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所有变量都不同
D.所有变量都相同
A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关闭
(dá答答à案案n)
1
2
3
45
6
7
8
9
轻松尝试应用
5.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气温降低到24 ℃以下(yǐxià)时,就停止鸣叫。 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互动课堂理解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1.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等。 (1)光:没有阳光(yángguāng),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生存。光不仅影响 植物的生活,还影响植物的分布。光能影响动物的体色,还能影响动物的生长
发育。
(2)温度: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很窄,温度与植物的分布有着密切 关系,对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也有影响。
(3)水: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在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大部分是 水。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互动课堂理解
2.生物因素(yīn sù)影响生物的生活。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
物的影响。
(1)种内关系:生物在种内关系上,既有种内互助(合作),也有种内斗争。 (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寄生、竞争、捕
可分割的整体。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互动课堂理解
【例题1】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解析: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A项指春天温度升高 (shēnɡ ɡāo),藻类植物大量生长;B项指水分对禾苗的影响;D项指水分对植物生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1.2.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word教案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1.2.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word教案

《环境对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说出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在实验过程中,做到认真观察,如实记录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重点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2.学生准备:鼠妇20只、计时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鱼儿离不开水,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若让他们对调,结果会怎样?(从而引出“环境”的概念。

)学生列举常见生物生活的环境。

指出这些环境是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决定的。

二、新课学习1.生态因素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发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二)探究的一般过程(1)教师直接举例,(如人们征服疟疾病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进一步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光对鼠妇影响)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光对鼠妇影响)
5明确这个实验如何操作?实验中应当注意什么?
提20示21:/12请/6 选出每组的组长进行人员(rényuán)分工(操作实验、计时、记录、统计数
据、发言等)参看教材14页--15页及探究实验报告 第四页,共十三页。
1.这个实验我们要探究(tànjiū)的是什么问题?
光对鼠妇(黄粉虫)的分布(fēnbù)有影响吗?
2021/12/6
第十页,共十三页。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面不能做 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B
A.有光、无光 B.有光、无水 C.干燥、湿润(shīrùn)
D.有空气、无空气
2021/12/6
第十一页,共十三页。
如果进行植物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实验,各小组测得祼地、草地等不同 地区的湿度,现在(xiànzài)想知道草地的空 气湿度如何进行计算?( ) D
2021/12/6
第六页,共十三页。
汇报统计(tǒngjì)的数据
2021/12/6
统计表
第七页,共十三页。
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黄粉虫)的分布。
提示:
实验结束后,别忘记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黄粉虫可 以用来做鱼饵或者鸟食(niǎo shí)!
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 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
2.实验探究是需要哪些材料?(思考(sīkǎo)如何使用)
木盒、鼠妇(黄粉虫) 10只 、 潮湿的土 、玻璃板 、手表等
3.实验时在木盒中的鼠妇(黄粉虫)提供哪两种环境?
除了光以外,其他条件是否应当一样?
明亮、阴暗两种环境,其他条件应当一样。
4.往木盒里放鼠妇(黄粉虫)放在什么位置?(一定这样做 吗?为什么?) 5明确这个实验如何操作?实验中应当注意什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1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课件(共59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1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课件(共59张PPT)
一般是不能的。因为河水是淡水,海水是 高溶度盐分水,淡水生物在海水中无法吸 收水分,因此而死亡。但不排除某些微生 物能适应恶劣环境。
在淡水和咸水都能生活的动物不多 但不是没 有 , 鲑鱼是其中一种鲑鱼在淡水环境下出, 之后移到海水生长,又会洄游到淡水繁殖。
观察图,想一想: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 物因素有哪些?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 件?
得出结论 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吗?
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表达与交流
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小组的探究过程 和结果。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 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 出的结论,与你小组的结论一致吗? 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
确定实验计划:要做对照实验、要控制 变量。
对照试验指?变量是?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起去觅食
C.两只狗为争骨头而争斗
D. 小鸟为占巢区而在周围鸣叫
中,这种环境的特点是___黑___暗__,__潮__湿________。我们很
想知道:
鼠妇喜欢干燥和明亮的环境吗?影响鼠妇 ____分____布______的___环___境__因___素___是__什___么__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此我们进行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是:①②③④⑤⑥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3.你不会到哪种环境中捕捉鼠妇( ) A.草坪的石头堆里 B.庭院的菊花盆下 C.墙角的草丛中 D.学校的篮球场上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 境因素 ( )
A.光 B.水 C.空气 D.土壤
6.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宋代诗人苏轼在 《春江晚景》中写道:“竹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含答案)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选择题1、从2010年春季以来,云南省连续四年大旱,造成某些地区植物干旱死亡.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无关2、近几年,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3、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这一事例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4、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5、2008年贺州市遭受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植物死亡,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6、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这说明()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7、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B、枯叶蝶外形和体色象一片枯叶C、荒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D、工业城市中深色的桦尺蠖较浅色的多8、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生活C、昆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环境D、青蛙有肺适应水陆两栖生活9、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

