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中,驱动着自然界的运行。
在自然界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并且总是守恒的。
本文将探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以及相关的例子和应用。
一、能量的转化能量转化指的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在自然界中,能量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例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等。
这些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总的能量守恒。
以下是能量转化的几个常见例子:1. 机械能转化:当一个物体从较高的位置下落时,其具有的势能逐渐减少,而动能逐渐增加。
这说明势能被转化为了动能。
同样地,当一个物体被抛起时,其动能逐渐减小,而势能逐渐增加。
2. 热能转化:热能是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能量。
当我们加热水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加,热能增加。
而当水冷却时,热能减少。
3. 光能转化:光能是由太阳或其他光源产生的能量。
当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上时,光能被转化为电能,用于发电。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电灯也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指的是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简单来说,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例如,将一个摆球从较高的位置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它最终会停止摆动。
摆球最初的势能被转化为了动能,然后又转化为了热能,通过摩擦和空气阻力散失在周围。
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总能量保持不变,只是能量的分布发生了改变。
这种思想在科技应用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能源的利用和转化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们利用化石燃料发电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
谢谢你读完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到你。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3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3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一、能量的转化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不同种能量之间的转变]和转移[同
种能量换地方]。
例如:
[1]、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
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
[2]、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能量守恒定律
1、能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3、任何一部机器,只能使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而不能无中生有地制造能
量。
因此,不可能造出永动机!
4、机械能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异同。
科学九年级上浙教版3.9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说课稿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一、教材分析: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九节的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知识从能量的角度进行的一次综合,教材通过小实验讨论自然界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通过想想议议得出能量守恒定律。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由于新课标对这部分内容在知识上降低了要求,但在过程与方法上增加了体验性目标层次,因此我会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多动手、多经历、多体验、多感受,在感受中进步与快乐成长。
二、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节学习我计划达到这样的目标,让学生知道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并通过探究各种形式能的相互转化,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
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本节的重点是:体会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及能量守恒定律;难点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三、教材处理和方法因为九学生已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这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我准备大胆放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发展,“先学后教”的理念。
而我只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分享者,但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我应用多媒体动画、图片等为学生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从而达到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下面为大家展示具体的教学过程,历史上曾有不少人都想设计一种这样的机器,它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和燃料,却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
这种机器被称为“永动机”请猜想人类最终能否发明、创造出这种一劳永逸的永动机?事实证明,所有试图发明永动机的,无一例外的都以失败而告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失败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分析

九年级科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分析一、能量的相互转化1.各种形式的能量有:电能、热能、化学能、生物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光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原子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能量的相互转化实质上是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包括“消耗能量”、“利用能量”和“获得能量”。
能量的转化普遍存在,如动能转化为势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生物能转化为势能,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等。
二、能量转化的量度(1)1.做功是表示能量转化的多少。
2.做功的两个必要出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3.功的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4.功的公式:W=F ·S (功=力×距离),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 :物体在F 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5.功的单位:焦耳,简称为“焦”,符号为“J ”,1焦耳=1牛·M重要提示:1.物体做功的多少,只与F 和S 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具体的运动状态(是而匀速、变速)无关,与是否受摩擦(即物体表面是否粗糙)等因素也无关。
2.F 和S 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时间内所作用的力和移动的距离)。
3.讨论:塔式起重机下挂重物,当重物静止不动,匀速向上运动、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三种情形中,钢索的拉力是否做功。
说明:做功时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三、能量转化的量度(2)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量。
(能量转化的快慢)2.功率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3.功率的公式:P = ,P = F ν。
4.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1兆瓦=106瓦-重要提示:1.功率大小是由W 与t 共同决定的,做功多的物体不一定功率大。
