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中线测量

合集下载

道路中、基平测量

道路中、基平测量
513.499
516.661
1.006
3.162
ZD1
512.48 513.61
2.03 0.90
+060 +080
513.89
0.62
+040
512.61
1.90
+020
512.89
1.62
K0+000
BM1高程为基平所测 基平测得BM2高程为524.824
512.314
514.505
2.191
BM1
道路中平测量
水准尺读数(m)
524.782
0.606
BM2
523.06
2.32
K1+240






515.140
517.386
1.521
2.246
ZD2
515.65
1.01
+180
515.46
1.20
+160
515.84
0.82
+140
516.14
0.52
+120
516.16
0.50
+100
选点:水准点间距宜为1~1.5km; 选在稳固、醒目、易于引测且施工时不易遭受破坏的地方; 一般选在距路线中线50~300m处
设置密度:相隔0.5~1km(山区)
道路基平测量
道路基平测量
2.方法
水准测量
路线:符合水准路线。
仪器:不低于DS3的仪器。
测量要求: 水准测量:一般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要进行往返观测,闭合差不超过 mm。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按全站仪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四等)规范进行。

第十章 道路中线测量PPT课件

第十章 道路中线测量PPT课件

5
10
二三四级 1/1000 1/100 S/2000+0.10 S/2000+0.1
10
15
4)曲线测量闭合差
公路等 级
高速一 级
二三四 级
纵向闭合差 平原微 山岭重 丘区 丘区 1/2000 1/1000
1/1000 1/500
横向闭合差(cm)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 区
10
10
10
15
曲线偏角闭合差
不设超高
曲 线(m)
R>60
60≥R≥30
R<30
≤50 ≤25
25
20
10
5
3)中线量距及中桩桩为限差
公路等级
距离限 差
视距 校链 限差
桩位纵向误差(m)
桩位横向误差(cm)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高速一级 1/2000 1/200 S/2000+0.05 S/2000+0.1
(″)
60
120
§10.2 单圆曲线(circle curve)的测设
第十章:公路路线测量 (road engineering survey)
§10.1 §10.2 §10.3 §10.4 §10.5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 单圆曲线(circle curve)的测设 缓和曲线(spiral curve)的测设 复曲线的测设 回头曲线的测设
§10 .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
2、分为: ➢ 在两交点间测设转点。
➢ 在两交点延长线上测设转点。
(1)在两交点间测设转点:
方法:
➢ 在JD5、JD6的大致中间位置ZD′架仪。瞄准JD5,定 出JD6′。

道路工程施工放线测量记录

道路工程施工放线测量记录

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XX道路工程项目地点:XX市XX区施工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工程设计研究院二、测量放线工作概述1. 测量放线依据本次道路工程施工放线测量依据《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9-201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以及设计图纸等资料进行。

2. 测量放线内容(1)中线测量:对道路中线进行测量,确保中线位置准确无误。

(2)边线测量:对道路两侧的边线进行测量,确保边线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高程测量:对道路中心线及两侧边线的高程进行测量,确保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4)平面控制测量:对道路平面控制点进行测量,确保控制点位置准确。

(5)垂直控制测量:对道路垂直控制点进行测量,确保控制点位置准确。

3. 测量放线方法(1)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为±1mm。

(2)边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为±1mm。

(3)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为±1mm。

(4)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为±1mm。

(5)垂直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为±1mm。

三、测量放线过程1. 施工单位组织测量人员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施工现场情况。

2. 测量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对道路中线、边线、高程等要素进行测量放样。

3. 对测量放样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放样准确无误。

4. 测量放样完成后,进行测量记录,包括测量时间、测量人员、测量设备、测量数据等。

5. 将测量记录报送监理单位审核。

6. 监理单位对测量记录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认放样结果。

四、测量放线结果1. 道路中线位置准确,偏差±1mm。

2. 道路边线位置准确,偏差±1mm。

3. 道路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偏差±1mm。

4. 平面控制点位置准确,偏差±1mm。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是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基础工作。

测量放线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做好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至关重要。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测量准备工作在施工测量放线前,首先要做好测量准备工作。

包括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概况,明确测量任务和测量精度要求。

同时,要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测量人员了解测量方法和操作规程。

二、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建立施工控制网、布设测量基准点、观测水准点和导线点等。