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10、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

黑龙江省鸡西市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黑龙江省鸡西市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组织实验学生进行此实验的分组人数最好为2~4人。实验开始前教师应对小组每一位同 学都安排明确的分工,重复实验时再将分工轮换。
3、整理实验完成后,教师应让学生把鼠妇放回自然环境中去。
(二)用品铁盘、纸板、汤匙、小瓶、泥土、玻璃板。
(三)实验装置
在铁盘内的底部放一层薄土或一张厚纸,以中线为 界,中线一侧的土或纸是湿的,另一侧保持干燥。在铁盘的上面,以中线为 界,潮湿的一侧用纸板盖住,干燥的一侧用玻 璃板盖往,这样在盘内形成了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不同环境(如图)。另外,可将玻璃和纸板同时转动90度,便在盘内形成了黑暗潮湿、明亮潮湿、黑暗干燥、明亮干燥四种不同环境。
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如蛔虫、噬菌体;虱、菟
丝子;蚊、吸血蝙等。
5、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
发生的斗争现象。如:不同的草履虫争夺食物与空间;羊与鹿;田间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
归纳总结
1.行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2.什么是对照试验?
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题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4.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重点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
2.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狼吃羊,鹿吃草。
2、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分开后都能
独立生活。如寄居蟹与海葵,人和大肠杆菌。

广东省台山市新宁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

广东省台山市新宁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

3、制定计划:

鼠妇(潮虫)
明亮 对照组
各放入等量的鼠妇
阴暗 实验组
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实验记录,请你分析:
时间 环境
明亮 阴暗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4
3
2
0
1
0
1
2
0
6
7
8 10 9 10 9
8
10
11min
1 9
生 非生物因素 态
因 素 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空 气、土壤等
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阔叶林Leabharlann 针叶林1 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
2 水的影响
旱季草原 雨季草原
3 阳光的影响 向日葵朝向太阳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1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假设: 光会影响/不影响鼠妇的。分布。

生物因素
其他 助)、种内斗争。 生物
种间:捕食、竞争、
合作、寄生和共生。
阅读P17的资料分析:想想它们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 式与它们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在荒漠中,骆驼是怎样适应炎热缺水 的环境? 驼峰可以蓄水,排尿非常少,排汗少。
荒漠中,骆驼刺怎样适应缺水环境? 骆驼刺的根系发达以适应缺水环境。
海豹怎样适应寒冷的环境? 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厚度可达60毫米。
1、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 2、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表达和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数据和结论
实验装置
阴暗潮湿环境
明亮潮湿环境
5
为什么要在同一个纸盒内形成明亮 和阴暗两种环境???/
鼠妇各5只
湿土
小组讨论:
1. 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 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
2. 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 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答:1.光 温度 水分等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 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 ℃时才会出汗。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 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叶变成刺状,减少蒸腾,肉质茎贮存水分,适于 干旱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小组讨论:
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 一定反映真实情况.如果全班六个小组, 相当于做了5次重复实验,计算6次的平均 值作为结果,可以减小误差.
(重复实验原则)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 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 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 捕食蚜虫。此外,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等等。例如,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 光、养料和水分;蚂蚁、蜜蜂等昆虫往往 成百上千只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 庭”,“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体色与环境色彩一致、便于隐藏捕食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竹 节 虫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疏松土壤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 可以使土壤疏松
蚯蚓的排泄物使 土壤变得更肥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