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试题(前160分部分)

合集下载

扬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扬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物理试卷第1页(共6页)扬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 二 物 理本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试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B .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C .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D .所有传感器的材料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2.如图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a 、b 、c 分别与电阻R 、电感L 、电容C 串联,再将三者并联,接在“220V ,50Hz ”的交变电压两端,三只灯泡亮度相同.若将交变电压改为“220V ,100Hz ”,则A .三只灯泡亮度不变B .三只灯泡都将变亮C .a 亮度不变,b 变亮,c 变暗D .a 亮度不变,b 变暗,c 变亮3.小球从空中某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处,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 .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B .小球与水平地面碰撞过程中速度变化大小为2m/sC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mD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4.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光滑.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且m 1<m 2.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 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90°,质量为m 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此时质量为m 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的大小为A .0B .m 2g高二物理试卷第2页(共6页)C . g m m )(12-D .g m m )22(12-5.如图所示,不计电阻的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处于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连接着一只“22 V ,6 W ”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电路中熔断器熔断电流为0.3 A .若线框输出电压u =662sin100πt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位置线框中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值最大B .线框的转速为100r/s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3∶1D .副线圈可接入消耗电功率为30W 的用电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图中GE 是橡皮条,甲图表示用两个互成角度的拉力牵拉橡皮条,乙图表示用一个拉力牵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两个拉力的方向可以不相互垂直B .甲、乙两图中,橡皮条拉伸方向必须水平C .甲、乙两图中必须将橡皮条拉到相同位置OD .甲图实验完成后,可更换橡皮条,继续进行乙图实验7.在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用户消耗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B .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流增大C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D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8.如右图所示,汽车以10m/s 的速度沿直道匀速驶向路口,当行至距离路口停车线20m 处时,绿灯还有3s 熄灭.若最终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恰好停止在停车线处,则该汽车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图象不可能...的是F 1F 2高二物理试卷第3页(共6页)9.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静止在半径为R 的半球体上,小物体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半球体对小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为θμcos mgB .小物体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sin mg θC .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 .θ角变大时,地面对半球体的支持力不变三、简答题:本题包括A 、B 、C 三小题,共60分.请选定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 、B 小题评分.10.【选做题】A .(选修模块3—3)(30分)(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C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不同方式,但其本质是相同的D .浸润与不浸润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2)(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B .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C .对任何一类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进行方向的说明,都可以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D .气体自发的扩散运动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3)(4分)奥运祥云火炬的燃烧系统由燃气罐(内有液态丙烷)、稳压装置和燃烧器三部分组成,当稳压阀打开以后,燃气以气态形式从气罐里出来,经过稳压阀后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 .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要对外做功B .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减少C .燃气在燃烧室燃烧的过程是熵增加的过程D .燃气在燃烧后释放在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很容易被回收再利用(4)(6分)如图所示为一沾有肥皂膜的闭合金属框.若将膜面上棉线圈内部的膜戳破后,棉线圈的形状会变为 ,这是因为的作用,与戳破前相比, 肥皂膜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5)(6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 →B 、B →C 、C →A三个变化过程,设气体高二物理试卷第4页(共6在状态A 、B 时的温度分别为T A 和T B ,已知T A =300 K ,则T B =K ;气体从C →A 的过程中做功为100J ,同时吸热250J ,则此过程中气体内能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了 J .(6)(6分)利用油膜法可粗略测定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若已知n 滴油的总体积为V ,一滴油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 .这种油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求:①一个油分子的直径d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N .B .