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备用供应商导入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供应商导入规范1

供应商导入规范1
其中环境物质管理能力评价需符合以下规定:
a)客户指定的供应商且通过环境物质管理第三方认证(或相关客户方绿色伙伴资格),则无需进行供应商实地评鉴,样品承认后即可视为环保合格供应商;
b)若该物料对应的客户订单对产品环境物质管理无特别要求时,供应商需符合我司《供应商评估报告》关于限制物质管控要求,并提供相关环境物质保证资料(如ICP测试报告/MSDS),方可成为合格环保供应商;
4.1.7 负责安排供应商打样及样品确认进度的跟进与报价。
4.2 研发中心
4.2.1 负责参与部分生产制造类供应商的现场考评,并就其技术能力进行评价。
4.2.2 负责与供应商进行商议,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如有必要)
4.3 品质中心
4.3.1 参与新供应商现场考评,并对其品质管控水平进行评价。
4.3.2 负责与新供应商进行商谈,签订品质保证协议,并对其进行管理保存。
1) 通过现场考评,供应商现场评审报告结果“合格”或“有条件合格”。
2) 签署《采购合同》、《品质保证协议》及其他所需的合同协议。
5.5.2经采购采购部经理复核,总经理批准后生效,在系统中建立供应商档案,并列入<供应商名录>。合格名录每季度更新一次。
5.6 特许供应商批准
5.6.1若客户指定供应商、海外供应商、世界知名厂商以及其他供应商若不愿意签署上述协议的或需变更协议条款的,由采购部提交申请,由公司总经理或以上级别人员审批后可获免签。
4.5.2 对于是否采用有争议且协商无果的供应商作出最终裁定。
5.0 作业流程
5.1 供应商开发申请:
5.1.1 所有生产物料与需长期重复购买的非生产物资,必须填写《供应商开发申请表》,并获采购部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开发;其他物资无需提前申请,可根据实际需求,开发临时供应商。

新供应商导入管理办法

新供应商导入管理办法

工作指示(WI)( PUR )部门工作指示编号:PUR-WI-009 版本:A1标题:新供应商导入管理办法总页数:共 7 页(包括封面)目的:规范供应商导入机制,快速有效地引入新供应商,不断优化供应渠道,提高来料质量,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

生效日期:2012-2-14编制人:唐龙合日期: 2012-2-10 审核/批准人:何定日期: 2011-2-14 发放部门:采购部请编制部门确认需参与会签部门(由部门负责人签署)□部件部□质量管理部□计划部□整机部□开发部□财务部□采购部□工艺工程部□人事行政部□产品部□物控部文件履历版本编制人编制日期更改说明A 胡果2011-3-28 1.由C-QAP- 5036改为PUR-WI-0092.修订供应商资料评审表:明确代理商/贸易商资料评审要求3.把供应商信息记录维护提前到现场审核前4.将表格C-QAP-3394/3167/3337/3340纳入文件中A1 唐龙合2012-2-10 增加承运商的导入和管控办法;新供应商导入管理办法1 目的规范供应商导入机制,快速有效地引入新供应商,不断优化供应渠道,提高来料质量,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生产材料的供应商及我司的承运商。

3 定义:生产材料:构成产品实体的物料;承运商:运输我司物料及产品的国际运营商4 工作职责4.1 采购部4.1.1物源工程师负责新供应商搜索与开发、初评,提出新供应商添加申请;4.1.2供管工程师负责资料初审, 组织与参与供应商认证, 包括供应商的资料评估和现场审核;4.1.3物源工程师发起样品评估流程和小批量试用流程;4.1.4物源工程师负责与供应商签订相关协议与资料,如“质量保证与责任追溯协议”、“保密协议”、“PCN协议”,等,提供RoHS相关资料;4.1.5 物源工程师提出SAP供应商主数据维护与采购信息维护,采购部助理维护系统信息。