控制测量应遵循从高级到低级的测量原则,确保测量精度。

三、中线测量中线测量是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将道路设计图纸中的中线位置准确地反映到实地。

中线测量应遵循从起点到终点、从高级到低级的测量原则。

测量过程中,要准确测定中线桩的位置,并标注桩号。

四、边线测量边线测量是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确定道路两侧边线的位置。

边线测量应遵循从起点到终点、从高级到低级的测量原则。

测量过程中,要准确测定边线桩的位置,并标注桩号。

五、高程控制高程控制是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传递高程基准点、观测路面高程、边坡高程等。

高程控制应遵循从高级到低级的测量原则,确保测量精度。

六、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是根据设计图纸,将道路中线、边线、路面高程等关键位置反映到实地的工作。

施工放样应遵循从高级到低级的测量原则,确保放样精度。

七、测量成果整理和复核测量成果整理和复核是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最后环节,主要包括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编制测量报告,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复核过程中,要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无误,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总之,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测量人员严格按照测量规程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精度。

同时,要加强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第一章道路中线测量第一节概述一、公路工程一般由路线、桥涵、隧道及各种附属设施等构成。

兴建公路之前,为了选择一条既经济又合理的路线,必须对沿线进行勘测。

1、一般讲,路线以平、直最为理想,但受现场环境影响,必然有转折。

为使路线具有合理的线型,在直线转向处必须用曲线连接起来,这种曲线称为平曲线。

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种。

2、圆曲线是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的一部分,即一段圆弧,它又分为单曲线、复曲线、回头曲线。

3、缓和曲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加设的一段特殊的曲线,其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为圆曲线半径。

二、公路的路线中线是由直线和平曲线两部分组成。

1、中线测量是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用木桩具体地标定在现场上,并测定路线的实际里程。

2、中线测量一般分两组进行:测角组主要测定路线的转角点、转点和转角;中木桩组主要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在现场上用木桩标定路线中心线的具体位置,并进行各桩里程的测算。

三、道路中线测量是公路工程测量中关键性的工作,它是测绘纵、横断面图和平面图的基础,是公路设计、施工和后续工作的依据。

第二节转角点和转点的测设一、要进行道路中线测量,必须先进行定线测量,即在现场上标定转角点和转点。

1、转角点(又称交点):指路线改变方向时,两相邻直线段延长线的交点,通常以JD表示,它是中线测量的控制点。

2、转点:指当相邻两交点之间距离较长或互不通视时,需要在其连线或延长线上定出一点或数点以供交点、测角、量距或延长直线时瞄准之用。

这种在公路中线测量中起传递方向作用的点称为转点,通常以ZD表示。

二、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定线测量方法有:纸上定线和现场定线两种。

《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规定:各级公路应在地形测量以后,采用纸上定线;受条件限制或地形、方案简单也可采用现场定线。

1、纸上定线:是先在实地布设导线,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为1/1000、1/2000),在地形图上定出路线的位置,再到实地放线,把交点的位置在实地上标定下来;一般可用放点穿线法和拨角放线法。

公路中线测量

公路中线测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七 虚交放样( 圆外基线法)
如果计算出t1、t2 出现负值, 说明曲线的ZY 点、YZ点位于辅助 点与虚交点之间。
(3) 主点测设。
根据t1、t2 即可定出曲线的ZY 点和YZ 点。 量出A 点的里程后, 曲线主点的里程亦可算出。 曲线中点QZ 的测设, 可采用以下方法:
下一页 返回
训练项目四 公路中线测量
6 任务六 偏角法详细测设缓和曲线 7 任务七 虚交放样(圆外基线法) 83 任务八 复曲线测设 9 任务九 基平、中平、横断面测量
上一页 返回
任务一 圆曲线主点测设
一、测设方法与步骤
(1) 在平坦地区定出路线导线的三个交点(JD1、JD2、JD3 ), 如 图4.1 所示, 并在所选点上用木桩标定其位置。 边长要大于80 m, 估计β右<145°。
HY 点或YH 点的切线方向, 就与前面所学的圆曲线测设方法一样了。 计算配盘值:
将仪器安置于HY 点上, 瞄准ZH 点, 水平度盘配置在b0 (当曲线 右转时, 配置在360°- b0), 旋转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 00′00″并倒镜, 此时视线方向即为HY 点的切线方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复曲线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半径的同向曲线相连而成的曲线。 如图4.4 所示, 主、副曲线的交点为A、B, 两曲线相接于YY。
用经纬仪观测转角α1、α2, 测量切基线AB。 在选定主曲线半径R1 后, 即可按以下步骤计算副曲线的半径R2 及测设元素。 (1) 根据主曲线的转角α1 和半径R1, 计算主曲线的测设元素: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五 切线支距法详细测设缓和曲线
(2) 圆曲线段。 圆曲线上各点的测设须将仪器迁至HY 点或YH 点上进行。 只要定出