(选修模块3—4)(30分)(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X 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B .载人飞船设计时需设法减少发射过程中与航天员身体固有频率相近的超低频振动C .地震时释放的巨大能量引发海啸,能将震源附近的海水推到几千千米远的地方D .立体放映机双镜头中的一个镜头发生故障时,观众戴着偏振光眼镜也能体验立体效果(2)(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A .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单缝衍射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B .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C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 .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他又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3)(4分)关于狭义相对论内容,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 .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B .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C .电磁相互作用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是自然界速度的极限D .在高速运动的飞船中的宇航员会发现地球上的时间进程变慢了(4)(6分)如图甲所示,一个单摆做小角度摆动.从某次摆球由左向右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10m/s 2,取102=π.对于这个单摆的振动过程, 单摆的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cm ,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m ,从t =2.5s 到t =3.0s 的过程中,摆球所受回复力逐渐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5)(6分)一列简谐横波周期T =0.4s ,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介质中x =3m 处的质点P沿+y 轴方向振动,则此波沿x 轴 (填“正”或“负”)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 m/s .质点P 在乙高二物理试卷第5页(共6页)Ct =______s 时恰好第3次到达y 轴负方向最大位移处.(6)(6分)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 =1.5的棱镜.现有一束光线沿MN 的方向射到棱镜的AB界面上,入射角的大小为i ,已知sin i =0.75.求光在棱镜AB 面上的光线).C .(选修模块3—5)(30分)(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β射线B .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的波动性C .碘131的半衰期为8.3天,则4个碘原子核经16.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D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2)(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C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内部具有复杂结构D .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C 14,C 14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C 14来测定年代 (3)(4分)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36×10-27kg ,一个锂原子的质量为11.6505×10-27kg ,一个氦原子的质量为6.6467×10-27kg ,光速c =3×108m/s .一个锂核受到一个质子轰击变为2个α粒子,核反应方程为11H+73Li →242He .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A .题中所给的核反应属于α衰变B .题中所给的核反应属于人工转变C .根据题中信息,可以计算核反应释放的核能D .因为题中给出的是三种原子的质量,没有给出核的质量,故无法计算核反应释放的核能(4)(6分)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用能量介于10eV~12.9eV 范围内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 照射光中有_____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吸收光子后的氢原子可能发射出_____种不同波长的光,其中波长最长的光子能量为 eV .(5)(6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用黄光照射光电管中的碱金属涂层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若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 .①若已知黄光的频率为υ,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_;高二物理试卷第6页(共6页)②若增加黄光照射的强度,则毫安表 (选填“有”或“无”)示数;③若改用红光照射光电管中的金属涂层,则毫安表 (选填“有”或“无”)示数.(6)(6分)如图,滑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与m 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由轻质弹簧相连接,用一轻绳把两滑块拉近,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后绑紧,接着使两滑块一起以速度v 0中某时刻轻绳突然断开,当弹簧第一次 恢复到自然长度时,滑块A 的速度恰好为零.求:①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滑块B 的速度大小;②从轻绳断开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的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 p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9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4分)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以v 0=1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车站A时关闭油门以大小为4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此时乙车以大小为6m/s 2的加速度与甲车同方向从车站A 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考虑车身长度.(1)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何时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两车距离多大?(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追上甲车?(3)当乙车刚追上甲车时,甲车立刻加速,要使甲车能在10s 内再追上乙车,其加速度至少为多大?12.(15分)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半圆形线框,以直径ab 为轴匀速转动,周期为T ,ab 的左侧有垂直于纸面向里(与ab 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M 和N 是两个集流环,负载电阻为R ,线框电阻为R 0,摩擦和其它部分的电阻均不计.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1)画出线框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至少画两个周期); (2)求线框转过4T 时间内通过负载电阻R 的电荷量; (3)求线框转过4T(4)电压表的示数多大?V。

