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汽化和液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 汽化和液化》优质教学教案

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用具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扇子、投影仪、毛玻璃片一、情景引入按照教材中的的实验,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把口扎紧,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
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怎么解释这些变化?想提出什么疑问?你的想法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学生交流: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设计说明:该实验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所用塑料袋要透明,且尽量薄,使滴入的酒精清晰可见。
为了使塑料袋排尽空气,可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
归纳总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个类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体的液化和汽化现象。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沸腾创设情景:烧开水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壶里的水会沸腾。
你在家烧过开水吗?水烧开时你发现了什么呢?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归纳小结:物理学中把液态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称为沸腾。
实验探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进一步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
第四章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学案

第四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学案【课前预习】预习目标:1、感知汽化和液化现象,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
2、初步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预习点一:汽化和液化1.做一做,想一想:将一滴水滴到小碟子里,早晨起床后再去看一下,小水滴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做饭时,揭开锅盖,会发现有一些水珠顺着锅盖流下,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2.自学课本85-86页内容,结合上面的问题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中的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
(每人至少找一个,看谁发现得多。
)预习点二:水的沸腾1.沸腾现象:我们都知道水沸腾时会产生气泡,在家中仔细观察一下水的沸腾现象,特别是水沸腾时气泡的特点,记录下来,看谁观察得最认真。
2.沸腾实验:自学课本87页关于水的沸腾的探究实验,了解这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结合上节课的实验,你认为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预习反思:将你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存在的疑惑记录下来。
【课内探究】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系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沸点及沸腾条件,了解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2、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通过比较得出蒸发与沸腾两种汽化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合作探究探究实验:水的沸腾实验目的:1.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2.测量水沸腾前后的温度,探究水沸腾的温度特点。
实验步骤:按照课本86页图4.3-2组装仪器,当水的温度接近90℃后每隔30秒种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并绘制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5实验结论:水的沸腾现象:。
沸腾前后水的温度变化特点:。
二.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88页“科学世界”部分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水的沸点与有关,具体关系是:。
应用:高压锅比普通锅更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高压锅内的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因此锅内水的沸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的缘故。
2.自学课本89页和90页有关“蒸发”及“蒸发致冷”部分的内容,了解汽化的另一种形式,并与沸腾作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 3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引入课题:【实验1】:老师用酒精在黑板上写下“同学们好”四个字,过一会儿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2】:在白色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
再将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学生:塑料袋先变大,后变小,袋内的酒精先变为气体,又变化为液体。
整总结: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板书)二、新授:分一:【问题1】:水烧开忘记熄火,会怎样?减少的水变成了什么?这是哪种物态变化?【问题2】:一碗水放几天后会怎么样?水变成了什么?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问题3】:以上这两种变化有区别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可能回答不全面,慢慢引导)(板书: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 分二:(一)、探究水的沸腾 : 1. 提出问题:【问题4】:你仔细观察过水沸腾的现象吗? 【问题5】: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问题6】:继续加热,水温会不会继续升高? 2.学生猜想:(水沸腾时有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水温会升高。
) 3.学生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的时间,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你有什么好点子吗?学生讨论:①烧杯小一些,加的热水少一些; ②尽量用温度高一些的水来实验;③烧杯上加一带孔的纸盖,减少热量散失等。
学生分工(每组四人,分别担任计时员,记录员,绘图员,观察员)合作,进行实验。
现象:温度变化:时间/min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 ... 画出图像:学生总结出什么是沸腾以及沸腾的特点(吸热温度不变)。
分三: 老师重新用酒精在黑板上涂鸦,过一会酒精痕迹不见了。
(二)这是不同于沸腾的另一种汽化现象---蒸发、 探究液体的蒸发 : 观察阶段 有无气泡 气泡数量 发生部位 大小变化沸腾前沸腾时进行下面的新课教学,例如:①做饭时,经常在锅盖上附着一些小水珠。
三、汽化和液化