公路几何线形检测—中线偏位检测

公路几何线形检测—中线偏位检测

中线偏差(mm)
土方路 基
宽度(mm)
+10,-15 50
满足设计要求
+10,-20 100
水准仪:中线位置
每200m测2点 全站仪:每200m测2点,
弯道加HY,YH两点
满足设计要求 尺量:每200m测4点
横坡(%)
±0.3
±0.5 水准仪:每200m测2个断面
边坡(%)
满足设计要求 满足设计要求 尺量:每200m测4点
路基路面中线偏位检测
检测项目及要求
结构层 名称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容许偏差
高速、一级公 路
其他公路
பைடு நூலகம்
检查方法和频率
纵断高程(mm) +5,-15 稳定粒
料底基 层
宽度(mm) 横坡(%)
满足设计要求 ±0.3
+5,-20 满足设计要求
±0.5
水准仪:每200m测2个断面 尺量:每200m测4点
水准仪:每200m测2个断面
路基路面中线偏位检测
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测
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测是公路施工质量控制、 交竣工验收及旧路调查工作的重要环节,具体包 括路基路面的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及中线偏 位等。
路基路面中线偏位检测
检测项目及要求
结构层 名称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容许偏差 高速、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检查方法和频率
纵断高程(mm)
路基路面中线偏位检测
二、准备工作 4
1
恢复桩号
5
确定断面位置:通常将路面
2
宽度、横坡、高程及中线偏
位选在同一断面位置,且宜
在整数桩号上
6
3

道路竣工的测量内容

道路竣工的测量内容

园路竣工竣工的测量内容路线竣工测量的目的是最后确定路线中线、检查建筑限界及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内容是中线测量、高程测量、横断面测量等。

1、中线测量利用施工放样的护桩恢复线路施工前原有的控制桩,进行线路中线贯通测量;还应该对桥梁、隧道建筑中线与线路中线是否一致。

若出现不相一致时,应从桥梁或隧道的中线向两端引测。

如出入较大则需进行中线调整,做到使桥梁或隧道建筑限界与路基建筑限界均符合规范要求。

1)竣工中线测量,应先定出直线方向,然后用相邻直线重新测绘交点。

在高路堤、深路堑和地形困难地段可沿路基设置副交点,新测得的曲线偏角与原定测(或复测)偏角较差在±30秒以内时,仍采用原偏角。

对曲线的切线长、控制点、直线转点间的距离应进行丈量,新丈量结果与原定测(或复测)结果的误差应在1/2000以内时,仍采用原测结果,曲线横向闭合差应不超过±5cm。

2)竣工中线测量完成后的基桩埋设,一般规定:直线地段每300m~500m埋设混凝土包铁芯的基桩;曲线地段的曲线始终点、缓圆点、曲线中点、圆缓点、曲线交点或副交点均应埋设混凝土包铁芯的基桩。

3)竣工测量的里程应采用全线换算后的连续里程,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设计图中的断链应予取消2、水准基点位移测量1)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将临时水准点通过水准测量移设于桥台上、涵洞帽石上、隧道洞口边墙上或临近线路的岩石上,也可沿线路埋设混凝土水准基点,作为运营维修时掌握线路标高的依据。

2)水准点位移后,应详细注明编号、位置、地物特征、标高、并绘制草图附于水准基点表内。

3、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的目的是检查路基宽度,边沟、排水沟、边坡、路基加固和防护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横向尺寸误差均不应超过±5cm。

4、桥梁的竣工测量桥梁竣工后,须进行竣工测量。

通过竣工测量,一方面可以检查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起到检查施工质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桥梁向往运营后,为保证桥梁的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需要定期地进行变形观测,由于变形观测的资料是通过与竣工资料的对比来分析变形的,因此,对变形观测而言,竣工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