扬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物理)详细解答过程

扬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物理)详细解答过程

扬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1. D 解析:由G Mm r 2=m v 2r 得v =GM r ,所以n 的值为-12,选D. 2. A 解析:由于滑块没有被推动,所以应由平衡条件求解,摩擦力应等于F 的水平分力,即Fsin α.3. B 解析:由d =H -t 2得重物的离地高度为H -d =t 2,即重物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绳索中的拉力保持不变;由于速度的不断增大,绳索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不断增大;重物做速度不断增大的曲线运动;重物水平方向没有加速度,合加速度向上,恒定,是匀加速运动.4. D 解析:由v -t 图象知加速度越来越小,A 点场强大于B 点场强;由于速度增大,电场力由A 指向B ,但不知电荷的带电性质,场强方向不能确定;由电场力做正功知这一过程电势能减小;因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合力做正功即电场力做正功.5. C 解析:若开关S 由断开变为闭合,则电路中立即有电流流过传感器1,并且电流随时间逐渐增大到某一稳定值,图甲、乙都错;若开关S 由闭合变为断开,则传感器1中电流立即为0,电感与传感器2和电阻组成回路,电感向外释放电能,相当于电源,电流由原来大小开始变化,电感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传感器2中的电流突然反向,图丙正确.6. AD 解析:导体棒进入磁场时即有感应电流,导体棒受向上的安培力,如果安培力大于棒的重力,则棒向下做减速运动,电流减小;如果安培力刚好等于重力,则棒做匀速运动;如果安培力小于重力,则棒做加速运动,电流变大.最大速度时,BIL =mg ,所以有I =mg IL,显然与电阻R 无关。

选项AD 正确. 7. ABC 解析: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直到弹簧向上的弹力增大到使小球P 的合力为零时,加速度减为零,速度达到最大,之后做减速运动,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增大.在这一过程中,重力、库仑力一直做正功,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一直在减少;重力、弹簧弹力和库仑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小球动能的改变量,即总功为零.8. BD 解析:带电粒子恰能水平向右直线通过两板,说明粒子的合力为0,即qvB =q U d.所以,若将两板距离增大一倍,则磁感应强度应减半;两板间距减半,磁感应强度应加倍;开关S 断开,电容器的带电量不变,正对面积减半后,电容变为一半,由Q =CU 知电压变为两倍,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场强变为两倍,为平衡应将磁感应强度也增为两倍。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政治试题.pdf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政治试题.pdf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多媒体显示 2.墨于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 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

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

“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

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

“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探究质疑13-16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2.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无话可说,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那么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 明确: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引他入彀,然后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

他先用一个假设,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伺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

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与此同类”。

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理屈词穷,不得不诺诺称是。

精读品析17-2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牒:书板,木札。

九设攻城之机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九,表示次数多,古代“三”,“九”常有这种用法。

机变,巧妙的战术。

2.墨子是如何对待公输盘与楚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呢? 明确:墨子明白仅靠道义是无法真正战胜强大而顽固的敌人的。

墨子与公输盘演练攻守战术,公输盘九攻,墨子九距,公输盘攻械尽,子墨子守有余,公输盘起东心,子墨子预守备。

“虽杀臣,不能绝也”,镇定沉着的子墨子扑灭了楚王与公输盘的嚣张气焰,迫使他们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数学f1初中数学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范文

数学f1初中数学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范文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共8页) 2012年4月一、用心选一选,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每题3分,共24分) 1.的计算结果是A 、94aB 、62aC 、64a -D 、64a2.有两根13cm 、15cm 的木棒,要想以这两根木棒做一个三角形,可以选用第三根木棒的长为A 、2cmB 、11cmC 、28cmD 、30cm 3.下列各式中与222b a ab --相等的是A 、2)(b a -- B 、2)(b a +-C 、2)(b a --D 、2)(b a +-4.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3=20°则∠2的度数等于A .50°B .30°C .20°D .15° 5.下列各式中,运算结果等于2412x x --的是A .(3)(4)x x +-B .(2)(6)x x -+C.(3)(4)x x -+ D.(2)(6)x x +-12 3 第46.已知⎩⎨⎧=-=12y x 是方程3=+y mx 的解,m 的值是 ( )A .-2B . 2C .-1D .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如果b a yx==2,2,那么b a yx -=-2;②满足条件324334-⎪⎭⎫ ⎝⎛=⎪⎭⎫⎝⎛n n的n 不存在;③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且这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④ΔABC 中,若∠A +∠B =2∠C , ∠A -∠C =40°,则这个△ABC 为钝角三角形.A 、0个B 、1个C 、2个D 、3个8.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的外部时,则与和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A .B .C .D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9.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是45°,则它是正_________边形。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英语试题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三部分,共7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15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did the man get to class yesterday?A. At 2:30.B. At 2:00.C. At 1:30.2.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Boss and secretary.B. Husband and wife.C. Waitress and customer.3. Which season is it now most probably?A. Spring.B. Summer.C. Winter.4. Why did Bill lose his job?A. He usually got to work late.B. He prepared a financial report incorrectly.C. He got angry with his boss.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home.B. At the gas station.C. In the street.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英语试题(含听力).pdf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英语试题(含听力).pdf