汽 化(吸热)
液态
气态
液 化(放热)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在平底锅中的水和晾衣服中的水在物态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液体变成了气体是汽化现象。 不同点:平底锅中的水在沸腾,晾衣服中的水在蒸发。
{ 汽化
1、沸腾 2、蒸发
二、探究水的沸腾
问题思考:
1、使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2、水沸腾前,水中气泡怎样变化?
1、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 面和内部
2、剧烈
3、指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沸点)
1、沸点受气压的影响
2、气压高沸点高,气压 低沸点低
四、液化
你见过早晨窗玻璃上因出现一 层水雾而变得模糊的现象吗?
注射器抽入空气用手指肚堵住头 另一端推动活塞注射器内有水珠
结论1:
结论2:
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看图讨论:
洗完手后自然干与干手 器吹热风比哪种干得快?
结论1:
液体温度越高液 体蒸发的越快。
晒衣服时候,展开的衣
湿衣服挂在通风处和
服比团着的哪个干得快? 不通风处哪个干得快。
结论2:
结论3: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液体蒸发的越快 。 越快液体蒸发的越快 。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3、如何加快液体的蒸发
(1)提高液体的温度 (2)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3)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蒸发吸热
蒸发和沸腾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1、发生在液体表面
不 特 2、缓慢平和 同 点 3、任何温度下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共36张)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的水一会儿就 干了,水到哪里去了?早晨,树叶上 的水从哪来的呢?
活动 • 在手背上涂些酒精,手背上涂酒精处有什么感 觉?想一想,酒精哪里去了?酒精的状态产生 了怎样的变化?
现 象 酒精逐渐消失、 同时有凉的感觉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液态
汽液 化化
(1)降低温度 (2)紧缩气体体积
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问题讨论 1、为什么给100摄氏度的水蒸气 烫伤比被你100摄氏度的水烫伤更 严重?
解释:因为100摄氏度的水蒸气液化 成100摄氏度的水要放出大量的热。 (液化是放热过程)
学到2.汽化的两种方式:液化(放热)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比较
相同点 1.都是汽化现象
2.都要吸热
不 产生温度 同 点 产生部位
程度
温度变化
蒸发 任何温度
液体表面
缓慢
降低
沸腾 到达沸点 且 继续吸热
液体表面和 内部
剧烈
保持不变
露
雨
它们都是水的液态, 都是有水蒸气变来的,
雾
二、液化
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液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3.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降低气体温度
(2)紧缩气体体积
巩固练习
1.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 从寒冷的室外回到暖和的室内时, 镜片会变得模糊不清,但过一段 时间又会变清楚,这是由于室内 的水蒸气先在镜片上遇冷 ___液__化_____成小水珠后又产生 ____汽_化_____所导致的现象。
沸腾前、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
沸腾前
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 、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 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3-4节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复习总结和练习题

知识点一: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特点:汽化吸热(3)方式:蒸发和沸腾2.蒸发. (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特点: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蒸发要吸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1)液体的温度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阳光下比放在背阴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现象:晾衣服时,展开比团起来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通风处比放在无风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例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
这主要是因为酒精()A.凝固放热B.升华吸热 C.液化放热 D.蒸发吸热例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知识点二(沸腾)1.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使用油的沸点是250℃.拓展: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例如,在高山上,因为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低于100℃,食物不容易煮熟,这时应利用高压锅,高压锅内水面上的气压较高,所以沸点能超过100℃,食物容易煮熟。
4.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5.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例1.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有煎炸炖烤焖等多种烹饪方法。
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例2.煮饭烧菜时,经常需要加盖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B.升高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C.减少锅中水的蒸发量,不容易烧干D.减少锅中热量的散失,节约燃料知识点三(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任何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 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 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 秒表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3.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 系的曲线.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质的汽化和液化是两个相反 的过程
汽化 吸热过程
液体
气体
放热过程 液化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同样的气温,为什么一个人
觉得热,一个人觉得冷?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物质从 液态变为 气的态过程叫汽化,汽化有 和蒸发两种沸方腾式。
2、液体蒸发时温度 ,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 体蒸发有 作用。降低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蒸发得慢
蒸发得快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同样多的酒, 倒在酒杯里 边比装在瓶 子里面干得 更快。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一、液体温度的高低: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二、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得服
更,
快有 同
。 风样
吹 来 干
湿 的 衣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水沸腾前,也有小气泡生成,但小气泡 越上升越小,而沸腾时小气泡越上升越大。
2、水沸腾后,看到的“白气”并不是水蒸 气,而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既雾气。 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生活中看到的“白气” 都是由小水滴组成的。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知识点三:蒸发
蒸发定义: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2)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3)液体的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第3节-汽化与液化