利用其变形公式P= F ν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汽车上坡时要减速而加大油门,其解释为:当P 一定时, F与ν成反比,汽车上坡时,由于发动机的功率一定,司机采用降低速度的方法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的缘故。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教案与反思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课题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3.理解自然界中各种能量间的联系和相互转化、转移的规律.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打基础.教学重点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袋(黑色)、水、温度计、太阳能电池太阳帽、火柴、铁丝、酒精灯、钢球、单摆、细线、乒乓球教学难点区别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并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具体问题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能的转化: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实质上是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3.分析下列能量转化实例,完成下列填空:(1)迅速摩擦双手.(机械能→内能)(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光能→内能)(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能电池对着阳光.(光能→电能)(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机械能→电能)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备课笔记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请大家双手不停地来回搓动,体会有何感受?学生动手操作后回答:手心发热.师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下,能量如何变化?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师从现象的角度分析,揭什么关系?生:摩擦生热,说明力现象与热现象互相联系.大家分析得很好.除此之外,自然界中的其他现象之间有联系吗?它们之间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吗?在转化过程中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些问题.进行新课能量的转化和转移1.能量的转化请大家自己动手完成教材P27“想想做做”中的小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小组1完成实验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小组2完成实验2,小组3完成实验3,小组4完成实验4.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点评,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充完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实验1:说明机械能转化为能;实验2:说明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实验3:说明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实验4:说明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请大家再列举一些类似事例.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师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板书:能的转化:(1)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2)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教师引导学看教材P27图14.3-1,思考并举例补充完整.学生举例,师学生所举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点评.(教师重点介绍气膨胀做功;水力发电;电流通过电热器;电流通过电动机;植物光合作用等现象中的能量转化.)2.能量的转移教师演示实验:把铁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运动的甲钢球撞击静止的乙钢球.提示学生观察,并分析能量如何变化.生:精燃烧释放出的内能转给铁丝,使铁丝内能增加;甲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只是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守恒教师演示实验:(1)单摆实验;(2)把乒乓球从高处释放的实验.备课笔记小组问题探讨:不同形式的能量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小组问题探讨:1.能量转化和能量转移有什么区别?2.能量的总和是增加的、减少的还是不变?要的贡献.教学板书备课笔记知识拓展:机械能守恒与能量守恒的区别:(1)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即没有机械能的损失或额外的能量补充时,机械能是守恒的,但如果发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机械能不守恒.如:从坡上匀速滑下的自行车,机械能减小,因为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加速升空的火箭,机械能增大,因为燃气推力对火箭做功,燃料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2)能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是无条件的.能量转化的形式是多样的,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了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就会增加多少;能量从一个物体(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另一部分),一个物体(一部分)的能量减少了多少,另一个物体(另一部分)对应的能量就会增加多少,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知道了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明白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的.能量守恒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中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有力保障.好,谢谢大家!越低.讨论秋千和小球在运动中的能量转化.为什么它们的高度会逐渐降低?是否丢失了能量?你认为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解:它们的高度降低,说明机械能减少了.但能量并没有丢失,实际上是通过做功把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想想议议(P29)如图是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它通过高处的水流冲击叶片,叶片的转动用来对外做功,同时带动抽水器从低处将水抽到高处,从而循环工作.你能不能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说明它为什么不能一直工作下去?备课笔记小组问题探讨:按下开关后,灯泡亮了,在此过程中涉及到哪些能的转化?教材习题解答解:要使机器持续不断地做功,就要消耗能量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而做机械运动的各部件间有摩擦,会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一部分能量用来对外做功抽水,使流下的水不能全部抽回.动手动脑学物理(P29~30)1.一支向高空瞄准的步枪,扣动扳机后射出一颗子弹,子弹没有击中目标,最后下落陷在土地中.请你说出以上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解:扣动扳机将子弹射出时,火药的内能转化为子弹的机械能,子弹在空中飞行与空气发生摩擦,子弹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陷入土地时与土地发生摩擦,子弹的机械能转化为土地的内能.2.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具体说明以下效率的意义.●某太阳能电池工作的效率是16%;●某电动机工作的效率是83%;●某锂电池充电时的效率是99%;●某柴油机工作的效率是35%;●某电热水器工作的效率是87%解:(1)某太阳能电池工作的效率为16%,表示把吸收太阳能的16%转化为电能;(2)某电动机工作的效率为83%,表示将83%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某锂电池充电时的效率为99%,表示将99%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某柴油机工作时的效率为35%,表示将35%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某电热器工作时的效率为87%,表示将87%的电能转化为内能.3.小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热水器,该热水器的铭牌标明了它的热效率,表示该热水器工作时,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消耗的化学能,有多大比例转化为水的内能.小华尝试估测该热水器的热效率,以核对铭牌上的数值是否准确.他把家里自动洗衣机的“水量”设置为40L,用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注入洗衣机,当注入水的体积达到40L时洗衣机便会自动停止注水.已知当时自来水的温度是15℃,热水器输出热水的温度为40℃,注入前天然气表的示数是2365.89m3,注水后变为2366.05m3,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请你估测该热水器的热效率.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cρVΔt=4.2×103J/(kg·℃)×103kg/m3×40×10-3m3×(40-15)℃=4.2×106J,天然气用量备课笔记课外拓展:第一类和第二类永动机永动机是一类所谓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B.小球的机械能转移到木块上,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C.小球和木块的机械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内能等),但能的总量保持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由于小球跟斜面、小球和木块与水平面间都有摩擦,小球和木块都要克服摩擦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小球、木块、斜面、水平面的内能都增加),但在能的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学反思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多举例,多联系生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反映自然界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学生在边实验边分析中获得了物理知识,学会了物理的学习方法.同时师生互动效果好,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2.在帮助学生理解能量转化、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时,采用演示实验,由学生视觉上观察到的表面现象入手进行引导剖析,揭开能量的真相——机械能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内能.这样由浅入深,水到渠成,学生自然就会明白了,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3.在帮助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时,最后提出问题:先前总有人设想制造永动机,结果都是失败了,摆出这样一个事实,让学生思考、讨论.应证了能量守恒定律为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有力保障.备课笔记规律总结:常见的能量转化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学反备课笔记【素材积累】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酒精的热值是3×107 J/kg ,完
全燃烧
kg的酒精可以放出
2.1×107 J的热量.