课题使用人编号06课型新授课 课时1主备人石伟锋备课 时间教 学 目 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对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初步掌握鉴赏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知识:认识大自然的美丽的表现,知道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重难点:掌握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的能力 讨论、欣赏、感悟、体验历年考点 1、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2、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3、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二、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教 学 过 程环节 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感受大自然之美多媒体让我们一起感受大自然吧!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感受大自然的美。

交流感受大自然之美 教师引导,阅读思考、讨论: 《天上的街市》《美丽的海底世界》和《桂林山水》分别表现了大自然哪些方面的美? 名篇欣赏,《海上日出》,感受自然之美。

你到过风景如画的蒙古大草原吗?游览过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吗?它们的美有什么不同? 大自然的美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____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过直接改造的___。

欣赏大自然之美对我们带好处 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⑴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眼中的大自然美在哪里? ⑵讨论归纳:表现了大自然哪些方面的美? 谈欣赏大自然之美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15教 学 过 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合作 探究 展示 交流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教师:PPT出示,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这些古诗启示我们应怎样欣赏自然美?积极思考 谈如何欣赏、 结合自己最欣赏的一个谈自己的方法 11强化 应用 形成 能力巩固训练投放课堂练习 限时规范训练 巩固学习成果 规范答题 反馈补偿12 构建 网络知识结构1、先由学生谈谈观点、收获、体会。