4.1.6根据评审小组现场审核报告结论提出策略供应商导入需求申请及原因。

新供应商引入作业办法

新供应商引入作业办法
市场信息。 6.1.2.2 供方市场信息由资材中心策采处主导搜集,必要时借助公司相关部门的参与,完
成供方市场信息的收集。参见《采购信息搜集作业办法》。 6.1.3 供应商选择的基本原则
6.1.3.1 由策采处组织,评估小组共同决策; 6.1.3.2 供应商选择必须符合公司供应链规划和采购策略; 6.1.3.3 同一类(或系列)物料,供应商数量原则上二到四家; 6.1.3.4 不同销售中心供应商资源在公司范围内共享; 6.1.3.5 必要的供应商能力调查与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风险,HSF 风险,信用风
1.1
文件履历 变 更 生效日期 版本 页次
修订人
新供应商引入作业办法
文件编码 版本编号
页码
11 第3页共9页
1 目的 规范新供应商引入作业过程中的部门职责、接口关系及相关工作,提高新供应商引入质量和效率, 为建立优质的供应链打下基础。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材料供应协力厂商引入全过程 .
3 定义 3.1 新供应商:指未通过公司认证,不具备供货资格的生产厂家 。 3.2 新料件:AVL 供应商提供的且符合公司 HSF 管理要求的新物料 3.3 新供应商引入评估小组:由资材中心策采处或采购运作管理处、品质管理部 SQE、产品中 心 DQA(零件承认)主要负责人或责任人组成 。 3.4 QSA :Quality System Audit ( 品质系统评审 ) 。 3.5 QPA :Quality Process Audit( 品质制程评审 ) 。 3.6 AVL :Approved Vendor List (合格供应商名册) 。 3.7 HSF :Hazardous substance free (有害物质减免)。
6.2.2.6 从建立 Vendor code 开始的三个月内,策采处需要督促客户指定供应商回签完所

完整版)供应商分类及管理方法

完整版)供应商分类及管理方法

完整版)供应商分类及管理方法Ⅲ级战略供应商:保持正常合作,年采购额不少于同类物资的30%,现场审核频率不低于1次/年。

②瓶颈供应商:加强对其供应能力的评估,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如备用供应商的开发或备货等,年采购额不少于同类物资的20%,现场审核频率不低于2次/年。

③杠杆供应商:确保价格竞争力,加强质量管控,年采购额不少于同类物资的40%,现场审核频率不低于1次/年。

④一般供应商:采用集中采购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年采购额不少于同类物资的10%,现场审核频率不低于1次/年。

通过以上管理办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类供应商的风险,提高采购效率和采购成本控制能力。

同时,根据各供应商的特点和管理策略,公司可以制定相应的供应商评价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优化供应链。

对于Ⅲ级战略供应商,如果其供货出现问题,将暂停其供货资格。

供应商管理处会及时向供应商发送《信息沟通单》,要求其限期分析原因并提交整改报告。

如果在期限内不能达到要求或拒绝整改,将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但独家供货和客户指定供应商除外。

对于Ⅳ级战略供应商,如果其供货出现问题,将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

对于瓶颈供应商,分为四个等级。

Ⅰ级和Ⅱ级瓶颈供应商的现场审核频率不低于1次/2年,Ⅲ级和Ⅳ级瓶颈供应商在供货出现问题时,供应商管理处会及时向供应商发送《信息沟通单》,要求其限期分析原因并提交整改报告,并跟踪整改结果。

必要时,会派专职驻厂员督促其整改并现场验收,直至恢复正常生产。

如果在期限内不能达到要求或拒绝整改,将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但独家供货和客户指定供应商除外。

对于杠杆供应商,建立标准的情况下,开发多家供应商,每类物资的供应商数量不少于3家。

Ⅰ级和Ⅱ级杠杆供应商的合作正常,Ⅲ级和Ⅳ级杠杆供应商在供货出现问题时,供应商管理处会及时向供应商发送《信息沟通单》,要求其限期分析原因并提交整改报告,并跟踪整改结果。