若这些热量被100 kg的20 ℃的水完
复习:
1、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哪些?做功 热传递
做功:
摩擦双手取暖过程中,是 机械能转化 内能。
热传递:
用热水袋取暖过程中,能量从热水袋转移到 手 。
由上述两个例子可知: 能量从一种形式 转化 为另一种形式,或者 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在这些过 程中,能的总量是 不变 的。(选填“变”
或“不变”)。
在一定条件下,为 内 能。 2、电灯发光: 电 能转化为 光 能。 3、柴火燃烧: 化学 能转化为 内 能。 4、水电站的水轮机发电:机械 能转化为电 能
5、壶中的水沸腾时将壶盖顶起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6、太阳能发电机发电:太阳 能转化为 电 能 7、电风扇转动: 电 能转化为机械 能。
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 塞子的机械能。
在阳光下能不断摇摆的塑料小花
花盆表面的太阳能 电板在光照下,产 生电流驱动电动机, 使小花左右摆动。
小花摆动过程中 能量转化?
有人说:“利用水库的水发电,再利用 这些电又把水抽回水库,那么发电机和 抽水机就会永远不停的运转下去.”你认 为这可能吗?
能量守恒的相关计算
1.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例如:我们学过的——内能。
电能 核能 太阳能 光能 化学能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 欧洲杯直播/
;
可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边两个弟子的教训。当走过全程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个美丽的穗。虽说,这穗不是田里最好最大的一个,但
九年级物理内能应用第三节能量守恒最全笔记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1、能量的转化(1)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物质运动,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等,每一种运动都有一种能量跟它对应,因此能量的形式有很多种。
跟机械运动对应的是机械能,跟分子热运动对应的是内能。
此外,其他形式的能还有电能、光能、化学能、核能等。
规律总结: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3)能量的转移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这属于能量的转移。
(4)正确理解能量的“转化”和“转移”①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化是伴随着物体做功而表现出来的,能的形式发生了改变。
如:打铁时,铁块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打铁)的方式使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
再如:电炉发热,是电流做功时使电能转化成了内能。
一种形式的能增加了,肯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减少了。
②能量的转移:能量的转移指同一种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能量的形式并没有发生变化。
如:热传递时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再如:流水推动水轮机转动,水的机械能转移到了水轮机上。
规律总结:判断是能量转移还是能量转化的方法:明确某一过程前后能量的存在形式是否发生变化,若能量的存在形式发生变化,则为能量的转化,若能量的存在形式没有发生变化,则为能量的转移。
知识点2、能量守恒定律(1)能量守恒定律①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②能量守恒的普遍性: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④能量守恒定律是我们认识自然地重要依据,它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自然界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
下面我们来看看太阳能的转化。
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把地面、空气、水面晒热,太阳能转化为土壤、空气、水的内能。
九年级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整理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转化的普遍性(1)雪山上疾驰的汽车被快速滑落下来的积雪推翻并吞没,积雪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2)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的电能靠太阳能转化而来。
(3)火山地带的热泉水向外喷出的能量多由地热能转化而来。
(4)青蛙从地上跃起,捕捉害虫的能量是由生物质能转化的。
大量事实表明,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转移。
所谓“消耗能量”“应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过程。
能量转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形式的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相互转化。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各种能量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同种能量在不同的物体上可以发生转移。
(1)胶片感光成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激光切割金属——光能转化为内能;(3)特技跳伞——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水电站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生物化学能)(6)森林火灾——化学能转化为内能;(7)后面的球将前面的球装走——后面球的动能转移到前面的球上;(8)热传递——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3.识别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法(1)从能的形式变化上辨别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如果某物体有能量增减,并且在增减过程中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
如果某物体的能量有增减,且在增减过程中能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这个过程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2)识别物体的能量转化成了什么能量时,首先要确定物体原来具有什么能量,后来哪些能量有增减,再依据现象分析减少的能量到哪儿去了,增加的能量从哪儿来。
4.能量广泛地联系着各种自然现象(1)摩擦生热:摩擦属于机械运动,生热与热现象有关,这是机械运动和热现象之间的练习。
(2)电灯发光:电灯与点现象有关,发光与光、热现象有关,这是电现象与光、热现象之间的联系。
(3)电池供电:电池供电是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这是化学现象与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种形式能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
不同形式 能之间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 不会创生,它只 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 的总量保持不变.