扬州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试题题目

扬州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试题题目

扬州市第三次调研测试试题高 三 数 学2011.05全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所有考生必做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二部分为选修物理考生的加试部分(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卷规定的地方. 2.第一部分试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答在其它地方无效.3.选修物理的考生在第一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卷交回,再参加加试部分的考试.第 一 部 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1. 已知集合{}{}1,0,1,02A B x x =-=<<,则A B = ▲ . 2. 已知(1)2i z i +⋅=-,那么复数z = ▲ . 3. 已知4cos()25πθ+=,则cos 2θ= ▲ .4.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各项都是正数,且2312,21,a a a 成等差数列,则8967a a a a ++等于▲ .5. “直线:01)1(=+-+y a x 与直线:022=++y ax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6. 从1,2,3,4,5这五个数中任取两个数,这两个数的和是奇数的概率为 ▲ .7. 已知点P 是双曲线222x y -=上的点,该点关于实轴的对称点为Q ,则O P O Q ⋅=▲ .8. 不等式0)2)(1(>--x x 的解集是 ▲ . 9. 用半径为210cm ,面积为π2100cm 2的扇形铁皮制作一个无盖的圆锥形容器(衔接部分忽略不计), 则该容器盛满水时的体积是 ▲ .10. 若函数b bx x x f 36)(3+-=在(0,1)内有极小值,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 . 11. 函数()cos()(02)3x f x ϕϕπ=+<<,在区间(,)ππ-上单调递增,则实数ϕ的取值范围为 ▲ .12. 直线y kx =与曲线|ln ||2|x y e x =--有3个公共点时,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13. 已知实数0p >,直线3420x y p -+=与抛物线22x py =和圆222()24p px y +-=从左到右的交点依次为,A B C D 、、、则A B C D的值为 ▲ .14. 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如果存在正实数k ,使对任意x D ∈,都有x k D +∈,且()()f x k f x +>恒成立,则称函数()f x 为D 上的“k 型增函数”.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2f x x a a =--,若()f x 为R 上的“2011型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题,计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本小题14分)已知113(,sin cos )222a x x =+ ,(1,)b y = ,且a // b .设函数()y f x =.(1)求函数()y f x =的解析式. (2)若在锐角A B C ∆中,()33f A π-=,边3BC =,求A B C ∆周长的最大值.16. (本小题14分)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点D 是B C 的中点,1BC BB =.(1)求证:1A C ∥平面1A B D ;(2)试在棱1C C 上找一点M ,使1M B AB ⊥.DC 1B 1A 1CBA某销售商销售某品牌手机,该品牌手机进价为每部1580元,零售价为每部1880元.为促进销售,拟采用买一部手机赠送一定数量礼物的方法,且赠送礼物的价值不超过180元.统计表明:在促销期间,礼物价值每增加15元(礼物的价值都是15元的整数倍,如礼物价值为30元,可视为两次增加15元,其余类推),销售量都增加11%. (1)当赠送礼物的价值为30元时,销售的总利润变为原来不赠送礼物时的多少倍? (2)试问赠送礼物的价值为多少元时,商家可获得最大利润?18. (本小题15分)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b+=>>,点A 、B 分别是椭圆C 的左顶点和上顶点,直线AB 与圆G : 2224cx y +=(c 是椭圆的焦半距)相离,P 是直线AB 上一动点,过点P作圆G 的两切线,切点分别为M 、N . (1)若椭圆C 经过两点42(1,)3、33(,1)2,求椭圆C 的方程;(2)当c 为定值时,求证:直线MN 经过一定点E ,并求OP OE ⋅的值(O 是坐标原点);(3)若存在点P 使得△PMN 为正三角形,试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yxN MBAOP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和数列{}n a 满足下列条件:10a a =≠,21a a ≠,当*n N ∈时,1()n n a f a +=,且存在非零常数k 使11()()()n n n n f a f a k a a ++-=-恒成立.(1)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求k 的值;(2)求证: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f x kx =(1)k ≠.(3)已知()f x kx =(1)k >,2a =,且ln n n b a =(*n N ∈),数列{}n b 的前n 项是n S ,对于给定常数m ,若(1)m n m nS S +的值是一个与n 无关的量,求k 的值.20.(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n n f x x n N =∈,其导函数记为'()n f x ,且满足2221212121()()'[()]f x f x f x a x x x x -+-=-,12,,a x x 为常数,12x x ≠.(1)试求a 的值;(2)记函数13()()ln ()F x b f x f x =⋅-,(]0,x e ∈,若()F x 的最小值为6,求实数b 的值; (3)对于(2)中的b ,设函数()()3xbg x =,1122(,),(,)A x y B x y (12x x <)是函数()g x 图象上两点,若21021'()y y g x x x -=-,试判断012,,x x x 的大小,并加以证明.扬州市第三次调研测试试题高 三 数 学第二部分(加试部分) (总分40分,加试时间30分钟)注意事项: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卷密封线内.解答过程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在其它地方答题无效. 21.B (4-2矩阵与变换,本题满分10分)已知矩阵A 将点(1,0)变换为(2,3),且属于特征值3的一个特征向量是11⎡⎤⎢⎥⎣⎦,求矩阵A .21.C (4-2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本题满分10分)椭圆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12,点(,)P x y 是椭圆上的点,若23x y -的最大值为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2.(本题满分10分)某次考试共有8道选择题,每道选择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评分标准为:“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5分,不选或选错得0分.”某考生每道题都给出一个答案,已确定有5道题的答案是正确的,而其余3道题中,有一道题可判断出两个选项是错误的,有一道题可以判断出一个选项是错误的,还有一道题因不了解题意而乱猜,试求该考生:(Ⅰ)得40分的概率; (Ⅱ)所得分数ξ的数学期望. 23.(本题满分10分)已知1(1)2nx +展开式的各项依次记为1231(),(),(),(),()n n a x a x a x a x a x + .设1231()()2()3(),()(1)()n n F x a x a x a x na x n a x +=+++++ . (Ⅰ)若123(),(),()a x a x a x 的系数依次成等差数列,求n 的值;(Ⅱ)求证:对任意12,[0,2]x x ∈,恒有112|()()|2(2)n F x F x n --≤+.。