如果在期限内不能达到要求或拒绝整改,将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

供应商管理办法精简版

供应商管理办法精简版

供应商管理办法一、背景和目的为了规范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业务合作,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和效益,特制定本供应商管理办法。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与公司签订供应合同的供应商。

二、供应商准入1. 公司将根据业务需求,制定供应商准入标准,并在公司网站上公示。

2. 供应商应提交准入申请,并提供公司要求的相关资料和证件。

3. 公司将进行严格的供应商审核,包括但不限于资质审查、信用评估、生产能力评估等。

4. 供应商须填写并签署供应商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三、供应商评价1. 公司将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供货质量、交货准时率、售后服务等。

2. 评价结果将作为供应商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3. 绩效考核结果将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公司将根据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供应链风险管理1. 公司将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

2. 在供应商选择阶段,将注重评估供应商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缓解措施。

3. 在供应商合作过程中,将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措施。

五、供应商合同管理1. 公司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前,必须明确合同的交货时间、数量、质量标准等重要条款。

2. 双方应及时履行合同义务,并保障合同的履约,如有违约行为,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 公司将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提供产品和服务。

六、供应商退出机制1. 如供应商存在严重违约行为或影响公司利益的行为,公司有权解除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2. 解除合作关系前,公司将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尽力解决纠纷。

3. 公司解除合作关系后,将对供应商进行备案,并在一定期限内不再与其合作。

七、其他事项1.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公司有权对本办法进行解释和修改。

2. 双方在供应合作中应友好互信,并共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

以上为公司供应商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希望供应商能够严格遵守并与公司共同促进供应链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新供应商引入管理办法

新供应商引入管理办法

新供应商引入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新供应商的引入,保证采购物资质量,提供稳定货源,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2.1本办法规定了新供应商引入的相关操作及管理。

2.2本办法适用于因新产品开发、旧供应商所供产品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或不能满足公司生产要求、替代及降低成本等情况需要开发的新供应商的管理。

2.3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辅材料、重要备品备件、零部件和外协加工件的新供应商引入必须遵循本办法。

3.定义:3.1新供应商:是指因新产品开发、供应资源开拓及降低成本等需要,新引进的全新供应商或老供应商的新物资通称为新供应商。

3.2合格供应商:是指通过评审和确认有能力正常供货的供应商。

3.3供应商移交:是指新供应商转变成正常采购的供应商。

4.权责:4.1品管部4.1.1 负责提出新产品开发涉及的供应商开发需求;4.1.2 负责提出供应商质量水平低或整改不力需要开发替代新供应商的需求;4.1.3 负责提出新原辅材料的质量要求,并编制原辅材料质量规范;4.1.4 协助采购部进行原辅材料供应商评估与定期复核,分析与审核供应商各种来料数据;4.1.5 负责组织样品的检测及判定;4.1.6 参与新原辅材料的试用和认定并提交试用报告;4.1.7 负责对新原辅材料供应商技术能力评审;4.1.8 负责编制并与原辅材料供应商签订新原辅材料技术协议/质量协议;4.1.9 参与原辅材料新供应商的资料评审和现场评审;4.1.10 参与原辅材料新供应商品质保障能力的评估;4.1.11 参与决定是否引入原辅材料新供应商。

4.2 体系中心4.2.1 参与新供应商品质保障能力的评估;4.2.2 参与决定是否引入新供应商。

4.3 采购部4.3.1 负责提出拓宽供应资源和降本涉及的新供应商开发需求;4.3.2 负责新供应商开发的搜源工作;4.3.3 负责供应商资料的收集、供应商选择、评估等4.3.4 负责《供方调查表》及其它供应商需提交评审资料的收集,《采购框架协议》、《采购合同》的签订;4.3.5 负责新供应商供应保障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评审;4.3.6 建立及维护供应商档案和供应商名录;4.3.7 负责收集归档新供应商的评审资料,参与决定是否引入。