1、电风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与电动机获得的机械 能相等吗?如不相等,是否意味着能量不守恒?
2、我国有句谚语“要使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 比喻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请大家分析此比喻是否 有科学道理?
(3)飞船的运行过程:飞船沿椭圆轨道围 绕地球运行了14圈,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 200千米,最远点:350千米.从远地点到 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飞船的速度 , 增大 减小 势能 。 (4)太空生活与工作:若不穿太空服,只 带氧气瓶,航天员能否走出舱外?运用你 所学的科学知识说出一条理由。 答 不能 因为 (填“能”或“不能”)。 。
4、小宇星期天到青岛会展中心观看了有关 “神舟”五号的航天展,他搜集了一些问 题,回到班中想要考考你: (1)长征二号F火箭:它的发动机工作时, 机械 将内能转化为 能。它是利用向后 喷出气流而使自身受力前进的,这是运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了 的道理。 (2)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翼:是为飞船提 供能源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 为 电 能。
电磁能(太阳能或光能)
转化为 化学能
转化为电能
转化为空气的动能
转化为水的内能
人体能量的来源及转化
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转化
青蛙捕食时,消耗了什么能?这些能哪里去 了?捕食后获得了什么能?这些能量来自哪 里?
NaOH在水中溶解,温度升高; NH4NO3在水中溶解,温度要降低。 这两种物质在溶解过程中, 能量的形式各发生了怎样的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动能转化为势能
B 煤石油完全燃烧发光发热,能量耗尽 消失 C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创 造了能量 D 任何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 能的时,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实验 的基础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在______ 推理 而得出的;焦耳定律是英 上,经过_____ 实验 的基础上得出 国科学家焦耳在大量______ 的;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是在人们大量 实验 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个 _________ 普遍适用的规律。 2、地热是一种新能源,地热发电过程中的 能量转化可用下图表示。 (地热 )能 → ( 机械 )能 发电机 电 (机械)能 → ( )能
一种能增加,总伴随着另一种形式能减少或者从另
一物体转移而来。
该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得出,是人们对自然现象长
期观察和研究的科学总结。
是自然界
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是人们
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科学依据。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 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 开能源。而很多能源是不可再生 的,将在一定的时候会耗尽的。 人们多么渴望生产一种不需要耗 用任何能量而能永远不停工作的 机器
(5)返回大气层:这时飞船与大气层发生 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将 机械 能转化 为内 能。因此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 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蚀防热”:在 飞船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 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你认 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 有 熔化 、 汽化 、 升华 ,理由是这些 物态变化都是 吸热 过程。
2、下列现象中,只有能量转移而没有能 的转化的是( A ) A、冬天用手莫户外的金属时感到冷 B、火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 C 、羊吃着草在田埂上行走 D、开关闭合后电能发光
3、“永动机”至今没有创造成功,其原因是( C A、科学技术还不够先进 B、机器不能对输出能量 C、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机器只能转移能量,不能转化能量
2在砂轮上磨刀,会射出火星
3晒太阳感到暖和 4烧水时,水渐渐热起来,并沸腾
5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筒壁发热
如果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 该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B 该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减少
C 一定是该物体吸收了热量,同时其他物 体对它做了功. D 可能是该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其 他物体对它做了功,或者两者均有.