扬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试题(理科加试)

扬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试题(理科加试)

数学理科加试试题第1页(共2页)扬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试题高 三 数 学2012.5第二部分(加试部分) (总分40分,加试时间30分钟)注意事项: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卷上规定的位置.解答过程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在其它地方答题无效. 21.选修4-2:矩阵与变换(本小题满分10分) 设A T 是逆时针旋转6π的旋转变换,B T 是以直线l :y x =为轴的反射变换,求先进行A T 变换,后进行B T 变换的复合变换矩阵。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10分)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单位长度.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0sin 2cos =+θρθρ,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ααsin 2cos 4y x (α是参数),又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长. 23.(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是AC 的中点,E 是线段1D O 上一点,且1D E EO λ=⋅u u u u r u u u r .(Ⅰ)求证:11DB CD O ⊥平面; (Ⅱ)若平面CDE ⊥平面1CD O ,求λ的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3()ln(1)2f x x x =+-,设数列{}n a 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①*0()n a n N >∈;②1'(1)n n a f a +=+。

(Ⅰ)试用n a 表示1n a +;(Ⅱ)记*2()n n b a n N =∈,若数列{}n b 是递减数列,求1a 的取值范围。

CA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试题
高三数学
2012.5 全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所有考生必做部分(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 二部分为选修物理考生的加试部分(满分 40 分,考试时间 3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卷规定的地方. 2.第一部分试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答在其它地方无效. 3.选修物理的考生在第一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卷交回,再参加加试部分的考试.
第一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70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 置上)
1. 已知集合 A {x | 1 x 2} , B {x | 3 x 1} ,则 A B ▲ .
2. 复数 1 2i 的实部与虚部的和是 ▲ . i
3.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某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60 的样本,其中高二年级抽取 20 人. 高三年级抽取 25 人,已知该校高一年级共有 800 人,则该校学生总数为 ▲ 人.
范围;
(Ⅲ)对于给定的实数 a 、b 、c ,函数 f (x) 图象上两点 A(x1, f (x1)) ,B(x2 , f (x2 ))( x1 x2 )
处的切线分别为 l1 , l2 .若直线 l1 与 l2 平行,证明:A、B 关于某定点对称,并求出该定点.
20.(本小题满分 16 分)
已知等差数列{an} 各项均为正数,其前 n 项和为 Sn ,首项 a1 1。
已知函数 f (x) 2sin x cos x 2 cos2 x , (Ⅰ)求函数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 Ⅱ ) 将 函 数 y f (x) 图 像 向 右 平 移 个 单 位 后 , 得 到 函 数 y g(x) 的 图 像 , 若 4
g( ) 2 1 , 为第一象限角,求 sin 2 值. 3
8. 若 x 0, y 0 ,且 x 2 y 1,则 x2 y2 的取值范围是 ▲ .