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
现象。
1、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洗过的衣服晾干时,有时干得快,有时干得慢,这说 明了什么?(蒸发有快慢之分)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 蒸发的快慢呢? 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将桶中的湿衣服拧成一股绳一样和展开 晾在衣架上,哪种方法能使衣服干得快些?
发晾 的在 表衣 面架 积上
新课引入
固态
熔化 液态
凝固
气态
液态和气态之间能否进行相互转化呢?
实验1: 在气球或塑料袋中滴入酒
精,挤出空气后扎紧口。放入 热水中。请观察现象。
一、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
态的过程叫汽化,需要 吸热。
气球膨胀
物质从气态回到 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需要放热。
气球收缩
1、探究:液体的沸腾
注意: 1、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2、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时的 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3、记录数据,并将所得数据 依照晶体熔化曲线描出水沸腾 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化
的 方 压缩气体的体积
式
比如: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
液化石油气 火箭里的燃料(液态氢)
被1000C的水蒸气烫 伤,比被1000C的水 烫伤要严重得多,为 什么?
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 大量的热,变成1000C 的水后继续烫人
当堂检测
1.用嘴对着镜子“哈气”,镜面会变得模糊但经过一 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 ( B)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烧开水时看到“白气”……这些都是水蒸气液化 成小水珠的结果.
你知道产生液化现象的条件吗? 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学习重点、难点】
沸腾的条件
【前置学习】
1、物质由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做汽化。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
液体蒸发需要_________,蒸发有__________作用。
3、沸腾是在_______________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沸腾需要_______.
4、液体沸腾前吸热,温度____________,气泡__________;声音________,沸腾时吸热,温度______________;气泡__________;声音________。
5、物质由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做液化。
液化______ (吸热/放热)。
6、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交流】
组内交流课前预习答案,之后班级展示。
【合作探究】
活动一:阅读课本87页想想做做,利用桌上的器材完成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__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有变化?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___态,这种物质从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叫做汽化。
(2)、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子又有何变化?袋中又出现了________态的酒精。
此过程酒精由________态又变为________态,这个过程叫做液化。
活动二: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有什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分析与总结: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需要加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
活动三:阅读89页的蒸发,了解汽化的另一种形式,并与沸腾作比较
应用:蒸发致冷,用酒精和温度计做一下89页的想想做做,知道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后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活动四:使气体液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如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压缩体积使其液化的。
活动五:阅读90页电冰箱,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达标拓展】
1、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
6、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7、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A.一直升高B.一直下降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8、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9.夏天撒到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__ __现象.
10.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 ℃和100 ℃,把酒精放在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则试管中的酒精和烧杯中的水相比___先沸腾.
11.实验表明:在常温下用____的方法也可以使某些气体液化,家庭常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用这种方法贮存在钢罐中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气体液化后_____便于_____。
12.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13.秋冬季节,有时有雾生成而影响交通或班机起飞,雾的实质是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而成的,这一过程中要____热。
14.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块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D.使病人不感觉到冷
15.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风扇吹来的风是凉的
B.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而汗水蒸发时要从身上吸收热量
C.电风扇吹来的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
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我们周围空气的热量,所以我们感到凉爽
16..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
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17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雪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B. 雾是由水汽化而成的
C. 露水是由水液化而成的
D. 霜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18. 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则应采用的方法是()
A. 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19. 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爽,其主要原因是()
A.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
B. 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较弱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 马路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教学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组内合作任务完成情况:(组长评价:好、中、差)
3、达标练习完成情况:(老师评价:好、中、差)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