——永动机。
达•芬奇(1452~1519)曾设计了一 个“永动机”:一只圆轮,里面装有 可以自由滚动的重钢球,如图所示。 利用隔板的特殊形状,使轮子一边的 钢球总是滚到加一边的距 离轮心远些的地方,这样, 在钢球的重力作用下,使 轮子转动不息。你认为这 个“永动机”能旋转不息 吗?为什么?
二、无法实现的“永动机” 1.“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和燃料, 轮子在转动过程中,由于 却能源源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 机械能一部分转化为内 2.由能量守恒定律知:无法实现 能,根据能量的转化和守 3.工程技术的任务,在于设法找出合理 恒定律,永动机不能旋转 利用能源的途径,并减少机器运转 不息,说明违反能量转化 过程中不必要的能量损耗,而不是 和守恒定律的事件是不 去研制永远无法实现的“永动机”。 可能发生的.
一、各种形式的能
下面这段材料中有哪些我们以前学习了的能的形式? “铃——”,小李被闹钟振动的声音唤醒,迷迷糊糊 中他打开床头台灯一看,钟面液晶显示7:00,小李 马上起床穿上衣服。他打开煤气热水器放出热水刷牙、 洗脸,然后把面包拿到电烤箱里,再冲上一杯牛奶。 吃完早餐,小李匆匆忙忙地拿起书包,骑上自行车去 学校了。
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为什么越跳越低?
1、一杯放在桌上的热水冷却,此过程有 能量的转化吗?热水的热能消失了吗?
2、电风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与电动机获 得的机械能相等吗?那其余的电能哪里去 了?
大量的事实证明,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 是孤立的,所谓的“消耗能量”“利用能 量”“获得能量”的实质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 的过程;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能量 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转移。
5.下列现象中 A.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匀速下落 B.一个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速度越来 越大 C.电风扇通电后高速转动同时会发热, 其中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的是 B ; 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是 ABC 。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
我国自制的“长二捆”火箭成功地将两 颗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下列关于火 箭发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的说法,正确 的是( ) D A 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内能 B 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化学能 C 将燃料的机械能转化为火箭的内能
手和竹竿的内能,能使演员上升吗?
分析以上事例你能得出结论吗?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
练习:
1、关于能的量的转化和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是从能量多的物体向能量少的物体转移 √ B、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 能 C、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D、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在 转化前后能的总量会减少。
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机械能
读图3—96 下列物体具有哪种形式的能量? 物体的能量发生怎样变化?
金属勺放入热水中 水的部分内能转移 到金属勺中A物 Nhomakorabea升,B物下降
B物体的势能 转移到A物体
光能转化 为化学能
光能转化 为热能
势能转化为 动能和热能
化学能转 化为热能
光能转化 为化学能
势能转化为 机械能再转 化为电能
汽轮机
练习
3、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 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 相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燃油汽车所 消耗能量的类型分别是( ) A
A 、 1 、 3、 5
C 、 1、 2、 3
B、 1、 4、 5
D 、 1、 3、 4
(1)生物能;(2)核能;(3)电能; (4)太阳能;(5)化学能;
D 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后再转化 为火箭的机械能.
4、你的体内在不断地发生释放化学能的 过程。营养物质在细胞里通过呼吸作用被 氧化分解,释放出 化学 能,提供给组织 细胞所需要的各种能量,同时有一部分转 化为人体运动所需的 机械 能,以及维持 人体体温的 内 能,另外还有一部分转 化为 生物电 能,如心电图就是利用了这 种能量来检测人体心脏的运行情况的。
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事件一定会发 生吗?
1:当一块炽热的铁块投入水中时, 能量如何转移? 铁块的内能 水的内能(温度相同)
铁块能自发地从同温度的水中吸收热 量,使自己变得炽热吗?
遵循能量转化和守 2:当杂技演员沿竹竿下滑时,能量 恒定律的事件不一 又是如何转化? 一部分 定会发生 演员的重力势能 手和竹竿内能
下列几种热量的传递过程,不可能实现 的是( D ) A 太阳向地球辐射太阳能
B 燃烧的煤,向四周散发热量
C 人体在常温下不断向四周散发热量 D 冰箱自发地将箱内热量散发出去而降 温
下面几个过程中 属于能的转移的是_______
125 属于能的转化的是_________ 34
1给电炉通电,电炉丝发红