供应商导入办法

供应商导入办法
6.1.4新供应商引入认证,资质评定
6.1.4.1采购处工程师要求供应商填写《供应商资料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6.1.4.2采购工程师将《供应商资料调查表》及相关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发至评估小组,并抄SQE经理,采购处经理,并对其资质进行评定。
6.1.4.3若评审结果为合格,采购处可根据评审小组综合意见,以及所选择供应商(或材料)类别或采购策略要求,对是否需要进行免现场评审提出申请,经采购处经理和销售中心负责人评估后,视其供应商相关状况(如:a. 代理商b.境外供应商 c.其它原因)进行审批。
6.1.7.2小批量试用合格后,由采购处将试用合格的零件申请加入BOM表。
6.1.7.3小批量试用不合格,采购处要求供应商重新送样。如三次送样不合格,则取消其交易资格。
6.2新供应商引入特殊认证(仅客户指定供应商适用)
6.2.1 当客户指定供应商符合我司新供应商引入标准并对其评审合格后,采购处可将该类供应商申请加入AVL管理。同时注意以下事项:
6.1.7送样承认,小批量试用
6.1.7.1新供应商最终评定合格后,采购处依据相关图纸、技术、品质资料等要求通知供应商进行送样承认,双方需要确认送样承认的时间,零件承认相关事宜由采购跟踪处理 。
合格供应商提供的新物料,所有承认的新物料在批量下单前均需按《物料试流单》要求,由工程人员指定专门接口人安排试用,若连续三次试用不合格,采购处有权暂停引入资格.
6.1.3.1由策采处组织,评估小组共同决策;
6.1.3.2供应商选择必须符合公司供应链规划和采购策略;
6.1.3.3同一类(或系列)物料,供应商数量原则上二到四家;
6.1.3.4必要的供应商能力调查与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风险,HSF风险,信用风险);

新供应商导入管理办法

新供应商导入管理办法

新供应商导入管理办法新供应商导入管理办法工作指示(WI)( PUR )部门文件履历新供应商导入管理办法1 目的规范供应商导入机制,快速有效地引入新供应商,不断优化供应渠道,提高来料质量,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生产材料的供应商及我司的承运商。

3 定义:生产材料:构成产品实体的物料;承运商:运输我司物料及产品的国际运营商4 工作职责4.1 采购部4.1.1物源工程师负责新供应商搜索与开发、初评,提出新供应商添加申请;4.1.2供管工程师负责资料初审, 组织与参与供应商认证, 包括供应商的资料评估和现场审核;4.1.3物源工程师发起样品评估流程和小批量试用流程;4.1.4物源工程师负责与供应商签订相关协议与资料,如“质量保证与责任追溯协议”、“保密协议”、“PCN协议”,等,提供RoHS相关资料;4.1.5 物源工程师提出SAP供应商主数据维护与采购信息维护,采购部助理维护系统信息。

4.1.6根据评审小组现场审核报告结论提出策略供应商导入需求申请及原因。

4.1.7 制定策略性供应商质量控制计划,组织对策略性供应商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4.2 开发部和/或工艺工程部4.2.1 参与新供应商的开发,对供应商进行技术支持与沟通。

4.2.2 对新供应商的技术水平进行认证。

4.3 评审小组(由采购,质管,开发部/工艺工程部、计划部组成)。

4.3.1负责对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初审,确认供应商是否适合导入,是否需要现场审核。

4.3.2评审小组成员负责对供应商现场从质量水平、交货能力、商务能力、技术能力、综合素质、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填写并提交现场审核报告。

4.4总经理审批现场审核报告和策略供应商导入需求申请。

5工作程序5.1 生产材料供应商导入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文件
【备用供应商导入管理办法】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受控状态:
版本号:A0
1.目的
当主供应商不能满足公司质量、数量、交期需求时,为满足各车间生产物料需求,优化供货渠道,以确保为公司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主原材料、零组件和成品。