9. 在 ABC 中,边 BC 2 , AB 3 ,则角 C 的取值范围是 ▲ .
10. 已知双曲线
x2 a2
y2 b2
1(a>0,b>0)的一条心率等于 ▲ .
径与圆柱的底面半径相同)后,水恰好淹没最上面的球(如图所示),
则球的半径是 ▲ cm .
7. 已知两条不同的直线 m、n 与两个互异的平面α、β给出下列五个命题: ①若 m∥α,n∥α,则 m∥n; ②若 m∥α,n⊥α,则 m⊥n; ③若 m⊥α,m∥β,则α⊥β; ④若 m⊥α,α⊥β,则 m∥β;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
(Ⅰ)若 S1 S3 2 S2 ,求 S5 ;
( Ⅱ ) 若 数 列 {an} 中 存 在 两 两 互 异 的 正 整 数 m 、 n 、 p 同 时 满 足 下 列 两 个 条 件 :
① m p 2n ;② Sm S p 2 Sn ,求数列的通项 an ;
(Ⅲ)对于(Ⅱ)中的数列{an} ,设 bn
数学试题第 3页(共 4页)
19.(本小题满分 16 分)
已知函数 f (x) 1 x3 1 ax 2 bx c ,其中 a, b, c R . 32
(Ⅰ)若 a 1 , b 2 ,求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
(Ⅱ)若 f (x) 在区间[1,1) 、 (1,3] 内各有一个极值点,且 f (1) 0 恒成立,求 c 的取值
数学试题第 2页(共 4页)
16.(本小题满分 14 分)
如图,矩形 ABCD 所在平面与直角三角形 ABE 所的平面互相垂直, AE BE ,M、
N 分别是 DE、AB 的中点。求证: (Ⅰ)MN∥平面 BCE;
(Ⅱ) AE MN 。
D
C
M
A
N
B
E
17.(本小题满分 14 分) 如图所示的镀锌铁皮材料 ABCD,上沿 DC 为圆弧,其圆心为 A,圆半径为 2 米,AD
A1A 2 A3 A4 及 其 内 部 的 点 构 成 的 点 的 集 合 , 点 P0 是 四 边 形 对 角 线 的 交 点 , 若 集 合
S {P D | | PP0 || PAi | , i 1, 2,3, 4} ,则集合 S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6 道题,计 9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 步骤) 15.(本小题满分 14 分)
3
(
1 2
)
an(
n
N
*
),集合
Tn
{ bi
bj
|1 i
j
n,
i, j N * },记集合 Tn 中所有元素之和 Bn ,试问:是否存在正整数 n 和正整数 k ,使得不
等式 1
1
0 成立?若存在,请求出所有 n 和 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
bn Bn k k bn 1Bn 1
明理由。
切点为 Q,若 PQ PA ,则 P 点坐标是 ▲ .
13. 设函数
f
(x) = x | x a | ,若对于任意的 x1 ,x2 ∈[2,) ,x1 ≠ x2 ,不等式
f (x1) f (x2 ) x1 x2
>0 恒成立,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
14. 已知平面上四个点 A1(0, 0) , A2 (2 3, 2) , A3 (2 3 4, 2) , A4 (4, 0) .设 D 是四边形
数学试题第 1页(共 4页)
11. 设 定 义 域 为
R
的函数
f
(x)
| lg x x2
|, x 2x,
x
0
0
,
若关于 x 的函数
y 2 f 2 (x) 3 f (x) 1 的零点的个数为 ▲ .
12. 已知 A(2,1) ,⊙O: x2 y2 1,由直线 l : x y 3 0 上一点 P 向⊙O 引切线 PQ,
⊥AB,BC⊥AB,且 BC=1 米。现要用这块材料裁一个矩形 PEAF(其中 P 在圆弧 DC 上、E 在线 段 AB 上,F 在线段 AD 上)做圆柱的侧面,若以 PE 为母线,问如何裁剪可使圆柱的体积最 大?其最大值是多少?
D
F
P
C
A
EB
18.(本小题满分 16 分)
x2
已知椭圆
a2
y2 b2
4. 等差数列{an} 中,前 n 项和为 Sn ,若 a7 5 , S7 21,那么 S10 等于 ▲ .
5. 若函数 f (x) (1 3 tan x) cos x , 0 x ,则 f (x) 的最大值为 ▲ . 2
6. 圆柱形容器内部盛有高度为 8 cm 的水,若放入三个相同的球(球的半
数学试题第 4页(共 4页)
1(a b
0) 的左顶点为 A ,左、右焦点为 F1, F2 ,点 P 是椭圆上
一点,
PA
3 2
PF1
1 2
PF2
,且
PF1F2
的三边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Ⅰ)求椭圆的离心率;
(Ⅱ)若 OP 2 7 ,求椭圆方程;
(Ⅲ) 若 c 1 ,点 P 在第一象限,且 PF1F2 的外接圆与 以椭圆长轴为直径的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点 P 的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