教学变革》(1976)作品里充足表述了这一精髓。文中提到:社会的一块是教育,教育和经济,社会制度都有必要联系。育化在美利坚起着继承和再生产资本的用途,是必要的维护巩固社会统治经济走向的方式。法兰西社会学家P.布迪厄主要持文化再生产观点。P.布厄迪再三提及文化过程之于维持当下经济关系的不可或缺性,他表示教育有利于维持一个特权的、阶级关系对立的社会,并使这样的存在合法化。在他的观点里,有阶级的现实世界,它的意识形态以及物化的体制结构,涵盖了阶层构造,以一些人号称的符号暴力(Symbolic Violence)为依托介质并且不断重复生产。阶级控制不再只是单纯意义上政治经济的话语权,而借由统治阶级对学校系统的掌握,把统治阶级想要的合法地传递信息给社会中其他个体,潜移默化的强制他人接受了新的秩序和话语。上述教育再生产不公平社会的概念忽视现代教育课程里单个个体的能动性,这些抵制论者抵制社会教育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绝对功用。阿普尔和P.威利斯等人都是较有名的抵制论者。这些抵制理者考虑,群众创造历史,人的思想和人的本体对于社会具有意义。学生作为人应该拥有创造空间的自由而非被迫接受统治观点。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教育模式对不平等社会再生产的改变,然而却没有对方式深入有意义探讨。教育在社会在生产中的突出地位是所有学派的共识,教育也成为重要理论工具用来帮助解释社会不公。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在社会分层和流动里扮演起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经济、政治成为社会分层三个维度,其中教育更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命脉。受教育人口的分布决定了社会分层的基本特质。J.斯普林曾把教育系统称之为社会的“ sorting machine??说成是一个筛选的大工具,克尔科霍夫也认为:“在工业社会中,所有学校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评判分类,并把他们分配到一个等级化的分层体系中去。”索罗金更有极端的看法,他觉得学校是统治工具,主要目的在于筛选精英,进行社会分层,最好的学校也正是最好的机器,他们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转。这里的说法都指向一个关键,教育对于社会分层有重大的指向性,人们接受教育,接受文凭,也就是接受了社会分层的预先安排。阿普尔的著作里一些观点值得一提,譬如《意识形态和课程》、《学校教育与政治权利》、《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等;吉鲁在《新教育社会学中的再生产和抵制理论:一种批判性分析》一书中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威利斯提出了反对学校文化霸权的理念。如同邓中同崔门两位研究者所说的,“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正如是,教育机会的问题就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分层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而言被看做是诱导社会经济分化的要素性质机制就是高考制度所代表的教育选拔制度。中国人的接受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会影响其工作和社会地位。在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迅猛,个人社会地位倚重经济能力,教育的投资回报风险小回报高,经济收入与教育密切关系。职业地位获得也受教育水平掣肘。各个职务对于教育条件也相应增加,教育职业化,教育资格越来越重要,教师资格证,律师资格证蜂拥出现。劳动力市场越来越严格。随着“教育准入”规则的实施,社会底层向上浮动的可能性就更小。受教育机会更直接受制于家庭经济状况,穷人的孩子没钱读书的情况出现,没钱读书到社会地位低,社会地位低下工资不高,到下一代没钱读书,成了社会死结。当下中国,社会不公和教育不公是相互砥砺的。教育作为关键要素牵系社会分化,它能成为社会平等的关键,带动社会发展缩小阶级差别;它也可能成为社会不公的催化剂,

校内活动安全教育教案

校内活动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校内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内应注意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2.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3.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 4.使学生明白在学校我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懂得课间活动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生知道校内活动守秩序应该怎样做。 教学难点: 为什么校内活动要守秩序。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校内发生的不安全事故。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了解一些校纪校规。 教育过程: 一、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可请学生举手,让学生在思考中意识哪些事在楼梯上是不能做的。)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小结: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小结:学校安排在两节课之间休息10分钟是想让同学们休息一下,上上厕所、喝点儿水;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换换脑筋,以便下一节课能精神饱满地学习。大课间设置的目的是让同学能一天有足够的活动时间。 3.同桌互相说说:你知道课间应注意些什么吗?

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平台

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平台,有效拓展安全教育的途径 近年来,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受到交通、溺水、人身侵害、自然灾害等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学生的生命安全、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重大影响。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要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效果,就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平台,有效拓展安全教育的途径。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学校教育不仅传授文化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生命安全和生存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保护学生安全健康成长。2007年2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处处要渗透安全教育思想。 学科教学和安全教育是可以联系起来的。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钻研教材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安全”这一因素,善于发现教学内容和安全的连结点,从连接点切入,自然而巧妙地将安全知识、安全意识等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接受安全教育。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亲切自然,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所以,将安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些确保人身安全的基本常识,努力提高他们的自救自护能力是每位学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安全教育的需要,学校还可以专门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每周增加地方性课程,以《生活·生命与安全》和学校安全教育校本教材为教学内容,每期期末对学生所学的安全知识进行考核,安全教育做到课程落实、教材落实和效果落实。 2、在活动中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有效载体,安全教育是我校活动的主要内容。将安全教育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开展了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活动要做到主题鲜明,有的放矢。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通过开展安全主题中队活动,安全文艺表演,安全演讲赛,安全教育故事会,安全知识竞赛,办安全小报、绘画、摄影展,外出参观实践等活动,寓教于乐,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