3.职责
3.1采购部:
a.负责对备用供应商的导入时机选择。

b.负责对备用供应商的筛选和组织评审。

c.负责对备用供应商样品的打样和试产跟进。

3.2品管部:
a.负责对备用供应商的稽核评审。

b.负责备用供应商交货品质的认定和管理。

3.3研发部:
a.负责参与备用供应商的开发协助,对供应商的技术保证能力、制程能力进行评价。

b.负责对备用供应商样品的承认。

c.负责推动备用供应商新零件导入过程的问题检讨与改善。

d.负责对备用供应商试产结果的确认、分析、总结。

3.4工程部:
a.负责备用供应商物料使用过程中的异常进行调查分析与异常责任划分。

b.负责备用供应商试产时问题点的汇总、统计。

3.5销售部:负责对客户提出备用供应商的导入申请。

(根据合作情况,必要时由研发PM
向客户提出导入申请)
4.备用供应商导入内容:
4.1备用供应商选择和评审的时机
4.1.1主供应商产能不能满足现有生产物料需求;
4.1.2主供应商一个季度内有多次出现交期延期(3次或以上),并影响到生产及公司
出货交期;
4.1.3主供应商突发(或一个月内连续出现多次)重大质量异常(2次或以上),影响
到生产和公司出货交期;
4.1.4 主供应商配合度无法满足市场日益严格的质量要求和期望;
4.1.5主供应商在价格上提出变更增长且超出预期的;
4.1.6主供应商连续3个季度考核评分60分以下;
4.1.7 无法提前预知的变故(如:政府政策性环保管控加严等),导致供应商无法正
常生产和交货,需要导入备用供应商缓解交货压力;
4.2物料备用供应商选择对象
4.2.1 战略性客户重点物料(如:喇叭、MIC、线材等);
4.2.2 来料品质不合格率高的物料(如:氧化铝盖、电泳表面喷涂件等);
4.2.3 交期偏长且交期长期不准时物料(如:芯片IC等电子料件和进口皮套类等);
4.2.4 主供应商合作意向差的物料(如:品多量小(1K 以下)的料件);
4.2.5 同品质状况下,价格有优势物料;
4.3备用新供应商导入评审
4.3.1备用供应商如果是新物色厂商,采购在取得合作意向后召集研发(工程)和品管
(SQE)进行新供应商评审;
4.3.2 导入现有其它合格供应商,针对供应商QCDS即质量、价格、技术、服务等方面
经过研发、采购和品管等权责部门的调查和评审。

4.3.3 备用供应商若综合评价在C级的,由采购发出要求,相关部门支援供应商进行策
略性持续辅导;
4.3.4 备用供应商评审合格后,列入合格供应商目录;
4.3.5 采购根据订单量和主供应商供货现状,提出《备用供应商选用评审表》;(有需
要时由PM和销售报备客户知悉)
5.样品打样承认
5.1 备用供应商打样涉及开模和电气性能的部分由研发协助,按样品打样流程进行;
5.2 备用供应商打样时料件须与原样品进行有区分识别;
5.3 样品取得后按CER《物料承认流程》执行。

6.备用供应商料件试产
6.1 备用供应商物料样品确认合格后,由采购组织研发(工程)、品管共同到供方进行评
估供应商试产。

6.2 试产经试产报告评审符合批量投产要求的,经研发(工程)和品管共同评审(外销由
PM经销售报批客户同意)后,由研发部发出ECN(外销的PCN),导入小批量成品
试产;
6.3 导入备用供应商供货后持续跟进3个批次的小批量(数量递增)投产,进料和制程的
料件因素合格率均达成98%以上,备用供应商方可进入大批量生产,转为主供应
商;
7.相关文件
7.1 《采购控制程序》
7.2 《供应商评审和品质管理办法》
7.3 《物料承认流程》
8.表单/记录
8.1 合格供应商名目
8.2 样品打样记录表
8.3 备用供应商选用评审表
9.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